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公务员政审姻亲吗 公务员政审家庭关系

公务员政审姻亲吗 公务员政审家庭关系

时间:2018-12-20 16:51:24

相关推荐

公务员政审姻亲吗 公务员政审家庭关系

祁胡儒商世家联姻

平岢书香名门望族

【晋商老号·胡氏荣茶】晋商故里寿阳平舒祁氏与西岢胡氏同为名门望族,两村相距十华里,从古到今,世代姻亲,可谓儒商联姻门当户对,玉节金和凤文麟彩。祁氏书香门第,孝友传家,名卿贤相,名扬华夏。

胡氏耕读传家,务农经商,商贾巨富,商界精英,胡氏多人在外打拼多年,曾做过好多生意,后来经多方考察,选择了茶业这项事业,祁胡是近亲,祁寯藻大哥祁宬藻的三子祁世龄的侧室,就是胡氏女,道光仲夏的一天,祁寯藻的三侄世龄谈及胡家之事,得知胡氏要在茶业发展,祁寯藻说:“行行出状元,无论干甚贵在坚持”。

为了激励胡氏把这项事业做的更好,取“荣登榜首,欣欣向荣,荣贯始终”之意,挥笔疾书了“胡氏荣茶”四个斗方大字,命世龄专程送去西岢南岭沟,赠予胡氏。胡氏见了深表谢意,并说:“绝不辜负祁大人的希望”随即着人选料制匾后,悬挂正厅中央,在祁氏的鼓励和支持下,胡氏信心百倍,依托江南的茶源,采用独特的制茶技术,“胡氏荣茶”一跃成名。

当时被称为“晋商的旱码头”寿阳的平舒宗艾,“水码头晋商”的碛口,【胡氏荣茶】远销到海外,走向了世界,鼎盛于清中后期,后来,代代有传人,继而不衰。

#新春庙会#祁寯藻传奇轶事《连环画》王银海、逯尔耀著,耿予犹、宋月梅图。

——儒商世家联姻·书香名门望族

【晋商老号胡氏荣茶】:寿阳平舒祁氏与西岢胡氏同为名门望族,两村相距整十华里,从古到今,世代姻亲,真可谓儒商联姻、门当户对,玉节金和,凤文麟彩。祁氏书香门第,孝友传家,名卿贤相,名扬华夏。

胡氏耕读传家,务农经商,商贾巨富,商界精英,胡氏多人在外打拼多年,曾做过好多生意,后来经多方考察,选择了茶业这项事业,祁胡是近亲,祁寯藻大哥祁宬藻的三子祁世龄的侧室,就是胡氏女,道光十一年仲夏的一天,祁寯藻的三侄世龄谈及胡家之事,得知胡氏要在茶业发展,祁寯藻说:“行行出状元,无论干甚贵在坚持”。为激励胡氏能把这项事业做的更好,取:“荣登榜首,欣欣向荣,荣贯始终”之意,挥笔即书了“胡氏荣茶”斗方四个大字,命世龄专程送去西岢南岭沟,赠予胡氏。胡氏见了深表谢意,并说:“绝不辜负祁大人的希望”随即着人选料制匾后,悬挂在正厅中央,在祁氏的鼓励和支持下,胡氏信心百倍,依托江南的茶源,采用独特的制茶技术,“胡氏荣茶”一跃成名。

时从晋商的旱码头寿阳的平舒宗艾,水码头晋商的碛口,远销到国外,走向了世界,鼎盛于清中后期,后来,代代有传人,继而不衰。

1990年,考古学家霍巍在西藏意外发现一块石碑,在解译石碑上的文字内容后,他确定了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这块石碑上究竟刻了什么内容呢?

