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改变三国格局的三大战役 居然有如此多的共同点

改变三国格局的三大战役 居然有如此多的共同点

时间:2024-01-26 01:25:38

相关推荐

改变三国格局的三大战役 居然有如此多的共同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这三场战役改变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对这三场战役不吝笔墨,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描述。官渡之战是在曹操与袁绍间进行的,结果袁绍战败,曹操平定了北方,大幅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曹操惨败,势力大为削弱,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夷陵之战是刘备想要替关羽报仇,急于讨伐孙吴,结果被东吴的陆逊打败,从此走向了衰亡。巧合的是这三次代表性的战役,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个相同点:以弱对强且以弱胜强。

官渡之战从表面上看,袁绍的确处于优势。他拥有当时北方的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大片土地,并且有充足的粮草。袁绍共调动了七十万军队进攻曹操,而曹操仅以七万军队迎敌,而且粮草也不足。再者,官渡之战之前,曹操因为先后征陶谦,灭吕布,征张绣、刘表,灭袁术,连年征战,军队疲惫不堪,耗损严重。而袁绍自从讨伐董卓之后,一直经营冀州,至官渡之战前仅与势力比他弱小的公孙瓒有过交锋,并且很快就歼灭了对方,军队没有太大的损耗。此时的袁绍可谓兵多将广,兵强马壮,养精蓄锐。无论从兵力、士气,还是勇将、谋臣方面对比,曹操都是处于劣势的一方。所以曹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就一般情况而言,袁绍胜曹操败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战争实际的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袁绍的军队不仅大败,而且被曹操彻底歼灭;曹操不仅大胜,而且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地区。

赤壁之战中,曹操刚消灭袁绍平定北方,兵力壮大。有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挥师南下,水陆并进。而刘备当时的兵力不到两万人,将帅不满十人,谋臣也只有诸葛亮、糜竺等几个人,可谓势孤力单。而东吴也不是曹操的对手,孙权一方的战将和谋士虽然多于刘备,但是能征调的兵力也不过五万。因此,就算双方联合起来,兵力也只有七八万,远不能与曹操的百万大军相比,这完全是一场众寡悬殊的战争。但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孙刘联合打败了曹操的百万雄师,使曹操的势力退回北方,不敢觊觎江南,从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战,刘备率领七十五万蜀汉军队,水陆并进,声势震天。而东吴派陆逊率领大约五万军队迎敌,双方兵力的差距显而易见。但是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刘备由于战略部署不当,几乎全军覆没,自己羞愤交集,病死于白帝城,致使蜀国走向了衰亡的局面。

第二个相同点:运用火攻,奠定胜局。

官渡之战中,曹操夜晚率领五千精良的骑兵与步兵,打着袁军的旗号,乘夜突袭火烧袁军的屯粮之所乌巢,袁军一万多车粮草尽被烧绝。如果立刻派救兵救援还有一线希望,然而袁绍没有听从大将张郃的建议派重兵救援,仅派轻骑救援,结果所有的粮草被烧得一干二净。

赤壁之战中,庞统向曹操授连环计,让曹操把所有战船的首尾用铁链连接起来,上铺木板,这样人马都可行走。这一计策为周瑜火烧赤壁奠定了基础。当天,东南风起,周瑜部下黄盖乘二十条大船,船上载满芦苇、干柴和鱼油、硫磺、焰硝等引火之物,往赤壁进发。快要接近曹营时放火,让二十条船一起冲向曹营,船就像离弦的箭猛冲出去,带着迅猛的火势,有风助力,顿时烟焰弥漫。曹营中的船只很快烧着,因为被铁链连在一起,无法逃脱,顿时被烧成一片火海。曹军中火箭、溺水者不计其数。

