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范文完整版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范文完整版

时间:2020-01-19 20:24:40

相关推荐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范文完整版

论文一般由名称、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一份完整的论文应该如何写呢?想知道答案就来看看本期的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范文完整版吧。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一些大的集团公司、上级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的管理需求,不但年度决算报表需要合并、年度预算报表需要合并甚至每月都要编制合并报表,这就对报表编制者在报送及时性、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

一、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合并财务报表, 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是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以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 根据相关财务数据, 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 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而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 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营决策。

二、明确合并范围的前提和条件

一般而言, 会计主体的界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而对于合并财务报表而言, 合并会计主体的界限还界定了合并的空间范围。当前流行的“母公司观”以控制为基础, 强调控制是确定合并会计主体界限、合并范围的理论依据。

1.纳入合并范围的前提—权益性

母公司对具有控制权的子公司, 才能进行会计报表合并。控制一个公司的财务与经营决策必须以权益性资本投资为前提。权益性资本是指对公司有投票权、能够据此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的资本。没有这种投资就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 更不能控制公司的财务与经营决策, 也就不会形成合并会计主体—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只有接受了母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 才可能成为被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而纳入合并范围。

2.纳入合并范围的条件—持续

有效地控制。并非所有接受了权益性资本投资的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只有母公司能够持续、有效地控制的子公司才应该予以合并。持续、有效地控制,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子公司将持续经营, 母公司打算并且能够持续、有效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与经营决策。只有这样, 母公司才能够从这种控制中获得稳定的利益, 母公司与子公司才能够真正成为具有共同利益与共同风险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母公司不能控制、不能有效地控制或只是暂时控制的子公司不能纳入合并范围:如准备关停并转的子公司、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准备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子公司、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三、做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日常准备工作

合并会计报表的工作在合并范围内的个别会计报表比较多的情况下,是一项工作量繁重的会计处理业务。如果不在平时把准备工作做好, 待到期末合并时再去查找、确认合并数据与资料, 就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而如果平时作好了准备工作, 到期末合并时就会“水到渠成”、“得心应手”。这些准备工作要求企业建立合并会计报表抵销资料的备查、登记与对帐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涉及到内部交易企业间的沟通对账方式、统一会计期间、会计政策一致等下列要求。

首先, 合并财务报表应该反映企业集团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财务影响。但由于境外子公司可能选择了不同于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其个别财务报表反映的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不同于母公司, 因此应该加以调整。也就是说, 按照合并会计主体所确定的会计期间, 重新确认、计量企业集团在该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财务影响。

其次, 合并会计主体作为单一的会计主体, 对同样的交易或事项应该采取相同的会计政策, 因此对于按照不同于母公司会计政策编制的子公司财务报表应该加以调整。也就是说, 按照合并会计主体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的交易或事项的财务影响予以重新确认与计量。

第三, 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应该采用统一的编报货币。如果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财务报表以外币为编报货币, 需将其折算为母公司的编报货币。

四、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其编制程序有如下特点:

①由于合并会计主体不设置账簿, 因此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 主要是确认、计量和报告;

②由于会计主体不同, 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之间会存在确认、计量的差异, 因此合并财务报表并非个别财务报表的简单汇总, 而应在个别财务报表的基础上重新确认、计量, 消除这些差异后才能汇总;

③这种重新确认和计量是通过调整、折算和抵销实现的。

五、编制合并抵销内容

在消除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的差异影响以后,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最关键的程序就是编制抵销分录。抵销的宗旨就是要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底稿上, 消除集团内的交易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 使编制后的合并财务报表没有集团内交易的痕迹。将合并工作底稿中重复加总的因素予以抵销。

抵销分录抵销的对象是内部交易在个别财务报表上的反映, 应借应贷的方向与发尘该业务时有关主体的会计记录方向相反, 应借应贷的科目与金额就是该内部交易在个别报表上反映的项目名称和金额(可能是余额, 也可能是发生额, 关键是看该内部交易的影响所处的状态—存量还是流量,若是前者应为余额, 若为后者应为本期发生额)。本人觉得将内部交易事项分为如下五类予以抵销:

(一) 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以外的其他资产的减少, 另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 子公司接受这一投资时, 一方面增加资产, 另一方面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处理。当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与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分额补益之势, 应按其差额, 计入“商誉”项目。

(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和债务项目, 是指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发生结算业务等原因而发生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与其他应收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卷等项目。

( 三) 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存货购销的抵销处理

1、内部交易的购买方之间销售的商品当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企业集团内外部实现了两次销售业务, 但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 这一购销业务只是实现了一次对外销售, 其销售收入只是内部购买企业向企业集团外部企业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收入, 其销售成本只是销售企业向内部购买企业销售该商品的成本。

2、内部交易的购买方之间销售的商品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在这种情况下, 从整个集团来看,实际上只是商品存放地点发生变动, 并没有真正实现对企业集团外的销售。

(四)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

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购入当期的抵销处理,对于这种业务, 其抵销处理程序如下:

(1)将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相关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2)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 (或少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五)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处理

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可能相互提供信贷,以及相互持有对方债券的内部交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应当在抵销内部发行的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内部债权债务的同时, 将内部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利息费用与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销。

参考文献

[1]张俊龙;;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J];财会月刊;18期

[2]薛辉;;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理论模型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01期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2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也逐渐完善了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提升了财务报表的质量。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区别和联系作为出发点,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的途径,以期为我国企业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问题;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逐渐明确。近几年,我国企业针对经济活动、会计行为、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加强了管理。尤其是在新会计制度模式下,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报表分析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一、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

1.财务管理的含义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投资,资本筹资以及经营中现金流量、利润分配的经济管理工作。

2.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

财务报表分析,也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和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结合其他有关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关系

