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东南亚橡胶木家具 东南亚实木家具

东南亚橡胶木家具 东南亚实木家具

时间:2019-05-02 15:34:10

相关推荐

东南亚橡胶木家具 东南亚实木家具

1940年,毛主席在杨家岭的窑洞外面设宴,仅用了1.5元,就拿下了东南亚“橡胶大王”陈嘉庚的大批援华物资,陈嘉庚还激动地说:“中国的希望,就在延安。”

陈嘉庚是东南亚的“橡胶大王”,是一个被印在新加坡20元钞票上的华侨首富,更是一名爱国商人。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嘉庚远在海外,却为我国源源不断筹集战争物资,并于1940年3月,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带着大批物资,率团回国考察和慰问。

回国之后,陈嘉庚一行人最先到达了重庆,受到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们的盛情款待。

蒋介石为了争取到慰问团带回国的巨额物资,特意豪掷80万元,作为陈嘉庚一行人在重庆的全程招待费,他还将“接风宴”设在了孔祥熙私人开办的高级宾馆里,名烟、洋酒、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极尽奢华。

看着眼前的奢侈场面,陈嘉庚深感困惑与失望,眼下国难当头,国民党内部却如此铺张浪费,那中国还有希望吗?这让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悲观与担忧。

为此,陈嘉庚决心前往延安,实地考察国内另一支抗日队伍——共产党,他想实地看看蒋介石口中的“共产党”的真实状况。

于是,他不顾蒋介石的极力劝阻,冲破国民党层层的监控与阻拦,顺利到达延安进行了考察。

到了延安,他亲眼看到了与重庆截然不同的现象。

在这里,共产党们斗志昂扬、艰苦朴素、军民同甘共苦,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老百姓们却时时洋溢着笑脸,处处散发着催人奋进的气息。

在毛主席为他摆设的“接风宴”上,更是让陈嘉庚看到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与众不同”的地方。

接风宴席设在杨家岭的窑洞外面,全露天景观,四周偶尔还有鸡鸭乱窜,一张残旧的饭桌上简单地摆放了一盘白菜,一盘豆角炒青椒和一碗母鸡炖汤。

这跟重庆的奢华铺张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陈嘉庚见此场景后惊诧不已。

毛主席见状笑着说:“看着有点寒酸了啊,这只鸡啊,还是隔壁大娘送来的,她知道我有远客要来,这是乡下对尊贵的客人最大的礼数,这辣椒和菜都是我自己种的,味道不错的,你尝尝。”

陈嘉庚感叹道:“你们现在的生活,跟我当时下南洋一样,艰苦得很啊。”

紧接着,他问道:“这一桌子菜要花多少钱啊?”

毛主席又笑着叫来了厨房的郭师傅,面对着贵客,郭师傅羞涩地回答:“花了一块五。”

“一块五,我在重庆时,蒋介石要宴请我们,我听说要花80万元,立刻就拒绝了。这一奢一俭,我看到了一个事实,中国出了救星,胜利有了保障,中国的希望,就在延安!”陈嘉庚激动万千地说。

在后来的《陈嘉庚回忆录》中,陈嘉庚也说道:“我未到延安时,对中国的前途甚为悲观,但其实,中国的救星早就出现,而且已经做了许多大事了,这个救星就是毛主席。”

在此之前,他从未见过像毛主席这样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领导人,因此对共产党产生了更多的信任。

回到南洋后,陈嘉庚开始向华侨们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说之前一直被国民党的错误宣传给蒙蔽了,中国未来的希望一定是共产党。

此后,在陈嘉庚的筹集和组织下,一批又一批的军用、医疗及其他相关物资,陆续由南洋运往了延安,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拾柒

编辑:公孙九楼

参考资料:

《陈嘉庚——从渔村少年到南洋巨富的传奇人生》 视频来源:江西卫视【经典传奇】

《主席宴请陈嘉庚,用自己种的辣椒接待,陈嘉庚反应亮了》 视频来源:湖南卫视【百炼成钢】片段《百年瞬间——“华侨旗帜”陈嘉庚》 来源:央视新闻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铁路一通,收益立竿见影。要知道这可是天然橡胶,以前我们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昨晚,经过上千公里行程,满载老挝天然橡胶等货品的中老铁路首列货运列车顺利抵达昆明。

本次运来的天然橡胶物资价值1000万元,是云南农垦集团在老挝实施综合性农业开发的产品,近期,中老铁路还将从老挝多地运输13000吨天然橡胶至昆明。

各位有所不知,以前都说我们密封技术烂,其实真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太缺天然橡胶,而东南亚的橡胶那可是大大的有名,穿过越南橡胶拖鞋的都知道的哈。

后来是我们研究出能在海南岛种植的橡胶后,国外才不再压着我们获得高品质的天然橡胶,但尽管我们一直大力发展橡胶树种植,拓展了橡胶树的纬度限制,但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据说,国内能种橡胶的地方本就不多,而且这些地方偏偏台风又太多,辛苦种大的橡胶林经常被吹断,所以橡胶真的是我们最需要的商品之一了。

看明白修铁路的重要性了吗?我们需要资源,未来必然深耕,但如果不能快速投送重装控场,又怎敢轻率投入?

