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15个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15个

时间:2023-12-07 22:39:12

相关推荐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15个

2. 独步天下:该成语出自《桃花源记》人物许宣子对渔夫的评价,“非独步天下之士,孰能至此?”。意为只有独步天下的人才能到达如此绝美的地方。

3. 归去来兮:这是桃花源记中的一句诗句,描绘了渔夫最终选择留在桃花源的心情,“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何惆怅而独悲?”

4. 古稀之年:本成语出自唐代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根据渔夫的自称,他已经年过80,即为“古稀之年”。

5. 深山幽谷:指处在深山和幽谷之间的地方,与桃花源的环境相仿,出自《桃花源记》中“水清而无鱼,林密而无兽”之句。

6. 茫茫人海:意指人世间浩瀚如海,某个人或事物在其中很难脱颖而出,如桃花源中的渔夫离开人世间,才得以发现此处隐秘天堂。

7. 世外桃源:本成语可以理解为寻找理想生活的地方,出自《桃花源记》的桃花源中,人民安居乐业,物产丰富,与世隔绝,故常用来形容“世外好地”。

8. 青山绿水:这个成语出自《桃花源记》,“不仅户井无尘,且有青山绿水,其间之妙,必非言语所能表也”的描述,形容了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绝美。

9.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典出《桃花源记》中,渔夫被请进桃花源后,看到其居民的房屋中,金碧闪烁、华丽辉煌时所说的一句话。

10. 南陵别儿:《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还有一首诗叫《桃花源歌》,其中有一句“南陵别儿童,\

谷口之野田”,与“南陵之别”成为相对应的两句,适用情侣分别之时的致辞。

11. 栖迟遁世:栖迟,指隐居;遁世,指逃避世俗,桃花源里的居民栖迟遁世,逍遥自在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精神,成为本成语的典故基础。

12. 野渡无人舟自横:此句取自南朝梁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诗人形容到一处旷野,发现一个破旧的船,为桃花源中渔夫所道,“野外县西有渡,渡头正值芝兰之芳”。

13. 无人问津:意指某人或某事不受关注、不被关心、不被重视,如文人墨客隐居山林,与外界隔绝,与《桃花源记》中的居民居于幽静之地相似。

14. 临渊羡鱼:这个成语出自《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记载渔夫在桃花源中所看到的溪流中的清澈鱼群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形容垂涎物外之物而不能得到的遗憾心情。

这个成语是出自《桃花源记》中的一个情节,讲述了主人公在桃花林中遇到了一对新婚夫妻,他们正在洞房花烛之中,享受着幸福的时光。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婚礼中的浪漫氛围,意思是新婚夫妻在烛光下度过幸福的时光。

2. 阡陌红尘

《桃花源记》中的主人公在寻找桃花源的路上,走过了许多阡陌和红尘人事,这个成语也就形成了。它表达了纷繁世界的喧嚣和烦恼,与桃花源中的宁静和纯真形成了鲜明对比。

3. 后会有期

在《桃花源记》中,主人公告别了桃花林中的人们,在离开时,大家互相道别,并说出了这个成语。意思是虽然分别了,但是以后还会相见,希望能够再次相聚。

4. 醍醐灌顶

这个成语是出自故事中主人公对桃花源的见闻之后所感悟而得。在这个故事里,他深深地体会到了桃花源中的一切,如同被神仙所在醍醐灌顶一样,启发其智慧,使其得到了新的领悟。

5. 江山如画

在《桃花源记》中,主人公所发现的桃花源非常美丽,如同一幅画卷一样,这个成语意味着一个地方非常美丽,往往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的情景。

6. 水到渠成

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向桃花源的人们学习,也让他们知道了外面的事物,而且所有的人都对他非常好,这个成语便形成了。它意味着一个事物符合自然规律,顺理成章地顺理成章地发生,并成功地完成了。

7. 有始有终

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没有发现桃花源之前一直在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它,这个成语就形成了。它表示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必须有计划、有行动,并且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

8. 抛砖引玉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故事中主人公向桃花源的人们介绍外面的世界时,一个小男孩与他交谈,他就像抛出一块砖,引来了小男孩的互动,也就引出了大家对世界的好奇心。因此,这个成语意味着别人抛出思想或话题,激发出其他人的兴趣和灵感。

9. 环肥燕瘦

这个成语形容人胖瘦不一,来自于桃花源中的一句描述,讲述了桃花源中的老少都不贪图荣华富贵,所以环肥燕瘦是他们的常态。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世界上各种类型的人物和事情汇聚在一起,像燕子那么偏瘦的人群与那么圆滚滚的人群,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景象。

10. 云里雾里

桃花源中,主人公对于如何找到这个地方表示疑惑。传说中这个地方笼罩在云雾之中,这个成语就形成了。它意味着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模糊不清,不够明确和清晰。

11. 井底之蛙

故事的主人公渴望了解外界的知识和事物,而在发现桃花源之前,他就是一个井底之蛙。这个成语表达了那些相信自己的见识和经验就是世界的全部和真相,不肯接受外部信息和意见的人。

12. 茅塞顿开

这个成语是故事中主人公到达桃花源后的体验,“茅塞”指的就是脑海中的固定思维模式,到达桃花源之后,他突然开阔了自己的心胸,消除了思维的狭隘,故名茅塞顿开。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个人的思路突然打开,悟出了一些新的道理或想法。

13. 不露锋芒

桃花源里的人们非常平和,和睦相处,这个成语就因此而来。它指的是一个人不外露锋芒,表面看起来平和安静,但其实实力和本领非常出众,暗藏锋芒。

14. 闭门造车

桃花源的人们没有与外界接触,导致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不如人,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意味着一个人或团队只关注自己,完全不考虑外部环境和需求,结果导致结果不太好。

15. 钟灵毓秀

在桃花源中,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与主人公对话,对她的评价就是“钟灵毓秀”。这个成语形容人非常聪明,思路清晰,气质高雅,睿智过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