关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对此抱有疑义。毕竟仅靠一个人就使一个国家灭亡,这难度无疑堪比登天。

贞观十七年,王玄策作为唐朝正使出使印度。到了中天竺的时候,不幸撞上印度戒日朝国王“驾崩”。国内形势混乱之时,臣子阿罗那顺趁机自立。

在叛乱臣贼阿罗那顺的指示下,王玄策身边的三十余人通通被杀,只剩下他和其副手。

死里逃生的二人来到西藏,向松赞干布借兵千人,并得到了吐蕃姻亲泥婆罗的支持,这才拼凑起一支大约万人的军队。

王玄策率领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回到印度,在与对方激战了三天之后,生擒阿罗那顺,就这样实现了“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以上便是关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最普遍的说法。但是对于这种“传奇”,至今没有在任何历史文献中找到准确、权威的记录,人们也一直对此有所怀疑。

直到1990年,西藏那块能够证实王玄策壮举的石碑被众人发现。

1990年6月,考古学家霍巍在西藏进行文物普查,在西藏村民罗桑的帮助下,霍巍找到了一块刻满“符号”的“神石”。

凭借多年的考古经验,在看到这块“神石”的瞬间,霍巍就肯定这块石头一定不简单。

果不其然,在他清理干净“神石”的表面看清楚文字之后,他先是确定了这是一块唐朝年间的石碑。与此同时,霍巍更是读懂了“大唐天竺使出铭”这几个大字。

而这仅仅七个字,并不足以证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说便是事实,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内容还在后面。

在处理干净“神石”的表面以后,关于王玄策出使印度的过程,便以小篆体的形式详细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石碑上不仅详细地记录了王玄策出使印度的过程,而且对唐代中西交往方面也做了一定的阐述。在证明王玄策“壮举”的同时,也解开了许多困扰考古界多年的问题。

虽然石碑风化严重,但是经大致内容推断,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大唐天竺使出铭”称得上是考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第一手资料。而关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壮举,也终于找到了准确权威的记录,困扰众人多年的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关于为何王玄策如此的“壮举”,在各大历史文献中只有寥寥几笔,这其中的原因也是众说纷坛,还值得后世进一步考察。

作为唐朝的一国使臣,王玄策真正身体力行地完成了他的使命,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与铭记。#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人物##天竺##考古#

点燃韶山农民运动的烈火(下)

在思想发动基础上,毛泽东培养了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毛新梅、李耿侯等农民运动骨干,着手建立秘密农协组织。秘密农协起初无确定章程,其组织以一境为一村,一团为一乡,不拘形式,只注重实际宣传和训练工作,逐步发展队伍,开展经济和政治斗争。据1926年《湘潭县农民运动报告》记载:韶山“农民所受压迫日重”,于1925年“二、三月间即起组织”乡秘密农协,不久即发展到20余个。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毛泽东以秘密农协为中心,以“打倒列强、洗雪国耻”为口号,成立韶山雪耻会组织。在郭氏祠堂举行的湘潭西二区上七都雪耻会成立大会上,毛泽东讲述了“五卅”惨案真相,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反对英、日帝国主义。会上选举了庞叔侃、李耿侯、蒋梯空、钟志申、刘运三、周啸泉、毛福轩等为该会执行委员,并通过雪耻会宣言。各级雪耻会以进步知识分子为首领,联络从长沙、湘潭回乡休假的学生以及有觉悟的农民,组织宣传队、演讲队,到处进行宣传和演讲。举行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和小册子。还排演了《农民苦》、《五卅雪耻》等文明戏,寓教于乐。还派出纠察队把守关卡,检查洋货,禁止销售。

党组织是农村大革命的领导核心,故此,毛泽东在组织韶山农民运动过程中。十分注重发现和培养入党对象。通过细心考察,毛泽东决定吸收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等一些觉悟快、工作积极、对敌斗争坚决、善于联系群众的积极分子入党。1925年6月,毛泽东在自家卧室的阁楼上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福轩同志任支部书记,支部代号“庞德甫”。当时的入党誓词是:“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牺牲个人;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从此,韶山农民运动有了坚强而可信赖的领导核心。后来,韶山党支部的五位成员全为革命英勇牺牲。

在建立中共支部的基础上,毛泽东领导韶山人民开展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初步斗争。1925年夏,韶山遭受罕见的大旱,地主豪绅趁青黄不接时囤积居奇,高抬物价,一升米由60文上涨到160文,并将粮食偷运出境牟取暴利。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和韶山党支部、雪耻会组织农民开展“平粜阻禁”斗争。当韶山大地主成胥生见谷米准备运往湘潭时,毛福轩、毛新梅、钟志申、庞叔侃等组织几百农民将谷米扣下,然后与成胥生谈判,答应平粜则由雪耻会收回粮款,不答应则后果一切自负。成胥生见众怒难犯,无计可施,只好答应平粜。成胥生带了头,其他中小地主也只好平粜。斗争取得了胜利。

