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广安建国汽车 广安建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

广安建国汽车 广安建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

时间:2018-11-01 18:52:16

相关推荐

广安建国汽车 广安建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

1985年,四川省广安县,农民工曾应龙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有”,加封“丞相”、“太尉”等官职,并“挥军”攻向县城。

此时距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已有74年。

这个“称帝建国”的曾应龙是究竟是什么人呢?

其实他就是广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后来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政策去外地打工,由于当地不少老乡比较反感计划生育,曾应龙在两个人的鼓动下就动起了歪心思。

这两个“卧龙凤雏”就是曾应龙的老乡:风水先生马兴、农民牛大全。

我感觉这两个人应该是懂一些历史的,不信你看他们的举动:

第一步,两人在当地散布谣言,宣称有人看见有大鲵从江中爬出,还会讲人话,在月明之夜高唱一首童谣:“假龙沉,真龙升;河之南,降太平”。

第二步,两人将童谣内容和带着“大有”二字的黄绫藏在大鲵体内,然后再当众取出。

第三步,组织人力,迎接曾应龙登基称帝。

和陈胜吴广起义前的做的事情一模一样。

曾应龙“称帝”后,任命牛大全为“宰相”,马兴任“太尉”,还颁布了一道“圣旨”:号召大家随便生娃。

估计是在乡下进行的太顺利,曾应龙头脑有些发热,“称帝”后不久,曾应龙就组织一些人拿起农具、棍棒攻向广安县城。

这些“御林军”进入县城后,首先“攻破”了县医院,在他们看来,县医院是计划生育的据点,他们把医院的计生用品搜出来并毁掉,然后曾应龙把医院当成了“皇宫”,在这里“开朝议事”,还纳了一些年轻女性为“嫔妃”,用实际行动来对抗计生政策。

就在曾应龙等人以为大事可成之时,他们的行动已经被有关部门盯上,在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下,这场荒诞的闹剧终于迎来了尾声,牛大全被击毙,马兴自尽未遂,在砍掉了2个护士以后中弹被俘,和他一起落入法网的还有曾应龙。

经审判,马兴被判处死刑,曾应龙被判处无期徒刑。

大家可能觉得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清朝都灭亡这么久了竟还有人敢“称帝”,然而这种事情并非个例,有一本书叫《帝梦惊华》,作者莫辛,讲的就是1976年秋至1993年春,当代中国农村闹出“称帝”事件数百起,正式“立国登基”的“皇帝”百余人,地域遍及川、湘、豫、鲁等多个省份的事件,读之令人扼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

晋察冀边区建国学院1939年春创建于阜平县广安村,后与华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院合并,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法政学院。

英国小哥南浔养羊记:小小湖羊功劳大

南浔区和广安区,一个位于东部沿海的浙江省湖州市,另一个位于中西部内陆四川省广安市,相隔1500公里的两座城市,因为脱贫攻坚走到了一起。英国小哥司徒建国来到南浔区的湖羊养殖厂,见证跨越千里的两个城市“先富带后富”共奔小康之路。英国小哥南浔养羊记:小小湖羊功劳大 -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1953年8月,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南充县一位叫杨大发的“贫农”,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他自称老家在广安代市镇,但经过普查办公室的调查发现:代市镇查无此人。

这一次的人口普查是为了配合全国人大的选举而进行的,所以特别严格,并不像之前那样流于形式。此时,杨大发也不知道自己的谎言竟然被普查人员识破。

但是,普查人员并没有第一时间揭穿他,而是反映给了当地公安局,南充县公安局对此非常重视。在建国初期,这些来历不明又刻意身份作假的人员,很大可能是“敌特”!

