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牛布氏杆菌病有什么症状 母牛布氏杆菌病症状

牛布氏杆菌病有什么症状 母牛布氏杆菌病症状

时间:2021-07-23 20:55:29

相关推荐

牛布氏杆菌病有什么症状 母牛布氏杆菌病症状

布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

有牛羊及其制品接触史,出现发热、出汗、乏力、关节痛等症状,如何诊断布氏杆菌病呢?

首先抽血初筛检查平板凝集试验(虎红试验),阳性表明感染可能,进一步确诊依靠下列一项血化验检查阳性:血培养出布氏杆菌(也可以其它感染部位体液培养),血试管凝集试验,血补体结合试验,血布氏杆菌Coombs试验。

成人初始治疗首选利福平+多西环素,疗程六周,多数可能需要12周治疗。复发或难治病例疗程延长到24-48周以上,可以联合三代头孢、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等,慢性病例治疗棘手。

#男子被蜱虫咬伤后# 钓鱼回家后发烧,咳血,便血,全身多器官损伤进了ICU。医生:被一种虫子咬了,家里的宠物身上经常有,被咬了不要拍死它。

江苏徐州的葛先生钓鱼回家后,发烧,浑身无力,病情快速恶化,很快被送进了ICU。经过医生尽力抢救,终于度过了危险。#健康热力计划#

我们村里也曾经出现过两例,都是到山上摘杨梅,感觉脖子被蚊虫叮咬,用手拍死“蚊虫”后,回家开始出现发烧,农村里的人基本都一样,一开始没有注意,第二天症状严重了才去医院,很快进了ICU,医院一开始也莫名其妙,不过抢救还是继续,每天一两万的费用,家里人差点放弃了。

幸好,后来都抢救了过来,现在这两位患者还在村里。他们都是运气比较好的,因为我也有过一家三口被蜱虫咬伤后,两人死亡的报道。

蜱虫,野外经常存在,本身叮咬了人,并不会引起很大的损伤。问题是可能被传染一种叫做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传染病,而这种病毒有些可以引起发热,血小板减少,严重的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蜱虫又称“壁虱”,蜱虫叮咬人体后,不仅吸血损害皮肤,造成局部红肿甚至坏死,还可能传染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导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蜱虫还是森林脑热、野兔热、鼠疫、布氏杆菌病、蜱媒出血热、蜱媒斑疹伤寒、非洲蜱咬热等疾病的传播媒介。

这种疾病关键在于预防,4-10月份,这个季节去野外或者家里养宠物一定要警惕,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发烧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如果出现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就需要高度注意。

蜱叮咬后该怎么办才比较安全呢?

发现蜱虫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及防止蜱虫口器折断在皮内。

可用乙醚、氯仿、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的头部或在蜱旁点燃烟头、蚊香,数分钟后蜱虫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去除蜱后伤口要进行消毒处理,如发现蜱的口腔断在皮内要手术取出。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被蜱虫叮咬后出现严重症状的毕竟只是少数,发现被蜱虫叮咬,处理得当,一般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

家里的宠物也要注意经常清洁,但如果被蜱虫叮咬后,出现了发烧症状,要及时就医。

鲜羊奶更健康?要小心布氏菌病

有很多孩子的父母会误听信一些传言,认为喝鲜牛奶更加新鲜以及原生态,对于孩子的免疫力提高比较好,也不像牛奶那么容易过敏。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家长给孩子喝鲜羊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很容易造成孩子发生布鲁氏菌的感染,从而发生布鲁氏菌病。