1.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区别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之一的财务报表分析,其资产、成本控制、经营现金流入流出、净利润等是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其外在表现形式与财务管理活动的依据原理和关注的侧重点不一致。主要表现在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管理活动之间在会计信息处理、财务研究侧重点、服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就会计职能而言,财务报表分析的会计职能主要侧重于对报表的“分析”.财务管理活动的会计职能主要侧重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企业才财务管理活动主要包含预测企业的资产利润、合理制定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合理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等内容。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经营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财务比率的选取、计算与分析。就财务研究的侧重点而言,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主要侧重于企业在筹资、投资、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阶段的全过程,而财务报表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销售、利润结果。

2.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联系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财务报表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标准。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或者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总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管理活动在目标上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其次,财务管理活动是对财务报表分析情况的总结和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资产负债情况、成本费用支出、营业利润等状况,并不代表企业最近几年的财务经营状况及其管理水平。因此,财务管理活动是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总结与完善。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

1.为不同信息使用者提供便利

针对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来说,财务信息使用者在研究、参考财务报表信息时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首先,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是影响投资者决定参与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其次,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比率、内部成本控制能力、负债偿还能力是决定债权人是否仅需投资企业的主要因素。最后,就经营管理者而言,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比率、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益率、其他业务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对比分析同行业的财务比率并及时调整高于同行业的财务比率。由此可见,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为不同信息使用者提供便利。除此之外,政府监督机关还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纳税筹划的指标考核,比如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的筹划标准方针制定,避免企业出现偷税、漏税等现象。

2.体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解释

在会计学领域,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对外会计信息披露时亦称对外会计报表,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会计主体财务信息质量等情况的重要杠杆。会计报表的结构体系包含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经营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作为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之一的财务报表,其结构体系中不包含股东投资报告、董事会报告、企业经营管理报告分析说明书、人事变动报告、人事资料说明书等。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由对外报表与对内报表两大部分组成,就对外报表而言,其编制准则主要遵循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的选择,在对外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在债权人、银行、政府纳税机关、社会媒介等债权所有人。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活动体系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3.体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描述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结构中的一部分,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财务报表在编制过程中,要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外,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会计人员在记录、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编制财务报表要遵循国家相关部门的制定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预算偏离实际收支轨道的现象。因此,企业要有效开展实施预算活动,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向科学化、全面化、完整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四、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的的现存问题

1.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是内部经营决策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成本支出而导致的经营现金流的流出流入,其目的是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企业内部财务情况。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不包含其他外部信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但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要想全面、真实有效、多角度低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就需要加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加强同行业之间在经营决策、财务管理、报表分析方法等方面的联系。将自身置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比较分析法对行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促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全面真实和完整。但是现阶段的企业管理者缺乏同行业之间的有效对比意识,最终造成财务信息的局限性。

2.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欠缺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批程序处理时,没有仔细核对财务信息和财务报表,导致财务报表信息不真实及审批人员虚构审计报告内容等一系列现象。就财务报表本身而言,我国很多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依据的会计核算方式是货币计量尺度。但是货币计量尺度对大中型企业说来,不仅不能够如实地反映企业在最近几年或者预测未来几年的财务状况,还会导致财务信息的片面性,给财务工作人员带来工作上的不便。货币计量尺度在财务报表中只能够作为衡量历史成本的计量依据,但是对审计报告而言,审计报告讲究的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无法预测未来几年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很多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其真实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往往出现漏记、多记原始凭证的财务信息,最终导致财务报表财务信息与凭证账簿的财务信息不相符。

3.财务信息的短期性和滞后性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或者大宗型企业分析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主要侧重点是对财务数据进行比率分析或者对比分析。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主要有因素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法以及财务比率分析方法。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相较于其他两种分析方法而言,提供的财务数据更加及时、真实、有效。作为衡量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财务数据信息,不仅关乎着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质量,还影响着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决策能力。因此,对企业而言,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有效,在对外财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保证财务信息的时效性,避免出现会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时处理、分析信息的时间过长以及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拖延报表披露的时间等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财务信息质量,从而造成财务信息的滞后性及短期性。

五、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的优化方法

1.积极解决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解决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需要加强财务报表主要勾稽关系的审核管理。就财务报表而言,如何处理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一直企业探讨的主要话题。首先,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在会计借贷分录信息处理时,要处理好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先计算出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本期发生额,再资产负债表中的起初发生额作一个对比,准确地衡量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差值,并在利润表个资产负债表中分别披露产生差值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其次,会计工作人员要对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科目进行审核,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找出有关于资产项目项目与费用项目之间的联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数值的比例标准限额得出: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数值应该控制在20%以内,避免出现与利润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数值差距过大的现象,从而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

2.引入现金流分析,实现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持续性

实现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持续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入现金流分析。

第一,现金流动性分析。作为衡量企业资产变现能力的标准之一的流动性,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可以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持续性。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现金债务总额比率是流动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就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而言,企业要采取与同行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企业偿债比率数据,从数据的大小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流动性比率大于0.5.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就现金债务总额而言,衡量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的两个主要指标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和平均负债总额,指标越大证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反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

第二,财务弹性的分析。作为财务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的财务弹性,不仅在企业调动资金进行投资方面起着调节作用,在企业支付股东股利方面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弹性越高表明企业在短期内的应变能力越强。财务弹性的衡量指标是现金的投资比率和现金的股利保障倍数。就现金的投资比率而言,投资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的资金支出能力越强。就现金的股利保障倍数而言,现金的股利保障倍数越高表明企业支付股利能力越强。企业对现金流动性分析和财务弹性的分析是实现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水平,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获取现金能力分析。作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标准之一的企业经营现金能力,不仅可以检测企业资金运营能力,还可以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行。企业销售现金比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企业全部资产是影响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就企业销售现价比率而言,作为企业销售能力以及现金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的销售现金比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情况,还可以映射企业面临的坏账以及呆账风险。就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而言,企业的每股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支付股利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每股现金流量比例值越高,表明企业支付现金的能力越强。

第四,企业收益质量的分析。在实际经营活动与管理过程中,企业职工核算的净收益与企业预期的经营成本会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企业在实际核算成本过程中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方法,而企业预期成本核算方法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不仅会造成企业净资产收益的波动现象,还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结果不够真实与完整。因此,通过计算收益质量比率以及折旧、摊销来消除核算的净收益与企业预期的经营成本之间的差距,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促使提升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实现。

