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从千年古都沦为三线城市 洛阳真的“没落”了吗?

从千年古都沦为三线城市 洛阳真的“没落”了吗?

时间:2023-07-03 03:03:38

相关推荐

从千年古都沦为三线城市 洛阳真的“没落”了吗?

作者:鲁永奇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这句话说了很多年,出自北宋司马光之口,我想宋朝以前的历史,这样形容一点没错,因为从有详细记载的周开始,中国文化无论怎么发展都离不开洛阳。

从西周建国营造东都洛邑开始,到东周迁都洛阳,再到西汉时,洛阳基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在长安),和文化中心。

看《汉武大帝》时,我们都太注意汉武帝的武功,但却忽略了战争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的,如果没有总管财政的桑弘羊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汉武帝几乎不可能完成自己的抱负。这位为汉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雄厚物质基础的桑弘羊就是洛阳人。

因为彼时洛阳是经济中心,所以很多经济领域的人才都来自洛阳。而桑弘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直到21世纪,他的很多措施我们还在使用。

而东汉更是不用多说,刘秀称帝后,就将都城定在了洛阳。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也一直处于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位置。

隋朝统一后,洛阳亦是经济中心,从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含嘉仓就可窥探一二。唐朝就更不用提,秦王李世民的封地就是洛阳,再有便是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帝,也只有一个神都。

可能有人会说,宋朝以后洛阳就逐渐淡出了历史。先是开封、南京,后是北京逐渐站在了前沿。而洛阳却从千年古都沦为了三线城市。

其实这么说也没错,只不过有些流于表面,我们忽略了文化因素,要知道洛阳自古就是文化中心,影响明清的理学,严格意义上来说来自洛阳。

当时伊川先生、明道先生,在洛阳创立洛学,后来到了南宋时期经过朱熹、陆象山等人的改造发展成了理学。这套理论在二程兄弟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只是在南宋逐渐体系化。理学在明清时期影响巨大,并一直延续至近代。建国后,洛阳依然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城市,从建国初期当地的大型工程就能看出。

所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即使放到现在来说,也并没有错。

在网上,大家总免不了拿洛阳和西安比,其实没有必要,两个城市各有特色。洛阳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除了几朝古都等政治因素,研究古代经济、文化,洛阳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节点。比如洛学。我们只记得宋明理学,却忘记了洛学,是不对的。

如果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定阶段,我们需要复兴文化。而中国文化有两次大发展,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另一次是北宋时期,儒、道、佛学的融合,形成了洛学(宋明清理学),这两次文化的大发展都离不开洛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