比如,有报道称:八岁男童喝“鲜奶”后发烧2个月 医生:该病菌或影响未来生育。

1传染源

感染了布鲁氏菌的羊是传染源。因为这种病原菌会造成山羊患病,从而使其成为传染的源头。

2传播的途径

如果孩子喝了没有经过消毒加工的鲜羊奶,就很容易造成布鲁氏菌的感染,从而引起布鲁氏菌病。

3发病症状

孩子感染了布鲁氏菌以后的症状主要是发热乏力,多汗以及肝脾肿大和关节的疼痛。有些男孩子还会引起睾丸的增大,甚至会影响最终的生育能力。

4确诊

结合有喝鲜羊奶的食物摄入史以及临床症状,再加上布鲁氏菌凝集试验阳性等。

5治疗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足量足疗程早期应用抗生素,比如利福平等。

6预防

家长们不要自行给孩子喝没有经过消毒杀菌处理的鲜羊奶,如果一定要喝的话,要将鲜羊奶沸水煮20分钟以上。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请家长勇敢地对鲜羊奶说不!

@儿科医生司振阳

瘟疫的可怕我们正亲身体验着。因此,当它被利用在军事上时,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恐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旦被使用就会极其危险的5种生化武器。

5.布氏病毒

布氏病毒目中有380种病毒。这是一条链,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很少感染人类和家畜。

但如果被螨虫、跳蚤、苍蝇等咬伤感染,就会引起出血热等严重症状。

危险的是,不仅是整个血管,多个脏器也会同时受到损害。虽然有些情况下症状比较轻,但也有可能严重到危及生命。

因为在大部分地区并不是那么普遍的病毒,如果在那样的地区被作为生物武器利用的话,会给生态系统和居民带来严重的后果。最早使用布尼亚病毒开发生物武器的是苏联。

4.霍乱弧菌

霍乱因传染性强,曾在全世界流行过7次,但现在每年仍有2.1万~ 14万3000人死于该病。

主要是通过被霍乱病菌污染的水感染,一旦发病,就会出现严重的腹泻和呕吐,排泄物呈”淘米水”形态。由于极端脱水症状,皮肤变得干燥,出现像老人一样满是皱纹的脸和手指也是其症状特征。

3.马尔堡病毒

感染时致死率高达88%的马堡病毒是地球上最强的病毒之一。第一次被确认是在1967年。契机是在西德的马堡和法兰克福研究非洲神猴的研究员等人发病。与埃博拉病毒相似,外形呈U字形或6字形。

感染后经过5、6天的潜伏期后发病。发病初期症状为全身倦怠感、发烧、头痛、腹泻、肌肉痛等,后来发展为咳血、吐血等。最终使血液在血管内无秩序地凝固,引起休克而死亡。

在苏联,将马堡病毒喷在猴子身上,确认即使只有极微小的病毒粒子也有传染力。

该实验结果,被分类为最高级别的生物武器物质。其感染力甚至使研究的核心人物尤斯汀诺夫博士牺牲。杀死他的病毒是从尸体上提取的,被命名为“马堡病毒U”。好像是装载在弹头上利用。

2.黄曲霉毒

主要是在坚果类中繁殖的一种霉菌毒素。1960年在英国首次被确认的时候,因为感染的火鸡大量死亡,所以被称为“火鸡X病”。

它的毒性和其他生物武器稍有不同。有即使烹调也不会消失的强致癌性,会引发肝癌。如果暴露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就会引起肝衰竭,出现黄疸、倦怠、恶心等症状,直至死亡。

被认为是有效的生化武器,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病原菌所不具备的功能。可以用气溶胶喷洒、混入水中、污染作物等各种方法扩散毒素。

1.埃博拉病毒

主要在撒哈拉以南国家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对人类和猴子来说是致命的。一般认为是通过含有病毒的血液、粪便等体液或动物组织感染。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致死率高达80 ~ 90%。虽然极其危险,但讽刺的是感染者在移动到远处之前就已经死亡,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潜伏期为2 ~ 21天。最初症状为发热、全身倦怠感、头痛等,后来发展为呕吐、腹泻、腹痛、结膜炎等症状。最终因脱水症状和全身血管内血液凝固而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虽然这种病被称为“埃博拉”,但只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出血症状。

