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盲点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盲点

时间:2020-04-20 06:21:22

相关推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盲点

在当今社会里有着众多的单亲家庭,这已是一件非常普遍和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了。对于这样的家庭,虽然觉得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加以研究和探讨,但是,对于如何抓好对这些单亲家庭

1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教育问题

在当今社会里有着众多的单亲家庭,这已是一件非常普遍和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了。对于这样的家庭,虽然觉得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加以研究和探讨,但是,对于如何抓好对这些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教育?却是一个实在太重要、太不应该忽视问题了,应该引起社会和家庭主导者的足够关注。

要勇敢地面对单亲的现实,阳光而健康地生活着

据观察,时下,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中,有70%以上的孩子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一种与正常家庭的孩子们所不同的心态和状态:少言寡语、脾气乖戾,自卑进而自闭,打不起精神头,缺少应有的阳刚之气和阳光性。对于这些家庭阳光缺乏症的孩子们来说,真的是应该直面现实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又怎么啦?!

其实,在这种家庭的(整理)孩子中,他们在智商上、在基本的人格上并不比别人差、更是不比别人低一等。只不过是在情商的建立和培养上,由于客观因素的缺失而受到了一些影响。这就更加凸显出对这些孩子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应该具有一种更加特别的要求,即单亲家庭反而要求其每个家庭成员,比起那些双亲家庭的人要更具阳光性,才能够补偿那些不应有的精神缺失。否则,很难免地将在这种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尤其是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一层对生活极其不利的阴影,这种阴影将使得她们无法正常而健康地成长和生活。并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此,我们的社会(包括我们的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科研机构)和家庭主导者(或父、或母),都应该高度地重视做好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与引导。努力使他们认识到在这个社会里,他们的基本人格是平等的、将来社会对他们的基本要求也是同等的。只是眼下他们在接受这些教育与引导方面,所面临的条件则是困难的。而面对这种困难的客观条件,只有社会和家长更加自觉地加强教育、孩子们能够更加自主地接受教育,才能够有效地克服自身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给单亲家庭和成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要十分重视和强化一种母子(父子)相依为命的意识

单亲家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强化孩子与母亲(或是父亲)之间的那种相依为命的意识与要求,将是更显得重要和突出了。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度里,除了这种独特的相依为命的家庭关系之外,舍此而不会再有超过和能够取代这种关系的其他任何关系了(包括很是亲近的祖孙关系和稍远的姑表关系以及所谓的最最亲密的朋友关系)。身为这种单亲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形象一点地讲,就如同一根藤上接着的两个苦瓜,本身都是属于命运坎坷苦命的人。两相依偎,生生不息;两相矛盾,苦难相随。这就是这种特殊关系的本质所在。

所以说,这种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和看重这就是这种特殊关系,都一定要好生珍惜这种单一而宝贵的母子或是父子关系,相互之间一定要好生加以呵护,而不仅仅是像正常家庭所言的那种相互关照了。否则,日常月久相互之间就将会感到一种终生的痛苦与终生的遗憾!

要努力做一个自强不息的男子汉

作为单亲家庭中的一位男孩子来说,努力做到自强不息这样一个人生要求和目标,就显得更加紧要和重要。因为,作为一个男孩子来说,人生的角色定位及已经决定了他将来是一定要去顶天立地地去做人。男孩子不能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话,就应该视如一种人生悲剧和大辱。

而要使这种家庭的男孩子,能真正成为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应该从幼小的心灵上就开始培养和强化这种意识。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社会里在很多的领域所呈现出一种悲哀的阴盛阳衰情形下,强调和强化这一点就更显必要和重要了。

为此,对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来说,在其一生中应努力做好三件事:

一是要善良尽孝,呵护家人。百德孝为先。善良,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脊梁。有了这条脊梁,此人就能成为一个懂得正义而具有正值感的人、就能成为一个有骨气的人。人没有了这条脊梁,肯定是难以挺直腰板做人的。如果将来是去做官的话,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爱民、亲民、为民和办大事的好官;如果是去做生意的话,也是难以成为一个懂规矩、守诚信、有远见的好商人(好老板)。尽孝,是做人的一个基本道德标志。说是要做一个有德之人,他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说教。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家中懂得孝敬长辈、尊敬兄长,在外懂得与同僚友善相处、和谐共事。呵护家人,是每一个人的基本职责。只有懂得爱家人、懂得呵护家人的人,才将具有爱别人、爱社会的良好心态和必备的思想基础。认真地理解和努力做好这八个字,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称赞和尊敬的有德之人。殊不知,无德者,是既成不了人,也成不了才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二是要博学多识,强壮体魄。当下,咱们国家很多的女孩子都在努力地做到博学多识,都能够自觉地到社会上去闯荡,并且显现出了独特的专长与才干。而作为一个男孩子来说,就更应该在这方面加倍地去努力,自觉地加强学习,积极地强健自己的体魄。只有博学多识,才能使自己将来具有生活(生存)的基本技能与专长,才能够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残酷的社会中,得到一席之地和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你怎么去为社会作出贡献,怎么去与人竞争、怎么去养活自己和家人?强健体魄则是为了将来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之需和社会竞争的挑战。从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服务社会、有能力养育家庭的有用之人。而不是使自己变成一个混世界的庸人,千万不能成为一个靠吃软饭的啃老族。笔者实在想问一句:当下的中国男儿们,难道真的不想去努力改变一下这种阴盛阳衰的可悲局面吗?

