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

时间:2019-08-20 16:35:51

相关推荐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

初冬清晨的毛乌素沙漠戈壁滩,天空很蓝,视野很好。无风,但是有一点干冷。少人,但是路修的很好,速度可以想开多快就开多快。早晨的太阳很大,阳光沿着水平线直直的射进的眼睛,即使是这么强烈的光也化不开路边草(学名叫沙葱)结着的厚厚的霜,唯一能享受这日光浴的大概就是牛了,一个个摆好能够让自己接受最大受热面的姿势一动不动,淡定的看着身边飞驰而过的车辆,

#榆林头条# 天人合一的榆林麻黄梁地质公园,带你领略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融相合的独有地质风貌。

中国人治理沙漠的能力,让世界震惊!

比如说,曾经的毛乌素沙漠已肆虐了上千年,如今已被树木覆盖,成了名符其实的绿洲。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是4.22万平方公里,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长城以北。上千年的时间里,这片沙地灾祸四起,风沙极大,干旱频发,气候极其恶劣,几乎是寸草不生。

受它的影响,榆林市也被称为“沙漠之城”。

毛乌素沙漠是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扩展而成的,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唐朝初年,“六胡国”昭武九姓在这里毫无节制的滥牧,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到两宋时期,毛乌素的沙漠化向东南拓展,明朝其推进速度就更快了。

万历年间,由于长城沿线遭到风沙的强烈侵袭,由强风携带过来的沙子已经能与城墙一样高。长城以北的蒙古人扬鞭策马,轻而易举地翻过城墙。

他们对当地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明朝的政府没有好办法,只能每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扒沙工作,就是把长城以北的沙子运走,以凸显出长城的屏障作用。

扒沙费用之浩大,让文武官员们愁得抓耳挠腮。而不扒沙的后果是“虏骑出入,如履平地;掠我财物,淫我妇女”。

可扒沙毕竟是被动的,治标不治本。到了明朝末年,飞沙与流沙跨过城墙,继续向东南扩散,使得长城以南的土地也随之沙化。

无奈之下,榆林的百姓只得向南迁徙。

到了1949年,毛乌素的沙化早已势不可挡,沿着长城靖边等地区的流动沙丘,多如汪洋大海,榆林城在流沙的影响下,无可奈何地将身躯放置在了沙漠之中,人们可以踩着城墙这边的沙堆,走到城墙那边。

曾经的“塞上名城”,已经沦为“沙下名城”了。榆林市的森林覆盖率,仅剩0.9%。

为了改变这一恶劣环境,自1959年以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治理毛乌素沙漠。经过60多年的治理,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被树木覆盖,成了一片又一片绿洲。

有人统计过,我们在那里地区种植的树木,按照1米株距依次排开的话,可以绕地球赤道54圈。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每一棵树的成活,背后都少不了一代又一代人付出的艰辛。

几十年来,我国的人造林面积,已经达到了78.7万平方公里,面积约等于8个韩国。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世界各国新增森林面积全部相加,总量比中国还少。

这是伟大的成就,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从物质到精神!

从平遥古城~双林寺~广胜寺~壶口瀑布~碛口古镇~小西天~晋祠~山西博物院~代州古城~雁门关~释迦塔~悬空寺~云冈石窟~内蒙古大召寺~席力图寺~山西老牛湾~陕北毛乌素沙漠~再回到山西运城关帝庙~永乐宫。一个春节居然走了山西,内蒙,陕北。表弟说我出门不是看寺庙道观各类塔,就是看坟墓,好像是有点被他说中。而中间穿插的内蒙和陕北行,也算是圆了自己的草原沙漠梦……已返程,收收心,投入工作和学习[加油][加油][加油],完美结束地上文物看山西行!

