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针尖上的大阳:太行山里的千年古镇 “九州针都”的来世今生

针尖上的大阳:太行山里的千年古镇 “九州针都”的来世今生

时间:2019-07-26 18:40:36

相关推荐

针尖上的大阳:太行山里的千年古镇 “九州针都”的来世今生

1868年至1872年,一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地理学家,来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走了中国14个省(区),回国之后,发表了《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的5卷并带有附图的著作,对当时及以后的地学界都有重要的影响。他在书中记述:"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这里所说的大阳,就在南太行山麓的山西省泽州县,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镇。

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大阳是我国冶铁业发源地之一,早在战国时,大阳就是北方各诸侯国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到了明清时,大阳的冶炼铸造业达到鼎盛,技术更为精湛,制针业脱颖而出,是全国手工制针业的中心。大阳制针,声震九州,直至海外,有"九州针都"的盛誉。

缝衣织补刺绣的小小钢针,是生活的必备品,看似不起眼,对于古代传统手工业而言,却凝聚着当时铁器冶炼、加工制作技术和工艺的高度和难度,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内容。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创自于明嘉靖年间,据说大阳人氏裴某,因贫困潦倒,去南京找做官的堂兄谋职,其堂兄为官清廉不允,致使他流落街头。裴某却“因祸得福”,在街头的制针作坊当学徒做工,逐渐掌握了一整套制针技术。回到家乡后,在大阳开办了第一家制针的手工作坊。他不断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做出的钢针很受欢迎。后来乡亲们也跟着效仿,纷纷加入到制针的行列。手工制针的作坊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大阳镇手工业的支柱产业。

大阳钢针的制作工艺流程:第一,选上好的熟铁在铁匠炉,上碾成细的铁条;第二,将铁条烧红碾尖,穿过与钢针粗细相近的圆眼铁模,然后拉成铁线。第三,并将铁线按针的长短切断;第四,敲出针尖,砸出针鼻,钻出针眼,磨去毛刺;第五,炒针,即用特别配置的材料,对已做好的铁针进行渗碳、淬火,使之成为真正的钢针;第六,抛光,包装。

大阳钢针的生产呈现出集约化的生产规模,采用统一发放原料,个体分散制作,集中深加工和销售。当时在大阳镇的东、西各有一座行会性质的针翁庙,内设针翁会,负责制针材料的采购发放、半成品的回收及深加工、成品的销售等。各加工户到针翁庙领取截好的铁线,回到家里完成针尖、针鼻、针眼、磨光等步骤,然后交回针翁庙,领取加工费。针翁庙将收回的钢针集中起来,炒制、淬火、抛光、包装,然后进行销售。

为报答先祖的开创并祈求神灵的保佑而建立的针翁庙,是当地特有的地方神崇拜,被人们视作保佑财源的圣地。针翁会在钢针加工生产过程中发挥组织协调的行会作用。鼎盛时期,大阳镇以及附近的制针手工作坊多达三百多家。周围百里内农民,除了种田以外参与人数最多的手工生计就是制针,男女老幼一起从事手工制针。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机制洋针,以其价廉物美的优势倾销到中国市场,大阳的手工制针业随之走向萧条,直至衰落。

冶炼业和制针业的兴旺,不仅给大阳人带来了生活上的富足,而且为大阳村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东西两大阳 ,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庄,七十二条巷,九十三个阁,九市八圪垱,上下两书院,老街五里长"。可见,当时的大阳是何等的规模。明清老街贯穿古镇东西,高墙,窄巷,一座挨一座的古店铺,明清风韵扑面而来,曾经的枣市、米市、花市、菜市、盐市虽然不复存在了,但是街巷名称依旧,仍为居民们所津津乐道。

工商繁荣,富甲一方,促进了这个太行山里的乡野古镇文风昌盛。科举入仕,历代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有记载的为官者就达150余人之多。因此,附近自古就流传着"有官不到大阳夸"的民谣。至今,在大阳古镇街巷中还存有状元及第的牌楼,彰显着曾经的辉煌。