三是要平心为人,善结人缘。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为人处世的现实问题。会做人才能够会做事。

在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地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讲一讲这个问题,就在于在这样的家庭里,本应有夫妇双方来承担教育引导之责的,而在单亲家庭里则是出现了一个重大的缺失(或父、或母),从而使得这一教育引导之责就落到了一人之肩上,任务更艰巨、压力更加大。作为这一家庭中的唯一施教者来说,就应毫不含糊地承担起这一重要的职责。

单亲教育至于说教什么?笔者觉得教育孩子学会如何平易近人、善交朋友,如何勤俭持家、培育后代,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也是人生一世所必须奠定的两块人生基石。为的是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爱心博大、阳光慈祥的善交之人!怎么教?那作为家长来说,就是应该使出浑身解数:言传也好、身教也罢、以情感人也好、不厌其烦也罢!总之就是一定要做到细雨润物,融入生活,尤其是在孩子年少之际,经常不断地施以教育和启发引导。《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对于单亲家庭的家长而言,就是子不教,长之过了!

悲情而不幸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是母亲们,趁着孩子还年少,抓住良机,好生用心加以教育和引导吧!可是不要错过了施加教育的这个良机、可是不要在本来就已是非常不幸的家庭里再雪上加霜了!

衷心祝愿众多的单亲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过上正常、阳光、健康、幸福的家庭生活!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盲点

眼下,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可谓不遗余力,而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却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生命教育已成当前教育的盲点。孩子们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生的宝贵,自然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最近几年,关于未成年人自杀的悲剧常见诸报端,令人痛惜。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学校和家庭亟待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和心智。

脆弱的心理

今年4月13日晚,山东省东营市14岁的女生李欣玥因被学校要求剪短发,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身亡;4月9日,石家庄市行唐县两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大,从学校宿舍三楼阳台手拉手纵身跳下,幸运的是两人都未伤及性命;3月31日,余杭一高中生因被母亲拔掉网线,与父母吵架跳楼自杀;同一天,昆明一初二女生因42.5元钱受到委屈,从学校三楼跳了下去,造成腰椎骨折;3月17日,河北省任县一初二男生因恋爱出现问题而跳楼身亡;2月27日,邵阳一高中生为自证清白跳楼自杀……

采访中,不少中小学生透露,如果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他们大多自己把自己关在屋里。而13岁的小阳则表示,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想打人甚至自杀。因为,父母老是以成绩好坏来和他交流,考试成绩好会使劲称赞,成绩一差,自己在家里就没有一点地位,父母还在他认真学习的时候冤枉他偷看电视和课外书,他曾经多次想从家里逃走。

少年不知愁滋味,本该是孩子的本色,但如今许多孩子都有心病。不少孩子显露出草莓化的特点,即外表光鲜艳丽,内里一片苍白;外面疙疙瘩瘩似乎挺有个性,其实却经不起一点挤压。

在现在孩子心里,生命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承受不了压力就自杀,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家人带来多么大的痛苦。青少年漠视生命,因为他们不知道生命可贵,这也折射出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方面,家长把再苦不能苦孩子发挥到极致,孩子从小到大,娇生惯养,另一方面,孩子的心灵被家长的心理预期挤压而变形。在学校,孩子成了考试机器,天性被扼杀。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的心里很容易出现问题。

缺失的生命教育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父母都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将来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办?身为公司职员的魏先生说。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至于生命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只要保证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就行。

对孩子的成长,不仅家长持这样的态度,不少学校和教师的认识也还停留在这一层面。不少学校的生命教育还是一片空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教师在记者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课堂上时间有限,如果在其他方面花费时间太多,教学任务就不能按时完成,课下还得挤时间补课,而补课是明令禁止的。各种考核看的主要还是成绩,面对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位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坦言,平时教学中,我们也想对学生进行一些其他的教育,讲解一些相关的常识。可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都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显然,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可谓不遗余力,而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却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生命教育已成当前教育的盲点。孩子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生的宝贵,自然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生命。可以说,种种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生命困惑现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教育理念及其生活环境相关。

生命教育触及孩子心灵

教育专家表示,学校是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离不开课堂教育的渗透,其内容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要体现多学科交叉渗透。比如,语文、品德、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同时,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学校应该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考虑,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生命教育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真正的生命教育,应当触及孩子的心灵,更多地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联手,帮孩子学会识别是非曲直、真善美,让孩子懂得,人生有如一次旅程,途中有精彩,也有凶险,有时会风平浪静阳光明媚,有时会荆棘满地乌云满天。人生于世,皆为唯一,没有什么值得拿生命去验证、去交换。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离不开死亡教育,它们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老师和家长要在生命教育中渗透死亡教育,让孩子懂得,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比如,让学生去医院感受一下病人死亡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痛,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自己和家人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也可请一些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因为经历过死亡体验的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生命也就更为留恋和珍惜,从而使孩子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国外:将生命教育融入生活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在国外发展较早,并把生命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美国一所学校的两个学生在一次火灾中不见了,一个华裔学生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救人,再也没有出来,事后教育部门没有表扬这名学生,而是对学校和教师给予了批评,因为他们没有教育好孩子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在美国人的观念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在英国的小学课堂上,殡葬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告诉学生人死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遭遇如父母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让学生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

