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梦境家园 梦境家园百科

梦境家园 梦境家园百科

时间:2020-04-24 04:56:03

相关推荐

梦境家园 梦境家园百科

冷冷清清的古镇——昨天是元旦假期的第二天,龚哥再次到离县城60公里的黄姚古镇去玩,这是一个能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家园,被人们誉为“梦境家园”。这个古镇原来每年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节假日的时候游人如织,景区都挤满人,旅馆、酒店、商贩们的生意都十分火爆。可自从疫情以来,到景区来游玩的人原来越少。昨天虽然是元旦假期的第二天,天气也很好,景区门票也打折优惠,本市游客只需10元,尽管这样,但是到景区游玩的旅客非常的稀少,人数估计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景区里冷冷清清的,偶有游客进入,旅馆、酒店、土特产店的生意十分惨淡,景区失去了往日的喧哗,祈祷疫情早日去,大家都能来领略“千年古镇,梦境黄姚”的风采!#微头条日签# #我要上头条# #旅游# #广西头条#

刘如培6月27日分享: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呢,都有四处反应堆,第一处是对过去记忆的回忆,第二处是对将来事物的揣测,第三处是随机升起的梦境,第四处是对正在经历的识别评判,那么这四处反应堆其实没有意义,它们都是不同的画面,或是情景解读、改编、预演、示现,可以说都是在自娱自乐。

那么,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看到有这么一个我在观想过去的事情,看到有这么一个我在揣测未曾发生的事情的预判,看到有这么一个我在对此刻正在经历的识别和评判,看到有这么一个我做了一些这样那样的梦境,对,仅仅是看到,仅仅是知道,仅仅是在观,待在这个位置上,而不是执著地非要进入这四处反应堆中。

我们此刻所待的这处位置呢,就像一个观景台,看着这四处反应堆,起起落落,生生灭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算有那么一个我的存在,对过去埋怨了,对未来担忧了,对此刻抱怨了,对梦境猜疑了,好,这也完全影响不了我们,因为我们在观这一切,我们知道这都是一些碎片化的剧情在随机上演,它们在动,我们本身是不动的。

表面上可以说出来的我,就不是真正的我,其实真正的我也不存在,他只可被体悟。有这么一个真正的我,在看着我正在经历这四处反应堆,那个我,才是。那么这四处反应堆,加上这个真正的我,包括发生的这个过程,它是一个整体,它是这个一,这是绝对的这个我,由反应堆里的角色,到这个在观的真正的我,最后到整体这个一的绝对的这个我,这是一个过程,慢慢明白。

多数人在这些不同的反应堆里发酵,不肯出来,看似不想出来,实际上是很想体验,这是本质上的因素,与正在演绎的角色身份无关,它们都没有罪恶。有一小部分跑出来观,但仅仅是观,就没了下文,观,其实还处在一个对立面,并未触及终极,并未触达纯粹的初始,可以说差一点大爱之心。不过也没有关系,已经很近了,差一点就能圆满,需要一点深入的耐力,再静一些就好了,再从观上下功夫,有句话也说得不错,缺什么就给什么,给着给着就满了。

简单说,我们对待这个世界,要像对待一个整体一样,我们就好像是在爱自己,这样一个信念,其实,我们也确实是在爱自己,尽管这看起来是存在着无数个独立的个体,但都是自己这个一体的分身。好吧,我们要以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来去爱,来去对待这个世界,这很重要。然后呢,不要再对头脑里的念头作出任何的反应,好吧,仅仅是纯粹地观。你们会发现,这世界里的所有角色,包括你们之前认为的这个我,这个身体,会自发地完成它自己,它可以自己吃饭,自己说话,自己反应,自己刷牙,自己出门,自己工作,根本不需要谁的执著和鞭策。

看见自发地生老病死的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存在,不再认同,不再认假成真,它们都是无常的,执著即苦。坐在这个观的制高点,坐在这个观景台上,静观其变。然后我们再去试着达到这个一体的一,成为它,回到本来的这个本初上。那么,我们识别到的这个世界,真的是相当真实,但是,仅仅是识别就够了,别再误判,这叫很好的一种体验,不过我们还要时刻提醒自己,绝对的我到底是谁,否则很容易又回到头脑的漩涡。也请你们放心,你们不会一直待在这个世界,因为绝对的自己不允许,你们是来体验的,体验够了,总要回家。

好吧,就讲这些!