3.优化会计信息的整理,突破局限性

作为会计信息的有效载体之一的财务报表,不仅关乎着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还与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与完整息息相关。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首先,国家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优化会计信息编制途径提供制度保障。比如国家《新会计法》就是针对《会计法》中有关于会计政策选取上存在的问题而制定与完善的。不仅可以避免出现权责发生制下利润指标和操纵的现象,还可以促使企业的会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走向法制化、层次化、规范化、合理化,保证企业的资产得以有效的支出和使用。

其次,企业要根据自身内部结构和管理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对员工专业指示的资金投入力度,定期举办有关于提升员工业务素质的专业技术的培训活动,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由此可见,优化会计信息的整理,突破局限性需要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共同努力,确保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六、结束语

优化会计信息、提升财务报表分析能力是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要想在信息化和竞争的时代中取得优势,不仅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则制度,还要加强积极解决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以及引入现金流分析,实现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持续性,从而为我国企业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与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燕。基于企业价值视角的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重要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02.

[2]贺智博。浅谈如何防范会计造假[J].品牌(下半月),20xx(02)。

[3]刘璐。浅谈对管理会计发展的认识[J].品牌(下半月),20xx(02)。

[4]包雨鑫,杜嘉欣。简述企业会计[J].品牌(下半月),20xx(02)。

[5]殷敏。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J].品牌(下半月),20xx(02)。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3

一、引言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二者在知识的运用中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在职能的发挥上又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统计的职能发挥主要是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保证会计与统计的工作质量。

二、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点

(一)数据来源相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数据的来源。二者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对于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利润的分配方面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中来自于企业的利润分配表。其他部分的数据来源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资料。二者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

(二)指标名称相同

在数据来源的基础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基本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信息。而在信息的指标名称上二者之间也是相同的,在个别的具有微小的差异化表现中,大体的指标名称基本保持相同。

(三)部分审核关系相同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的部分审核关系时相同的。比如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中,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计算公式都是通过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来进行核算。这个审核关系的核算取自会计公式资产=所有者权益+债。由此看来,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取自相同的会计公式。此外,二者在进行营业利润的计算中也主要从会计公式中的相关计算公式中转变过来的,基本符合相同的审核关系。

三、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不同点

(一)报表设计不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在报表设计的不同之处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报表计量单位的设计与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

首先是报表的计量单位审计上,在统计财务报表中对于计量单位的设计通常以“千元”作为计量单位,而财务会计报表则通常以“元”作为计量单位,这是由于二者在进行经济业务的统计中面向的业务范围不同,财务会计报表面向的经济业务通常是比较小的业务,而统计财务报表面向的是大的经济业务,所以导致二者的计量单位有所差异。

其次是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在年报的报告期设计上二者基本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定报的报告期中财务会计报表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以月度、季度、年度、半年度进行确定定报报告的期别,而统计财务报表则一般以几个月为定报报告期别,比如1~5月,1~8月等。

(二)数据指标依据不同

数据的指标依据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根据会计的账户余额进行报表指标的统计中。统计财务报表在进行资产负债部分的数据填报中,“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指标在数据的指标中尽管也同样来自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是却不能直接通过资产负债表获得。这是因为在资产负债表中对于“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的指标存在于“货币资金”指标中,而“货币资金”指标中除了包含“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外,还包含其他的货币资金指标。并且资产负债表中对指标的体现是合计的数值。所以,在进行指标的填报中,需要通过期末的余额对统计财务报表进行填报。

其次是财务统计报表在“本年折旧”的数据指标填报中,由于在会计科目中不存在直接的“本年折旧”指标,导致填报的指标需要在会计科目的加工中进行指标获得。在会计科目中存在的指标是“累计折旧”。所以,在统计财务报表的填报中应当通过“累计折旧”指标中的本期折旧值。当不存在报废与转出时,本年的折旧值为累计的折旧值减去期初的余额。而在存在报废与转出的情况时,不能通过这个公式进行指标获得。

再次是在相关的会计科目中并不能获得相关的填报指标,比如在“投资成本”的指标获得中,会计科目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指标数据。所以,要通过相关的投资成本分析确定后方能再进行填报。

最后是在相关的统计财务报表的指标填报中,会计的科目中并不能直接体现出现相关的数据指标,需要通过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进行得出。比如在会计科目中对于科技支出明细方面没有进行相关的详细规定,需要考虑“管理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用”、相关资产的“折旧”等数据来源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得到。

(三)报表审核关系不同

在报表的审核关系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以及利润分配方面在进行公式审核时具有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财务会计报表软件对于各个附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严格的审核逻辑,而统计财务报表对于报错情况容许以备注信息方式进行解释。所以,应当注意这样的差异化的审核关系表现。

四、做好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关建议

(一)建设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应视为报表岗位的关联性工作。为了能够使得统计工作更加完善就要进行相应的统计报表制度的配套。通过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统计报表工作,使得报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二)有效进行财务统计分析

在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时,要通过财务的会计指标结合相关的会计知识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在把握财务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上就要求具有灵活的统计知识运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相关的统计知识教学在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过于专业化,难以适用于日常的统计分析工作中,缺乏运用的灵活性。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通过统计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就需要改革和升级教材中的统计知识体系,使得统计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的统计工作中,使得在财务的统计分析工作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依据作用。

(三)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统计工作的完善少不了的是对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的提高。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虽然同为报表工作,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而统计报表的差异化表现对报表的统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必须要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统计知识培训,提升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好地保证了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的报表质量。

五、结语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c不同之处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统计与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相关报送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其常常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所以,应当加强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专业化培训,认清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会计与统计之间的区别,做好企业的会计和统计的报表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先静.浅析财务会计如何提高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J].现代商业,20xx,12(35):161-162.

[2] 张丽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10(17):243.

