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好生活在路上!这场发布会上扶贫干部和代表讲述的交通扶贫故事感动很多人

好生活在路上!这场发布会上扶贫干部和代表讲述的交通扶贫故事感动很多人

时间:2020-03-27 10:55:01

相关推荐

好生活在路上!这场发布会上扶贫干部和代表讲述的交通扶贫故事感动很多人

8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交通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讲述交通扶贫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徐文强

交通运输部选派的第八批转第九批援藏干部,现任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

我和17000名交通干部职工一道,和我的同事一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做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与大家战斗在一起,再用几年的时间,让我们西藏的百姓走上更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我将为此付出我的全部力量。

Q

请您分享一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忘的事。西藏农村公路建设怎么样,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最有成就感、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西藏边境线上农牧民出行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离村村通公路还有多远?

A

这几年,特别是攻坚时期,我们交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交通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交通投资成倍增长。“十三五”公路交通完成投资超过2515亿元,这个数比“十二五”增加了1835亿元,相当于接近翻了两番的水平。第二,高速公路加速发展。“十二五”末的时候,西藏只有机场到市区的一条高速公路,长38公里,而现在高速公路达620公里。我们还有几条高速公路在建,通车以后将达到1100公里。第三,西藏路网结构显著提升和改善。现在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0.45万公里,我们现在每年新增的公路通车里程相当于净增两条“两路”。青藏线、川藏线全程实现黑色化,全长1140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程达到二级公路的水平。我们还实施了新的青藏通道345国道,新的新藏通道216国道,这两条通道今年年底将建成投入使用。西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最困难的也是农村。西藏有356万人,239.9万人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农牧区。脱贫攻坚以来的4年时间,我们投入了941.6亿元,实施了3123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改造、新建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82万公里,全部按照等级公路的标准实施建设,这些公路首尾相接,能够绕赤道一周。到现在,全区只有一个乡镇和10个村因为暂时不具备条件还没有通上公路,乡镇的公路通达水平达到99.9%,村的通达水平达到99.8%。到今年年底,我们在建的农村公路项目实施以后,具备条件的所有乡镇、所有的建制村将全部通上公路,其中95%的乡镇和75%的行政村将会通上油路。这个比例比“十二五”增长的幅度非常大,通乡镇提高了40%,通村提高了55%。

如果稍微有一些欣慰的地方,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的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

这几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我们把公路通达工作,向边境线进行大量倾斜,主要是为了服务保障老百姓的出行,让老百姓在边境地区安居乐业。西藏和其他省份不一样,西藏高山辛苦、气候比较恶劣、条件非常差,但是通过我们党委政府的努力,通过交通的倾斜,边境地区老百姓出行、生产生活条件、交通条件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们边境地区脱贫在去年底已全部完成,现在已经进入巩固脱贫成果阶段。

罗洪波

交通运输部法制司执法监督处处长,3月到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挂职工作,任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

可能有的朋友不熟悉、不知道安远,会问安远到底远不远?在之前,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安远非常远”。而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安远县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已经形成了北上南昌、南下广东、东出福建、西进湖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所以,如果现在给大家重新介绍一遍安远的话,我想用安远在推介旅游时的一句广告词,就是“安远不远,景在眼前”。

Q

请您分享一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忘的事。在安远挂职期间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怎么克服的?如何评价扶贫干部在当地的脱贫攻坚中所发挥的作用?针对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的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最有成就感、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A

交通的发展可以改变生活,但是在我的工作当中,我觉得交通的发展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能够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到现在,全县有1800余家电商,而这些电商的从业人员60%都是大学毕业生或者是返乡创业的青年。全县电商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0亿元,电商扶贫的产业覆盖了80%的乡镇和32%的贫困农民。所以,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字,来说明交通发展能够集聚人气和财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安远的基础设施发展的很快,高速公路通道打开以后,现在从厦门、深圳、广州的旅游大巴直达安远,全程高速大概在5个小时,应该说这是“交通+旅游”的一个起点。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让老百姓、让贫困群众在“交通+旅游”的建设当中获取直接的收益。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开启了“快进慢游”的工作模式。近几年,除了农村公路建设以外,重点建设了300多公里高品质的美丽生态文明示范路,这些示范路构筑了一个两天半的旅游圈,让外地的游客在安远进得来、玩得好。现在县里1/3以上的乡镇都直接参与了旅游,催生了接近400家左右的农家乐和采摘园。的旅游人数达到了480万,而且近几年平均增速都在30%以上。