现在两好合一好,铁路一通,就老挝这个体量,轻轻拉一下,年增长率怕不是要达到两位数!所以,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双赢之策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啊。

#我要上微头条##中老铁路##我要上头条#

#书评#作者的知识面太窄了,橡胶是由南美洲传到东南亚然后到海南等地区的,宋朝时根本没法从南方找到橡胶,我是海南人

深圳人最惨的一幕,被人拉到外面做苦力,多达十几万人。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辱国丧权,割地赔款,资本主义国家长驱直入。

此时西方工业正在高速发展,因此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东南亚的矿产、橡胶、蔗糖等等,还有南美一些地方的矿产、原材料,都是西方所需要的。

但是当地没多少人,提供不了多少资源,还有一些地方要修铁路,搞基础建设。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输送过去。

此时,掠夺成性的西方资本主义,盯上了中国。深圳作为内地的沿海,就成了输送劳工的第一站。当时的资本主义和买办、人贩子勾结。

用坑蒙拐骗的方法,甚至就直接抢夺,把劳动力送到南洋群岛、西印度群岛、古巴、秘鲁等地。

当时签订的《天津条约》,劳工输出居然是合法的,谎称到了国外赚大钱,一年赚的比你一辈子赚的都多,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很多人都被忽悠了。

当时的人贩子除了骗,还有坑、蒙、拐,手段多得是,甚至和一些地方勾结,好多老百姓就成了猪仔。

每个去的人都有五到八年的卖身契约,契约期满才能自由。送出去之后,其实就是猪仔了,开始受到非人的对待。在海上,条件极差、缺水少食、一部分人死亡。

到了种植园或者矿产,又受到雇主的虐待,死亡率更高……

当时经过统计,深圳送出的劳工约12万人,大部分人杳无音信,也有一小部分经过努力和奋斗,在那边出人头地。

有的开杂货店、水果店、当铺等等,生意越做越大,再开批发商店、百货商店、出口生意、开银行、做轮渡生意,还做成了当地的首富。

这段历史,实在太沉重了,历史也就一笔带过。希望今天的国人,不会再受到这种虐待。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橡胶改变过人类的历史进程。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六周后,日本攻占东南亚地区,掌握了世界90%以上的橡胶供应,迫使美国爆发“橡胶危机”。时至今日,来自东南亚的顶级天然橡胶,仍是生产航空轮胎的重要原材料。

光明网光明网官方账号

国产航空轮胎跑出中国“加速度”

1941年秋的一天,重庆国民党军统局机要室经济秘书邓葆光到档案室查阅资料,无意间发现了一本“日本外交密电本”,引起了浓厚的兴趣。

早年间,邓葆光曾研究过密电码,并得到过电讯专家温毓庆博士的指导。他用两天时间破译了这本密电本,发现密电本上有一条消息:日本政府与苏联政府在哈尔滨举行了一次秘密商务谈判,苏联要求日本方面供应橡胶20万吨,日本则要求苏联方面相应提供80万立方米木材作为交换。双方经过月余商谈,已达成协议,并正式签字。文中还有“北方可以放心”等字样。

邓葆光精明而细心,他考虑到苏联供应日本木材并不奇怪,因为苏联远东西伯利亚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储量很多,但日本位于东北亚,根本没有橡胶资源,它怎能大量供应苏联橡胶呢?

邓葆光分析,如此多的橡胶,只有盛产地东南亚诸国有可能供出,此刻深陷侵华战争泥潭的日本根本缺乏巨金来购买,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日本将出兵侵占东南亚。

不久,邓葆光又得到一条情报: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出现在新加坡东面的南中国海。邓葆光判断,这一定是日本海军南下备战的信号。

于是,邓葆光立即将这些情况报告给戴笠,请求紧急处置。

前几年的谍战大戏《风筝》,在介绍军统“鬼子六”郑耀先如何厉害,会分析情报时,就借用了这段秘闻。

在真实的历史中,真正厉害的是戴笠对这份情报的应用,借题发挥。

接到情报,根据综合判断,戴笠认为情况紧急,于是通过中国驻美使馆助理武官、军统特务萧勃通知美国方面做好应对准备。美方开始很轻视中方的警告,甚至怀疑中方情报的真实性,海军方面要清醒一些,但正欲采取有效对策,日本海空军突然对珍珠港发动了猛烈攻击。