那么,杨大发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不是敌特呢?他撒谎又是为了隐瞒什么?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公安人员装扮成普查人员对杨大发开始了暗中调查。没想到,调查结果出来后,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杨大发的来头还真的不简单,他竟然跟曾经制造“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有着莫大的联系……

当时,公安侦查员是本着杨大发是“敌特”这一假设快速展开调查的。所以公安局很快便将目标投向了已经被抓捕的军统特务,以及曾为国民党特务组织工作过的人员,想通过他们首先进行辨认。

于是公安侦查员前往杨大发所在的青林社,以给所有人拍合照的理由,来拿到杨大发的照片。当时村民们去找杨大发的时候,侦查员发现他很明显拒绝拍照,不过在大家的“热情”劝说下,还是勉强跟大家一起拍了一张合照。

等这张照片洗出来之后,公安侦查员拿着照片以及杨大发的相关资料奔赴重庆市公安局。随后,他们找到了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的国民党特务徐远举、周养浩,询问是否认识照片中的名为杨大发的人。

然而,徐远举和周养浩却异口同声地说并不认识照片中的这个人。

不过,公安侦查员并没有轻易相信他们,而是又找到了原来在“中美合作社”(与美国合作,训练国民党军统特务的组织)做炊事员的陈紫荣夫妇。

陈紫荣夫妇拿到照片后,十分确定的表示认识照片中的“杨大发”,其实他的真名叫做:杨进兴。的的确确是一名军统特务,而且恶贯满盈。

令所有人更加惊讶的是,杨进兴竟然与杨虎城将军的死有着莫大的关系!

23岁的杨进兴加入军统后,因为行事狠辣被军统头子戴笠赏识,一路晋升为白公馆看守所所长,可以说双手沾满了革命党人的鲜血。

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公告”天下,要释放被囚禁10余年的杨虎城将军,但是在毛人凤等人的阻挠下,蒋介石电令“不准释放”。

杨虎城被囚禁在贵阳的时候,毛人凤命手下的人博取其信任,以“去重庆谈判西北问题”为由,将杨虎城诱骗至戴公祠。

抵达戴公祠之后,“接待”杨虎城父子的正是如今已经化名为“杨大发”的杨进兴!

就这样,杨进兴按照毛人凤的密信,将杨虎城将军父子杀害,事后得到了毛人凤200大洋的奖励。

然而,为军统“出生入死”的杨进兴,在国民党败退之际,却没有被列入到逃亡台湾的名单里,他被当成了弃子,留在了大陆苟延残喘。

杨进兴的名字再次出现,公安侦查员也非常激动,这可是国民党埋伏在大陆的一条“大鱼”。

所以,公安局制定了一个逮捕杨进兴的周密计划。

这一天,村长来到了杨进兴家中,说需要村里的积极分子去银行办贷款条子,并把村里的几件椅子带到区公所。

杨进兴平时在村里表现很积极,并没有怀疑村长的话,于是欣然允诺。

在他长途跋涉到了区公所之后,已经埋伏好的公安人员迅速将其抓获。审讯过程也非常顺利,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供认了所有的罪行。

除了杨虎城将军之外,死在杨进兴手中的革命人士多达300余人,东北义勇军的主要缔造者黄显声将军也是死在其手中的。

被国民党抛弃后的杨进兴为了落脚,拿出了2块大洋请当地的保长吃饭,声泪俱下的编造了自己是一名“孤儿”的凄惨身世,并谎称自己为“杨大发”。

要不1953年的这一次人口普查,杨进兴可能还得继续逍遥法外。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把自己伪装成“贫农”的敌特,终究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1958年5月16日,杨进兴被重庆市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正义终究得到了伸张。

图一:杨进兴原照片。

图二:杨伏法的报道。#历史#

#重庆头条# 1949年建国初期,行政区划和现在的差别好大!!

那时候的广元市叫剑阁专区,自贡还属于还属于宜宾专区,大竹专区不仅有广安还管辖现今重庆的梁平和垫江。

西康省还没有撤销,川西的三州也还没有成立!江津专区下辖县居然还有北碚以及江北县,酉阳不归涪陵重庆管辖,而是成立了酉阳专区管辖着黔江。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没想回家乡看看吗?”一次一个来自四川的记者向邓小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邓小平听后轻轻摇了摇头回答了两个字“我怕”。一代伟人为何会害怕回到家乡?他怕的究竟是什么?

