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小学应试作文 小学应试作文万能模板

小学应试作文 小学应试作文万能模板

时间:2023-05-27 09:10:16

相关推荐

小学应试作文 小学应试作文万能模板

在应试教育的当下,小学语文试卷中,一百分的满分试卷,作文占分30分;而中考语文试卷中,如果是120分值的语文试卷,作文占分50分,150分值的语文试卷作文占分60分;而一分挤掉上万人的独木桥高考中,作文分值同样在60分-70分之间。

写好作文对于任何一个在应试教育中浮沉的孩子而言,都是一门快速过关的“尚方宝剑”,都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呢!

语文特级教师蒋军晶的《作文九问》就是一套特别适合小学3-6年级孩子练习作文写作技巧的方法书。

这套《作文九问》分为“基础篇”和“实战篇”。

“基础篇”九问,针对没内容可写,开不了头,写不长,语句磕磕巴巴,陈词滥调,中心混乱,不会写外貌、对话和心理九个问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步骤和方法。

“实战派”九问,针对写事都是流水账,写人千人一面,写爱又假又俗,写景不优美,写物特点不突出,写艺术作品没头绪,写现象干巴巴,写童话没思路,写未来老一套这九个问题给出了对应的训练方法和思路。

这是一套受到30万家长和孩子认可的口碑作品,是孩子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作文技巧。

新学期才刚开学,必须给孩子码上的一套作文方法书,宸妈推荐《作文九问》!39.8的价格,一杯奶茶换来孩子一套有用的方法书,值得推荐!

#童书上头条# #师者说# #聪明孩子养成记#

作文九问基础篇实战篇

听说这是今年高考满分作文。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个文章写得一般般,实际是应试作文,满篇词藻堆砌,思考深度有待提高,不过60分拿50分以上问题不大 给满分 过分了。

用语过于晦涩,有点显摆文章之嫌。关于本手妙手的解说内容,又过于浅薄,全都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一眼就能想到,所以不够深刻。

字写的不错,看出作者也读过很多书,引经据典是好的,但是本文引用过于多了,也适得其反。

高分作文可以给。满分就过了!没有惊艳感[捂脸]

对此你怎么看?

内卷之王---高考作文,专家看了都摇头……

全国甲等、浙江卷最不容易写,天津卷看着简单,但很难写得有深度。

家有孩子的,都提前准备准备应试作文吧,确实太难了。#高考季#

高考的主要矛盾是应试教育双减八股文式作文范文要求题海复习式教学与出卷人认为具备天马行空的思维才是人才所以出题要脑筋急转弯弯绕最好能超纲筛选全才之间的差异。

次要矛盾是社会想用下马威毒打这些高考生来进行挫折教育或者想用提高语文数学难度来筛出少数顶尖精英去献给国家和希望孩子阳光乐观人人安居乐业能够得到公平对待的家长之间的差异。

(模仿郑渊洁无标点符号句式,如果他的童话进语文课本,阅读理解就不难了)

毛主席:“没有他,我只怕出不了韶山冲”

19秋,在湖南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里,前来应试的考生正聚精会神地做题为《言志》的作文。毛泽东看了看试题,沉思了片刻,便展纸挥毫。他直抒胸臆,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个人志向同国家命运紧紧联在一起,文章一气呵成。

“好文章!”谭咏春和其他几位监考的老师不约而同地拍手称赞,把桂冠判给了毛泽东。然而,也有人反对录取毛泽东。原来,东山高等小学堂在当时是一所新式学校,教经书,也教自然科学、中外历史等,是地主豪绅培养自己子弟的学校。毛泽东既不是湘乡县人,又没有特殊的“背景”,因此,被一些乡绅拒之门外。

谭咏春出于爱才之心,他一面向大家推荐毛泽东的文章,一面据理力争:“中国学生可以去外国留学,湘潭人为什么不能到湘乡读书?”学校董事会的张董事仍固执己见,不收毛泽东。谭咏春不禁愤然起身:“学校当以培养人才为重,如张先生诸人故意作梗,我只好自请辞退!”校长李元甫也指着毛泽东的文章,大加赞赏:“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在校长及部分教师的支持下,学校终于录取了毛泽东。

毛泽东很喜欢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常仿效“康梁体”作文。当时一些保守的教师认为康梁的文章是“为洋鬼子说话的”,不让学生看,对仿“康梁体”写作的文章更是贬斥。一次,毛泽东用“康梁体”写了一篇《宋襄公论》的作文,一位教师认为只能给20分。谭咏春看后却拍案叫绝:“毛润之的文章不仅思想前进。文笔泼辣,而且立意高远,见解精辟,令人折服呀!康梁的文章有什么不好?好,好得很!”他破例给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打了105分,并在文章后面写了一道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谭咏春大力倡导“康梁体”,他向校长提出不仅课堂上要讲康、梁的文章,还要让学生学习“康梁体”的写法。从此,毛泽东的文章每次都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揭示栏”内,作为同学们学习的范文。

