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我的父亲母亲》:六七十年代 父母的平凡且伟大的爱情故事!

《我的父亲母亲》:六七十年代 父母的平凡且伟大的爱情故事!

时间:2020-04-13 14:46:01

相关推荐

《我的父亲母亲》:六七十年代 父母的平凡且伟大的爱情故事!

论电影,读电影,带大家欣赏每部好电影!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 凤明说电影,每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原创文章。

岁月将爱的印记逐个磨灭,但却也泯灭不了两颗紧紧相依的心。《我的父亲母亲》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平凡爱情故事。影片没有运用过于花哨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技巧,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为观众呈现了一股颇具浓烈质感、能够搅动内心深处的热浪。爱情,总是能让人沉醉于其中,但却又难得永恒。

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对色彩的巧妙运用。说到影片的色彩,最直观的便是黑白与彩色之间的转换。导演在骆玉生讲述父母亲故事的情节运用了灰白画面,使得电影显得极为暗淡、沉重,仿佛蒙上了一层薄尘般有光却无亮。当在叙述招娣和骆长余的爱情故事时,则大量的运用暖色调,金灿灿的日光、明晃晃的稻谷还有穿着红棉袄的招娣……将画面填充的鲜明、浓烈。使得观众从画面中便可油然而生出一股暖意,从而,也更容易被故事情节所打动。而从电影的整体角度来分析,色彩叙述时的沉重与回忆时的浓烈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将美好的过去和有些悲凉的现状做对比,突出现实的残酷无情与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情绵绵无绝期。即使时间将一切痕迹消磨,两颗心的爱意也不会因此而消散殆尽。

从影片的另一个方面看,招娣的红棉袄是导演运用色彩体现情感的标志性道具。影片开头,招娣与骆长余的初次相遇让懵懂的招娣情窦初开,玫粉色的棉袄,将这种单纯而直白的爱恋映照的十分贴切。这时招娣的情感简单、青涩、而又充满稚气,在满盈着未知和矛盾的爱情世界中悄然探索。之后,当招娣给已经远走的骆长余送饺子时,鲜亮的大红色让她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反差,突显出了人物主题,也凸显了招娣那如棉袄般炙热的心。而这时的爱恋,则演变成了一种炽热、浓烈。这种不顾一切逐渐由内心流露至表面的爱意,使得招娣的追逐成为一种轰轰烈烈的誓言。同时,也让影片的情绪饱满至最高点,溢满画面,将观众心中的丝丝感动汇集成清泉。

在回忆尾声,招娣等待骆长余归来,有些发旧、暗沉的深红色棉袄在雪地中依然显眼。她这时的爱意,已经将浓烈沉淀,深深的埋入心底。这种爱,相较于之前来说,显得尤为成熟、坚定。将这段爱恋的发展阶段通过棉袄的色彩,来逐一隐现。这便是导演的成功之处,运用色彩精准巧妙的令情感变得具象、细腻。使观众准确把握又能深陷于其中。

除了对于色彩上的讲究,“陶瓷碗”这一道具的出现也蕴含着导演的良苦用心。“陶瓷碗”作为招娣情感的牵引线,基本贯穿影片始终。六七十年代,还处相对些闭塞的状态,男女之间的感情没有得到开明的肯定“在当年,自在恋爱仍是一件很新颖的事,母亲给三合屯开了个头。”就是在这种物质与精神都不丰盈的现实中,“陶瓷碗”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被突显的尤为明显。它代表了思念、牵挂、寄托。同时,“陶瓷碗”也作为一种将爱意从内心显露出的工具,它承载着女主角从懵懂的喜欢、充满不确定性的试探至成熟、赤诚的爱。是两人情谊的物化现在。从招娣母亲为将修复陶瓷碗而做出的努力可看出,她认可这段感情,并希望女儿能够追随自己的想法。这种矇昧中的开明,也显得十分可贵,是使影片充满温情,从而将影片中的爱情升华至知青下乡时代大背景下的温情一主题。

影片虽开头有些隐喻、灰暗。但其间回忆的部分没有尖锐的矛盾,充满爱意和温情。让观众在这种可贵而缓缓流淌,源源不断的温情中感动至深、潸然泪下。爱没有印记,也无需印记。只要有两颗紧紧拥抱的心,无论跨时几何,相隔千里,一定还会想最初那样炽热、真挚。

论电影,读电影,带大家欣赏每部好电影!本文是凤明说电影对《我的父亲母亲》的个人解读,感谢大家的观看。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由凤明说电影原创,期待与您交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