[3] 徐筱艳.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似与不同分析[J].中国市场,,06(48):142-143.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4

摘要:财务分析是财会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就目前而言,高校开设的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考核过于片面以及教材选用陈旧等问题,导致学习本课程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提升高校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财务分析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一、引言

财务分析课程是针对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与技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理财活动中开始重视并学习财务分析这一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高校开设财务分析课的现状而言,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教学与考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们想要“理好财”的这一目标。因此,作为在高校多年从事财务分析教学的一线教师,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财务分析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界同仁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不同院校的内容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很多情况下其课程内容体系较为片面,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体系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以张先治和陈友邦教授的财务分析为代表的内容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财务分析概论、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具体来看,财务分析概论的内容又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是什么)、财务分析信息基础(分析什么)与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怎样分析);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四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逐一单个分析;财务效率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最后是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分析(杜邦分析和帕利普分析)与业绩评价、趋势与预测分析以及价值评估;另一类是以张新民和钱爱民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为代表的内容体系,该内容体系由财务报表分析概论(理论框架结构)、分析基础、项目质量分析(资产、资本、利润、现金流项目的质量)、合并报表分析以及综合分析方法等组成。以上两大类课程内容体系在不同的高校都有采用,虽然这两大类课程内容体系各有特点且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有着共同的不足:第一,过分强调对报表的分析,忽视报表附注以及对数据质量的分析;第二,过分关注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上述缺陷的存在导致目前高校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体系的不完善,使财务分析成为一种重形式、轻实质的“数字游戏”课程。

(二)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形同虚设

财务分析作为一门集理论、实践和技能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其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就目前而言,国内许多高校在讲述该门课程时仍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参与财务分析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财务分析知识很难运用于实践。并且很多高校在讲述财务分析的具体计算方法时,往往忽略对于相关财务软件(Excel、STATA等)以及财务函数应用的讲解,导致学生针对大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时感到无从下手。即便是有些高校在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时引入案例教学,但是选取的案例大多过于陈旧,不具有代表性,学生虽然成立了研讨小组,但是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小组成员中往往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最终还是未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导致案例教学形同虚设。

(三)课程考核不合理

大部分高校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就是“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其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最多为30%,普遍都在20%左右,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例往往在70%以上。一方面,就期末闭卷考试而言,其试卷的题型主要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和计算分析题,只是对一些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考核,很难从实质上考察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平时成绩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就课堂表现而言,一般学生能够直接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通过课堂表现来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财务分析的作业往往是让学生组成研讨小组对某个案例进行财务分析,而最终小组的成绩只占到总成绩的10%左右,导致学生花费较大的精力撰写的分析报告与获得的实际分数不匹配,导致整个研讨小组进行案例分析时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出来的研究报告质量较差,存在应付平时作业的问题,未能达到真正考核学生运用财务分析理论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目标。(四)教材内容滞后,更新不及时目前,一些高校自主编制的财务分析教材及配套资料内容严重滞后,对财务分析的前沿理论的发展缺乏了解,难以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财务分析教材所选用的案例略显陈旧,与授课当前的市场环境相脱节,造成学生虽学却难以致用。举例来讲,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电商企业,而国内的教材并没有及时跟进对电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财务分析进行讲解,所举的案例仍然是实体企业,由于这两类企业无论是经营业务还是财务状况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对电商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很困惑,采用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与真实情况“南辕北辙”。

三、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本文将基于哈佛大学提出的财务分析理论框架来完善该课程的内容体系,具体而言,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要素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四大报表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前景分析,就目前而言,实务界已将战略分析纳入到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之中。而在设置财务分析课程的内容体系时,只将会计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前景分析纳入到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中,同时考虑到战略分析本身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和丰富,所以将战略分析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在财务分析课程之前开设。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将会计分析作为授课的重点,分配较多的课时,在重点讲授四大报表中各个构成项目的解读与质量分析的同时,也要向学生着重讲授财务报表附注中的相关重要信息,使学生在解读和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的质量(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效率分析的部分,主要包括针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考虑到该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并且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相关指标的计算,因此对于该部分内容所分配的课时应该适当减少,授课的重点放在对于各个指标以及指标之间关系的深层次分析,同时分配一定的课时向学生们讲授一些非财务信息对于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和完善财务效率的分析。前景分析的内容借鉴张先治教授的财务分析综合分析部分,具体包括综合评价、预测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案例教学贯穿始终

在设置高校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时,应采用“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主要是指向学生讲解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方法的运用,同时包括相关财务软件和财务函数的应用及操作;案例分析主要是选取一些经典案例和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例,教师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要求每一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家上市公司,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并且根据课程进度,分配一定的课时,让每个小组在课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展示环节中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数不局限于1人,可以多人汇报,同时当某一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其分析进行点评,主讲教师主要是对整个展示过程严格把控时间,并最终对每个小组的分析进行总结性点评并给予排名。这样做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期末时要求每组同学针对其分析的上市公司提交最终的财务分析报告,并要求详细注明小组成员的项目分工,从而对于小组个别成员“搭便车”的行为进行有效杜绝。

(三)课程考核多元化

鉴于财务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其课程考核方式就不能过于片面,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具体做法是采用“5+4+1”模式,即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50%,学习小组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这种考核模式能够较为全面地考核学生将学到的财务分析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体而言,期末闭卷考试的题型除了单选、多选和判断之外,应该加入案例分析题,即给出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让学生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并且将案例分析题的分值比例设定为占卷面成绩的50%,目的在于考核学生的灵活分析能力。学习小组分析报告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报告格式的规范程度、分析内容的合理性、论述观点的充分性、小组分工及参与程度等,并且每个方面均赋予一定的权重,保证评分的客观公正性。之所以将小组分析报告的成绩比例提高到40%,其目的也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财务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达到财务分析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对于学校自编的教材体系不能成不变,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变化,及时更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教材所选取的案例应该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或者是具有热点效应的案例,通俗地讲,教材中选取的案例要“接地气”,所以这也要求学校自编的教材要及时更新,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四、结束语本文结合自身在高校从事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的一些工作经验,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材选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界同仁提供借鉴和指导,从而更好地达到财务分析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育,,(6):47-51.

