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海报|湖北赤壁: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是这样脱贫的

海报|湖北赤壁: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是这样脱贫的

时间:2022-06-24 15:15:16

相关推荐

海报|湖北赤壁: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是这样脱贫的

您知道,湖北省赤壁市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在哪儿吗?

金峰村,因坐落于赤壁市金峰大山脚下而得名,隶属赤壁市茶庵岭镇。土地面积13.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3865亩,耕地980亩。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227户,1366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蒲圻中心县委所在地,是苏维埃运动鄂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先后有36名革命壮士在此牺牲,被称之为“赤壁的延安”。

然而,因受山高路险,地远村偏,村民分散,信息闭塞等因素制约,建国以来,金峰村一直发展缓慢,经济滞后,是有名的"野鸡不生蛋,乌鸦不孵儿"的穷山沟。,金峰村被确定为赤壁市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

本网讯(湖北日报通讯员小月报道)

—1—

,精准脱贫战役打响。

几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金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铺到每户家门口,进山路延伸到每座山林,自来直接水流进家家户户的锅碗瓢盆。村里办起了竹器加工厂、竹笋两用林基地、基围虾养殖、光伏发电等集体经济,帮扶起了养牛大户、养羊大户、养蜂专业户。全村于脱贫出列,甩掉了贫困帽。村民们过上了“出门可以开车,进山不用爬坡,坐在家里看直播”的幸福生活。

作为赤壁市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金峰村是怎样甩掉贫困帽的?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前往该村探访。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不免要提到前任村书记刘书亮和驻村第一书记市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长李向东两人。

刘书亮是接受村民邀请,返乡担任村支书的。退休前,他先后担任过赤壁市余家桥乡党委书记、赤壁市统计局长。面对我们的疑问,65岁的他风尘仆仆地说:"我本身就是金峰村人,26岁时就担任过村支部书记,对村里的情况太熟悉了。这次回到村里就是想为乡亲办点实事,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生于此,长于斯,刘书亮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长眠于密林厚土的英烈怀有崇高的敬意。他常对乡亲们讲:"伟大的革命烈士用自己的热血和头颅,唤醒了中华民族,推翻了三座大山,为子孙后代铺设了一条幸福的阳光大道。我们要记住这段光辉的历史,牢记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发扬烈士的伟大精神,沿着他们的足迹奋勇前进!"

—2—

“天亮书记”——金峰村脱贫奠基人

村集体经济为零,欠债20余万,村民其它收入来源,仅靠卖楠竹养家糊口。刘书记走马上任面临的是这样的烂摊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刘书亮坚守的信念。

金峰山的地质结构为沙泥土质,质地松软,遇暴雨或暴雪便会发生泥石流。刘书亮上任时,好多村民小组道路泥泞,多处村组路段被泥石流冲毁,"出行难"困扰着世世代代的金峰人。路是发展经济的基本枢纽,要致富先修路,刘书记首先从整治道路入手。从开始,刘书亮四处奔走,争项目,找勘探,多方争取资金,两年时间,修筑水泥路9公里,修复治理滑坡路段12处,对易滑坡的山体进行驳岸,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一直以来,金峰村民饮用水源大多依赖房前屋后的小池塘。枯水季节,村民则要翻山越岭到山坡取水。刘书亮回村后决心解决乡亲们的饮水问题。他不辞艰辛,爬山涉水四处寻找水源,并在高山处修建了一座容积1500立方米的蓄水塔,又在砣儿潭水库新建一座抽水机站,把饮水管道铺到村民家中。六组王家寨因地理位置偏僻,饮水管道难以接通,组民长年四季饮用门前小池塘的污浊水。因为缺水,王家寨人陆陆续续搬走,原有的16户,到只剩4户常住人家。刘书亮得知这一情况后,又想方设法铺设管道把清泉水引到每家每户,彻底解决了金峰村历史上的老大难。

电是人们高质量生活的保障。刘书亮返乡任职时,村里的电线全是赤膊线,遇上刮风下雨就会短路,电路十分不稳。,他找电力部门把全村的线路全部换成绝缘线,让家家户户亮起了长明灯。