荒无人烟的沙漠,也能让中国变为种植土豆的地方,被称为“绿色奇迹”的毛乌素沙漠,是如何从荒漠变为造福群众百姓的宝地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对沙漠的印象你们是什么样子的?是荒无人烟的样子,还是充满风沙的危险景象呢?其实沙漠也有很多作用,比如种树、建造公路,再或者成为一片绿洲。

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四大沙漠之一,名为毛乌素沙漠,它如今就变成了一片种植大地,一年就可以产出一万斤的土豆,让许多他国农业专家都非常震惊,好奇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毛乌素沙漠地处于陕西榆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中间,它的名字毛乌素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吓人,代表寸草不生之地,不过寸草不生的土地却成为一片绿洲,确实让人意外。

在很早很早的公元五世纪的时候,这里还是牧民的宝地,拥有非常多的水资源以及草料,当地人因此把这里当为“世外桃源”居住下来。

不过随着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就越高,开始没有节制的开垦土地,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这片土地,导致这里的水资源急剧减少,反而流沙多了起来。

久而久之这里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也慢慢形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带。

而且它成为这样还对周边居住的人造成了影响,土地盐碱化,大量风沙和水资源丢失导致附近人民日常生活都成了一种困难,所以很多人都选择搬离这里。

我们国家不可能放任毛乌素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治理这里是必须的事情,所以在1959年的时候,中国就开始了改造沙漠工程。

其实改造这个沙漠较为简单,因为整个面积并不大,仅有4.22万平方公里,所以想要改造并不需要太费劲。

再者就是,很早之前这片地区就有人生活过,也进行过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所以证明这里不管是气候还是降水都是有一定优势的,很适合重新改造。

我们的人民都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他们都踊跃报名参与到改造沙漠工程中,这非常值得我们敬佩,这改造的几十年里,有超过几百名女性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荒漠。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献身于改造计划中,就比如一名叫石光银的杰出人士,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他将自己30年的时间都奉献在这沙漠中,种植了5300万株树木。

他的“开荒”道路非常艰辛,跟乡亲们自从开始改造这片沙漠,就每天面临着飞沙走石的现象,甚至有时候刮来的黄沙风,凶猛程度似乎要将他的房顶掀飞,在这生活非常危险。

像他们这样的治沙英雄还有很多,而他们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还我们国内一片生存的净土,不忍心看国家土地变成这样。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里的荒漠以每年1.62%的逆转率正在逐渐缩小沙漠化,到21世纪初期,这里有600多万亩沙地已经变成了绿洲,沙尘天气也变得少了许多,这都归功于这些“治沙人”的辛勤付出。

在之前陕西的沙尘暴非常严重,甚至一到冬天刮起来的风都附带沙子,如今经过治理这么多年,终于跟以前不再一样了,朋友们可以去看一下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变化真的会让你感到震撼。

那我们是如何在这里种出马铃薯的呢?其实还是归功于石光银同志的沙漠治理,长达40多年的努力,让这片区域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种植。

因为先天的地理原因,毛乌素沙漠有长达100多天的无霜期,所以这地上的农作物不会被冻坏,非常适合进行一些土豆之类的农作物种植。

外国人不明白也正常,毕竟我们治沙的坚持程度和态度,足够让他们学习很久了,也正因为治沙次数多了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经验,比如这次就是跟之前其他治沙方式采用过的一样手法。

采用干草编制,将干草编制为方格样式,最后再将沙子堆积到这些草格上加以牢固,然后洒下更多的草种子,只要下雨,就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新生绿色植物。

正因如此我们这里这片沙漠才可以种植土豆一类农作物,每年都会有一次土豆大丰收,也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可以说治理沙漠的意义也体现出来了。

其实我们在沙漠中建造了很多东西,甚至连城镇都可以建造,就比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中镇。

该镇地下隐藏着众多石油一类的稀有资源,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妥善利用这里的稀有资源,塔中镇就出现了,并且镇上大部分都是专门研究和开采这类资源的单位。

这里还发展出来了旅游业,很多人对沙漠都十分向往,都非常喜欢来这里游玩,镇上也供应有餐饮、住宿等等基础设施,朋友们也可以去那里玩玩。

我们所有的沙漠治理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辛勤付出的治沙人,他们将自己大半辈子奉献在了治沙这个事业上,真的非常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吧。

