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小康路上·齐鲁纪事”山东五市联动直播 展现乡村振兴新成就

“小康路上·齐鲁纪事”山东五市联动直播 展现乡村振兴新成就

时间:2022-03-30 21:42:02

相关推荐

“小康路上·齐鲁纪事”山东五市联动直播 展现乡村振兴新成就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之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了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接力奔跑,圆梦就在今朝。山东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做好“点、线、片、面”结合文章,积极投入到全面小康的浓厚氛围中去。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策划“小康路上·齐鲁纪事”山东五市联动直播,特派多路记者实地探访,展现聊城、淄博、烟台、潍坊、菏泽等地的扶贫振兴小妙招。

聊城茌平区耿店村是一个700多人的村子,光大棚就建了710多个。在记者身后就是耿店村的“棚二代”科技产业园。耿店村书记说:“我们一共有十个玻璃温室,搞的都是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电脑配肥,智能放风,蜜蜂授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草莓等,销往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大中超市,价格能达到当地销售价的3——5倍,效益非常可观。这些质量可靠的有机绿色食品,是有高科技保驾护航的。专业技术人员介绍,“作物所需要的水肥都是在控制中心完成的,配比好灌溉液,储存在大罐里,根据作物长势、天气等情况,每天再灌溉到植株上”。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耿店村从至今,已有86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选择了回村发展。耿店村得到总书记的点赞,有了“小寿光”的荣誉!耿书记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吸引更高学历的年轻人回村创业,真正让我们的农业跟上科技的步伐,这样才有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当记者问到当初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发展这样一个产业时,耿书记说:“随着我们产业的发展,我们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所以要搞一个现代农业展示区,也就是棚二代科技示范园。让这个园区引领带动,让棚户来看看我们的农业向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发展,怎么提高蔬菜大棚的质量。然后逐渐打造成一个大型的绿色蔬菜基地。”如今“棚二代”返乡创业,将新思想新技术也带回村里,从项目引进到种植培育再到产品销售,在大棚里种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用行动证明乡村天地大有可为。

聊城耿店村在发展生态农业,而淄博市蓑衣樊村正在打造“慢生活”的美丽乡村。虽然没有看到网红大叔老刘,但是蓑衣樊村书记将蓑衣樊村的历史娓娓道来。“我们村子的来历是明末清初年间,有一个樊姓的大户在这里定居,因为这里属于炎黄地带,土地属于盐碱地,生长编制蓑衣的茅草。樊姓大户以编制蓑衣为生,而且远近闻名,后来村子就叫蓑衣樊村。”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给蓑衣樊村赋予更重的历史责任。这个仅有621口人,178户的小村庄,依据湿地资源,自起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从最开始的24多户农家乐,已经发展为50多户。其中有老两口做着农家乐,一年能收入15万左右。每年的清明节后到十月一,是这里乡村旅游的旺季。蓑衣樊村书记介绍:“我们在水稻里面养殖小龙虾和螃蟹,每一年的十月一都会举行钓龙虾、钓螃蟹的比赛。通过种养一体化,既增加了收入,又为乡村旅游增加了旅游项目。”记者跟随蓑衣樊村书记来到荷香码头,这里停靠着十几艘游船可供游客到湿地观光,近距离接触芦苇、荷花和湿地鸟类。通过这几年的乡村旅游,蓑衣樊村的集体收入增加,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平日里忙于生计的老百姓也能享受起闲适的生活,村民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书记说:“我们‘慢城’就是提倡慢生活、慢节奏,骑观光车体验乡村生活,乘船去湿地观光,结束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放松心情。”村子不大,但蓑衣樊村到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而这些是蓑衣樊村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要想富,先修路。壹点记者与衣书记共同走在烟台烟台亭口镇衣家村的那条环山路上。谈起修这条路的经过,衣书记十分感慨:“当时真是困难重重,主要是没有资金,再就是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50岁到65岁属于‘青年人’,65岁到75岁属于‘中年人’,75岁到85岁属于‘老年人’。当时修这条路的时候我们村所有劳动力加起来不超过40个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衣家村人靠“劳动入股”,用7个月时间开辟出一条5.5米宽、5.5公里长的环山路。从前衣家村在大山里面,交通闭塞,缺水,再加上十年九旱,村民就是靠天吃饭。衣家村利用三年的时间解决了水路电的问题,并且在合作社带领下,村里规划引进藏香猪养殖、玉木耳等项目,还栽种了2000余棵“晚红脆”桃树。这条环山路,将衣家村的水果运出去,将合作社的分红“涨”起来,让衣家村的村民生活有了盼头。走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山路上,衣书记再次谈起“修路引水拔穷根”的故事。衣书记说:“对于我们村来说,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把传统种植业搞好的情况下,再把大樱桃、苹果等作物搞好。路通了,我们有希望了,农村有希望了。”

镜头转到菏泽巨野县大李楼东村的扶贫车间。车间内堆满了木料,工作人间正在忙碌着。齐鲁壹点记者手中拿着几根小小的木头,难以想象,就是这些废旧木料做成的原生态花盆,销往世界各地。马欣是山东省科技厅派驻巨野县大理东楼村的村支部书记,这个“从省里来的官”,三年间晒成了“黑书记”。马书记看上去像是农村晒到黢黑的壮小伙,他带领全村建成脱贫车间,将秸秆、树根等变废为宝,实现村内30余名留守人员再就业,让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马书记说:“这个项目是经过长期的广泛的筛选才引进来的。优点一个是材料的应用上,材料比较好找,充分地把废旧物品利用起来。第二是操作比较方便,老百姓直接能上手,不需要很大的知识含量。第三是附加值比较高,出口国外,去年一个车间可以创汇1600万。”村民实现了家门就业,50多岁的葛阿姨已经在扶贫车间工作两年半了,日常生活除了照看孙子孙女,就是来打工,一天能挣五六十块钱。而现在,大李楼东村利用扶贫资金,又新建了更高规模的扶贫车间,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一个小小的废旧木料,可以撑起一个希望,这个希望就是产业振兴的希望。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振兴。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如何做到产业振兴,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有工资。

美丽乡村,各美其美。青州九龙峪景区是潍坊青州桐峪沟村改造而成,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桐峪沟村根据自身优势,与九龙峪景区打造“景村共建”新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探索着生态振兴、产业振兴的新道路,让“农村美”转变为“农民富”。九龙峪应该算是新研发的避暑胜地了,山林险峻,景色奇美,距离青州市仅15公里,在山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末,也是再好不过的了。九龙峪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从前这里是山路,道路泥泞,出行不便,没有产业,只能外出打工。自从景区建成,她就在这里工作,骑电动车五分钟就能到,而且收入可观。有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同龄人也感觉老家发展的很好,就回来了。搬迁后的桐峪沟村,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村村庄面貌大幅提升,居民素质提高,生活条件改善,积极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山东人民各有各的方式,但是实现的是同一个目标!发展产业,吸引人才,强固文化,保护生态,组织有序,山东人民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山东人民踏实肯干,用勤劳的双手开辟着脱贫致富的道路,谱写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