4.王丽艳.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12):153-154.

5.许秀梅,王秀华.基于分析能力培养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环节设计[J].财会通讯,,(6):42-43.

6.周良.财务分析理论的发展对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的启示[J].商业会计,,(34):77-78.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5

摘 要: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重点关注报表数据的互动性、可持续性及局限性,以及对当前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

关键词:财务报表 局限性 互动性 可持续性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不仅可以正确科学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而且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为相关信息使用者制定管理方案提供依据。财务报表分析即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基于同样一份报表数据,由于使用者目的不同,分析经验及能力差异,其洞悉财务数据的内涵和意义也会存在不同。

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资源具有不完全性。

财务报表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列入企业财务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而在现实中,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者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因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报表中体现。比如某些企业账外大量资产不能在报表中反映。因而,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2、财务报表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由于会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很多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通货膨胀时期,有些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假设币值不变,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使其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难免会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一定的误导。

3、财务报表缺少反映长期信息的数据。由于财务报表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4、财务报表数据受到会计估计的影响。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等。

5、财务报表数据受到管理层对各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多种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三、财务报表数据的互动性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者切入这些数据时,关注财务报表数据的互动性,不要被局部数据产生的较大变化而冲昏了头脑,简单的判断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或风险。企业的经营业务是相互关联的,最终表现出来的各项财务报表数据理应对各项较大变化做出积极反应,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波动,这必然引起使用者的高度重视。再则固定资产资产数据有没有相关互动,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负债的增加,有没有带来收入数据的互动,利润数据的互动。否则,企业做出经营管理的改善之举,得不到常规理由的支撑,那就要求我们展开深层的思考,从而挖掘财务报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及效果。

四、关注财务报表盈利数据的可持续性

作为企业的相关利益者,无论是投资人、管理者还是债权人,对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都关怀备至。企业的利润实现了较大增长,确实大快人心。但高兴之余,我们要保持一份理性,此类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会计工作人员通过许多游走在会计制度边缘的方法,甚至是造假,可以在短期内调整企业的盈利数据,也称之为盈余管理。由此,当报表使用者接收到此类盈利数据突然放射的光芒时,千万不要被灼伤,误判企业的经营形势得以扭转。

五、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运用。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在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的信息,联系其他相关信息。仔细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提高对企业整体情况的理解,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2、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不管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平时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数据的收集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极大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代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

4、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永泽,陈立军.级财务会计[M].大连: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2]陆正飞.财务报表的分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xx.

[3]张爱玲,蒋东霞.现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分析[J].河南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xx(9).

[4]李宝忠.怎样看待企业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信息[J].天津经济,20xx(6).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6

【摘要】财务报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及整体财务状况变化的信息载体,是揭示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构成财务报告的中心。如何解剖报表信息内涵,解读报表信息所传递的情况;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报表分析的方式方法、分析指标的选取和指标含义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带给不同报表使用人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财务报表 分析方法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作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中,比较分析法中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它们通过相对数比较,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可比性,反映了各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企业基本的财务比率可以分为四类:即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不同的财务比率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变现能力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通过对这些比率的计算和分析,用以评价企业变现的能力和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它取决于企业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2、资产管理比率。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些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财务比率。

3、负债比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已获利息倍数。通过报表中有关数据计算这些比率来分析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权益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以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报表项目名实不符问题。计算和分析财务比率指标时,要注意财务报表中某些资产项目名实不符问题。按照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列入资产负债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而是“虚拟资产”。例如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以及冷背残次存货等,本质上是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因此,在计算涉及到资产项目的财务比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时,如果总资产或流动资产中包含有“虚拟资产”,就会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从而影响评价的正确性。此外,用于计算速动比率的速动资产,是将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差额,被认为是变现能力迅速的资产,而实际情况并非尽然。显然速动资产中包括了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它们既不“速”也无变现能力。速动资产中的预付账款的变现速度甚至比存货还慢,因为它所要变成的原材料还只是存货的起点。计算分析速动比率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

2、现行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以历史成本计价相对可靠,但缺乏相关性。表现在:忽视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不能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收入、成本、费用的实际价值;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化已是一个普遍现象,货币计量假设的进一步松动,不但冲击历史成本,还冲击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不能反映非货币的财务信息,也没有对机会成本在报表中进行反映,而机会成本往往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影响可比性和财务报表反映经济业务自身的真实性;偶然或粉饰可改变报表内容,影响分析结果。比较基础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比较标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三、具体对策

1、对财务报表自身的改革。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可以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条是充分披露方向;另一条是简化披露方向。沿着前一方向的改进:一方面报表附注越来越丰富,已进入“附注时代”;另一方面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品种也越来越多。因此,这种改进成为改革财务报表的主流,可以预见这一改革方向并不会改变,只是对现有改革成果的完善与丰富,并对报告方式进行创新。目前的成果主要是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这一方向的改革仅是伴随充分披露进行的,只是作为对信息过量倾向的矫正手段而已,难以成为改革的主流也许正因为如此,简化的年度报告也融入了其他财务报告中,与充分披露方向合流了。

2、注意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及企业竞争优势分析。行业环境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企业处于新兴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易于借到新的资金来偿还旧的债务,保持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并有望吸引到新的投资者,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与此相反,一个行业处于夕阳产业,即使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产生大量的现金净流量,但由于市场缺乏持续增长的需求,也将会不断萎缩,企业虽然各项财务指标优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全行业都处于衰落状态,该企业也难逃衰落的命运。因此,在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将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结合企业具体所处的行业环境及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国春:“浅述财务报表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xx.2

