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于《山海经》中的大禹治水 竟真实存在

于《山海经》中的大禹治水 竟真实存在

时间:2020-05-13 02:23:28

相关推荐

于《山海经》中的大禹治水 竟真实存在

今日好书推荐:《山海经》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不详。《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使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就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今天,小编先给大家讲《山海经》惊天秘密之一,大禹治水的故事。

话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依照中国古代传说,大洪水的原因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相争,水神一怒之下,撞折了支撑天的大柱子不周山,使得天崩地陷、洪水滔天,这个故事也是神话“女娲补天”的前传。

这个关于大禹治水等等一系列神话故事之间,有着一些微妙的联系,让这几个故事在“水”、“洪水”、“水灾”等一些元素中无缝衔接了起来。

而与此同时,上帝也命挪亚建造了一个巨型方舟,将世上每一种生物都至少留一对。这艘船长130米、宽22米、高13米,分上、中、下三层。

图片来自网络

当洪水来袭,天降暴雨,水位不断上涨,把地上的一切生灵都毁灭了,唯有挪亚方舟里的生命幸免于难。

从这些所谓的神话传说中,我们是否可以做出以下猜测?

猜测:在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一次全球性的洪灾,地球上的人类可能在同一时刻,遭受着这种灾难。

关于诺亚方舟,也有西方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件事实。

西方地质学领域有两种较为流行的理论。一是黑海洪灾。大约7 000年前,黑海还是淡水湖,四周农田围绕,后来,冰川融化造成中东地区洪水泛滥,黑海也变成了咸水湖。

二是彗星撞击地球。大约5 000年前,一颗大直径的彗星撞击了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海岸,卷起100多米高的海啸,一路向北,引发了大洪水。

关于大禹治水,《庄子·秋水篇》中有如是说法:“禹之时,十年九潦。”大禹治水的起因有二:一是传说中的“水害”共工。《淮南子·本经训》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尧典》中也提到了反叛者共工。据说,共工撞折了连接天地的支柱不周山,从此天倾西北,水流东南,洪水到处涌流。二是这次空前的洪水灾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相当严重。现代天文学资料也佐证,距今4000年前的确因九星地心会聚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变中,尤以洪水为大。若以现在的地质图作对照,正好与全新世黄河在下游泛滥形成的冲积扇大致相合。

古雍州、梁州(今陕、川两省和甘、青的东部)是大禹的出生地和老家,也是大禹治水追根溯源之所在。《史记·六国年表序》曰:“禹兴于西羌。”《集解》中也说:“孟子称禹生于石纽,西夷人也。”《吴越春秋》进一步指出:“鲧娶有莘氏之女,……产高密(即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真的发生过大洪水吗?

8月在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的一篇题为《公元前19的洪水爆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的文章则第一次为大禹治水的故事提供了科学证据。

图片来自网络

据《科学》文章作者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吴庆龙介绍,4月,在参加一次野外考察时,他在积石峡和循化盆地中偶然地看到了一套连续分布的湖相沉积。他们推测这里曾经由于山崩落石形成堰塞湖,如果决堤,就会造成洪水。

吴庆龙说: “我们想到,这可能和下游25公里处喇家遗址的毁灭废弃有关。但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地震——山体滑坡——堰塞

大致是这个过程。

2002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当年考古十大发现,其中之一是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

图片来自网络

喇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遗址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尤其以发掘出非自然性死亡人体遗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

据BBC报道,吴庆龙突然想到,当时在喇家遗址发现的一种泥土,可能就是这场洪水的沉积物。随后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猜想。论文中称,毁灭喇家的地震可能和造成山崩的地震是同一场地震。作者之一、美国普渡大学地质学教授德瑞尔·格兰格尔(Darryl E. Granger)称:“地震和洪水一定是在同一年发生的”。

该研究组发现,在积石峡西段的大拐弯处曾存在一个大型的滑坡坝,由一场强烈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形成。调查表明,该残余坝体的高度超过现在的河流水位240米,并沿着积石峡延伸1300米。格兰格尔教授形容,当时堰塞湖坝的高度大概在三峡大坝和胡佛大坝的高度之间。

据推测,该堰塞湖完全堵塞了黄河长达6-9个月,最终因湖水漫溢而溃决。研究者认为该灾难性决口的深度达110-135米,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了110-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形成了巨大的溃决洪水。

通过对采自于溃决洪水沉积中的大量碳屑样品的碳十四加速器质谱法(AMS)测定,研究者们将这场洪水的发生时间限定在了公元前2130-1770之间。通过对同样一场地震中丧生的喇家遗址中的3名儿童遗骸的骨骼样品的碳十四定年,研究者将这场洪水的发生时间确定在大约1920 BC,属于齐家文化时期(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科学家们计算得出的洪峰流量大约为40万立方米每秒,相当于积石峡黄河平均流量的500倍。应该是距今一万年以来,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洪水之一。

这场洪水,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中的“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