这时候,美国方面开始重视军统和戴笠的名字。

戴笠自建立他的情报系统后,出于扩大势力的考虑,一直在寻觅机会,希望把触角伸向国外。这一次,戴笠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为此他一再指示军统美国站站长萧勃,寻求一切可能机会与美国海军方面进行积极接触。

有珍珠港的前车之鉴,加之当时美国海军急需了解掌握中国沿海地带的水文气象情况以及日本海军情报,因此,这一次戴笠的垂钓,不是愿者上钩,而是一拍即合。

1942年4月,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奉海军军令部长金氏上将命令,派出海军中校梅乐斯带领一个代表团,由萧勃陪同抵达重庆。

据说,戴笠与梅乐斯第一次见面,就用一个细节“征服”了对方。

在梅乐斯抵达重庆后的第一餐上,戴笠刻意不上任何家禽。梅乐斯是个中国通,知道中国人的宴席上通常都有鸡鸭,于是他困惑地问戴笠,桌上怎么没有鸡鸭?戴笠轻松地回答,据我所知,你是不喜欢吃家禽的。梅乐斯听后惊讶不已,对戴笠收集情报的能力大为赞赏。

军统少将处长沈醉后来在披露戴笠秘闻的文章中说,梅乐斯是个非常阴险狡诈的人,在和戴笠合作的几年中,两人实质上是主仆关系。言下之意,戴笠就是美国人的一条狗。

事实是这样吗?

还真不是。

讲一个细节——戴笠在军统局本部曾亲口讲过,他派往美国去留学的本局的中心干部,除了批定他们每人学习的科目,要求他们拼命学习,还有一项特别规定,对美国坏的地方,千万不要沾染。留学生每人每月务必给他一封信,详细报告在美国的学习情况。

类似的诸多细节说明,戴笠的对美合作指导思想,是利用其有利而避其不利。说白了,一方面,他要美国的武器、装备、资金技术,另一方面,坚决不要他们的干涉与控制。

梅乐斯可能确如沈醉而言,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家伙,但这丝毫不影响戴笠拿捏他。事实上,中美合作所存在的那几年,戴笠通过他从美国人手里搞到了太多利益。他之所以能够得逞,皆因为他参透了狼狈为奸的真谛。

他通过梅乐斯迅速而野蛮地壮大自己;而梅乐斯呢,反靠他以及他身后的军统,来疯狂捞取在美国国内的政治资本。

也就是说,所谓的中美合作所,实质上是野心家狼狈为奸的产物。

因为从美国拿走太多,为美国做的很少,戴笠曾与美国间谍头子“野蛮比尔”威廉·多诺万发生过一次激烈冲突。

那是在多诺万飞抵重庆的招待宴会上,美国大使、中美双方的三军将领和宋子文均在场。

多诺万不满地对戴笠说,如果你阻止美国战略情报局的特工在中国搜集情报,那么这些特工将单独进行活动。

面对威胁,戴笠面带着笑容,警告说,如果美国战略情报局想脱离中美合作所单独行动,我会把你们的特工全都干掉。

听到这话,多诺万凶恶地说,你杀掉我们一个特工,我就干掉你们一个将军。

戴笠愤怒地说,你不能这样对我说话。

那一时期,对戴笠不满的,不仅仅是美国一帮人。

有人评价,当时的中美合作,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戴笠,他的势力因此野蛮膨胀,并从此伸手向警察、海军各领域,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终于引发了同僚的反感和最高当权者的警觉。他的迅速暴死虽然是个谜,但有一点不可否定,在很大程度上,是野心和罪孽杀死了这个最黑暗的人。

与他狼狈为奸的梅乐斯最终命运也不好。

他近乎疯了,后来遭到无情抛弃。

东南亚成全球龙头企业“兵家必争之地”,盘点中企东进六大“软钉子”

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是不得不攻下的第一站!