[2] 李瑞雪:“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1

[3] 郭学伟:“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农场经济管理》20xx.1

[4] 曹小秋:“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审计与理财》

[5] 陈如意:“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对策”,《会计之友》20xx.3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7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正在不断的向我们走来,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的为企业进行精准的财务分析,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的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决策,尤其对于施工企业,其内部事物非常繁杂,数据量非常的大,单纯依靠人工计算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财务分析质量和效率的要求。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对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好处,并提出一些具体能够更好的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措施,希望能为提高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施工企业 大数据技术 财务分析

一、大数据技术的含义

大数据源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兴盛,大数据也被称作巨量资料,他是一种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够让企业拥有更加强大的决策能力和洞察能力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就是一种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庞大数据信息的技术,它并不是采用随机分析法这一捷径,而是把所有的数据信息都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真实的分析结果。大数据技术特别适用于大型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因为这样的企业他们的数据量非常的庞大,利用人工进行数据分析不能很好的保证其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特别浪费人工费用。

二、施工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财务分析的原因

(一)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

作为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对每一项管理费用进行仔细的分析判断,同时还要把这些数据与前期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费用的发展变化情况。大家都知道,施工企业其现场情况非常复杂,各种支出项目也非常的多,不同情况下管理费用的差距非常的大,财务部门想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精准的分析,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企业想要单纯的依靠财务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其付出的劳务成本很可能超过其正确的财务决策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同时采用人工进行财务分析的结果其质量也很难把握。如果施工企业能够采用大数据技术,那么企业将省去大量分析数据的时间成本,而且数据分析的结果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既省人力也省时间,同时提高了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水平

大家都知道,财务数据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它的积累量非常的大,财务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分析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客观、公正。运用大数据技术,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人为分析中由于个人问题发生的一些对财务数据不客观、公正的问题的出现,保证财务分析的质量,提高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水平。比如施工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对以前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财务工作人员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有利于施工企业发展的融资方案,从而节约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有利于建筑物的各种数据信息与决策的及时互动

作为施工企业,其现场的情况非常的复杂,而且施工状况多变,管理者的决策都是从以前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中得出来的,这种决策对于企业而言可能现在是非常合理的,但是随着施工进度的进一步变化,这种施工方案可能就不再适用于施工企业了。利用大数据技术,企业财务人员能够随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企业数据情况,让企业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经营决策方案。对于施工企业的融资方案而言,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以及企业需求的改变,选择最适用企业的融资方案,从而保障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及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如何让施工企业更好的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

施工企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想要大数据技术能够在施工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就必须从转变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理念入手。首先,要确定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积极的宣传大数据技术在财务分析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让每个员工都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大数据技术,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这项技术也是有它自身的缺陷的,我们必须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最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战略。其次,施工企业要把大数据的理念和企业的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大数据理念能够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当中去。

(二)建立标准的财务分析体系

大数据技术只是一项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想要让这项技术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施工企业需要建立标准的财务分析系统。首先,这一系统必须要与施工企业的核算系统形成很好的连接,让企业中的各种数据能够通过核算系统进行财务分析系统。其次,财务分析系统必须能够模拟经营企业的日常活动,预测财务决策可能产生的后果。再次,施工企业必须保证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足够的广泛、全面,大数据技术只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数据本身就不准确或者数据范围狭窄,那么分析出来的数据信息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最后,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必须是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企业的自身需要,只有这样,通过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的大数据技术分析的结果才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施工企业想要真正的运用好大数据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水平,就必须要培养一支专业的财务人员队伍,他们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熟练的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正确的运用了大数据技术才能让这项技术更好的为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服务,为企业进行正确的财务决策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此外,施工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必须要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财务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更好的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上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因此,作为国内大型的施工企业,我们必须要抓准时机,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正确的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好的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做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施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xx(01).

[2]李惠青.大数据技术助力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浅探[J].企业究,20xx(02).

[3]张铭.大数据,撬动财务变革新理财,20xx(07)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8

摘要:追求企业自身价值是企业的目标之一,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而企业价值也是体现企业在未来某个领域获利或者成长的能力体现。同时企业价值的高低也同样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人。因此,对于企业价值的关注度一直是企业的重点,其中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一种反应企业价值的方法。本论文就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反应,来分析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关键词:价值分析;财务报表;现金流;经营风险;财会数据;财务指数

一、引言

对于出现在19世纪末期主要应用于银行信用评估方面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我国大概出现在19世纪中期略早一些。早期主要应用于国家对于企业的成本以及资金流动状态情况的考核和监督。但是虽然我国对于财务报表的应用比较早,但是真正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的还是西方国家,他们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认识较早一些,因此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就较为深刻,甚至单独成立了一门相关性独立学科,以此来专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企业就如同一份合同,在这份合同下涉及到很多利益者,如投资者、管理人员、债券者以及客户和政府等等。而财务报表分析对于这些利益者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份报表来了解整个公司的资金流动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这些判断来作出一些决策。他们的决策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向以及价值形成。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制作者必须做到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准确无误,清楚明朗,文字表达准确。因为形成后的报表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直接面对的是财会数据,数据的准确度以及里面文字的表达将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理解,如果以上数据或者文字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误判。因此报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将是一个经济效应。基于财务报表与企业价值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必须对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给以足够的认识和关注。

二、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划分一直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各种方式之间都有一定的交集部分。以往的报表分析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比率分析法,是将报表中的财会数据作为研究重点,重点研究对比各种财务数据,从而得到一些有意义和一定逻辑的财务指数,以此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其为报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因为其数据处理量小,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比较分析法,是一种类比的方法,通过对比找到其中数据的相关规律,从而发现问题,与上一种方式存在交集。因素分析法,是找到某一个经济指数的所有影响因素,从中发现各种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指数的影响大小,从中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趋势分析法,是一种类似于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同一个项目的不同报表,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从中掌握财务的变化趋势。图表分析法,是将企业中所有与财务相关的数据整理将其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图表分析法比较清晰,一目了然。