在经济斗争进行的同时,文化教育方面的斗争也蓬勃开展起来。当时,韶山的教育权被反动绅士唐默斋等人把持。他们坚持旧学,反对新学,贪污学款,克扣薪饷,还阻挠办农民夜校,甚至不准雪耻会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毛泽东和韶山党支部几次秘密集会,决定利用赵恒惕颁布的教育法令中关于地方教育机构负责人任期年限的规定,发动教师改组教育会、学友会,夺取教育权。经过激烈斗争,共产党员庞叔侃、李耿侯、蒋梯空分别当选为上七都教委会和学委会成员,掌握了教育行政管理权和理财权。下七都教育会、学委会也在谭镇凡等领导下进行了改组。随后,韶山各公立学校及族校校长,都改由进步教师担任。

韶山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为加强与中共中央、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联系,毛泽东派共产党人钟志申在韶山银田寺开办“合作书店”,作为秘密联络点和交通站。书报、文件、指示通过“书店”源源不断地转到毛泽东手中。中共湘区委员会遵照中央通知,选派贺尔康、庞叔侃赴广州第五届农讲所学习,都是毛泽东推荐的。在韶山从事农运期间,毛泽东到过安化、梅城等地,会见了湖南一师的同学贺仙阶和当地共产党员卢天放、姚炳南、刘肇经等,指导他们建立国民党组织和秘密农协。

毛泽东在韶山的一系列活动,搅动了地主豪绅们的酣梦,也引起了他们对毛泽东的极大仇恨。他们诬蔑毛泽东组织“过激党”,必欲除之而后快。大地主成胥生串通下七都团防局长汤峻岩,通过汤与赵恒惕手下一个官儿的姻亲关系,向赵恒惕告了密。赵恒惕早在湖南自治运动期间就领教过毛泽东的厉害,这次听说毛泽东在乡下组织“过激党”,怨愤已极,咬牙切齿地说:“在湖南,有毛泽东便无我赵恒惕。”他正好以此为借口,治治毛泽东,出出心中的一口恶气。于是,密令湘潭县团防局派兵捉拿。幸得湘潭县开明绅士、县议员郭麓宾探悉此事,并派人赴韶山通报,毛泽东方免于难。

8月28日,毛泽东在韶山党组织和群众掩护下,摆脱敌人的追捕,途经宁乡、长沙、衡阳、宜章等地“间道入粤。”同行者有庞叔侃、周振岳。在长沙停留期间,他重游岳麓山、橘子洲,追忆往昔峥嵘岁月,诘问大地谁主沉浮,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长沙》。

(摘编自田余粮等编《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如有侵权,告知侵删)(下)

商朝不缺将,武丁打仗为何偏要派王后出征?妇好墓考古揭开谜团

在已出土的甲骨文献之中,有一位名为妇好的人物,她可能是华夏历史中最早的一位为史书记载的将军。没错,她是商王朝的一位女将军。除了军事家这个头衔之外,她还是商王武丁的王后。

要知道,古代王朝最不能缺的就是能领兵作战的将帅了,因为一旦军事贫弱,外敌就会入侵,可为什么商王会让自己的王后,一个女子替他出征呢?

妇好之墓,揭露生平

虽然古时威名赫赫的将领多为男子,但实则巾帼却也不让须眉,就像是那位敢于替父出征的花木兰。花木兰的事迹是口口相传至今,而妇好之名却并未在历史长河中激起过多的水花。

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进行实地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座从未被盗墓贼探访过的商朝古墓,在打开墓门之后才知道这是商朝王后妇好的陵寝。

在考古的过程中,学者也发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讯息,这位商王后她在生前可是一名将军。然而她却不是死于阵前杀敌,而是在生育分娩的那天因难产而亡!

虽说古代鲜少会有女将军,但是这个可能性也并不是没有。可身为一朝王后,还要出征杀敌的却也是没有见过,为什么商王武丁会愿意让自己的王后上前线呢?

