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红海堂艾灸馆 红海楼酒店位置

红海堂艾灸馆 红海楼酒店位置

时间:2021-01-09 04:27:10

相关推荐

红海堂艾灸馆 红海楼酒店位置

“我们是中国人的后裔,希望中国可以接我们回去认祖归宗”,在非洲肯尼亚东部的拉穆群岛上,有一群黑人生称自己有中国血脉,而这,似乎有源于一个传说。

“郑和船队的一艘船在近海沉没,幸存的水手游到岛上定居并与当地人通婚。当地百姓是中国人的后裔”。对此,美媒断言“瞎扯”,国内专家却拿出证据!

说起这传说与争论,还要从600多年前的中国壮举说起。

郑和下西洋首次航行始于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1433年,共计七次。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七次远航,不仅满足了中国人的远途航海梦,还彰显了中国人强大的国力和谦和的品质。中国人到达非洲的时间比欧洲人早,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掠夺、殖民非洲。

郑和率船队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的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与拉穆岛一水之隔的曼达岛正处于这条航线的必经之路上。

正是在这个海岛上,一直流传着“中国人后裔”的传说。拉穆群岛上有一个斯瓦希里小镇,这里的建筑极具中国特色,还有一处名为shanga的海域。此外,岛上人还使用中国特色明显的织布机,这里的人甚至会制作简单的瓷器,一些人还会针灸、艾灸、拨火罐等技术。很多人家还保存着中国瓷器当做传家宝……

而对于这些传说,美丽国媒体只认为是中国试图扩大国际影响的炒作而已,但对于这个传说,考古学家却拿出了证据。

原来,有中国专家参与的联合考古队宣布在曼达岛发现了具有中国血缘的3具人骨遗骸,三具人骨分别出自不同的墓葬,分布于城镇不同的区域。

三具人骨中,不仅发现东亚人独有的铲形门齿,DNA技术鉴定也确定了这三位均有中国血缘。而利用碳14测年技术检测后,3具人骨遗骸中,其中一人生活的时间与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基本吻合。

而除了人骨,考古队还发现了古代城市遗址,不同时期的中国陶瓷、中国料珠、明永乐通宝钱币等。

但非常可惜的是,很多肯尼亚人并不知道中国与非洲的这段发生在600年前往历史。直到近几十年,中国在肯尼亚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肯尼亚人才认识了这个古老祥和的东方大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拉穆群岛已经因为中东和欧洲文化的碰撞产生的小镇特色成为了世界遗产,而这不仅再次证明了这一块土地上发生的文化汇聚和碰撞,还向人们展示了解开更多历史疑团的可能。

中国专家拿出证据证明郑和下西洋的世界影响,但为什么西方要一再否认这一点呢?

其实,我们从郑和下西洋的巨大影响就能知晓。

首先,算一笔经济发展账。

一提起郑和下西洋,人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但郑和下西洋,真的是“入不敷出的宣传输出”吗?

郑和船队购入的这些奢侈品中,最大宗的货物为胡椒和苏木。依《瀛涯胜览》记载,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的价格仅为0.01两/斤。而据《明会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斤,差价二十倍!

《殊域周咨录》中曾记载道:“又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下西洋对于经济以及国家财政的裨益,于此可见一斑。

其次,说一笔国际影响账。

从西汉开始,中国就开始在东亚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彰显这一地位,中国古代创建了朝贡贸易体系——周边国家通过朝贡的方式,来表达臣服,中国则通过提供保护和赏赐。

后来,作为消灭元朝、创造新时代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对于发展与周围其他小国的邦交关系显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甚至还在《皇明祖训》中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

当朱棣在靖难之役当中取得成功、成为明朝的皇帝后,明朝的对外扩张行动变得更加积极。他不仅五次向北远征蒙古,将北元的势力进一步削弱,同时向南也再度占领安南。

而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对外征服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明朝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举措。

在七次下西洋活动当中,郑和一共到达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近的有爪哇、苏门答腊等南洋国家,远的则到达了东非与红海地区,可以说是做到了古代航行条件下的极限。

在这一次次的航行途中,郑和不仅极大彰显了大明王朝的国力,进行了友好邦交,帮助一些效果完成了平叛、打败了一些海上霸匪,还带回了麒麟(后被证实为长颈鹿)等。

在永乐十一年,榜葛剌的新国王第一次向明朝进贡了一匹长颈鹿,此后外面各国也争相效仿,将长颈鹿作为自己的贡品,“与诸蕃使者以麒麟及天马、神鹿诸物进,帝御奉天门受之。”

在这种对外交往之下,慢慢形成并加固了一种以明朝为主导、由和平方式来推动国际新秩序,而对于中国的影响,西方当然是能抹杀就抹杀,能削弱就削弱了!

对此,您怎么看呢?#打开眼界#

#知识创作人第八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