大阳古镇在明清时期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群,留存至今的总面积拥有34万平方米之多,体量非常巨大。这些建筑布局严谨,官第、商宅、亦官亦商的宅院,布局错落有致,建筑装饰十分普遍,丰富的砖雕木雕石雕和铁器彩绘等建筑艺术形式达到装饰性效果与功能作用,其中的文化意蕴彰显出古风古韵。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文化,给大阳留下了大量的寺庙祠庵,大大小小达四,五十处,有娲皇宫、玄帝庙、关帝庙、资胜寺、东岳庙、文昌阁、文庙、吴神庙、汤帝庙等等。其中,汤帝庙的最杰出代表。在晋东南,随处可见祭祀成汤的庙宇。汤帝是雨神的化身,广受大众崇拜。大阳汤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最早为宋代,现存主要建筑为元代风格。

汤帝庙最吸引人的,是正殿檐下一根粗约3米、长约10米的虬形荆木大梁上,这么粗的荆木梁可谓举世罕见,它未加修饰,造型古朴粗犷。建造者巧妙地借这根大梁转移受力,仅用两根柱,就撑起来,使得殿外看是三间,内里实用是七间。这种减柱移柱造法的设计理念正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压梁板上有“大元至元拾柒年重修正殿”的字样。这根大梁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雨,整体完好,是元代建筑的典范。

古代的大阳,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的文明遗产,除了大量明清古建筑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外,同样有价值的是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古法冶铁和手工制针技艺自不待言,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更是琳琅满目。如阳阿歌舞、大阳剪纸、大阳面塑、还有地方名吃馔面等等。大阳古镇堪称“中国古城镇文明的活化石”。

12月,大阳古镇被国家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11月,又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大阳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逐渐修缮古建筑和古街巷,古镇焕发出新的容颜,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得到有效的保护。当地政府和开发商围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古镇冶铁文化内涵,努力形成文化旅游的古镇开发特色。

在旅游开发中,古镇特意开辟了镇史馆、文化大院、古法制铁馆、冶铁制针作坊、传统木作馆等传统非物质文化展示场所,整理研究历史文献,招募老匠人,复原古老场景,挖掘传统技艺。在文化大院,反映传统冶炼文化的祭火神仪式,作为一档旅游体验节目每天上演,并邀请观众共同参与。在冶铁制针作坊,有老艺人为游客参观者现场演示制针过程。

今年68岁的裴向南,是“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从16岁起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针。如今,全镇只有六七名老匠人了解手工制针的流程,这一技艺濒临失传。裴向南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乡村医生,平时无暇,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表演工艺流程。图为裴向南(右二)和几名老匠人一起探讨手工制针的工艺。

在古镇的街道上,还会经常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身穿宝蓝色丝绸长袍,唱着古老的《卖针歌》推销古法制作的钢针:“小小钢针做得精,卖遍八府共九州,东京卖到汴梁地,西京卖到长安城,南京卖遍应天府,北京卖遍顺天城。能绣龙,能绣凤,能绣宋朝一营兵,绣个喜鹊叫喳喳,绣个蝈蝈蹦三蹦……”他叫李连伍,祖辈都在镇上卖针,到他已是第7代。现在是镇上唯一会唱《卖针歌》的人,唱白结合,诙谐有趣的演唱使他成为古镇的活名片。

体现悠久冶铁文化的打铁花,是当地具有特色的社火娱乐活动。把熔化的铁水,用勺子舀起抛出,再用板对着铁水打向夜幕中,形成千点万星铁雨火花,煞是壮观。这样的活动,现在每天晚上都会在古镇的东门外定时举行,一方面展示大阳古镇悠久的文化,一方面也是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的形象宣传。愿针尖上的大阳,这座太行山里的千年古镇,在旅游经济大潮中,不会成为被商业化所绑架的旅游景点,不会失去古朴的原汁原味和蕴含的文化内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