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夺冠》票房口碑双丰收 观众飙泪 不仅仅因为女排精神

《夺冠》票房口碑双丰收 观众飙泪 不仅仅因为女排精神

时间:2020-03-13 08:44:02

相关推荐

《夺冠》票房口碑双丰收 观众飙泪 不仅仅因为女排精神

《夺冠》未开拍之初就注定了比普通电影要多出不少困难。

因为中国女排在国人心目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每次夺冠的经历大众都一清二楚。

可以说,这是一部情节已经百分百剧透的影片。

拍摄的人物,都是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他们对于影片的态度也无法形成高度统一,在呈现上不能一味想着艺术效果,更要兼顾个人情感。

能给导演发挥的空间,几乎少之又少。

如此多障碍的前提下,《夺冠》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上映4天票房2亿,观众在影院情难自控现场飙泪,而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女排精神。

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伟大之处。

时代的使命

“时代的使命”,这是个现在很多年轻人难以理解的词汇。

我自己都过不好,时代还看得上我吗?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国家处于技术落后,经济贫瘠,在国际上被习惯性看不起。

经济和技术,要赶超别的国家,需要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证明我们不比别人差的途径也就是体育了。

每次中国女排登场,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队伍,更是背后几亿中国人民。

她们在赛场背后的付出,更是那个时代的人无法窥见的。

影片开始,青年陈忠和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漳州女排基地,开启了借调45天的女排职业生涯。

他看到吴刚饰演的袁伟民教练正在进行日常魔鬼训练,一个体育总局的干事出现,跟教练说美国女排有计算机技术分析每个对手的信息。

袁指导思索了片刻,让工作人员把网调高15厘米,他急切地问到:“这样计算机就算不出来了吧?”

女排队员因为条件艰苦,加上训练严苛,身体磨破皮都算是小毛病。

大年三十,如果没有完成规定的训练项目,谁都不能去吃年夜饭。

我们技术不够,必须要用透支身体,透支时间的方式赶超别人。

这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女排精神能够鼓舞全国人民的一个重大因素。

我们太想赢了,太需要赢了,所以1979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跟日本比赛夺冠的时候,所有车间工人,学校学生,亦或是领导干部,都涌上街头去庆祝。

一个冠军,对举国上下士气的鼓舞,整个国家的精气神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

女排,连续带来了五冠。

所以,电影中老款电视机一出现,影片进入黑白色调,不用任何背景音乐就足以让观众热泪盈眶。

陈可辛厉害之处在于,没有过多地研究排球技战术,转而把镜头刚在夺冠背后训练的残酷上。

吴刚每次说台词的时候,战术话语少之又少,但每一句都能够击中队员甚至是观众的内心。

而还原女排精神,给国人带来新的力量,也是《夺冠》的时代使命。

集体到个人的升华

影片中有一幕相信所有观众都印象深刻。

郎平在美国超市购物出来,停车场保安勒令她把车移开残疾人停车位,她说自己“脖子以下没一块骨头是好的”。

现实生活中,她曾表示女儿小时候朝自己跑过来不敢抱,因为怕抱不起来。

而这也呼应了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对阵巴西之前,郎平说的那句话:沉重的集体让我们这代人去背负就好了,你们做好自己就可以。

为什么?

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们更自信了,没有必要一定要赢。

因为国家强大了,享受体育本身带来的快乐已经是个人的权利了。

因为女排精神已经进化成了一种国家精神,记住厚重的历史,前人的伟迹已幻化成一盏明灯。

所以在训练的时候,郎平问了一个具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为什么打排球?

老队员表示为了国家荣誉,90后朱婷却说为了父母,为了家庭。

这是价值观的矛盾碰撞,同时也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强大的证据。

老队员秉承着老女排精神,以铁榔头为偶像,她们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人生。

可是现在需要这样了吗?