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村民的衣食住行有了保障,但要想村民脱贫致富,刘书亮深知不能光靠财政补贴和部门资助,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办实体,才能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于是,他带领村干部考察市场选择项目。,鼓励并帮助村干部黄汉城投资60万元,建造了两栋猪舍,办起了金峰村第一家养殖场,年出栏成品猪500头以上,产值60万元,为村民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金峰村是个红色底蕴深厚的乡村,凭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红色历史文化的珍重,刘书亮一方面抓革命遗址保护和陵园建设,一方面进行红色教育宣讲,传承革命先烈遗志。筹资50万完成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的建设,将金峰村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在任村书记和第一书记期间,刘书亮四处奔波,筹资金,谋发展。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以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勉励自己,用当年的革命故事鼓舞村民。在他的带领下,金峰村不仅解决了出行、饮水、用电的基本生存问题,还摸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还清了积累下来的几十万村债务,为金峰村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金峰村,刘书亮被村民誉为“天亮书记”。

—3—

产业扶贫,驻村队长功不可没

李向东,赤壁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森林公安局局长,11月被派驻金峰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为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他吃住在村里,白天工作谋发展,晚上入户调查。奔走在革命先烈的遗迹上,看到金峰村落后的面貌和老百姓的疾苦,他常思忖:我们的先辈当年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不就是为了后人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吗?由此,他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走访摸底,他带领工作队成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为全村80个贫困户350人建档立卡,并结合村情民意,制定了金峰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靠山吃山",金峰村人主要经济来源靠销售山上的楠竹,然而,因为道路不畅,搬运成本过高,高山和远处的楠竹老的老死,枯的枯死。为了解决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李向东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先后投资300万元,修建进山公路19条,近30公里,每年为村民节约运输成本近30万元,增收60万元以上。

为了帮扶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李向东因地制宜,招商引资,以竹器加工为龙头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底成功引进砣儿潭竹器加工厂,总投资56万元,年加工楠竹30万根。销售楠竹每户年收入增加7千多元,解决就业岗位37个,每人年薪酬2万余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5万元。

贫困户刘道元身患重病,家境困顿。李向东了解情况后,经常到他家走访,帮助他家落实扶贫养殖计划,并帮他申请贷款5万元建造一栋牛舍。现在刘道元家养牛15头,养羊35只,实现年收入3万元。

在这些致富先头兵的影响下,村民的致富热情高涨,金峰村的种养业已呈立体化综合发展趋势。目前已发展养牛专业户5户,养牛32头;养羊专业户3户,养羊210只;养猪专业户2户,养猪1000头;养兔养鸽专业户2户,兔子500只、鸽子2000只;养蜂专业户1户;油茶种植户15户,种植面积65亩。

在着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李向东还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建造了一座4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和一处20亩竹笋两用林基地,每年为村里增收5万元。

致富不忘本。在带领金峰村人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李向东始终不忘革命老区的红色本色,经常教导党员干部要继承革命遗志,踏着先烈足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加大了革命遗址的建设投入,建造了红军亭,为陵园基座下的排洪渠建筑驳岸。随着烈士陵园及革命遗址的修缮,近几年,每年前来瞻仰革命烈士的游客达1万人。

—4—

"革命遗志记得牢,攻坚脱贫摘穷帽"。几年的攻坚克难,几届的不懈努力,村民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4000元增加到1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一穷二白"到年收入超过30万元。金峰村人不仅生活富裕了,思想上革命印迹也更深刻了,农闲时期,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口口相传当年的革命故事。如果说刘书亮是金峰村脱贫的奠基人,那么,李向东则是金峰村致富的引路人。

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金峰村人奔小康的脚步迈得更坚实,步子迈得更大。在金峰村振兴发展的宏伟规划中,优质楠竹原材料示范基地、基围虾养殖、投资参股承峰水转印塑胶五金厂产业、红色教育绿色旅游开发、戴家铺文化广场建设等项目将相继在这片红色土壤上生根发芽,而随羊线(361省道,赤壁境内随阳至羊楼洞路段)的贯通,将为金峰村人奔小康引航开道。

(作者简介:小月,本名肖艳华,湖北赤壁女作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