【为什么很多做过的梦都记不住?】每天早上醒来,你还能清楚地描述出昨晚做的梦吗?世界上每250个人中就有一人声称他们从不做梦。其余人中,一些人知道自己做了梦却不记得了;另一些人醒来后能完整叙述出梦中的细节。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夜间有30分钟以上保持清醒状态的人和清醒状态少于14分钟者,发现前者记住的梦境内容明显多于后者。专家分析称,夜间频繁醒来的人,其实经常是在做梦的过程中醒来的,因而更有可能记住梦见了什么。另外,女人往往比男人记得更多梦,这很可能是激素等生理学差异造成的。(生命时报)

作品:云彩醉美的天空

文/东方居士

云的轨迹

自由飘逸

宇宙间

墨画里的霞光荣耀

天地玄黄

尝尽了春夏秋冬

柳暗花明

梦境角落下

世事沧桑

繁华落尽荣枯

复始轮回

年轮四季

日照半天

金乌东上

玉兔西归

醉美宇宙星神的故事

作品:《梦幻》

文/远方的佳人:王娟

春风唤醒梦境

偷渡花海

已登帆船

嫩柳发丝飘逸

摇撸月亮船

划碎一湖星光

刚要启航

是谁掷一石

一湖的心思

瞬变涟漪消失远方

伊人

在何方

鸟鸣叫醒晨光

收拾行装

依然留恋

昨天日落的景象

作品:《醉美》

文/易人运生

云雨沐泽幻境

颠倒魂魄

曾经澎湃

大树遮暇罩住

漫步良宵摊

闪耀暖气饮烟

本在千里

自己写三生

胡乱思念

终将日月同辉境界

圣主

近咫尺

龙飞凤舞宇宙

大放手脚

仍然微笑面对大地尘埃

作者简介:卢军男。民族:瑶族。笔名:东方居士;易人运生;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作协会会员,中诗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孔子诗歌协会会员,中国认证广西诗人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档案库认证会员。 作品微刊发表于:马山文苑、壮美八桂、广西诗词、中诗协、中华诗词曲《文苑》、【凤凰诗社】古韵、《中国乡村》杂志、中乡美视角、【都市•北京头条】、南方诗林、【北上广诗刊】、【北京诗词】、马山大视界、【上海文苑】、东方诗苑、【广州诗歌】,中华当代文学、唐风宋韵文学微刊、华北诗苑、香港诗词、神州文学家园、齐鲁文学杂志 九州作家、诗词千家、马山文艺、【相如文学期刊】、上海诗刊、青风祥云社、当代华语文学社、中外经典文学艺术、中外诗人微刊、【海南诗刊】、【都市作家•中国诗集】、【世界名人会】、翰轩作家微刊、金东方文学微刊、中国诗人作家网徽刊、世界经典文学荟萃微刊。诗歌录入当代中国诗词,当代诗人文选,中国诗人作家档案库典藏书,文学诗词爱好者。

#央广时评#·#飞天圆梦#【迈向航天强国新征程 “梦天”飞向浩瀚星空】10月31日下午,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后续,梦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我国空间站三舱“T”字基本构型将完成。在逐梦太空的征程上,中国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梦天实验舱命名的灵感来源于唐朝诗人李贺的《梦天》,诗中描绘了一幅梦游美丽月宫、下望凡尘的梦幻景象。如今,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飞天”也不再只是一个瑰丽的梦境。