夷陵之战中,刘备命令大军在山林茂盛之处和近溪傍涧之处连营七百余里,建营四十多处,树与栅相连,以防吴军。然后准备度过炎热酷暑的夏季,到秋季再与吴军决一死战。东吴将领陆逊观察了夷陵的地形后,决定采取火攻的战术。当夜初更时分,东南风起,陆逊命士兵每人手执一把茅草,里面藏有硫磺、焰硝等物,到蜀营顺风点火。结果风紧火急,树木都被烧着,整个蜀营也被烧成一片。漫山遍野火光中,刘备大军死尸累累,沿江而下。

第三个相同点:主帅麻痹大意,轻敌犯错。

官渡之战当时的形势是,刘备的力量还非常弱小,没有找到立足之地;孙权因为哥哥孙策身亡,掌握大权,并采取了鲁肃、诸葛瑾等谋士的意见,与袁绍断绝往来,顺从曹操以图发展;曹操本想趁孙策新死起兵下江南,谋士张纮进谏说此乃不义之举,不如善遇之。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就是如此,吴魏两家结成了联盟,形势对袁绍不利。但是袁绍没有意识到强强联合的危险形势,没有休养生息来稳定和发展自己,而是勃然大怒,起兵七十余万攻取许昌,在战略决策上犯了致命的错误。早在袁绍出兵之前,其谋士沮授就为分析过形势:

“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而败矣。”

沮授对双方的特点和面临的形势所做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然而袁绍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反而认为他的话有慢军心,将沮授囚禁于军中。另一位谋士田丰也因为直言进谏被袁绍关在狱中,他在狱中上书言需以静制动,若贸然出兵,必招致祸患。但是袁绍听信逢纪谗言,认为田丰语出不祥,怠慢军心,便要将他斩首,经众官合力劝免才罢休。袁绍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的性格也是一个极大的缺点。

赤壁之战中,庞统向曹操授连环计,曹操已经危在旦夕却丝毫没有察觉,相反还沾沾自喜,轻敌麻痹。战争还没开始,曹操已经认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一定会平定江南,一统天下,并掠取二乔为侍妾,至于铜雀台上。作为主帅的曹操如此的轻敌麻痹,盲目骄傲,自然会影响到身边的谋臣将士,连荀攸、程昱那样的谋士也被眼前的局势冲昏了头脑,跟着曹操唱起了赞歌。在曹操的带领下,整个曹营都变得轻飘浮躁,弥漫着一种骄傲轻敌的气氛。这种麻痹大意、骄傲自满的心理直接导致了曹操在军事上一系列指挥的失误,如两次派蒋干过江,派蔡中、蔡和诈降等。

夷陵之战发生的原因是关羽被杀,刘备急于报仇,这种“怒而战”的策略是错误的。《孙子兵法》曾经说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就是说国君或将帅在有愤怒的情绪而出兵时,是不利于作战的。故而当刘备作出伐吴决策时,诸葛亮劝谏说:

“不可。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谲计,伺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

赵云也进言说魏蜀之间的仇恨是公仇,蜀吴之间的仇恨是私仇,希望刘备大局为重。但是此时的刘备已经被仇恨迷失了心智,他没有听取众人的意见,执意要为关羽复仇兴兵伐吴。刘备的这种表现就跟官渡之战中的袁绍不相上下,在战略决策上犯了致命的错误。而且在陆逊被任命为东吴的主帅后,马良曾告诫刘备说陆逊的才华不在周瑜之下,不能轻敌。但刘备很显然看不起陆逊这位才智过人的年轻将领。这种骄傲轻敌的情绪,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祸根。接着刘备又在具体的作战方案上犯了错误。他下令在山林茂密之地连营七百里,这一战略决策直接导致了刘备夷陵之战的失败。

虽然三国期间战争频繁,但是这三大战役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而巧合的是,这三次代表性的战役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弱对强,都运用了火攻谋略,主帅都在战略决策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战争的结局逆转。但罗贯中根据三次战役交战双方所处的不同环境、不同的火烧对象以及不同作战分针,把不同的战争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让人看上去没有雷同之处,体现了作者极高的写作水平。

众阅典藏馆中国四大名著全套原著正版无删减初高中学生成人版青少年版文言文白话文¥99淘宝月销1582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