扶贫干部很多都来自于部委,我也是其中一员,我觉得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第一个是在工作当中学习,因为安远是苏区全红县,学习苏区干部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发挥联系和桥梁的作用,做好部、省、市、县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尽己所能在扶贫攻坚当中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交通发展当中,如果说有什么样的经验,我觉得是把到手的政策和资金用好、用足。交通扶贫不是单打独斗,要与扶贫的总体工作相结合,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最终的脱贫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交通行业、交通人的先行作用。

两年的工作让我有很多感触。安远县地域2000多公里,152个建制村,在扶贫工作期间每个村我都走到了。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条条美丽的农村公路从规划、建设到竣工通车的时候心里的那份激动,现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一种形式,要换一种角度,这是村里盼到了一条新修的路,是他们内心的喜悦的表达,这是让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事。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我非常的感动。在工程建设当中,一般来说工程的拆迁、土地征迁是非常难的一个事情,但是在安远不存在这个问题,有的资金不足,村组会自筹资金,做好项目前期的土地平整。在安远县乡规民约当中有这样两句话让我感动至深,一句话是“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我来护”,体现了大家对农村公路、对交通事业的爱护;还有一句话是“门前路是我家,理杂物,清路渣”,这样的一种主人翁精神,是对于我们作为交通人最好的褒奖,所以一直记忆深刻。

桂志敬

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处二级调研员,年底,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经过4年的定点扶贫,色达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60公里,17个乡镇134个行政村实现了100%通硬化路,100%通农村客车,圆满完成了“两通”目标。今年2月份,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色达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今年6月底,我们剩余的90户319人实现了脱贫,我有幸见证了色达5.74万农牧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同迈进小康社会。

Q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忘的事和感受到最深的变化是什么?针对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的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最有成就感、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A

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两句话,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举一个例子,色达招商引资从的6000元,到的1.3亿元,应该说跟交通不无关系。

而引来的资金主要投到两个方面:一是脱贫攻坚的产业发展。我们兴办了牦牛基地、高原蔬菜基地、牦牛绒的编织厂和手工皂厂,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就业环境。另外一个就是旅游的兴起,我们统计了一下,县上只有54个酒店,由于旅游的兴起,应该有150多个酒店了。因为道路的畅通,我们的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坚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理念,积极探索“1+N”的交通扶贫模式,把定点扶贫的工作任务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拓展。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比如像“交通+脱贫攻坚”帮扶方式,我们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的修筑,路通了,客车通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就可以到边到底的开展。同时,也有效的支持农牧区定居点、饮水工程、电力工程、网络工程的快速推进。还有一个例子,“交通+就业扶贫”,我们通过努力,鼓励在建的项目聘用20余名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同时联系职业学校,为色达培养了10名施工机械操作手。同时,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268名贫困户担任养路员,既推动了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又实现了交通发展与就业增收的良性互动。

发展教育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途径,所以我们在色达定点帮扶工作中加大了扶“智”,为色达的小学修建浴室、购置热水器,让每个学生洗上热水澡,培养讲卫生的习惯,为每个学生购一套冬春季校服,为每个学校购置电脑,改善我们色达落后的教育发展。我觉得每次去扶贫的过程中,看到学校里的学生稚嫩的眼光、喜悦的笑容,看着你在感谢的时候,我觉得能够为色达的教育作出一份贡献,这是我在挂职期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吕怡达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综合处主任科员,9月9日到9月18日挂职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热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通过交通扶贫,热拉村通了硬化路、通了客车,完成了村组道路建设6.9公里,实现了全村百姓“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