1985 年,19 岁殷玉珍被父亲用一头毛驴驮着,卖到了毛乌素沙漠中的婆家,她绝望地哭了一整夜,而新郎也紧盯了她一整夜。

这名少女叫殷玉珍,年仅19岁,就来到了毛乌素沙漠中的婆家。

当她看到半掩在沙漠下的房子,得知以后这就是她的家时,不禁悲从心来。新婚当晚,门外风声呼啸,殷玉珍在土房里哭了整整一夜,新郎白万祥坐在她旁边,手足无措地看了她一夜。

天蒙蒙亮,殷玉珍迫不及待地想逃离这里。她来到门边,可怎么也推不动门。原来昨夜的风沙已经将房门深埋两尺多深。

看着这推不开的土门,殷玉珍崩溃了,她整整哭了7天7夜。

后来,殷玉珍终于找了个机会,逃了出去,可她能逃到哪里去。漫天的黄沙,殷玉珍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如果不是丈夫一直跟着她,她怕是要交待在沙漠里了。

令人安慰的是,白万祥一直对她嘘寒问暖,真心相待。慢慢地,殷玉珍那颗想逃离的心也逐渐安静下来,接受了自己嫁到荒漠的事实。

可沙漠的日子实在难过,这里寸草不生,根本种不活其他粮食,他们每天只能在沙漠上吃沙棉蓬、沙蓬子、沙米……

就在不知道该如何坚持下去的时候,殷玉珍听到了一名叫牛玉琴的妇女种树的壮举。牛玉琴的故事就好像指路的明灯,让殷玉珍看到了希望。

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家里仅有的一只瘸羊换回了600棵树苗,种在房子附近。她每天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地呵护树苗,希望来年树苗都能活。

一年后,600棵树苗存活下来的不到100棵。但就是这点成活率,也让殷玉珍看到了希望。殷玉珍夫妻俩只要手里有些钱,就都拿来买了树苗。

可沙漠种树哪是这么容易的,她们好不容易种下5000株旱柳,却在一场大风沙中化为乌有。

为了让妻子方便挑水,白万祥在自家附近打井,好不容易才打出一口有水的井,却在一场大风沙中,又被埋得严严实实的。

冬天的沙漠难熬,可夏天的沙漠也好不到哪去,沙子的温度能把人的脚掌烫出水泡。吃饭时,一碗饭半碗沙,虽然日子辛苦、难捱,殷玉珍夫妻也没有放弃种树的念头。

1989年,对于殷玉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她听说,林川村大院有5万株树苗无人申领。

于是,夫妻俩就用三头牛车,两个人,每天凌晨3点出发,赶到苗圃,装好树苗,接着顶着狂风马上往回赶。等回到家里时整个人累得不行,可是还得接着移栽树苗。两人一个刨坑,一个填苗,一起引水浇灌树苗,连续不眠不休一干就是半个多月。

殷玉珍夫妻俩就这样,树被风刮走,再种,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们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成活的树木越来越多。

殷玉珍在有了树木防风固沙、沙土不再流失的地方,尝试种植粮食、水果等经济作物,看着谷子、玉米、桃子、樟子松等挂满枝头,硕果累累,她喜极而泣。

果实丰收后,通往外面的路,成了殷玉珍的下一个难题。

要致富,必先修路。1993年,在殷玉珍的带领下,当地村民打通了东坑镇至井背塘的公路通道,让沙漠深处的人和外界连接在了一起。

1999年,殷玉珍再次斥资,尝试修建可供车辆通行的沙路,修出了总长9公里的沙漠公路。

殷玉珍最大的愿望,是让树林布满毛乌素沙漠的每一寸土地,让沙漠彻底消失。而截至,殷玉珍在这片黄沙里,已经成功种植绿树带超过7万亩。殷玉珍所种下的树木中,仅杨树一种,就有200多万株,其他沙柳、旱柳、羊柴等植株更是数不胜数。