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该国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学校注重建立健全的共生伙伴关系,以及家校双方的互动沟通。同时,借助流动教室的教学人员、多媒体科技和交互的教学协助,传达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日本,余裕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余裕教育倡导热爱生命、选择坚强,目的是让青少年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3解决隔代教育的兵法十招

隔代教育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在隔代育儿的大家庭里,沟通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还可以让一个家更和谐、更美满。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年轻父母往往趋于理性,着眼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智力开发等;而老人,是趋于感性的,他们疼爱孙辈,往往愿意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没太理会这些做法对孩子是不是弊大于利。因此,隔代教育的矛盾自然是一出接一出。很多妈妈为此深感烦恼。别急,我们奉上招儿经过实践证明的、颇有成效的兵法。

私聊

当我们和老人产生矛盾后,首先要注意找准组合,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是与爷爷、奶奶沟通,那就请爸爸出马;如果是与姥姥、姥爷沟通,就请妈妈出马。而且,不要把问题搬上台面,一定要找没人的场合私聊。这样,即使老人意识到确实是自己的做法欠妥,也更容易坦诚以对。此外,在沟通之初,年轻父母要尽量先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再慢慢切入正题。

说事实

当发现老人对孩子有溺爱现象或不妥当的教育方法时,我们要顾及老人的自尊心,最好从侧面提醒,说话只说事实,而不带批评或任何让老人马上改变自己做法的要求。切不可当众驳斥老人,那样只会伤了老人的心,还让矛盾更加恶化。

找对理由

在养育上和老人产生分歧时,不要在问题表面争论不休。如果有科学依据,不妨将反驳的理由建立在此基础上。这样既体现了对老人尊重,又容易让老人接受建议。毕竟,所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愿意孩子越来越好的。坚信这一点,你的理由如果有根有据,老人一定也愿意改变自己的做法。

把握时机

教育孩子讲契机,说服老人也要讲时机。如果对方此时心情愉悦,或是正好碰上孩子出现这个问题,建议和意见易于被老人接受;如果气氛、场合不对,说服则易遭遇反击,最终问题没有解决,还导致不欢而散。

曲线救国

和老人在养育中发生重隔代教育大分歧时,万不可针锋相对,否则问题解决不了,大家的关系还会恶化。试试这招——曲线救国,即借别人的嘴说你想说的话。

请专家帮忙。当下媒体中专家讲育儿知识和方法的节目很多,可请老人一起看。专家的指导更有说服力,便于老人接受。如果节目内容正好跟自家的矛盾相同,也不妨让老人自己看,给他反思的空间。这也是一种不揭短的做法,给老人留足面子。凡事给对方台阶,大事才能化小。

老幼兼顾

年轻父母想说服老人时,往往站在对孩子好的角度去说,比如: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但这样的说法容易让老人产生逆反心理:难道我是故意对孩子不好吗?因此,在和老人讨论养育问题时,不妨老幼兼顾,既为孩子考虑,又为老人着想。多站在老人角度上想问题,也许事情更容易解决。如果遇到强势的老人,你可能无法说服他,他也不会承认自己有错误,那么就不妨以柔克刚,让老人体会到因为自己的让步而使你不再为难,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转移引导对象

有很多事,矛盾的焦点并不在老人身上,也许只是导火索由老人引发。那么就要冷静一下,掐断导火索,回过头去找真正的矛盾焦点。

常谈心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大家因某种缘分走到了一起,那么生活中的大情小事就应该相互体谅和关怀。平时多与老人交流,不要总说孩子的事,多多沟通生活中其他的事也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利于在双方有矛盾时相互理解和宽容。

善意的谎言

很多矛盾,有时候只需一个玩笑、一个善意的谎言就能轻松解决。尤其是对于物质上的矛盾,不少老人都是一路节俭过来的,当看到为孩子花费过高时,会觉得不值。此时不妨来个善意的谎言,使其安心。比如,给孩子用稍贵些但是品质高的用品时,不妨跟老人把价格说得便宜一些,或者尽量说是打折、特价、单位发的、朋友送的等等。

冷处理

对于老人在育儿上的一些错误做法或说教,有时候不必争个面红耳赤,冷处理反而效果更好。年轻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对老人的指责、不满权当没听见就好了。不过,适当的时候,撒撒娇,表示自己很无奈什么的,老人的气也就消了。

在养育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当老人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做法,而这种做法又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时,年轻父母则不妨做点让步;如果是原则性问题,那么在坚持己见的同时,也要讲求沟通方式,不要硬碰硬,更不要得理不让人。老人帮我们带孩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帮助,应该尽量让他们感到宽心、肯定和安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