,村内返乡大学生牵头成立冰山小丫头食品有限公司,统一负责对外销售村内的特色农产品,比如牦牛肉、藏香猪肉、黑水中蜂蜜等等。小丫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60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10人,非贫困户就业20人。这些都有效提振了全村群众通过劳动致富的信心。

Q

请您分享一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忘的事。在和藏族群众交往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

A

对于热拉村来说,最大的变化还是交通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热拉村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全体村民在走亲访友、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不太方便。在完成了整村的道路硬化之后,全体村民都表示非常的振奋。

结合这两年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有四个转变:一是务工的机会和选择更多了。二是创业的机遇更多了。三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更多。四是观念的转变。

汉族和藏族在生活习惯和风俗方面有些许的差异,但是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大家共同过上好日子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在村工作期间,我和当地的干部一起,经常去村民家里搞搞卫生、做做农活,帮助卖卖蔬菜等等。总的下来,有一个感触就是群众的感情永远是最朴素和最真挚的,当你全心全意对他好之后,他一定会对你掏心掏肺,配合你的工作。

在热拉村挂职两年多时间,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和当地干部总结的时候认为,热拉村虽然村不大,总共108户,303人,但是平时邻里之间、家庭内部夫妻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牵扯了村干部还有驻村干部大量的工作精力,同时也影响了脱贫攻坚正常的工作进度。针对这个,我们和村干部一起,向专家请教,最终决定在村内进行“六和”文化建设,“六和”就是家庭和、夫妻和、婆媳和、邻里和、村组和、干群和。“六和”文化建设不光是一个概念,而是每一步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类似措施,最终在热拉村形成了争先创优、劳动致富的很好的风气,两年来,我们明显感受到村里的整个风气为之一振,整村人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块使。这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先后获得黑水县民族团结示范进步村和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这些都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

王光国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

大家都叫我“愚公书记”,其实这个称号也不是很特别。“打杵子、背篓子”,还有“迈出去还要坐轿子”这句名言体现了我们店子坪出山的艰辛和苦酸。我当选村支部书记以后,就动员大家修路。腊月初九,我们开始了修山第一炮。

我们店子坪村现在实现了户户通、村村通,店子坪的老百姓已经走上了致富快车道,店子坪村的人民现在已经迈向了富有。

Q

请您分享一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忘的事。这些年村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最有成就感、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A

我是来自基层的,在我的内心深处,最有记忆的还是店子坪村当时不通路。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店子坪村的绝壁小道上,有很多百姓摔下了河谷,先后有七人被夺去了生命。还有,我们沿河两岸要抬到对岸去卖猪,也有很多人摔下去了,我感觉非常的心痛。

交通对我们山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们那个地方发生了几个变化:

一是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基础设施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交通由原来的土路变成了现在沥青路,全部贯通。

二是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原来是土坯房,现在由于交通的便利,老百姓建起了带有休闲别样的别墅,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有一个出门打工的回来的叫周琼的人,他在河南打工,由于家乡通路了,回来以后开了一个农家乐,收入一年比原来增加5万多元。

三是产业的发展。路通了,关键是要发展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现在我们新种了小水果,很吃香,带有特色的味道,没有打农药的。还有就是省里面成立了湖北省店子坪当代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我们的学员来自于省内省外,我们的培训方式是线上教学,是“五同五化”,即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现场课堂化、家庭课堂化、村民教师化、村庄校园化、食宿家庭化,吃住在农户,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乡风文明的变化,老百姓从原来田间地头走进了厨房和舞台,使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有效结合起来,老百姓真正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最后一个变化,是百姓的思想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从原来的最封闭到现在最开放的,晚上跳舞、唱歌,其乐无穷。

幽静的小山村变化体现了交通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这是交通变化带来的一个真实故事。我欢迎大家去实地看看,感受一下交通带来的变化,由交通产生的“美、富、活”。

来源: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