邓小平1904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县。19五四运动的爆发让远在四川的邓小平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让这个满腔热血的少年无法再偏安一隅的活着。他想要为国家做点什么,更想改变国家的现状。

于是邓小平决定走出去,到发达的国家去学习,然后用自己的所学回来建设自己的祖国。这一年他考入了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校,带着最祖国的热爱和一腔抱负,邓小平离开了家乡,此时的他没有想到,自此一别却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19邓小平来到了法国,在这里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他做过钢铁厂的轧钢工,也在哈金森橡胶厂工作过。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邓小平接触到了旅欧共青团,并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1924年邓小平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26年他又跟随中国共产党莫斯科支部代表来到了苏联留学。

1927年邓小平奉命回到了国内。在长达7年的留学生涯中,邓小平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格局。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

回国后邓小平马上投身到了革命事业当中。1929年12月,塔筒张云逸、韦拔群等人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投身到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之中,参与知道了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解放战争中,更是与刘伯承一起搭档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以说邓小平对中国的革命事业是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的。

毛主席去世后,邓小平更是接过了建设、管理国家的重担,他大胆的走出去,向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新兴国家取经,亲自到美国访问,为新中国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他开历史先河,提出改革开放,实施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让中国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中国迅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状态迅速发展了起来。

作为邓小平的家乡四川广安县的人民都为家乡出了一个邓小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更希望邓小平能够回到家乡来看一看。一次邓小平来到四川视察工作,四川省委马上给广安县委办公室主任邓欲治打电话叫他带一些家乡的特产来成都。

邓欲治一时摸不着头脑,等他带着东西到了成都才知道邓小平来到成都视察。邓欲治马上请求希望能够代表家乡人民与邓小平见上一面。

这天下午,邓欲治终于见到了邓小平,当看到邓小平向自己走来,他激动地说“我受家乡人民的委托向您问好,顺便带来一些家乡的水果,表达家乡人民对您的敬意!”

邓小平听后微笑着说“家乡的水果我中午已经吃到了”,紧接着在轻松地氛围中,邓小平又想邓欲治询问了有关家乡的一些事,当得知广安人口超过百万时,邓小平欣慰的点了点头,紧接着又说道,“虽然人口增多,但是人均口粮很低哟,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好,让老百姓吃上饱饭。”

然而,当邓欲治表示家乡人民希望他能够回广安指导工作时,邓小平却沉默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缓解尴尬马上说道“小平同志工作很忙,请您回去向家乡县委和人民问好!”

几年后,又有家乡代表请邓小平回去看看,但是邓小平依然拒绝了,却始终没有说问什么,直到开头提到的那个记者提出了这个问题,邓小平才终于回答了“我怕”两个字。

作为一国领导人邓小平怕什么?

他怕的是自己的回乡会惊扰到家乡百姓和政府兴师动众,更怕自己的回去哪怕一句话都会对家乡带来巨大的影响,而这影响极有可能会被带歪。

更怕自己的回乡引起党内不良的风气,影响中央有关地方政策的特殊倾斜。身为国家的领导人,他知道,自己虽然是广安人,但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领导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影响!

谁又不会思念故土呢?邓小平建国后九次到四川视察工作,哪一次他都可以回家乡去看一看,但是一想到整个国家,他将这份思想的之情藏在了心中。

#南充在四川的地位是什么# 自古以来,南充都是川东北重镇。建国初期南充曾是川北行署的省会。是四川省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老牌地级市。南充人杰地灵,是朱总司令、总设计师邓小平(后因区划归广安)和罗瑞卿大将的家乡,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是四川仅次于成都和重庆的第三大城市。其工业基础较好,西南最大的油气田位于南充周边,西南第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也在南充,后才迁移成都。