此次发射的梦天实验舱与先前发射的问天实验舱在外形上相似,与组合体对接后就形成了一个“T”字型的对称布局,而“天宫”的外貌也就基本形成了。梦天实验舱与问天实验舱对向布局将形成近40米横向跨度,可以起到类似国际空间站桁架结构的作用,有效化解太阳翼相互遮挡难题。两个实验舱的短桁架末端还可以用于核心舱太阳翼的转位安装,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太阳电池翼整体受晒率,进而提高空间站整站三舱的发供电能力。

“梦天”和“问天”两个实验舱都配置了舱内载荷试验机柜和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也提供了信息、供电和散热等支持和保障措施,支持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医学以及空间探测等多个领域的试验。而梦天实验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梦天实验舱的在轨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更深入地探寻太空奥秘插上“梦想的翅膀”。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到多人,从舱内到舱外,经过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努力,我们在浩瀚太空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也在建设世界航天强国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探索太空的进程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成就——“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踏足地外天体,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外太空漫步,北斗导航卫星绕飞地球为全球“指路”……,我们还预计发射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新成果。

探索浩瀚宇宙,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远航,更是中国航天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长征。在人类飞天的漫长道路上,总有中国航天人不断跨越的身影。在逐梦无穷宇宙太空的新征程上,中国航天人一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从未停歇!(央广特约评论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专家 朱晓非)

看图猜成语,四图猜四个成语。很多时候,写作需要灵感。很多时候,写文需要灵感,灵感从何而来呢?从心而来。心有感触、感动、感想、感悟,借由文字,缓缓而出,便有了文。

文字是发自内心的,在心里感受到了,就变成了文字,流了出来。老师常说,写一篇文章不难,只要把自己心里的感受写出来。简单自然不雕琢,也是最真实的文章。真实的文字可以让人感动。

有些文字读起来很感人,往往是因为作者自己也被感动过,然后认真记录感动过的人、事、原因。或许文字平淡,却依然能打动人心。因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背后的东西。

运动的过程就像共振现象。想让对方的心感动,就要让自己的心感动。有句话说:“出自己的心,入他的心。”即使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也不一样。

如果内心对所说的话有深刻的理解,别人自然也会理解。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我们看得见的文字,听得见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只是无形中存在而已。

有句话说:“爱是恒久的忍耐。”真爱最能打动人心,但真爱需要恒久的耐心。

天地有情,万物有灵,圣人感动人心,天下太平;看自己的感受,天地万物的感受可见一斑。没有感觉,就不会有万物的化生。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可以知道万物的感受。世间万物皆如此。当你因为你的事业而感受到果实的时候,你动了心就一定有所感悟。有因必有果。

“感”这个字也贯穿了信仰的始终。无论你相信什么理由,你都难以摆脱不快乐的感觉,感受世界的无常,感受人生的苦乐,感受红尘的虚幻梦境,聚散人生,心中有了这种感觉,你就会寻求一个永久的原则。

心里所感,有缘遇到一个人,就能有所回应,有所感悟,一见钟情,开始背诵,偶尔有所感悟。这些都是由心而生,由因缘而成,不过是为了让这颗不安的心平静下来,把感动的念头变成永恒的信念。

其实这辈子被慈尊的爱深深打动了,慈尊也感受到了我们的痛苦。用五劫之时,一千劫之时,修了无邪之法,终于成就了我们永恒的家园,把我们所有的成就凝聚在一个名字里,照亮十个方向,诵经。

很长一段时间,默默守护,默默关怀,当我们在深处煎熬,把最温暖的光照进心里,融化永恒的坚冰。就这样,我们的心渐渐被光感动和影响,才真正敞开心扉,接受家乡干净温暖的光,一朵莲花渐渐在我们苦恼的心中绽放。

真的,最感人,千朵假花无香,一朵真花香。真实的事,真实的人,真实的话,最能打动人。红尘如梦,种种动人之事,不过是妄想而生,不真实,不真实。善良和尊重的名字是真实的,善良和尊重是永恒的,最感人的。