毕竟,在古人的观念中,女子应该留在家宅之中相夫教子,处理日常事务,更别说一国王后了,她更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更要以贤良的形象出现。

武丁继位,内忧外患

按理来说,王后是需要为君王管理这诺大的后宫事务的,难道说在商王武丁年间没有几个出色的将帅,所以妇好别无选择,只能出征吗?这就要说到属于武丁的天下了。

商王朝自建国起就一直不大太平,除了盘踞在各地虎视眈眈的诸侯王之后,王朝的内部也是暗潮涌动,王室成员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的较量,胜出者通常也是元气大伤。

而为了稳固局势,胜利者只能迁都他乡,这样也是为了彻底铲除那些失败者的残余势力。然而频繁地变换都城,这就意味着臣民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一个新的城市生活。

在这种社会状况下,经济如何能够发展?王朝如何能够壮大?

到了商王武丁成为天下共主之时,这位君王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困境,不但要解决先帝遗留下来的政治纷争,还要克守疆土,抵御外敌!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这样写道的,“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这实际上也道出了这位商王可不是一个任由摆布的君王,他可是一心想着如何恢复并增强国力。

首先,对于一个王朝而言,若想要天下以及邻国都俯首称臣,那么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样内部才不会出现叛乱,外敌才不敢贸然入侵。

当然,商王武丁也这样做了。在他继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操练军队。从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记载,在提高了王朝的武力值之后,武丁就开始了对外扩张之路。

癸氏家族,势力庞大

从有着关于商朝记载的古籍中不难发现,商王武丁确实是有着帝王之才的,他励精图治,征伐四方,因此在他统治下商朝出现了盛世局面,这就是文献中提到的“殷商中兴”。

由于商王武丁重武,所以商朝自然不缺将帅,可为什么妇好却要上战场呢?这也是困扰着考古学家的一点,然而在他们对王后陵墓进行了仔细考察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

妇好,是在她成为了商王武丁王后之后才被更改的姓名,她在闺阁之时名叫“巧”。而从墓室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在上面刻着“癸”字,所以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呢?

虽然商王是天下共主,但是这与封建帝王的地位还是不太相同的,所谓的共主,是四方诸侯可能受制于王朝的军事力量而愿意短暂地服从,并不是像皇帝一样对国内臣民有着绝对的掌控权的。

这“癸”呢?是除了王室之外,在商朝的一个具有威望权势的大家族,而且这个古老的家族与王室成员之间有着姻亲关系。虽然癸氏实力强大,臣服于王族,但是他们却也具备着撼动王朝地位的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武丁会册封妇好为自己的王后了,就是想要得到癸氏家族的助力。

所以,在妇好成为王后时,两边关系稳定,利益一致,因此妇好才会带兵出征。

王后出征,暗藏玄机

此外,随着考古学家的深入挖掘后发现了更多关于妇好的秘密。在出土的这些文物之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辛未卜,争,贞妇好其从沚戛伐巴方,王自东深伐,戎陷于妇好立”。

意思是说,这妇好啊其实是随着商王一同征讨外敌,而她主要负责的是设下埋伏,引诱敌人。另外,很多墓中甲骨文都提到了妇好曾经多次出战,可她不是冲锋陷阵的主将。

虽然说妇好不在前线,但她也是排兵布阵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她的筹谋,又怎么能够算计到敌军呢?又怎么能够击溃他们呢?

在武丁年间,位于西北之境的鬼方最为凶悍,他们的存在对商王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妇好最为出色的战役,就是大败鬼方,彻底稳固了商朝的地位。

古时社会,尽管男性是占据着主导社会主导地位的,但是一部分的女子仍旧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输男子,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头条创作挑战赛##古代史#

1390年,77岁的李善长被满门抄斩。行刑前,李善长翻出了免死铁券,恳请朱元璋饶他一命。朱元璋却冷笑着说:“你好好看看,背面底写了什么!”李善长仔细一看,顿时傻眼了!