先来看优势,首先,高速发展中的东南亚非常类似21世纪初的中国,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再加上东南亚和中国地缘相近,文化、历史、习俗也有一定的同源性,甚至不少当地人也是华侨后裔,对于中企有天然的亲近。

其次,随着我国在东南亚影响力的不断加深,基建、投资项目打好基础,比如中国和越南有货运专线,和缅甸有跨境合作项目。而随着基础设置的完善,中国和泰国也有了合作项目,中国、泰国和老挝的铁路正在修建,等到修建完毕,势必将带动三国的经济,共同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往东南亚地区投资建厂。

但是东南亚市场也暗藏着不少“软钉子”,很容易让出海企业“水土不服”,甚至不得不黯然退出,简单总结了几点:

1、环境相对复杂。十一国,一国一策,语言不通的同时,还要涉及到当地的清关、物流、安装、调试等问题,Tiktok就屡遭货物莫名被退回的情况。同时地缘政治关系复杂,涉及到有些国家的政府项目或敏感项目,必须要高度重视。

2、资金交易风险更高。涉及到汇率的波动、外汇管制、结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出口退税政策变动、海运成本等多要素叠加等等。

3、全球17亿没有银行卡的成年人,一半在亚洲。然而,这17亿无银行账户的人口中,却有10亿人(约占2/3)拥有手机。

4、各国贫富差距带来的消费能力和需求的不同。很多国家的首富是“糖王”、“橡胶王”等等,历史上都是具备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形成了特许、垄断,进而延申到各个民生领域。在这些国家经销,需要先熟悉当地的人情关系,最好有当地人的加盟。

5、人才当地化。不同的国家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差别化对待,照搬国内的管理模式容易适得其反。

6、需要适应当地的人文环境。许多东南亚国家节奏相对较慢,也不习惯中企的模式,对于新模式、新技术的接受,也需要更长的过程。像海底捞,就曾因为当地年轻人觉得中餐菜重、跑腿累而难以招人。

也因此,很多企业发现,老式的中企出海模式不适应了,传统激进的、中心化、大一统的方式很难成功。

可以看到,近几年在东南亚做得比较好的一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选择和当地的企业合作,通过输出技术、模式等方式,更柔性地进入东南亚市场。简单来说就是:授人以渔,开放共赢。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企业立足的本质;但怎么解决,也是有许多讲究的。东南亚市场确实难打,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就像孙子兵法里说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相信当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融入东南亚市场,去急他们所急,就能有更多中国企业用正确的方式,敲开新市场的大门。

(橡胶的种植与分布)

天然橡胶主要来源是巴西橡胶树,这种橡胶树属常绿乔木,直根系,三出复叶,革质全缘。巴西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适于以下条件种植:年平均气温26℃—27℃,且全年高于15℃;年降雨量在2500毫米以上,分布均匀;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土层1米以上,且表层20—30厘米含有有机质3%以上,土壤PH值5—6,壤质土为佳,地下水位1.5—2米;海拔300米以下的无风地区。因此东南亚等低纬度地区很适宜。

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培育和扩散,现已布及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天然橡胶种植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该地区约占全球总种植面积的95%。全球前9大植胶国都来自亚洲,分别为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越南、印度、柬埔寨、菲律宾和斯里兰卡。这9个国家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近5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的橡胶种植面积已趋于饱和,增长放缓,而印度、越南、泰国北部、柬埔寨等新兴产胶国植胶热情较高,植胶面积仍有可观增长。这是由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植胶可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我国大规模植胶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垦科技工作者经过不断试验,打破了植胶业“北纬15度以北是巴西橡胶树种植禁区”的定论,在我国南部地区种植成功,并在海南、云南、广东等省份大规模推广,已种植约120万公顷,年产量约80万吨。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国务院办公厅于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我国天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另外,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促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了我国天胶产业的发展,能有效降低我国天胶资源的对外依赖度。目前,我国主要在云南、海南建立了两大天胶产业基地,两省合计约占全国植胶总面积的97%—98%。

橡胶树通常生长5年以后可以割胶,8年以后进入成熟期(旺产期)。近5年,我国天然橡胶开割率持续为60%左右,开割效率不断提高,收割面积增速高于种植面积增速。,我国天然橡胶总种植面积同比增长3.45%,而收割面积同比增长了8.33%(见下图)。

橡胶:昨日现货被买涨

供应端,泰国合艾市场原料价格小幅上涨。其中胶水价格上涨0.4泰铢/公斤达到46.1泰铢/公斤,涨幅0.88%,杯胶价格上涨0.25泰铢/公斤达到41.55泰铢/公斤,涨幅0.61%。产区雨水较多,影响割胶工作的开展,原料产出受限。海南天然橡胶原料胶水折干价格先跌后涨,较节前下跌。其中进浓乳厂价格下跌400元/吨达到11000元/吨,跌幅3.51%,进全乳胶厂价格持稳于10600元/吨。云南天然橡胶自产原料价格稳中走跌。10月1-3日,版纳产区降雨较多,影响割胶工作的开展,4日开始天气转好,但公共卫生事件形势突然严峻,景洪、勐海、勐仑区域管控加码,部分工厂表示成品运输受阻,目前还未影响割胶。

