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闽西上杭这几处绝美风景胜地 名气虽不大 但却是人间仙境

闽西上杭这几处绝美风景胜地 名气虽不大 但却是人间仙境

时间:2021-09-08 10:00:25

相关推荐

闽西上杭这几处绝美风景胜地 名气虽不大 但却是人间仙境

西普陀

西普陀景区位于上杭国家森林公园内,与县城仅一江汇之隔,面积约18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003.7米。上杭西普陀与浙江普陀山、厦门南普陀“同宗临济”,被称为“天下名胜之境”。

西普陀由临城镇宫桥村的普陀山普陀寺、白玉村的上圆山云峰寺、金玉顶和香林塔以及七峰山大佛寺三座名山古刹相连组成,其中金玉顶和香林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陀山是上杭城东北的天然屏障,它与七峰山、马鞍山横亘插天,和杭城西南的挂袍山(石壁寨)、三元岭遥相对应,环峙拱卫县城。普陀山林木翁郁,峰峦森矗,泉壑潺湲,烟霞烂漫。普陀山中的普陀寺飞阁流丹,桁梁溢彩,吞风吐波,气势恢宏。

普陀寺建于何时目前无法查考。据史料记载,西普陀盛于明朝,比号称“海天佛国”的舟山普陀山历史还要久远,西普陀曾经“僧众数百,禅农两旺,晨钟暮鼓和鸣,香火青灯辉煌,朝山进香者摩肩接踵"。清康熙年间的刑部尚书,《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三馆总裁徐乾学(1631~1694)游普陀山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游普陀峰记》。据当时的《上杭县志》记载,《游普陀峰记》“一时传写,几于纸贵洛阳”.名山、名寺和名人、名作互为衬托,交相辉映。

上圆山

上圆山原始植被保持完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上海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在上圆山考察调研后确认山间动植物种类达上千种,其中珍稀动植物有2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家园”。

山腰的云峰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为明朝临济派开山祖师香林和尚所建,后倾圮,上世纪70年代末期重建。寺门有“云起上香聆法旨,峰回圆梦解禅音","上上有天天在上,圆圆像月月团圆”等楹联。站在寺门外,可欣赏“合掌拜佛”、“张飞断桥” 、“狮虎降佛”等天然美景。

从云峰寺往右行约1000米处有“香林塔”,塔基约为300平方米的椭圆形大坪,中央为一座约3平方米的六角形尖顶塔,六面由花岗石板砌成,正中镶嵌的石碑中间刻“临济派开山比丘香林大师和尚宝塔莲座”左刻“崇祯壬申年(1632)十月初七辛未日卯时主持僧寂荣立”,右刻“师系湖广道州江华县人姓刘,出家于燕章县龙风庵中"。塔前有一口约100平方米的池塘和两块石龙旗护夹。

金玉顶是上圆山主峰,海拔 1003.7米。《上杭县志》载:"山之尽处为金玉顶,有真武殿高超云表,远望可数百里。”用条石砌成的真武殿,内由数根石柱支撑,四周开窗,不存尺木寸钉,在千米山巅建此世间罕见之石室,足见僧人之坚心和工程之艰辛。

据史料记载,石室为香林大师坐禅守关潜心修炼之所。石室大门上方石刻“金玉顶”三个大字。石栋梁刻对联:“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保五谷丰登,世平界静。”出家人虽诸事皆空,但还是祈望国泰民安,世平界静。

上圆山除以上三大景点外,还有梅园、枫树林、古藤园、挂榜石、瀑布群、练武场等景点。

七峰山

临城七峰山地处上杭县城北郊,距县城4千米。与山西大同七峰山同名,七峰罗列,摩天最高,层峦叠嶂,气势壮观。《上杭县志》载:“杭川钟灵毓秀之山,此为第一。

七峰山海拔401米,坐北朝南,北依紫金山,面向上杭城,汀江在山前向南而流,永武高速公路、205国道在山脚向远方延伸。由于此山“上应北斗”,又名“七星山”。这里曲径通幽,岩石峥嵘,青松挺立,亭阁相连,是杭川八景之一的“七峰拥翠”所在地。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为七峰山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诗篇。如明朝胡子俊诗:

此山秀色浮乾坤,诸山环峙不敢群。

自昔山县产人杰,瑶华芳草扬远芬。

急流勇退空华发,清宵梦稳山之樾。

归来此地结茅茨,长对青山睇松雪。

明永乐年间上杭县训导、庐陵儒士曾宜勉《七峰耸翠》诗云

亭亭七峰山,奇势两联络。

初疑虬龙潜,再视鸾凤跃。

群峰列高低,绘画亦莫若。

融结太古初,不费神禹凿。

老木参苍天,长松倚涧壑。

岂无烂柯仙,石上看棋著。

谈笑乾坤间,怡然遂所乐。

20世纪90年代初,上杭人民重修七峰山风景区。七峰山风景区牌坊式大门横跨12米,高10米,大门正中的“七峰拥翠”是由客家书法名家伍国田先生所书。四根方柱分别镌刻着时任丁仕达所撰的楹联:“七星高照七峰,代出人杰;一水低回一郭,世称地灵。”张志南所撰的楹联:“福及万民,建千秋业绩;美魁八景,看满郭风华。”

景区内建有银云阁,弥勒佛、九松亭、福寿亭,定光古佛庵、敬师享、碑林、如来大佛阁、观佛阁、光源台、春晖阁、碧云亭等景点。其中如来佛像最为突出,像高23米,座宽110平方米,佛像雄伟高大,有如四川乐山大佛之雄姿,六七千米外便可望见。该佛像外观是佛,内部是阁,高23米,5层建筑,一层为佛堂,二层为佛经阁,三层为迎宾厅,四五层为佛像头部,是福建省第一座大型露天佛阁之一。

摩陀寨

摩陀寨景区位于上杭汀江河畔庐丰畲族乡,原称武婆寨,又称摩诃山,由撑篷岩、摩陀寨、五子石、雷打石等组成。景区集青山、碧水、奇石、深潭、古寨、庙堂、城墙、炮楼、民俗风情等为一体,是综合性的旅游区。

相传1000多年以前,汀江岸边有位叫毛桃的姑娘,自幼喜爱习武,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一身好武艺。为了探求长生之道,她决意出家为尼,便告别父老乡亲,带一小徒来到奇岩怪石、景色迷人的安乡撑篷岩(今属下坊村),选择在汀江岸边的巨石顶上结寨而居。

北宋仁宗天圣年间 (1023-1031),上杭县城尚在钟寮场,因汀江两岸山寇猖獗,当地村民为避寇乱而在巨石顶上结庐,得到毛桃姑娘的保护。村民们对毛桃姑娘十分尊敬,称她为“武婆”,这座山寨也被称为“武婆寨”或“毛桃寨”。南宋庆元进士、精于史地学的王象之在他所著的《舆地纪胜》一书中记有“汀州古迹武婆寨”。《上杭县志》称其“为县中最古之迹”。近百年来群众又把此山叫着“摩陀寨”。

摩陀寨耸立于汀江岸边,虎踞龙蟠,雄奇险峻,鬼斧神工,千姿百态。据地理专家考证,摩陀寨属丹霞地貌,是武夷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在闽西南留下的最后一个景点之一。

摩陀寨山虽不高,但既险且奇。先民们据险筑城凿梯,城墙用条石干砌,高四五米,宽一至两米不等,总长达300多米,看上去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岗上,十分壮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普济门”,虽经千年风雨侵蚀而雄姿犹存。沿古城墙东去,在慈莲庵(原真武殿遗址)旁,有一石梯,它是由先民们在峭壁上凿出来的梯形通道,台阶很高,使人不能轻易爬上。

据县志等史料记载,到清末,摩陀寨有真武殿、观音庵大殿、中堂、厢房、比丘尼讲经堂、放生池、练武坪、比武台等建筑,全盛时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有比丘尼20多人。可惜寺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惨遭破坏,唯一幸免于难的是位于山南的开山祖比丘尼合葬墓塔。20世纪90年代杭籍旅台乡亲丘诚先生捐资在原真武殿旧址上新建了慈莲庵,并维修了墓塔。

摩陀寨到处都是奇岩怪石,有五鲤过江、武婆守寨、坐井观天、撑篷巨岩、田螺上山、金猴拜佛、鳞蛇出洞、田鸡跃水、大圣偷仙桃、悟空拜观音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摩陀寨虽小,但摩陀胜景像一幅水彩长卷,一幅接一幅,一景连一景,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民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