说起李善长,大家一般只对他的被杀深感兴趣,很少了解他的为人和功绩。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考察,就会发现李善长实在不是一个等闲之辈。

李善长,字百室,延佑元年(13)出生在凤阳府定远县曲阳坊,也是朱元璋的老乡。李善长年少时喜好法家理论,自小有大志,也有心计,在乡里比较受人尊敬,曾被推为祭酒。

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南下进军滁州(今安徽滁县)经过定远县时,李善长告别了妻子姐弟,风尘仆仆赶往军门投见,这一次见面,他和朱元璋进行了一番重要的谈话。

李善长摸准了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手中有兵有将,怎么肯屈居人下?只是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朱元璋心里没底。

李善长留在朱元璋军中,作了幕府的掌书记,即幕僚长。他兢兢业业,悉心辅佐,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朱元璋重视李善长,是看中了他的政治才干。没想到的是,李善长在守卫和州的战斗中,让朱元璋大大地惊喜了一把。

一次元军出袭鸡笼山寨,朱元璋决定亲自带兵反击,命令李善长带领少量兵力留守和州。朱元璋怕李善长守不住,特地嘱咐他,如果敌人来了只要坚守城池就行了。

其实李善长早就作了安排,他在和州城四周设下伏兵,敌军一到,伏兵四起,打得元军落花流水。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分外欣喜,当场表扬李善长说:“怎么能说你仅仅是出谋划策的文人呢,你今天的胜利真叫执戈的武将也不得不佩服啊!”

李善长最厉害的本领是搞后勤,再全面一点说叫经营根据地。

朱元璋四处征战,需要大批的军用物资。朱元璋的西吴根据地,虽是富庶之地,但由于连年遭受战火,生产破坏,经济上颇为困难。

李善长留居应天,遵照朱元璋制定的屯田垦荒措施,在西吴地盘上普遍推行屯田制度,兴修水利,鼓励耕种,奖励开垦,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同时又颇有远见地对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加以控制,开辟财源。徐达在外攻城略地,李善长在家里发展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战事。

若把朱元璋比作刘邦,李善长是当之无愧的萧何。就凭这一点,他就可以称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明王朝刚刚建立时,由于北方元朝残余势力仍较强大,因此征战还是第一要事。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在戎马倥偬中出生人死,而李善长作为文臣,享受高官厚禄,长期居守后方,自然招来了非议,说李善长没有宰相之才。

李善长也确实老了,但朱元璋认为他是自己的淮西旧人,早就投入军门,涉历艰险,勤劳簿书,且在连年征战中,精治后方,给足军食,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因此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进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加上开国辅运等一系列头衔,位在徐达之上,同时赐铁券,免二死。

按理说,李善长的人生已经风光无限了,可以急流勇退了。但他没有,后来还成了淮西一派的首领,开始弄权起来。

有了李善长的提携,胡惟庸于洪武六年(1373年)进入中书省,与汪广洋同任右丞相,左丞相空缺。胡惟庸入相后,他的精明干练很快得到朱元璋的赏识。这期间,胡惟庸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为妻,结成姻亲,使得他与李善长的关系更进一步。

有这样的元老重臣为后盾,胡惟庸更加胆大妄为。加上李善长的旧属们也极力帮助他,胡惟庸可谓如鱼得水,到洪武十年(1377年),终于当上了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独揽丞相之权。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状杀了胡惟庸,消除了这一心腹之患。

可能是因为李善长为功臣元老,朱元璋念及旧情,因而特地从轻发落。按理李善长受到如此殊遇,应该上书谢恩,但是李善长对此事全然不予理会,这种态度令朱元璋非常不快。

李善长为了盖一座气派的府邸,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三百名。汤和不敢得罪李善长,表面应允,暗中却向朱元璋报告。

凑巧,京中有一个小官叫丁斌,因为卷人了胡惟庸的案子要被发配。这个丁斌是李善长的亲戚,李善长便替他求情。这一下撞到了枪口上,朱元璋不但没有答应李善长的请求,反而用严酷的刑讯拷打丁斌,得出了李存义奉了胡惟庸的口信请李善长加人谋反同盟的证据,还有李善长不举报胡惟庸交通倭寇的旁证。

朱元璋一怒之下,下旨李善长满门抄折, 李善长以为自己有免死铁券可以免这一次,当刽子手落到之前,李善长拿出了免死铁券。

朱元璋此时似乎料事如神一样不屑地说:“李善长你擦亮眼睛看清后面的字!”。

李善长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只见后面除了之前写的话,还有一行小字“除谋反大逆”!就这样,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有人说李善长死得冤,是朱元璋的过分猜忌导致了他未得善终。那么,李善长之死到底是因为他自己不识时务,还是朱元璋出于大杀功臣的需要呢?历史已远去,后人也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历史冷知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