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旅游景点 鸣沙山有一种景观为“沙岭晴鸣” 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旅游景点 鸣沙山有一种景观为“沙岭晴鸣” 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时间:2019-10-13 21:31:41

相关推荐

旅游景点 鸣沙山有一种景观为“沙岭晴鸣” 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鸣沙山,又名“神沙山”、“沙角山”,是敦煌市以南5公里处的一座沙山。它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亘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处为后山之西南峰,海拔1715米。前山主峰海拔1240米。沙有红、黄、绿、白、黑五色,沙峰起伏,沙脊如刀。鸣沙山的奇妙之处是: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有人顺山坡滑落,便会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其声之洪烈,其景之壮观,足以让人终身难忘。史载的“人登之即鸣”,“沙鸣声闻于城内”等就是这种奇迹的写照,人们称这种景观为“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对于鸣沙山的轰鸣,当地还有几段传说。一说,此地是古战场,有一天,两军正在这里厮杀,一阵狂风卷来,千军万马全被流沙掩没,后来的沙鸣就是两军征战杀伐之声。还有传说这里是古代的一个大村庄。有一年春节,全村正在闹社火,一阵狂风卷来,村庄全被流沙掩没,现在听到的沙鸣是当时的鼓乐之声。其实,鸣沙山的沙鸣,完全是沙漠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沙漠的高温季节,沙面温度高达70℃左右,灼热的沙粒从陡峭的山坡上被人带动,就会发出响声。如果沙粒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石英和云母的变质岩,沙粒则大而硬,猛烈移动或受磨擦时,发出的声音就如雷鸣。而鸣沙山的沙粒正好属于后一种,所以唐写本《敦煌录》对鸣沙山的轰鸣有“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风俗端午日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整下,其沙吼声如雷……”的记载。

更妙绝的是,在鸣沙山环抱之中有一弯翡翠般的清泉,形如半月,名“月牙泉”。泉水清澈如镜,泉边芦苇丛生,东西长218米,南北宽54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最深处的西南角在7米以上。月牙泉四周流沙拥积,但千百年来从未被流沙吞没,就是大风刮到这里,打一个唿哨,就卷走了。

人们对此奇观百思不解,于是又编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传说。相传汉朝大将李广利征伐大宛国,取得天马回归。行至鸣沙山下,口渴难忍,李广利引刀刺山,不见泉涌,正在焦急之际,忽见观音驾到,手执净瓶,倒出数滴仙水,念动咒语锁住沙龙,才形成了现在的月牙泉。实际上,月牙泉的形成,是因泉水四周,沙山环围,地势南北高,东西低,水流多从西山口入,东山口出。风随山转,从东南口吹入,急旋上升,挟带细沙,飞上山头,又从西北山口吹出。这种常年特定的风向造成了砂砾上升和泉如月状的景象。

据说,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这里有船舸,泉边建有庙宇,泉里产铁背鱼和七星草,吃了可以长寿。因此,月牙泉又有药泉之称。当地有“铁背鱼、七星草、五色沙子三件宝”的说法。到了清代,泉南岸东南长300米,南北宽100多米的高台地上,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楼、药王洞、经堂、雷神台、玉皇阁等殿宇100多间,景色十分优雅。历代诗人留诗甚多,其中清代苏履吉的“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一弯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风卷沙飞终不到,泉含止水正相生,歇来停畔频游玩,吸得茶香自取烹”诗词,对月牙泉清幽旖旎的景色和甘甜醇美的泉水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现在,鸣沙山下不仅修通了直通县城的柏油公路,而且还建立了沙疗区,凡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不仅能欣赏奇观异景,还可以休养治病,真乃一举几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