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时间:2018-08-11 18:17:40

相关推荐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1-

曾参加一个读书会,一个小伙伴说,“我不知道该看什么书,又特想读书,我参加读书会就是想让读书容易些。”

另一个小伙伴传授经验,“我读了一千本书,存了两个T的电子书资源,你需要什么我就找给你什么。”

旁边一个小伙伴补充,“你可以下载X马拉雅、X登读书、X到这些APP呀,听上边讲书,读书很容易的。”

第四个小伙伴说,“你可以参加拆书课啊,不用事先读书,直接上课听专家拆书就行了。”

如今“读书”是自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面对形形色色的读书大法的轰炸,你是不是也懵圈了?

有没有这样一种方法,能够让读书像吃饭睡觉一样,并永远记住?

有。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2-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儒家“圣人”曾国藩崇尚“结硬寨、打呆仗”。他统率湘军每到一处便修墙挖壕、安营扎寨、断敌粮道、步步为营,将进攻任务变成防守任务,一点点地蚕食敌人的区域,有必要时就进行围敌打援,方法很笨,但非常有效。

而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就是这种看起来拙、实际超级有效的“笨”方法。

其实上面读书会的四个小伙伴就代表着四种典型的读书问题——“焦虑症、松鼠症、懒癌、替代症”。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3-

首先读书为什么会焦虑?

因为砖家们吓唬我们要碎片化学习,而书和各种知识、信息太多了,每天微博、微信、知乎、头条、得到各种推送,每一条推送都让我们心动,每一个红点都诱惑我们点开,我们从起床蹲马桶一直刷到晚上靠在床头睡着,怎么刷也刷不完,能不焦虑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根本不用管那些信息啊!

读书必须聚焦自己的内在需要。

读书的起点不是各种各样的书而应该是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围绕我们的问题主动去搜寻书,而不是遇见什么就关注什么!

你要建立自己的购书清单,首先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在笔记本上记下“我想读关于……的书”;然后通过互联网检索符合内容的的书名,以后持续关注这个专题,可以通过相关书评、有关的枢纽书(书里推荐的书)、留意日常生活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书单;最后才是去书店或者网上去买书。

持续维护笔记本上最后一页的书单,就是克服我们读书焦虑的致胜法宝,我们要指名购书而不是随缘购书。

-4-

第二个问题松鼠症,其实是第一个问题的延续。

面对纷繁的书目和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自以为聪明地建立了收藏夹,觉得有用的知识就丢进去,很快,我们的书架上有上千本书,硬盘里有几个T的资源,收藏夹也有好几十页。

我们像松鼠收集松果一样见了就收,但是到了冬天才发现已经忘记了大部分松果的藏匿地点。

最终的结果就是收藏等于永不再读,除了自我安慰和对外炫耀,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这些资源。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些信息,而是一个笔记本。在这个笔记本上,所有读过的书都浓缩为一页A4纸。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存在脑中,即使是知识框架、主要根枝也不行。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读过也就意味着不读。因此我们必须在脑外另辟储藏室,这就是笔记本。

有了笔记本,我们可以每周快速浏览一下这些笔记,随时重复和更新关于这本书的记忆。请永远记住两个观点:一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我们需要笔记本内存检索和概括,书和网络才是我们的外挂硬盘。

-5-

第三个问题懒癌,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我们觉得读书太累了,太难坚持了,就想找点舒服点的替代方案。

而这世界上的聪明人总能逢迎我们的懒。

不想读书,我念给你听;时间嫌长,我给你浓缩成30分钟的精华;还嫌长,60秒的鸡汤总行了吧!

朱光潜《谈读书》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的精,读得彻底。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这些替代方案只解决了你看过书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你看懂书、看会书的问题。

根子还在第一个问题,你所需要的是围绕自己的问题读自己想要的书,而不是别人喂你什么,你就吃什么。

读书一定要自己咀嚼、自己吸收、自己思考,书才会变成自己的血液、自己的细胞。就像蚕吃的是树叶,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才能变成丝一样的道理。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读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你必须踏踏实实地读书、思考、记笔记,把一本书浓缩为自己的一页笔记,这个过程不能跳步。

写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开始读书前要列出通过读书想解决的问题;记笔记时使用葱鲔(wei)火锅法,包括“3+1+1”,3就是“书名、作者、日期”,1是摘抄书中的精华鲔(鱼肉),另一个1是记录配料葱(自己的思考),一边摘录、一边思考。同时记录对可能的应用和未来的计划;完成读书和笔记后,回到开始的问题,解答当初的疑惑,看看有没有新的问题。

我们只有结硬寨、打呆仗般地,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才能让灵感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

-6-

第四个问题是另外一种偷懒,不同的是偷偷改变了读书的目标。

“既然我们不能100%地全面掌握书的内容,我们只需记10%的精华就好了,剩下的以后用时自然会想起来。”

事实上,理解精髓,只是个美好愿望而已,是机会主义让自己更安心的理由。

诚然课前不用阅读准备、课上不用动脑过程很嗨、讲课联系实际也颇有感悟,但不能不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嫌疑。

书都没有全读,只是上课听老师讲述其中几页片段、讨论几个观点,就能读透书?对于讨论的内容,也只是留下了老师引导的观点,往往以偏概全、盲人摸象。

这只是一堂成功的技能、鸡汤培训课而已,书变成了一种道具。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只有靠自己主动输出,才能有所收获。

在整个读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用输出倒逼输入。第一遍通读,把认为有用的页码折角;第二遍重读折角页,把还认为有用再折角;第三遍选择两次折角的页码进行标记、最后记入笔记。这样我们就会时刻从上帝视角去关注这本书,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忘记做读书笔记的目标。

持续地坚持进行笔记读书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用输出强化思想内化的过程,写读书笔记遇到的“应该摘抄那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实际上就是在思想内化。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则贯穿于读书的始末。

而最后我们通过记录的读书笔记,可以方便地输出为书评,这样在读书时,我们就要思考在别人面前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记录笔记开始就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使用笔记读书法,读书的效率反而会提高,《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就用了两个早上,每天两个小时就完成了。

-7-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还告诉我们,读书笔记应该一元化,贵在坚持。

所谓一元化就是所有东西都记在一个笔记本里,按时间排序就好了。

就像钞票、零钱、银行卡、收据、会员卡都放在一个钱包就好了,不用分三四个钱包。

这样的好处是简单易懂、自由度高、所有信息存于一个地方,就是因为“杂乱无章”,所以更便于活用。另外的好处是记录时不用再思考分类的问题,效率大大提高,也更容易坚持。

-8-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奥野宣之,独创了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大受商务人士欢迎。

他还以“笔记本作家”著称,在工作和学习上广泛使用笔记本。

他的其他著作还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让我们坚持记笔记的笨方法吧!

把笔记本当成记录我们真实读书体验的“旅行日记”“冒险日记”。

这样,读一本书就会像坐一次过山车,爽快、刺激、酣畅、铭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