南充现有西华师大、西南石油大学(该校本部已迁成都)、川北医学院和四川省第三医科大学。可见南充的高等教育位于四川省其它地级市的前例,远超其它地级市。

南充基础设施良好,陆、海、空四通八达;铁路、高速路公路网络化,高坪机场、嘉陵江千吨航道贯穿其中,条件优越。

因四川整体规划,将大部分资源集中建设成都市,地级市的发展资源空间有限,如南充三家高校,就有两家迁去成都。

所以,除了成都,四川省的地级市发展水平和地位都相差不大。相对于南充这样规模大、基础较好的地级市而言,和以前相比,无疑是地位没有得到提升,风光依旧。

现在的南充,总体来说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市,城市化建设有所提速,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与宜宾、泸州等特色产业城市不同,南充的工业相对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也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耀眼品牌。

南充产业突破要加大力度、城市建设与全国同步,做名符其实的成渝第二城。达州、广元、巴中、遂宁、资阳这些都是后来兴起的地级市,从历史传承、地位、基础建设等方面完全没法与南充相提并论,但现有赶超的趋势,也许有的已超越南充。特别是达州市,依靠新兴铁路枢纽地位,相比南充有一定优势。

南充人口占了四川的10%,在四川占有重要分量和地位。四川省应该在川东北地区打造一个中心城市,成为四川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使四川经济发展再提速、

如果说,毛泽东解决了政权的归属和巩固问题,那么,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人则解决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带领中国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1949年,经历深重苦难蹂躏的中国,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

而邓小平自建国以后,未曾踏入故乡半步。

邓小平从最初的红军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歇过。

建国后,邓小平一直在四川主政大西南建设。

一次,广安县委办公室主任邓欲治收到四川省委打来的电话,让他来成都的时候,带上一点当地的土特产,有一位首长要来视察。

邓欲治来到成都,看到《四川日报》,他才猛然醒悟,这位首长就是从广安县走出去的邓小平。

邓小平来到成都,使邓欲治激动不已。看到邓小平后,邓欲治激动地说:我受到全县的委托,代表县委和全县人民向你问好,县委派我来,顺便捎带一些家乡的水果,以表达家乡人的敬意。

邓小平听后,微笑着对邓欲治说:好,家乡的水果已经送到我们手里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吃了。

随后,邓欲治向邓小平介绍了家乡现在的情况,他紧接着又说:家乡人都盼望着您回广安指示。

刚刚还笑逐颜开的邓小平,听完这句话后,立刻变得沉默不语。

邓小平的表情,出乎人们的意料。

在一旁的卓琳急忙回话:小平最近很忙,你们跑了这么远的路,回去后,向县委和家乡人民表示感谢。

成渝铁路建好通车后,他才离开家乡,调往北京工作。

86年的春节,邓小平在成都度过的,并见到了家乡的舅父和舅母。

在分别的时候,舅父和舅母邀请他回家乡看看,邓小平回复说:请你们回去代我向家乡的人民问好。

这次邀请,邓小平依旧没有回去。

从1950年至1980年,共计三十年中,邓小平先后九次来到四川,但他一次都没有回过家乡看看。

一位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邓小平时问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您没想回家乡去看看吗?

邓小平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之后,说出两个字:

我怕

“我怕”二字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在邓榕所写的一部书中,可找到准确答案。

邓榕书中说到:

她们姐妹几个都想回家乡去看看,还特意跟父亲商量过好几次,但是邓小平都不让她们回去,不仅自己不回去,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回去,这让邓榕想不明白。

后来,邓榕听父亲解释说:

我们一回去,肯定会兴师动众,会骚扰到地方的。

这才是邓小平说出“我怕”二字的真正含义。

他不是不思念家乡父老,也不是不热爱家乡的风土人情,恰恰相反,是因为爱得太挚烈,太深沉,是“近乡怕扰人”的一种公而忘私的大爱!