由于致死率高,如果被用作生化武器,将会成为凶恶的武器。因而,这在现实中是可能的,为此进行的研究开发也会伴随着危险。

不管怎么说,世界上能够研究埃博拉病毒的设施只有4处。万一恐怖分子把他们带到没有合适安全设备的研究所,那只会毁灭他们自己。

另外,病毒具有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特征,从携带病毒的寄主入手极为困难的情况来看,马上被用作生化武器的可能性很低。

#知识##所见所得,都很科学##我在头条做科普#

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甲类传染病比较少是相对来说容易记忆的

乙类传染病有26种是最难记忆的,那我们就从只有11类的丙类传染病着手,丙类传染病的口诀是:流感流腮流伤寒;包虫丝虫腹感染;麻风风疹血膜炎;手足口病黑热完。

在这三类传染病中禽流感、非典、肺炭疽这三种乙类传染病是属于甲类管理的。

再来个“八怪”:

第一怪布氏杆菌病,波状热,关节炎,脾大,除畜牧工作者发病,吃污染肉也可传播。

第二怪水痘第一天出疹,猩红热第二天,麻疹第四天,斑疹伤寒第五天。水红花,麻班伤。

第三怪,疟疾寒战高热盛汗三期,只有第二期血中才能找到疟原虫。

第四怪,阿米巴痢疾巧克力色大便,阿米巴肾病尿中包裹体易误认为RBc。

第五怪,猩红热第二天出疹,疹与疹子之间没正常皮肤。但口周无疹,口周苍白圈草莓舌。

第六怪,钩端螺旋体病,三大主症;寒热(肌肉)酸痛一身乏。体征眼红腿痛淋巴结大。

第七怪,有七病号称学前儿童专有病,乙脑,流脑,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猩红热,流行腮腺炎(一流麻质咳红腮)

第八怪,流脑三表现;头疼呕吐颈强直,但暴发型休克,脑水肿。

【荸荠居然不能生吃?】近日,杭州一#27岁女子生吃荸荠体内取出2条虫#,引发关注。

荸荠(bí qí),别名马蹄、刺龟儿,是中国的特色蔬菜之一。

「荸荠居然不能生吃?」

是的,生吃荸荠真的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荸荠是一种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被水中一些寄生虫的幼虫寄生。最常见的寄生虫叫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

姜片虫幼虫可能会在荸荠的表皮上,也可能会通过裂口钻进荸荠里面。当人们用牙啃荸荠皮或者生吃荸荠时,幼虫就会进入体内、寄生在小肠并发育为成虫,导致姜片虫病,让人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过敏和水肿等症状;更严重时(比如吃下了很多幼虫),姜片虫会堆在肠道内,引发肠梗阻,甚至死亡。

很多年轻人没听说过这种病,但其实,姜片虫病在我国已流传许久。在卫生条件比较落后的明清时代,姜片虫病在江浙一带广泛流行,甚至被冠以「萧绍病」的名号;上世纪 50 年代,在一些地区的内科门诊病人中,仍然有很多姜片虫患者。

分享几个数据:

1937 年麦蓋和朱佐治调查绍兴城 349 名 6-16 岁小学生,感染率 65%;

1955 年在钱清区卫生院工作,他回忆说当时内科大部分门诊病人,都是姜片虫病患者;这一年 9 月钱清区中心小学学生健康检查,500 名学生中,90%有姜片虫卵。

如今环境卫生改善后,感染的风险虽大大降低,但依然存在。

很多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生吃过也没什么事,但逃过寄生虫感染可不是拼运气的,以防万一,以后还是多加小心为好;而且姜片虫的感染是有潜伏期的,和急性的食物中毒不同,有些感染可能要 1~2 个月后才发作。

除了荸荠,菱角、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也容易被姜片虫寄生。所以我们建议,这些有寄生虫风险的水生植物,尽量都不要生吃,做熟了吃才安心。#荸荠最好煮熟再吃##营养锋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