需求端。整体来看,今年“国庆节”期间轮胎行业放假企业数量及放假时间同比去年都有增加。库存端。截至09月25日,中国天然橡胶社会库存91.54万吨,较上期下降1.6万吨,环比降幅1.72%。同比下降4.13万吨,降幅4.32%。其中深色胶社会总库存为46.8万吨,较上周下降2.15万吨,降幅4.39%,同比降幅11.65%,中国浅色胶社会总库存为44.69万吨,较上周增加0.55万吨,增幅1.24%。同比增幅4.8%。近期虽然进口货源有所增加,但是仓库一直未有放量迹象,国庆期间,预计轮胎样本企业开工将明显下滑。

供给上量:国内外原料产出仍处于增加周期当中,泰国已经上量,越南早于往年开割,国内云南方面全面开割,海南8月份全面上量。浅色需求环比好转,深色需求仍差:下游轮胎成品库存仍高,8月份厂库开始去库,但长期的去库仍偏悲观,预计持续压制下游轮胎开工率,但总体开工仍偏高;终端汽车的产销不乐观,此外,受到疫情影响,整体国内物流也偏差,替代需求偏弱,出口订单四季度听说放缓,深色需求总体仍很差。关注RU-NR的套利机会;东南亚雨水问题叠加仓单偏少,浅色上涨弹性更大,关注云南的加工利润的持续性,能否弥补一定交割品产量。

【二战时日本粮食供应的悲剧】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因此二战前,日本的主要工业资源都需要进口。比如说日本当时所需要的石油95%依靠进口,铁矿石88%依靠从海外运入,至于橡胶和锡因为当时主要生产于东南亚,更是全部靠进口。而生产枪炮弹药必需的铜、锌、铅三样东西中,铜有半数需要从美国、加拿大和中南美进口,锌的自给率为40%,铅则只有8%。

其实不要说工业资源,日本本土山地多平原少,粮食自给率一直不高。像发动侵华战争前,日本平均每人的大米年消费为165公斤。考虑到当时日本国内肉类、鱼类消费量低,特别是在日本农村,只有新年、中元节、和婚丧吊庆这一类特殊的日子里才能吃到鱼,而肉更是奢侈品,一年都吃不到几斤,其他副食品也不丰富,这点主食消费量已经算比较低了。不过即使如此,日本依然需要大量从中国和东南亚进口大米,才能保证国内之需。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虽说占领了中国不少土地,可是由于敌后游击战风起云涌,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打算大受挫折,加上大量青壮年从军,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因此即使继续从东南亚进口大米,日本还是不得不将平均每人每日最低定量调低到了350克,也就是每人每年126公斤,大约只相当于原来的75%。尽管这只是最低定量,实际供应情况要好一些,但是将指标定得如此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战争对日本的粮食供应造成的影响。

更为尴尬的是,因为战争的爆发,日本工业生产也开始逐步向军工生产倾斜,生产的其他物资相应减少。加上此时世界局势也日益紧张,各国进口减少。所以日本的出口大受影响,外汇日益紧张,进口自然也被波及。像日本当时进口物资需要30亿日元的外汇,但是因为没钱,最后预算被削减到了25亿日元。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耗费外汇购买粮食自然给日本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特别是1939年日本遭受旱灾,粮食产量减少,更是不得不耗费2亿多日元去进口粮食,大大影响了其他物资进口。这也迫使日本开始考虑夺取东南亚,以解决国内物资和粮食供应问题的可能,并因此引起了美国的警觉,最终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然而战争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大量船舶和汽车被日军征用,日本没有足够的运力从占领区运送粮食回国。加上战争占用的人力、物资也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更受打击,因此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国内粮食供应反而逐步恶化,可谓得不偿失。

而到了1945年,美国又针对日本大量物资需要从海外输入的特点,制定了“饥饿战役”作战计划,一方面派遣潜艇在日本附近海域巡逻,偷袭日本的商船、军舰,另一方面则在日本沿海各港口和主要航道上布设了大量的水雷。

这样日本的运输船损失数量大幅度增加,残存的船只也因为大量水雷的存在而难以出海,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几乎陷入瘫痪,从海外输入的物资减少了90%。加上1944年日本国内粮食产量也大幅度减产,所以到了1945年日本本土的粮食供应出现危机,每人每天的主食供应量下降到了300克,根本无法满足一个人正常所需,不少人最终因为食物不够而饿死。

因此到了1945年8月,即使没有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日本其实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头条创作挑战赛##正史也疯狂##图像大历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