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路上的追梦人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路上的追梦人

时间:2021-06-10 01:22:00

相关推荐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路上的追梦人

我叫李丙实,11月由广州海关选派至广东省高州市潭头镇高灯堡村担任定点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以下是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奋力追梦的故事。

进百家门 办百家事

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是每一名扶贫干部的必修课。由于言语不通、交通不便,部分贫困户有不信任的情绪,走访一开始并不顺利。对此,我改变入户方式,不贪多、不求快,从小事入手与乡亲攀谈,尽力将摸底做得又细又实。大家慢慢敞开心扉,家庭情况、生活困难、对未来的期许等,一点点展现在我面前。高灯堡村虽有岭南果乡之名,但山多田少、土地贫瘠、基础条件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且缺少规划,村中丰富的果树资源并没能带来可观的收入。经过深入调研,我和工作队的队友们结合高登堡传统产业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家庭养殖+资金帮扶+合作社”的精准脱贫计划,按照“一户一策”的方法,引导大家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荔枝、龙眼、百香果等经济作物,养殖鸡鸭和沉塘种养。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以奖代补”,每亩果树“奖补”1500元,养鸡每只“奖补”40元。此外,还引进种植荔枝的龙头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参股其中,以分红带动稳定增收,使其不再陷入荔枝丰年和寡年收益不对等的尴尬。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我们工作队深挖产业亮点,一步步优化作物品种、推广种植技术、拓宽资金渠道,在全村乡亲的共同努力下,精准脱贫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高灯堡村75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帮扶前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9965元,实际上已实现100%脱贫。

李丙实(右二)走家串户入户调研

信心不倒 希望不灭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高灯堡长期贫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全村光是患精神疾病、慢性重疾的就有12户14人,生活的重担和疾病的痛苦像两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刘章玲便是其中之一,自己身患消化系统重病,二女儿又是先天性右耳疾病,全家仅靠丈夫在外打工的3000元月薪维持,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了解情况后,我们向刘章玲提供果苗,“奖补”种水果、水稻,缓解刘家的经济压力。同时,我们还联系省内医疗专家为其女儿琪琪商定治疗方案,并发动广州海关和社会各界筹集治疗费用5万元。底,琪琪先后两次完成了右耳整形手术,听力得到极大改善。

李丙实(着黄衣者)慰问患病群众

百香果、荔枝、龙眼丰收,刘章玲赚了7000多元,创下家中单笔收入的新纪录。又一次走访上门的时候,刘章玲对我说,治好了女儿的病,又添了这么多收入,感觉生活重新有了盼头,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多期待。

教育铺路 少年可期

祖辈的困境,在孩子身上也投下了深刻的烙印。听到村里有人为孩子读书的开销发愁,我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以知识改变命运,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教育的生动与力量,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才是扶贫工作真正的长久之计。高灯堡小学是全村唯一的学校,原来连个像样的校门都没有,更别提配套设施。为了改变学校面貌,我牵头协调广州海关和地方慈善机构,先后投入80.2万元助学扶贫。简单实用的文具、种类繁多的书籍、崭新的电脑和课桌椅等物资,带着沉甸甸的希望送进学校,为学生们打开了五彩缤纷的新世界。经过努力,高灯堡小学的校容校貌和硬件设施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听着课室传来的朗朗书声,我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了。严章益是位63岁的老人,起早贪黑种荔枝、打散工,撑起了全家的生计。一般人很难想象他身上背负的重担:妻子常年患病,4个孩子中有3个先天性耳聋,唯一健康的小儿子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却交不起大学学费。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离开学校,不让一个孩子因为经济放弃希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一边求助广州海关及邻里乡贤筹集资金,一边与严家父子反复沟通帮助树立信心,鼓励严家大力发展生产。募捐解决了严家的当务之急,而严家人也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为摆脱贫困而努力。,严章益一家以8.8万元的家庭年度可支配收入成为高灯堡的脱贫典范。

不知不觉间来到高灯堡已近两年。顶烈日、抗台风、下田间、进果园、爬山头、跑项目、搞协调、筹资金,虽然挑战重重、异常艰辛,但每当我想起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句句质朴的感谢,一声声亲切的“李书记”,一切都甘之若饴。

相关阅读:

我的扶贫故事 | 村里来了“90后”关员

我的扶贫故事 | 驻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供稿/ 广州海关

监制/ 陶永

审校/ 付军锋 朱伟

编辑/ 王晓丹 刘畅

美术编辑/ 卫昊 常相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