最终通过图表对比可以很容易发现规律以及问题。结构分析法,类似于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将报表中的某个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固定,从而研究其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率以及各个部分的变化所引起的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以此来衡量整个经济的变化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而以往的财务报表分析方式较为单一,局限性较大,例如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比率分析法虽然其适应于所用的报表方式,但是如果其中的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时其将会失去一定的意义,虽然其应用广泛但是并非绝对可靠。因此以往的分析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分析方式与实践存在间隙,衔接不到位不够专业。

三、对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改进

基于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改进,从而让其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公司不再是单一的存在于一个区域内,更多的是受到各个区域甚至各国的影响,例如上市公司。因此以往的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就不断显现出来,例如现金流量分析不够,或者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数据处理出现问题、数据选择不准确等都将影响到报表使用者。因此对于以往的分析方式要给予一定的改进。1.对现金流量给予一定重视。在以往的分析方式中大多数分析者较为重视企业的盈利状态,虽然盈利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的确很重要,也是其追求的目标,但是这样的关注度较为单一,因为其主要关注的是利润而非现金流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利润是必须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现金流量所带来的效应,如果一个企业有较大的现金流量,即使在出现短时间的亏损状态时也不会出现短时间的经营困难,足够的现金流量可以增强企业对于经营风险的抵抗力。

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一旦出现经济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因此对于现金流量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2.局部分析与全面分析相结合。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有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不会在报表中得到一定的反应,因此我们既要兼顾报表中的所有数据的反应同时也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潜在影响,即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有时候单个数据将不能准确的反应出问题,要根据一组数据所能联系到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到从局部理论分析到全面分析。3.各种分析方式综合运用。以往的报表分析方式较多,但是各种方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交集部分,因此在报表分析过程中应当将各种方式结合使用,避免单一使用,造成局限性问题。使用单一的分析方式,也会造成对问题的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角度变得狭窄,从而不能较为全面的把握,如果将各种分析方式结合使用会将分析角度变大,有更多的对比性,从而更容易发现规律。

四、结语

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性,其是企业价值反应的一种方式,是企业价值预测的直接对象,因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价值反应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提供这样一份准确的报表,能够让利益相关者直接获取企业的经济状况,从而对企业做出一定的预测,这样的预测和判断也将影响到企业。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无论对于企业价值的反应,或者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讲都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和反应企业的价值。本论文就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联系,分析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分析研究,找出以往分析方式中的局限所在,并且对以往的分析方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式。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胡念梅.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J].审计与经济研究,,(01):9-15.

[2]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01):79-86+96.

[3]王鹏.财务会计上控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08):14-20+95.

[4]葛家澍,胡念梅.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J].审计与经济研究,,(01):9-15.

[5]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01):79-86,96.

[6]王鹏.财务会计上控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08):14-20,95.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9

摘要:追求企业自身价值是企业的目标之一,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而企业价值也是体现企业在未来某个领域获利或者成长的能力体现。同时企业价值的高低也同样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人。因此,对于企业价值的关注度一直是企业的重点,其中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一种反应企业价值的方法。本论文就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反应,来分析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关键词:价值分析;财务报表;现金流;经营风险;财会数据;财务指数

一、引言

对于出现在19世纪末期主要应用于银行信用评估方面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我国大概出现在19世纪中期略早一些。早期主要应用于国家对于企业的成本以及资金流动状态情况的考核和监督。但是虽然我国对于财务报表的应用比较早,但是真正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的还是西方国家,他们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认识较早一些,因此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就较为深刻,甚至单独成立了一门相关性独立学科,以此来专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企业就如同一份合同,在这份合同下涉及到很多利益者,如投资者、管理人员、债券者以及客户和政府等等。而财务报表分析对于这些利益者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份报表来了解整个公司的资金流动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这些判断来作出一些决策。他们的决策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向以及价值形成。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制作者必须做到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准确无误,清楚明朗,文字表达准确。因为形成后的报表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直接面对的是财会数据,数据的准确度以及里面文字的表达将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理解,如果以上数据或者文字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误判。因此报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将是一个经济效应。基于财务报表与企业价值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必须对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给以足够的认识和关注。

二、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划分一直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各种方式之间都有一定的交集部分。以往的报表分析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比率分析法,是将报表中的财会数据作为研究重点,重点研究对比各种财务数据,从而得到一些有意义和一定逻辑的财务指数,以此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其为报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因为其数据处理量小,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比较分析法,是一种类比的方法,通过对比找到其中数据的相关规律,从而发现问题,与上一种方式存在交集。因素分析法,是找到某一个经济指数的所有影响因素,从中发现各种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指数的影响大小,从中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趋势分析法,是一种类似于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同一个项目的不同报表,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从中掌握财务的变化趋势。图表分析法,是将企业中所有与财务相关的数据整理将其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图表分析法比较清晰,一目了然。

最终通过图表对比可以很容易发现规律以及问题。结构分析法,类似于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将报表中的某个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固定,从而研究其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率以及各个部分的变化所引起的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以此来衡量整个经济的变化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而以往的财务报表分析方式较为单一,局限性较大,例如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比率分析法虽然其适应于所用的报表方式,但是如果其中的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时其将会失去一定的意义,虽然其应用广泛但是并非绝对可靠。因此以往的分析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分析方式与实践存在间隙,衔接不到位不够专业。

三、对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改进

基于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改进,从而让其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公司不再是单一的存在于一个区域内,更多的是受到各个区域甚至各国的影响,例如上市公司。因此以往的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就不断显现出来,例如现金流量分析不够,或者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数据处理出现问题、数据选择不准确等都将影响到报表使用者。因此对于以往的分析方式要给予一定的改进。1.对现金流量给予一定重视。在以往的分析方式中大多数分析者较为重视企业的盈利状态,虽然盈利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的确很重要,也是其追求的目标,但是这样的关注度较为单一,因为其主要关注的是利润而非现金流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利润是必须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现金流量所带来的效应,如果一个企业有较大的现金流量,即使在出现短时间的亏损状态时也不会出现短时间的经营困难,足够的现金流量可以增强企业对于经营风险的抵抗力。

