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高考:北京故宫 胡同 文化散文赏析方法

高考:北京故宫 胡同 文化散文赏析方法

时间:2022-05-25 21:55:11

相关推荐

高考:北京故宫 胡同 文化散文赏析方法

高考:北京故宫,胡同,文化散文赏析方法

高考北京卷选择赵园的同名散文《北京的“大”与“深”》命题,是典型的文化散文,习题较为创新,对全国卷地方卷都有较强借鉴作用。散文怎样阅读?文化散文怎样阅读?怎样做对散文习题?我们从散文阅读方法、散文习题做错原因、散文习题满分对策三个角度说明。

文化散文阅读方法

方法一理清散文的形,抓住散文的神。散文形散神聚,文化散文表现特别突出。《北京的“大”与“深”》就是从空间、时间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北京的“大”与“深”,弄清空间时间转化,就容易理清文化散文形的内在联系,进而理解散文的神。

方法二抓住散文景物,理解散文情感与哲理。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哲理散文,几乎都有景物描写。同学们鉴赏散文容易理解肤浅,停止在景物层面,忽略了景物背后的情与理。我们阅读景物,对景物的冷暖色调、景物的特征词语要特别敏感,透过景物特征,分析象征意,感悟景物深处蕴藏的情感。

方法三理解散文的虚与实。散文阅读重点不仅是作者写了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弄不清写作目的,散文的虚,就难以理解散文。散文的实是为虚服务的,虚实相生,以虚为主。眼前人物景为实,情感哲理为虚。抓实悟虚,是理解文化散文的重要方法。

实战训练

赵园《北京的“大”与“深”》为例

(散文参考北京卷高考习题)

抓空间转化,从北京故宫到北京胡同,从北京周围山脉到北京市民生活。作者空间转化主要突出北京空间的阔大,大而和谐,大而包容;突出北京的深,看空间的纵深,历史的深远,生活的文化气息。抓住空间转化,理解了散文文化的形。

抓时间,从北京的过去现到在,从北京的晚上到北京的冬季,从北京的士大夫到现在的市民,历史变化,展现北京文化的生命活力,北京文化的精彩。抓住了时间变化,就容易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容易弄明白作者写这篇文化散文的目的。赵园喜爱北京的悠久历史,也喜欢北京当代的活力。

抓引用,理解文化色彩。作者引用日本鹤见祐辅作品《北京的魅力》,汪曾祺的香港见闻,老舍的《四世同堂》,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文化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引用,体现描写对象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阅读文化散文,不能忽略引用。作者引用大量文化材料,突出了北京的“大”与“深”,从文化层面说明了北京的精神内涵。

散文习题错误原因

一不能联系教材与文本。B大致都在形胜之地,形胜解释为外形优美。联系文本,形胜之地说明北京周围群山环绕,不能解释为外形优美;联系教材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形胜可以理解为地势优越壮美。

二不能弄清行文脉络理解关键句子与词语。C多有引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北京之“大”。这一选择项在散文最后几段,作者意在说明北京之“深”。B 作者从京畿一带的地理形势,谈京城气象的“森严”。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讲的是北京之“深”,分析作用错误,不理解作者写地理形势的意图。

三不能联系散文文化主旨理解胡同描写的深层文化特征。胡同生活代表着一种文化,包容,体谅,秩序。故宫是北京文化,胡同代表市井生活,更是一种文化。走进胡同,更能体验北京文化。

总之,文化散文要有全局意识,根据散文主旨,理解散文景物描写;抓住时间空间与引用,通过景物表象理解文化散文的写作意图;多联系文本与教材,多角度研判习题,做对习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