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河南传统手工艺——“千锤百炼传承铸剑技艺”之西平棠溪宝剑!

河南传统手工艺——“千锤百炼传承铸剑技艺”之西平棠溪宝剑!

时间:2023-12-28 14:46:35

相关推荐

河南传统手工艺——“千锤百炼传承铸剑技艺”之西平棠溪宝剑!

千锤百炼传承铸剑技艺

提起宝剑,大家都会说出来一大把的名称,比如干将莫邪,龙泉,鱼肠等等等等。在《史记》中有着清楚的记载:中国九大名剑皆出西平:“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由此可见,人们熟知的“龙泉宝剑”其实也出自西平,并排名第六。历史中有名的宝剑数不胜数。而那些宝剑,哪怕是到了现在,有的还十分的锋利,吹毛断发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真实的写照。而今天,小编就在这里给大家讲讲一曰棠溪中的棠溪。

西平县棠溪宝剑锻造技艺始于西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棠溪宝剑被赋予正义、道德、权威、诚信、扬善除恶的人文精神,具有历史文物、文化收藏、艺术审美等多元价值。由于在当时西平棠溪冥山的矿石含铁量十分的丰富,而且龙泉水质独特,适于淬刀剑,因此在当时,当地的冶铁、铸剑业十分之发达,根据史书记载,其发展规模曾达了480 平方公里,涵盖了西平、舞阳、郾城部分地区,仅工匠就足足有 7000 之众,就连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也均在棠溪铸过剑,此地几乎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兵工厂的基地。史书原文称“十里棠溪十里城”,“工匠七千,竟夜如昼”,“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奏更天”。哪怕是历经了千年,到了现在西平还保留有出山镇和酒店乡两个地名,这是当年宝剑出山和工匠饮酒之处,在当时的繁华大家可想而知。历史上的棠溪、龙泉等九大名剑就是在西平棠溪所铸。在《史记》《战国策》《水经注》《资治通鉴》等典籍中,都清晰的记载有西平县棠溪宝剑锻制技艺的历史。而位于棠溪河畔的战国冶铁炉,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护最完整的冶铁遗址,在1996年11月的时候,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冶铁技艺的发明,不仅广泛用于军事,也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冬天的时候,唐宪宗发兵用来平定中原叛乱的时候,将棠溪冶铁城全部的夷为平地、工匠等全部杀害,“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之间就沦为了一片废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的历史风情画卷,从此不复存在。包括棠溪宝剑在内的中国冶炼铸剑绝技,自那以后,也就在人世间失传了。

在20世纪40年的时候,一个毕业于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高锡坤创办了大陆铁工厂,这座铁工厂不仅仅是西平县的第一座铁工厂,还是他用来追梦与挖掘棠溪宝剑生产绝技的起点。其子高庆民,在年少时就跟随父亲炼剑,历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当初的小剑童也已长大成人,在1986年6月的一个夜晚,高庆民终于锻造出来了一把了削铁不卷刃、弯曲90度而不折不变形的剑身!当时的他,飞奔到父亲的病榻前,深深的抱住了自己的父亲,哭了起来。

自那以后,失传千年的棠溪冶炼铸剑绝技在人世间再次展现了出来。而棠溪宝剑最终也在1987年恢复了生产。

棠溪剑历经2000多年后横空出世,立刻引起了冶金界内的广泛关注。在1989年的时候,全国冶金史学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云集西平对棠溪剑的研制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冶金史专家韩汝芬教授为此发出惊呼:莫邪干将,世有传人。1991年棠溪剑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产品的研制成功,恢复了正宗棠溪剑的生产,填补了国家这项空白。”

中华第一剑

轩辕剑

高端的棠溪宝剑需要经过创意、锻打、磨削、热处理、雕刻等工种6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在现在,实际的铸剑场景其实与小说中的场景很像。就是古法手工铸剑,炉火烧旺,熔炼原料,浇铸,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表面粗糙的坯件再反复打磨,逐渐锋利光亮。

宝剑需要一锤锤的锤打出来,容不得有半点花架子。只有亲眼目睹了铸剑过程才知道这其中所需要的匠心,夏天在火炉边锻打剑坯,淬火热锻,时常烫伤;冬天的时候摸着冰冷的钢铁,手冻得发麻。但宝剑只有锻打火候足、淬火独特,剑身才能光洁如霜、纹饰精巧、古朴典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棠溪宝剑已经从遥远的冷兵器时代,跨越到了现如今艺术品的殿堂中。而随着国家对传统工艺的发掘和保护,棠溪宝剑锻制技艺也于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