感受红尘的苦涩,知道红尘不真,最需要离开;情义悲悯,从当归知故乡永恒。就像连祖说的,在万年之下仍能影响和激发人的信心。

我深信,无论你是谁,总有一天,你会遇到那干净的光,你会感动,你会怀念。#媒体人周刊# #成语# #微头条打卡#

【诗坛采风】所有的面具都是传说 ,如此刻的我们:怀拥诗书,道尽悲喜(揽月读书粉丝群同题诗选)

● 面具 文/无盐慕容

在大雪来临之前,封锁山脉

也许它只存在一张薄纸里

在张纸的厚度中

有人以终身为命题捡拾更多的事物

山上无雪,被尘埃覆盖

看似无足轻重,它们掩盖真相

草木皆兵,从春生到秋落

每一片叶子都是风和阳光的棋子

在世间,我常常弯下腰

以拾荒者的身份捡拾零星碎片

一部分是日光

一部分是星辰

剩下的是一些人不小心遗留的面具

● 面具 文/风雪夜归人

今夜

我把脸躲在月亮背面

麻烦月亮做一次面具

遮挡我想你时

心神不宁的模样

此刻,你眼前的月辉

正是我在他乡

掩面而泣时洒下的

一地泪光

●面具 文/ 艳

一面 ,两面,三面

她像受伤的小兽 ,数着自己曾用过的面具

窗外昏暗的天空似乎明朗了一些

那棵光秃秃的梧桐树上又站满了蠢蠢欲动的叶

唉 ,能拿得出手的面具越来越少了

现在用的最多的 ,就是那面谦卑的笑

这多像一个小丑啊 ,她暗暗嘲讽自己

但是她已经明白

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的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也许只有小丑 ,才能游刃有余

●面具 文/郜杰坤

如你所见,我们都戴着一副面具生活

有人戴个悟空,变为正义的使者。却不怎么讨人喜欢

有人戴个悟能,又懒又馋且好色。但总能左右逢源

有人变成悟净,只识担子。老实得可以忽略

也有人以高僧示人。还是,人妖不辨,忠奸不分

还是,动不动就念紧箍咒

迥异的是 :爱红尘也爱女儿国

人生漫漫,八十一难

人人都在舞台上演戏

而我,多想抛却我白龙马的面具

圣人呀

我不能辜负了,这一身雪白的灵魂

●面具 文/ 江天海

我躲在一片叶子的背面

此刻

我是一片叶子

此刻,叶子是我

我躲在叶子的背面,

模仿另一只蝉的叫声

●面具 文/周立志

是谁揭开了,这布满荆棘的尘世

看到的色彩如流水

诉说盐的白,和苦涩的黑土地

我们都被遮盖得太久,像烛火之光

被白炽灯一灭再灭

昏暗里地喘息,如门缝般细弱

那些身影在高处,具象模糊

将饥饿与梦境交替赐予

是森林还是旷野,都被割出伤口

偶尔泄露的火星唤醒疼痛

期待着,从骨头里走出尖锐的号角

让耳朵和眼睛遇到,如遇到破空的雷声

大道无形,面目无相

我抬头,触碰那倒悬的利刃

并在迷途中不断抛下自己

●面具 文/冯胜兵

鸟横着飞,河躺着流,风绕指柔

落日把群山瞅了又瞅

它的余辉,草木终将放手

花朵有满月之心

你在时间的大雪里,翻出少年

那时皮肤好看,像天空一样光滑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世界被白天和夜晚摩擦。小乌云,有蝌蚪的尾巴