这是陈可辛要递进的问题,也是现如今国家让自豪有底气的表现。

特殊时期,我们为了国家集体,个人被隐藏;如今,每个人在爱国的前提下,国家有条件让每个运动员展示自己的个性。

影片中郎平回国执教的那句话点明了主题:我不仅仅希望女排队员是个优秀的运动员,更是一个优秀的人。

新老女排的鲜明对比,新旧时代的观念冲突,我不认为是在否定集体主义肯定个人主义。

反而是在客观描述以前集体主义的伟大:只有集体够强大,个人才不用背后那么大的压力。

电影本身的技术质感

往往一部刚出来,总会有那么些所谓专业影评人跳出来说失望。

显然《夺冠》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火力最集中的当属故意煽情和剪辑问题。

好吧,我来说说个人观点。

煽情的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夺冠》主题讲述中国女排的故事,故事本身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挖掘的余地。

情感是唯一能够突破的地方,而观众去看《夺冠》不就是冲着情感去的吗?

你让陈可辛着重拿出机场关键战斗来还原女排精神,那还不如看影像资料,国歌响起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肾上腺素狂飙?

难就难在,陈可辛的煽情笔墨放在人物的对话上,不管是气势,还是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

这要感谢几个主演的演技功力,吴刚,巩俐,黄渤等人最大程度上把观众的情绪调动到最高处,即便他们说话的时候那么平静。

郎平以职业体育教练的身份带领美国队击败中国队,她和陈忠和坐在走廊椅子上的对话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从第一次夺冠开始,郎平都是当之无愧焦点,作为背后付出的人员之一,陈忠和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他的那一句:到头来,大家的注意力还是在你身上。

咋一听,这是有嫉妒成分的话。可实际上,因为两人多年的友情,他欣然接受郎平的成功并感到开心,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失落,甚至有点自嘲。

从根源上来说,两人是经历了最艰苦的岁月,最难忘的成功,结下了最深厚的革命友谊,才能如此坦诚沟通。

不需要什么歇斯底里,却把陈可辛想要的个人传达得彻彻底底。

再说镜头剪辑。

几个重要的情节画面,都做了老女排和新女排的对比。

郎平陈忠和机场喝咖啡,初次苦涩,后来成习惯;朱婷一扣夺冠和郎平一扣定江山对比;老女排罢赛不训练又折回来跟90后说不打就离开对比;等等。

很多地方都透露着陈可辛的小心思。

郎平重新任教这段。

导演用交叉剪辑的形式,揭露了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扩大队员数量,全球聘用教练员,加强营养指导,引入更可科学的训练方式。

比赛的时候,使用实时计算机分析对方球员的特进行现场战术布置。

之前我们没技术,没钱,只能用队员的血肉顶上;现在我们都有了,国家也投到这些女孩身上了。

她带着队友来到漳州训练基地,两代人的青春交织在一起,时间穿越,叠加在同一个空间当中。

带着不同精神面貌的新时代女排,透过厚厚的时间尘埃,触摸到了老女排的特殊使命感。

这些镜头运用,每时每刻把观众带到电影情境当中。

影片的一些小惊喜

虽然早知道巩皇实力不俗,但是她出现的时候还是让观众恍了神。

电影确认她出演的第一时间,巩俐提早健身运动,力求最接近同时期的郎平身材。

专门跟在郎平身边研究本人的习惯动作,表情神态。

当巩俐食指第二关节末端推眼镜的时候,我寒毛都竖起来了,这他么简直就是郎平本人啊。

如果说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是形似,巩俐则是神行兼具,她再一次用自己的专业折服了所有人。

还有就是一群女排姑娘的演出,他们是赛事结束的第二天就进组拍摄,前期没有经过任何演技培训。

拍摄周期仅仅历时八天,完成了所有的镜头。

这群女孩,不但能打,还巨能演!

尤其是朱婷,高潮情绪处理,落泪的那一幕,还有说到家庭情况的动作细节;在影院内我已经为她规划好了演戏生涯。

大家细看下面这一组对比照片,在非运动员背景的演员选择上,都尽量做到跟女排队员长得无限接近。

这要耗费极大的精力财力才能完成,即便是这样可能观众看不出来的细节。

最后就是李现的出现,很开心这样高人气明星来客串一个小小小小的角色,依旧那么帅气。

总结:赶紧买票吧,记得带包纸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