一天,潭咏春把毛泽东叫到自己的房里,告诉他学堂要送他去长沙读中学的消息,毛泽东听后很高兴,但又担心家里无钱供养。谭咏春立即说:“不要紧,我和几位先生推荐你去湘乡驻省中学就读,吃公费。”毛泽东欣喜异常,连声向谭咏春道谢。

光阴似箭,转眼40多年过去了,毛泽东身居国家主席高位,却仍深深怀念着他的小学老师。1955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谭咏春的儿子、老同学谭世瑛时,深情地说:“你爹还在东山不?你老倌子有点眼光,那时候我的个性与家人不同,只有他老先生同意我。”“你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出不了韶山冲呢!⋯⋯在当时,他能够那样关心我这个学生,真是不容易的呀!”

令毛泽东遗憾的是,他尊敬的老师谭咏春因长年劳累成疾而过早地去世了,师生未能再见一面。

(摘编自李挥著《毛泽东尊师的故事》,1993年12月26日《中国教育报》。如有侵权,告知侵删)

1057年,苏轼进京应试。他的考试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把主考官欧阳修和副主考梅尧臣都震住了。两位考官本来打算把这篇文章定位第一名的,但后来想了想,最终放在了第二名。

关于这个“想了想”,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欧阳修看到这么好的文章之后,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可见曾巩的实力是得到欧阳修认可的,完全有资格进“唐宋八大家”),为了避嫌,只好把他放到了第二。

另一种说法是,文中有一句话:“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但是欧、梅两位考官皆不知此句出处,于是便将他从第一降至第二。

放榜后,苏轼去向座师致谢,欧阳修便问起此句出处,苏轼回答:“沃兹基硕德。”

更令人叫绝的是,欧阳修听了苏轼的回答,不仅不恼,反而对他的豪迈极为欣赏,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高考应试作文之尝试》

应试说明:芒种时节,全国的高考如期举行,各地的作文考题马上刷屏。我也正好闲来无事,想借此良机练练笔,但上海的高考要延迟一个月,所以只能先对标帝都。看看自己的命题作文是否能达到一个高中生的水平。

北京卷

试题内容: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微作文我选(2),因为坐标上海,对做核酸已经习以为常:

今年春夏之交的良辰吉日,我经常同核酸筛查打交道。因为疫情肆虐,于是排队间隔被延长至2米,距离产生美感,排队时无聊,视线就容易东张西望,这时如果在线上涂鸦点什么,排队就轻松多了。

我如果能够有机会设计,就在地上贴一些漫画。理由如下:既然在排队,目的是要拉开距离,漫画能够吸引眼球,缓解焦虑。核酸让我们认清彼此的面目,而欣赏漫画又让我们把这一过程变得更加温馨。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在线》

我平时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保持在线上,因为线上有我的梦想。

然而在疫情期间,我的业余时间至少有一半投掷在线上,因为这个时期《在线》与否,已经关乎到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

首先是物资的生命线,每天凌晨或深夜,我们在各大物资平台上进行秒杀,体面生存还是苟延残喘在此一举,每当秒杀成功就是一枚生命的勋章,小区大群有团购,我们毫不犹豫接龙参与,因为我们知道这线上连着物资的补给线;小区楼栋群里有通知,我们知道那是政府的保供物资已经送到,线上连着志愿者的汗水和爱心。

其二是情绪的保障线,疫情期间我们同外界的交流就只有在朋友圈进行了,慌张时朋友间的鼓励非常及时,让我们抱团取暖,彼此加油,我们每天互通信息,在线交流。因为疫情,我们朋友间互相的情绪安慰,变得前所未有的高频和通畅,让我们共同度过了这段封控在家的难忘时光。

第三是信息的情报线,我们通过各种各级政府的发布,各大新闻平台的深度剖析,让我们没有孤岛的感觉,虽然足不出户,但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们始终是社会的一员。因为在线,我们看到了主心骨,我们相信坚持的意义,相信只有坚持才能胜利。

当然《在线》的作用不光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在线博览群书,我们可以在“头条”里图文并茂地记录抗疫生活,我们可以在各种APP上进行益智游戏。线上是一个宝库,只有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深入挖掘。

也许疫情也是有思维的,它和人类的相爱相杀永无止境,病毒曾经蛰伏多时,现在瞅准机会跳将出来向人类示威,想制造一场新的生化危机。但我们人类已经进化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我们正告病毒,你有奥密克戎,我们有《在线》,你有猴痘,我们有《在线》。线上有人类的智慧,在线是人类的杀手锏。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因为有疫苗而对病毒熟视无睹。

能在线冲浪,是我们这一代的幸运,我们的终极使命,也许就是始终捍卫《在线》的荣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