随着绿树成林,生态恢复,兔子、野鸡、鸟雀、狐狸等十多种动物,也在这里安了家。各种水果、蔬菜及粮食作物,多达数十种,在殷玉珍靠双手种出来的绿洲里生根发芽,瓜果飘香。

她周边的80多户农牧民受她影响,也开始承包荒沙地治沙造林。

殷玉珍,这个深居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治沙女能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关注。她甚至走出国门,享誉海外,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

殷玉珍不是一个人,在毛乌素沙漠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殷玉珍一样的种树治沙人,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坚持,才有了如今黄沙变绿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漠上江南。

作者:瑶瑶

编辑:库小七

参考资料:

【1】殷玉珍 毕生精力为治沙[J]. 农夫.绿色中国.(17)

【2】殷玉珍:大漠中的绿色奇迹[J]. 刘毅.资源与人居环境.(23)

#生机大会##人物#

毛乌素沙漠前后对比,世界上第一个即将被“干掉”的沙漠。

40多年,中国人种了660亿棵树,相当于种出20个韩国那么大[捂脸][捂脸][捂脸]

1985 年,19 岁殷玉珍被父亲用一头毛驴驮着,卖到了毛乌素沙漠中的婆家,她绝望地哭了一整夜,而新郎也紧盯了她一整夜。

这名少女叫殷玉珍,年仅19岁,就来到了毛乌素沙漠中的婆家。

当她看到半掩在沙漠下的房子,得知以后这就是她的家时,不禁悲从心来。新婚当晚,门外风声呼啸,殷玉珍在土房里哭了整整一夜,新郎白万祥坐在她旁边,手足无措地看了她一夜。

天蒙蒙亮,殷玉珍迫不及待地想逃离这里。她来到门边,可怎么也推不动门。原来昨夜的风沙已经将房门深埋两尺多深。

看着这推不开的土门,殷玉珍崩溃了,她整整哭了7天7夜。

后来,殷玉珍终于找了个机会,逃了出去,可她能逃到哪里去。漫天的黄沙,殷玉珍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如果不是丈夫一直跟着她,她怕是要交待在沙漠里了。

令人安慰的是,白万祥一直对她嘘寒问暖,真心相待。慢慢地,殷玉珍那颗想逃离的心也逐渐安静下来,接受了自己嫁到荒漠的事实。

可沙漠的日子实在难过,这里寸草不生,根本种不活其他粮食,他们每天只能在沙漠上吃沙棉蓬、沙蓬子、沙米……

就在不知道该如何坚持下去的时候,殷玉珍听到了一名叫牛玉琴的妇女种树的壮举。牛玉琴的故事就好像指路的明灯,让殷玉珍看到了希望。

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家里仅有的一只瘸羊换回了600棵树苗,种在房子附近。她每天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地呵护树苗,希望来年树苗都能活。

一年后,600棵树苗存活下来的不到100棵。但就是这点成活率,也让殷玉珍看到了希望。殷玉珍夫妻俩只要手里有些钱,就都拿来买了树苗。

可沙漠种树哪是这么容易的,她们好不容易种下5000株旱柳,却在一场大风沙中化为乌有。

为了让妻子方便挑水,白万祥在自家附近打井,好不容易才打出一口有水的井,却在一场大风沙中,又被埋得严严实实的。

冬天的沙漠难熬,可夏天的沙漠也好不到哪去,沙子的温度能把人的脚掌烫出水泡。吃饭时,一碗饭半碗沙,虽然日子辛苦、难捱,殷玉珍夫妻也没有放弃种树的念头。

1989年,对于殷玉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她听说,林川村大院有5万株树苗无人申领。

于是,夫妻俩就用三头牛车,两个人,每天凌晨3点出发,赶到苗圃,装好树苗,接着顶着狂风马上往回赶。等回到家里时整个人累得不行,可是还得接着移栽树苗。两人一个刨坑,一个填苗,一起引水浇灌树苗,连续不眠不休一干就是半个多月。