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一旦出现经济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因此对于现金流量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2.局部分析与全面分析相结合。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有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不会在报表中得到一定的反应,因此我们既要兼顾报表中的所有数据的反应同时也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潜在影响,即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有时候单个数据将不能准确的反应出问题,要根据一组数据所能联系到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到从局部理论分析到全面分析。3.各种分析方式综合运用。以往的报表分析方式较多,但是各种方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交集部分,因此在报表分析过程中应当将各种方式结合使用,避免单一使用,造成局限性问题。使用单一的分析方式,也会造成对问题的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角度变得狭窄,从而不能较为全面的把握,如果将各种分析方式结合使用会将分析角度变大,有更多的对比性,从而更容易发现规律。

四、结语

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性,其是企业价值反应的一种方式,是企业价值预测的直接对象,因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价值反应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提供这样一份准确的报表,能够让利益相关者直接获取企业的经济状况,从而对企业做出一定的预测,这样的预测和判断也将影响到企业。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无论对于企业价值的反应,或者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讲都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和反应企业的价值。本论文就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联系,分析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分析研究,找出以往分析方式中的局限所在,并且对以往的分析方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式。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胡念梅.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J].审计与经济研究,,(01):9-15.

[2]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01):79-86+96.

[3]王鹏.财务会计上控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08):14-20+95.

[4]葛家澍,胡念梅.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J].审计与经济研究,,(01):9-15.

[5]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01):79-86,96.

[6]王鹏.财务会计上控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08):14-20,95.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10

一、引言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二者在知识的运用中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在职能的发挥上又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统计的职能发挥主要是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保证会计与统计的工作质量。

二、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点

(一)数据来源相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数据的来源。二者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对于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利润的分配方面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中来自于企业的利润分配表。其他部分的数据来源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资料。二者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

(二)指标名称相同

在数据来源的基础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基本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信息。而在信息的指标名称上二者之间也是相同的,在个别的具有微小的差异化表现中,大体的指标名称基本保持相同。

(三)部分审核关系相同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的部分审核关系时相同的。比如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中,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计算公式都是通过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来进行核算。这个审核关系的核算取自会计公式资产=所有者权益+债。由此看来,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取自相同的会计公式。此外,二者在进行营业利润的计算中也主要从会计公式中的相关计算公式中转变过来的,基本符合相同的审核关系。

三、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不同点

(一)报表设计不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在报表设计的不同之处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报表计量单位的设计与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

首先是报表的计量单位审计上,在统计财务报表中对于计量单位的设计通常以“千元”作为计量单位,而财务会计报表则通常以“元”作为计量单位,这是由于二者在进行经济业务的统计中面向的业务范围不同,财务会计报表面向的经济业务通常是比较小的业务,而统计财务报表面向的是大的经济业务,所以导致二者的计量单位有所差异。

其次是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在年报的报告期设计上二者基本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定报的报告期中财务会计报表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以月度、季度、年度、半年度进行确定定报报告的期别,而统计财务报表则一般以几个月为定报报告期别,比如1~5月,1~8月等。

(二)数据指标依据不同

数据的指标依据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根据会计的账户余额进行报表指标的统计中。统计财务报表在进行资产负债部分的数据填报中,“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指标在数据的指标中尽管也同样来自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是却不能直接通过资产负债表获得。这是因为在资产负债表中对于“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的指标存在于“货币资金”指标中,而“货币资金”指标中除了包含“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外,还包含其他的货币资金指标。并且资产负债表中对指标的体现是合计的数值。所以,在进行指标的填报中,需要通过期末的余额对统计财务报表进行填报。

其次是财务统计报表在“本年折旧”的数据指标填报中,由于在会计科目中不存在直接的“本年折旧”指标,导致填报的指标需要在会计科目的加工中进行指标获得。在会计科目中存在的指标是“累计折旧”。所以,在统计财务报表的填报中应当通过“累计折旧”指标中的本期折旧值。当不存在报废与转出时,本年的折旧值为累计的折旧值减去期初的余额。而在存在报废与转出的情况时,不能通过这个公式进行指标获得。

再次是在相关的会计科目中并不能获得相关的填报指标,比如在“投资成本”的指标获得中,会计科目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指标数据。所以,要通过相关的投资成本分析确定后方能再进行填报。

最后是在相关的统计财务报表的指标填报中,会计的科目中并不能直接体现出现相关的数据指标,需要通过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进行得出。比如在会计科目中对于科技支出明细方面没有进行相关的详细规定,需要考虑“管理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用”、相关资产的“折旧”等数据来源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得到。

(三)报表审核关系不同

在报表的审核关系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以及利润分配方面在进行公式审核时具有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财务会计报表软件对于各个附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严格的审核逻辑,而统计财务报表对于报错情况容许以备注信息方式进行解释。所以,应当注意这样的差异化的审核关系表现。

四、做好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关建议

(一)建设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应视为报表岗位的关联性工作。为了能够使得统计工作更加完善就要进行相应的统计报表制度的配套。通过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统计报表工作,使得报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二)有效进行财务统计分析

在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时,要通过财务的会计指标结合相关的会计知识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在把握财务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上就要求具有灵活的统计知识运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相关的统计知识教学在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过于专业化,难以适用于日常的统计分析工作中,缺乏运用的灵活性。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通过统计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就需要改革和升级教材中的统计知识体系,使得统计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的统计工作中,使得在财务的统计分析工作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依据作用。

(三)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统计工作的完善少不了的是对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的提高。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虽然同为报表工作,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而统计报表的差异化表现对报表的统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必须要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统计知识培训,提升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好地保证了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的报表质量。

五、结语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c不同之处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统计与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相关报送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其常常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所以,应当加强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专业化培训,认清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会计与统计之间的区别,做好企业的会计和统计的报表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先静.浅析财务会计如何提高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J].现代商业,20xx,12(35):161-162.

[2] 张丽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10(17):243.

[3] 徐筱艳.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似与不同分析[J].中国市场,,06(48):142-143.

有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范文完整版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希望这些内容大家看的开心,也希望这些内容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参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