现在,你中年的面具下

海水在左,火焰在右。张口就是鹿和马

学会让石头,避开鸡蛋

你是深渊,鸟鸣,刀和腐朽,你是你的混合物

直到生命谢幕,你沉沉睡去

泥土从来都是,只认白骨

还不如那棵树,袒露鸟巢、皱纹

它细长的,皮鞭似的枝头,浩荡的星光,从不嫌弃

●面具 文/荟东

铁或铜化身的灵魂

附在行走的肉身

戴上就有了温度

背面却是冷冷的冰

黑白在视线里

渐渐色盲

●面具 文/不是赵云

黄昏的塔吊又一次演绎了

风光的过程

那些臣服于脚下的楼台

我以最单薄的序数

命令它们停止生长

此刻 ,我就像高高在上的王

反光马甲与安全帽

温暖的是一座城

它征服不了这座城的土著

甚至没有口音的喜鹊

都露出鄙夷的神情

其实 ,我与沿路乞讨的人

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是风尘满面

而另一个满面悲情

●面具 文/橘子洲

我不得不戴上面具

假装很坚强

假装春风拂面

“真正的成熟,是永远

不动声色。”

村上春树殷切告诫

而我却难掩悲伤

一次又一次

抱着深夜痛哭

● 面具 文/今昔雪盟

一直想扮演好一位诗人

我必须虚构一些情节和场景

从象征到符号 ,从隐喻到转喻

在层层叠叠的文字迷宫里

我找不到方向

左眼灌进失落 ,右眼写满悲伤

没有诗魂的文字注定没有光芒

寂寞和无奈顺着泪水汹涌

打湿了刚酝酿好的出口成章

沿途掏空的肺腑 ,结痂的灼伤

都如砌砖 ,堵住我前行的希望

即便如此

还是希望被唤作“雪盟”

这样我才有机会 ,梳理自己潦草的人生

●面具 文/雨鹤山庄

快了,快了,大雪即将翩然而至

一月,二月,三月......一群欢呼雀跃的游鱼

终于到达了终点

它们在十二月的峰顶安坐

这些十二月的面具,此刻,回归树木,草地,湿漉漉的河流

它们一个个伸直腰身,走出家园

它们满怀慈悲,以天地为镜,梳洗尘世的沧桑

它们在期待一场大雪

给万物着色

从地域到天堂,从肉身到灵魂,从碎屑到整体

白终究是白

所有的面具,都是传说

如此刻的我们:

怀拥诗书,道尽悲喜

●这十二首面具 , 有您喜欢的吗 ?欢迎留言。[祈祷]

【作者简介】本期作者均为头条号揽月读书呆呆粉丝群成员

很多人都知道,呼伦贝尔这个名字来自蒙古高原上呼伦湖和贝尔湖这两个姐妹湖,在蒙古民族的传说里,呼伦和贝尔是一对情侣,不管这个传说有多少个版本,两湖都是不屈爱情的化身,寄托着马背民族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呼伦贝尔地区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历史上称呼伦湖为“阔连海子”、贝尔湖为“捕鱼儿海子”。《蒙古秘史》记载,两湖之间的乌尔逊河流域是蒙古先祖涅古思和乞颜走出大山后生活的家园,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直到清末,贝尔湖沿岸都是蒙古巴尔虎部游牧的天堂。

民国时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贝尔湖被蒙古国实际控制。1962年,经过艰难的谈判,中蒙双方签署了《中蒙边境条约》,将贝尔湖中方一侧划归中国40平方公里,供新巴尔虎右旗的边境牧民取水和牲畜饮水,呼伦和贝尔才勉强没有被分割。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部达尔滨罗、集纳自东南流来的哈拉哈河水而成的贝尔湖依旧静静守候在呼伦贝尔草原西南边缘,却因特殊的历史原因和边境管理需求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才开辟了中蒙贝尔湖跨境旅游区。

夏季的贝尔湖宁静得如同梦境一般,因有着沙质细腻的美丽沙滩而被称为“银海岸”,湖水清澈蔚蓝,湖岸是一望无际的莫能塔拉草原、远处是莽莽森林。蓝天白云、朝阳晚霞倒映湖面,鱼翔浅底,百鸟集翔,渔舟荡漾。碧绿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骏马徜徉,不时有巴尔虎牧人纵马而过,如同世外桃源。因为疫情的原因,贝尔湖作为边境管理区已经封闭两年了,希望早一天可以重归这里,在湖岸看碧波耀金,彩云缀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