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乡村振兴 | 湟源县:绿水青山带来乡村蝶变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 湟源县:绿水青山带来乡村蝶变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0-08-13 07:48:11

相关推荐

乡村振兴 | 湟源县:绿水青山带来乡村蝶变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带来乡村蝶变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干净整洁的道路、青砖黛瓦的民居、果实累累的采摘园……近年来,湟源县越来越多村落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乘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乡村旅游。让城乡居民游“绿水青山”,寻“快乐老家”,忆“游子乡愁”,乐享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做农家活、赏农家戏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验正如火如焚。

“乡味农艺”变为“真金白银”

从湟源县城驱车行驶不到6分钟便是麻尼台新村,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上面挂着“六巷4号院”“刘家小院”等字牌。随便走进一家,干净整齐的农家院,“十大碗”“三肠”的香味瞬间将人带入恬静的农家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感受人间烟火。近年来,波航乡坚持易地搬迁“搬得出,稳得住”的原则,以“民游-民食-民宿”为主线,将麻尼台、下台、上台、石崖湾、南岔5个易地搬迁村集中安置点打造成特色农家乐、农家客栈。以老八盘、十大碗、三肠、搅团、面鱼、狗浇尿、酸辣里脊、烧土窑等特色农家菜品传递本地文化习俗、展现淳朴的乡土生活。其中,“刘家小院”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被西宁市旅游局评定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十大碗”被评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流传于本地的青稞酒、青稞醋酿造技术,鼓励老手艺人用传统工艺加现代酿造技术发展酿酒、酿醋作坊,再现流传于本地的青稞酒、燕麦酒、黑大麦酒,麦麸醋、青稞醋、枸杞醋、中药醋等特色产品,现已开办家庭醋坊3家、家庭酒坊7家。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到喷香的美食和香醇的美酒,还能在归家时提着三五斤香醋作为馈赠佳品。大华镇依托大华村的8个旅游庄廓打造特色民宿(卡约文化、乡村农牧特色)、餐饮(湟源里脊)、民俗文化(泥塑、剪纸、皮绣)工作坊和展览室、戏曲演绎苑、皮影戏演绎场地、特色民俗产品(酒坊、醋坊、油坊)项目。同时依托辖区内有绣娘45个,绣坊1个,引导更多居家的妇女传承湟源刺绣艺术,在挖掘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上做文章。

“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顺着扎藏寺对面林间木栈道,吸收大自然的气息,观赏村落全景,走进扎藏寺感受心灵的宁静……。巴燕乡以创建旅游示范点为抓手,围绕下寺村千年古刹扎藏寺旅游项目和上胡丹村沸海公社,进一步打造成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下寺村喷泉广场、生态停车场和篝火广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已完善,1家农家乐、10户家庭宾馆已全面营业。和平乡依托处于日月山、青海湖旅游圈的便利条件,充分挖掘辖区内著名的道教圣地静房湾、风景如画的华石山自然禀赋,鼓励别具特色的农家院、亲近自然的野炊营地,有力的推动了和平乡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全乡现有乡村旅游接待点5处,其中:农家院4家,从业人员30余人。同时,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马路经济、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也齐头并进。东峡乡依托西石峡谷中气候湿润,湟水湍急,周边山峦起伏,植被茂盛,各种药材资源丰富,堪称“天然氧吧”,被誉为“湟源小江南”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级卫生乡、生态乡为契机,不断推进国土绿化,持续打造“十里杏花长廊”“多彩小公园”建设,生态优势更加突出。其中,下脖项、拉尔贯等村农家乐是湟源县最具优势的宜居宜游乡村。

“美丽村社”建成“魅力村落”

在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禀赋、找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激发乡村旅游辐射带动上下足功夫。日月乡:通过打造乡村旅游样板村(克素尔村)的实践,形成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中心,土地流转、资产盘活、特色产品售卖等为辅的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从单一业态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极大激发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打造特色村落。克素尔村、尕庄村位于109国道沿线,基础设施完善,村庄风格独具藏族特色,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乡党委、政府瞄准其发展潜力,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在村内建设克素尔藏寨旅游展销大厅、高原药物小镇及尕庄村旅游展销大厅,通过开展藏族民宅观摩、销售藏饰品、手工艺品等,走出了一条藏寨乡村游的新路子。二是打造民俗院落。整合传统+现代因素,构建新发展模式。紧抓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和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机遇,将现代元素和传统藏家特色进行糅合,成功打造兔儿干24个庄廓及赵家大院、杨家大院等一批特色民俗院落,为打造“吃、喝、玩、游、购、住”协同发展的“日月一日游”奠定了基础。三是拓展乡村旅游链条。借助乡村振兴政策的东风,积极协调落实兔儿干、本炕村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各1000万,打造兔儿干集镇综合旅游集市和本炕村自行车赛道、藏式商铺。

画“多彩田园”为“人文风情”

金灿灿的向日葵、迎风摇曳的金盏菊、无边的麦田边蝉声绵绵,傍晚的鸟鸣声,蜜蜂在歌唱,蝴蝶在飞舞,演绎成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园风情画,引来众多游客赏花观光。申中乡申中村420余亩花海中芍药、碧桃、翠菊等花卉争相开放,38处蒙古包餐饮点可点餐也可自助,花海北侧设有亲子水池1处,内有停车场2处,车位400余个,木栈道200余米。依托前沟村优越的自然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青海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以发展绿色无公害、高营养价值树莓产品为目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投资6500余万元,建立了集餐饮、住宿、旅游观光、树莓采摘为一体的湟源县树莓种植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区。游客们在游览自然景观的同时,采摘树莓、品尝果汁、感受田园生活,再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由邻近州县、申中乡群众自发举行庙会和赛马等,活动坚持“简约、喜庆、特色”的原则引导群众认同传统文化,饱览民俗风情,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魅力湟源

监制:高照华

原标题:《乡村振兴 | 湟源县:绿水青山带来乡村蝶变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