殷玉珍夫妻俩就这样,树被风刮走,再种,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们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成活的树木越来越多。

殷玉珍在有了树木防风固沙、沙土不再流失的地方,尝试种植粮食、水果等经济作物,看着谷子、玉米、桃子、樟子松等挂满枝头,硕果累累,她喜极而泣。

果实丰收后,通往外面的路,成了殷玉珍的下一个难题。

要致富,必先修路。1993年,在殷玉珍的带领下,当地村民打通了东坑镇至井背塘的公路通道,让沙漠深处的人和外界连接在了一起。

1999年,殷玉珍再次斥资,尝试修建可供车辆通行的沙路,修出了总长9公里的沙漠公路。

殷玉珍最大的愿望,是让树林布满毛乌素沙漠的每一寸土地,让沙漠彻底消失。而截至,殷玉珍在这片黄沙里,已经成功种植绿树带超过7万亩。殷玉珍所种下的树木中,仅杨树一种,就有200多万株,其他沙柳、旱柳、羊柴等植株更是数不胜数。

随着绿树成林,生态恢复,兔子、野鸡、鸟雀、狐狸等十多种动物,也在这里安了家。各种水果、蔬菜及粮食作物,多达数十种,在殷玉珍靠双手种出来的绿洲里生根发芽,瓜果飘香。

她周边的80多户农牧民受她影响,也开始承包荒沙地治沙造林。

殷玉珍,这个深居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治沙女能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关注。她甚至走出国门,享誉海外,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

殷玉珍不是一个人,在毛乌素沙漠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殷玉珍一样的种树治沙人,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坚持,才有了如今黄沙变绿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漠上江南。

刚刚看了一则新闻,挺感动的。但下面有一条高赞的评论让人像吃了苍蝇一样,此人把毛乌素沙漠变绿洲完全归功于雨线北移,还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大堆数据表示,如果不是北方雨水变多了,我们再怎么植树造林都没用,把人进沙退的功劳全都归于气候。

他的这种观点,我先不论出发点,只说事实。北方雨水多起来其实也就这两年(其实主要也就今年,雨线是不是北移还是不好说的事),可新中国持续治沙已经几十年了,成效都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很多沙漠的消失又不是这一两年,与雨水有毛的关系啊。

还有些人之所以传播这种观点,就是想抹杀中国人战天斗地的精神,抹杀中国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消解我们治沙的积极意义。

错,毛乌素沙漠才是“沙漠之耻”,快要被绿洲占领完了[捂脸]

三一博士知名科学领域创作者

从来没有一个沙漠像塔克拉玛干在中国这样,过得这么不体面。这两天,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正式通车,算上这条公路,我国已经建成三条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公路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那在沙漠界都是有名有姓的,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三个韩国捆在一起,都没有这个沙漠大。当地人甚至管这片沙漠叫做死亡之海。这种沙漠全世界放到哪,都得是黄沙漫天、推着沙丘到处跑的,都是作威作福惯了,人见了都得远远绕着走。但是在我们这肯定没有这个待遇,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我们这基建狂魔的名字是白给的吗?那不就是收拾你们这帮不听话的小沙漠、小山地、小河流们攒起来的名头吗?这次的塔克拉玛干也不例外。其实在这种流动沙漠修公路,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这条路修好后,大风沙不会把路都埋上。所以,这事咱们是分两方面解决的。一是在修路前,有一个道路线形设计环节,就是拿着地图先想好这条路应该怎么走。这个环节就得尽量避开风沙大的地方。再是修路时,要在路的两边修上大量的固沙防护工程,比如草方格、阻沙障。这次的通车的尉犁至且末段公路,光草方格就铺了5800万平方米,阻沙障铺了900多公里,这才把这条路给铺稳当了。说实话,你在全世界范围内去看,很少有国家在沙漠里修公路。技术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沙漠周围的经济一般都不太发达,在这种地方修路,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但是我们做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再小的村子,他们可能没有各种快递,但他们一定有中国邮政。而今天,中国公路,也在干着同样的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