邓小平爱民如子,为了百姓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他“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使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现在的中国—市场空前繁华,物质空前丰富,生活空前昌盛,精神空前解放。

公元1985年,四川农民曾应龙在广安宣布称帝,国号“大有”,年号“太平”,他黄袍加身后随即发兵攻打广安县医院,数百御林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院长企图反抗却终究不敌,被暴打一顿后落荒而逃,此次亲征提振了军心士气,不仅缴获大量库存的避孕用品,还俘虏了女护士若干,事态一触即发。

曾应龙那年已经48岁,虽然有些中年谢顶,却丝毫不影响他占山为王的雄心,和许多王朝的开拓之君一样,“陛下”早年相当坎坷,当过农民也学过医,还曾为了躲避计划生育逃去新疆打过工,那时他就在琢磨,总东躲西藏也不是个事啊,于是便纠集了一帮人准备干番“大事”。

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的穷乡僻壤还很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封建迷信思想重,“密谋集团”充分参考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套路,并以此为蓝本定制了建国套餐,曾应龙的副手马先是个风水先生,识文断字又能说会道,群众工作自然由他来开展,于是一个“君权神授”的故事就在乡间流传开了。

据说,年初乌江浮上来一头娃娃鱼,盘在菩萨岩不肯走,一靠近就说起了人话,它说“假龙沉,真龙升,河之南,降太平”,人们啧啧称奇,不久就连村里三岁的娃儿都能口口相传了,过了几天,在发现娃娃鱼不远的地方,有人“偶然”挖出了三尺黄绫,上面写的正是这首民谣,你一定猜到了,那“偶然”挖到黄绫的人当然是马先,读过初中的人说不定会哑然失笑,这不就是“陈涉世家”么,一点创意都没有,可村里人确实好骗。

马先立刻布告村民,这是玉皇大帝的敕令,如今国家计划生育,百姓敢怒不敢言,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所以上天派了位真龙天子来“开新朝,救黎民”,只要追随陛下就能封官赐爵,以后敞开了生娃,马先按照剧本点出这位真龙天子就是曾应龙,大家很诧异,为什么是他呢?

马先立刻解释道,曾应龙的名字里包含了真龙之意,而河之南则是真龙出现的地名,他排过八字后又去了趟河南,把当时在新乡务工的曾应龙带了回来,他生来就是真命天子,必须完成建国的使命,这套把戏放今天连幼儿园都骗不过,可当时却忽悠了一大票农民,就这样,已经谢顶的曾应龙被众人披上龙袍,半推半就做了皇帝,他承诺子民,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新国家就叫“大有国”,于是便有了上文的一幕,可为什么非要占领县医院呢?

八十年代初的广安县城并不发达,医院是最体面的公共设施,曾应龙准备把医院当成皇宫,在登基的第一次朝会上,曾应龙穿上崭新的解放鞋,身披龙袍,这套行头是农妇连夜赶制的,用粗土布染成黄色,装饰则参考了戏服,开国第一天,文武大臣分立两旁,太尉马先和宰相牛大全率领百官行跪拜礼,医院的候诊大厅里到处是山呼“万岁”,曾应龙热泪盈眶,有了九五之尊的威仪,他开始安排自己家事了。

曾应龙有老婆,还有两个女娃,但马先给“皇后”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皇帝”必须要配合皇家礼仪,要有三宫六院,不然不体面,就这样,那些被俘虏的女护士成为了“嫔妃”,一些“大臣”为了和“陛下”联姻也纷纷献出自家闺女,后宫一夜间就达到四十多人,曾应龙走上了人生巅峰,但噩运很快就来了,这场闹剧的结尾让人啼笑皆非。

政府听说医院被一群乌合之众攻占,居然还有人称帝?震惊的同时派来公安围剿,一群开国勋贵还沉醉在王朝美梦里哪肯醒来,他们拒绝投降,并依托医院有利地形,利用锄头,铁铲,砖头负隅顽抗,最后警方被迫开枪击毙了“宰相”牛大全,马先挥刀砍死两名护士后自知法网难逃投河自尽,因为没调查水深就跳了,没淹死又被活活俘虏,几百个农民的小朝廷才玩了一天就剧终了。

这就是1985年四川“大有国”事件的始末,整个过程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皇帝被俘虏后态度还不错,就是钻进戏里出不来,提审的时候还在民警面前自称“朕”,提起亡国之痛,曾应龙悲从心生,他感到十分惋惜,这次建国失败是策划不够细致,他本希望攻下医院后再拿下县政府和公安局,后来因为开朝会给忘了,这确实是瑕疵。

最后“太尉”马先因为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而“皇帝”曾应龙判处无期徒刑,他在监狱里报考了函授大学,以后出狱了还要当一个有文化的“皇帝”,在曾应龙服刑期间,皇后因为觉得太丢人和他离了婚,而曾应龙则宣布把“皇后”贬为庶人,看来老哥这辈子是不会醒了。

【近代史】

从广安县城沿川鄂公路北行约7公里,就进入协兴镇牌坊村。公路北面是数百米由两排庄严肃穆的塔柏织成的“绿色长廊”,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幽篁环抱、古朴自然的普通农家三合院,这就是举世瞩目的邓小平同志故居。这是川东山区最普通的那种农家老院子,三合院布局的单檐悬山式屋顶,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33.4平方米,共17间屋。

青石地板,白墙碧瓦,显得异常简朴。据考证,故居始建于清代中晚期,续建至民国初期。建国初,位居开国元勋的小平同志出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审视他的家庭,对待他的旧居。

1952年,小平同志亲自给广安县委写信,要求“按政策办事,不搞特殊照顾”,“一切家产全部分给农民”。按照他的指示,土改后故居里搬进了9户农民,只有正房留下两间做村办公室。后来,随着人口增多,房前屋后陆续搭起灰棚、畜圈,院子变得臃肿杂乱,50年代末又在院内办过公共食堂,民办小学……

几经折腾,房屋开始破损,院坝也有所损毁。到70年代末,小平同志的故居变成了破烂不堪的危房。

打倒“四人帮”后,小平同志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通衢大道。他的卓越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爱戴,无数中外记者、友好人士纷纷前来小平同志故居追寻一代伟人的成长轨迹,探寻中国改革开放之“根”。

为了迎接远方的客人,1979年,广安县委为旧居添了一些瓦椽,适当进行了维修,栽了一些松柏、蜡梅、铁树和广柑树。

谁知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邓小平同志办公室立即打电话查问旧居维修情况,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事业,不准大兴土木。基于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广安县曾多次请求维修故居,但小平同志思考的不是维修自己的“小家”,而是怎样构建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

卓琳同志根据小平同志的一贯意见嘱咐:“不要把钱花在旧居上,要用在人民事业上,用在经济建设上。旧居保存下来就行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广安这片热土,也致富了故乡人民。一些原在故居居住的农户陆续建起了新楼房。广安县及时因势利导,帮助住在故居的其他农户迁进了新居。

然后第二次对旧居进行了维修,收集和复制了小平同志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照片陈列展出,找回了部分家具,基本恢复了旧居的原貌。这就是目前展示在人们面前的邓小平同志故居。

这个农家三合院,与周围城乡的幢幢高楼相比,显得那么普通、那么无华。然而,它却像一座无字的丰碑,默默地讲述着它的主人——一位改写了中国历史和命运的世纪伟人,那宽广博大的胸怀,那寓于平凡中的伟大,那蕴藏在淡泊里的崇高……

与生活中的小平同志一样,质朴无华是故居的最大特点。正厅大门,悬挂着四川籍老作家马识途写的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故居共有3个图片室,由“革命年代”、“建国以后”、“动乱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多彩情趣”8个部分近千幅图片组成,系统地展示了这位举世瞩目的传奇人物戎马倥偬、三落三起、运筹帷幄、功勋盖世的伟大光辉的一生。

故居还设有7个文物展室,其中第二展室是小平同志出生的房间。现在,室内保存完好的柏木床,古色古香,龙凤呈祥,三层镂雕,各种图案浑然一体,小平同志就是在这铺床上出生的。室内还有少年邓小平用过的书桌、桐油灯等,邓小平同志就生活在这里一直到他远离家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