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1000字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9-01-17 06:43:52

相关推荐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1000字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是一本由徐小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精选点评:

●我的天啊!!!这是什么沙雕组合!——#徐小平写小言!俞敏洪点评???#_( 囧 」 ∠)_好丢脸啊居然借了这么本书(*′艸`*)rz……

●选择从来不轻松,但总会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在。很喜欢并羡慕的一个人,书中都是在新东方做咨询的经历,期待后续会有在真格基金投资相关的一些故事

●对人生挺有启发的意义。作者身为新东方著名的留学规划师,反而屡屡劝人不要留学,确实让人觉得意外。但是,作者说的话很有启发,阻止了很多为了出国而出国的人浪费金钱和青春,追求更有价值的东西。文笔其实一般,更像是日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但不失为一本值得读的书。

●结合自身学历、自身家庭背景、资源、财富情况 +以往工作经历、向往发展推荐一条是否需要留学或者不学的职业发展建议。 大致几类: 1.有钱有青春没工作经历的建议:留学/工作几年再留学 2.没钱有青春没工作经历的建议:工作几年再留学/不留学 3.有钱没青春有工作经历的建议:留学 4.没钱没青春有工作经历的建议:国内读 5.没钱没青春没工作经历的建议:工作 还有一些特殊的:国外背景建议国内创业国内读书,女生不要为了结婚出国、男生不要为了“梭梭树”名誉放弃了追求“樟子松”的更大视野(事业)

●很多真实留学案例。先工作—积累经验—申请MBA

●真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书里面提到的都是蛮多实际案例。在升职加薪等遇到挫折的时候,人总会想到提升学历、考研、出国留学等。这不仅让我们自己是不是一个搞研究的人,否则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有可能你这是想逃避当下的状态,不敢直面而已。

●徐小平挺幽默的。有一些话很有道理。算有受益。

●别被书名拐带了……

●除了同一论点反复的心理暗示,全书展示的满是一个中年人的油腻。

●假大空的说辞。并没有提现出一定的逼格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每一个咨询者,都面临着无尽的绝望深渊,但在他的眼里只是迷途的羔羊,每每能直指核心,瞬间让人看到希望的阳光。

他的优势在于有着对国家命运的敏锐把握,能看清也能说清,国家未来的走向和需要的人才

优势二是对于国际学校的招生有很深入的理解,也能结合学生的实际,一一匹配

优势三就是有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这个是最关键的,遇到问题,可以不拘泥于当前的困境,换一种思维,让迷路的人豁然开朗

面对这个复杂世界,需要多思考,对于未来做一定的预判

面对内心的挣扎,停下到处乱撞的行为,静下来寻找关键的问题点,解决这个关键点,其它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

天无绝人之路,积极乐观的看待前提是培养一颗自信的心

这或许就是古人说的善养浩然之气吧

遇到人生困境时,可以翻一翻,模仿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二):人与人的幸福感才是生活最终的目的

这是再版的书,主要讲述他在新东方给年轻人指点迷津的真人真事,了解徐小平的人知道,他在新东方上市后就转身成为“第一天使投资人”,创立真格基金,开始帮助有志向的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去了,所以书中针对“留学”的一些洞见与观念和当下实际有点不合时宜了,但对理想的追求,对自身条件的分析与权衡,特别是对留学生群体,有些事例还是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最近因为“李焕英”,大家开始对80年的工人时代产生群体性追忆,但是当时间推进到20世纪九十年代,“留学”变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成为一种独特的病态“亚文化”:出国,就能解决一切人生的问题;不出国,人生就是问题的一切。这种“亚文化”也曾延续到00年代几近成为我本科毕业前夕的“救命的稻草”,差一点就通过“马可波罗计划”申请到意大利比可卡大学的硕士学位。

人生的命运事后回望会觉得分外有趣,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成行,留在了国内读研。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的思绪跟着徐小平的讲述,回到了当年渴望出国的年代,并进行了一场理性分析,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有时候太多的选择,反而没有选择;太多的自由,反而失去自由。鱼和熊掌,可能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鱼和螃蟹,熊掌和鱼翅,其实是无法选择的。

不想做无谓的假设,“假如当年出国留学了会怎样怎样”,无论当时是理性的决定还是感性的召唤,我尊重自己潜意识里的选择偏向性,并且享受着选择后随之而来的人生状态,包括此刻。无论站在对立面的人们拿着多么铿锵有力的“现实数据”企图想打我脸,我似乎都依然很坚定地肯定着自己“不出国”的选择。因为,虚荣和自卑,面子与浮华,是多少人人生的陷阱、青春的敌人?只有与自己适配的人生,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吧。

人不要为手段活着,而要为目的活着。出国是手段,前途才是目的;获得绿卡是手段,自由不被绑架的生活才是目的;去意大利只是手段,回到中国生活才是目的。所以,捋清了“面子”与“里子”,即使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人能够超越大众价值判断标准来定位自己是需要勇气的,这大概也是一种英雄主义吧。

在书中,徐小平提到了一大批这样的人:他们的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他们感受到周围的变化和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企图抓住点什么改变现实的虚无,在变与不变之间的选择中举步维艰。我十分有代入感地投射到了自己身上,温饱之后其实首先想到的是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知识层次。这一种典型的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中国知识青年感到的“失落”,是典型的温饱之后的“精神贫血”。

面对社会流动性的降低、阶级固化的加深,找不到跃升更高社会阶层机会的大有人在,在30、40岁仍找不到热爱的事业和自我的知识青年们,可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草草地在自己想要脱离的生活圈子里继续自怨自艾或者找个人结婚。毕竟,人都是懒惰的,一件很容易做且结果不太差的事与另一件做起来艰难且结果无法预料的事,人们往往会选择前者。而我反而觉得这是将自己逼入了一种“被动的绝境”,它并不是解决困境的最优解,它让心灵深处那点知识分子真我的风采都消失殆尽了。

徐小平将上述的困境定义为“中国青年终极价值的失落”:一个人如果看不到人生的最终目标,不知道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或者看不出通过奋斗和时间的推移能有一个更好的梦想,都会导致短视的行为。

所以我想用乔布斯曾说过的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对还没有找寻到跃升机会、暂时看不到最终目标的每一个“我”说:“当你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你的心会告诉你,每天早上起床,你会感到精神焕发、充满动力;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应该继续寻找” ,不需要别人告诉自己什么是最好的工作、什么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自己是能感受到的。

不要把“爱情”甚至“婚姻”当做目的,不要把“留学”、“考研”、“就业”、“转业”、“辞职”当做目的,它们统统都只是手段,康德说过: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爱情与婚姻中的人,工作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幸福感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放下那些容易的事、短视的事,去做那些真正适合自己且能持续产生幸福感的事吧。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三):读后总结

本以为讲得是他在做投资时的眼光,没想到是讲他在新东方给年轻人指点迷津的事。开篇过于华而不实的词藻让我险些没有看下去。出国是一件我辈屁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现在老百姓兜有余钱,自费出国也不再是个难事,与此相对应出国带来的实际效应也逐渐趋于平和,所以各位读者看过后大可不必热血澎湃,觉得自己也想向徐老师咨询咨询是不是适合出国。文章多是九几年到两千年间发生的案例,留学这件事本身不具有参考价值。

但这本书有其他的价值,而且我觉得远比留学这件事重要。第一点,他告诉了你一个人年轻人应该怎样去设定自己的目标(切和实际,排除主观臆想,敢于坚持正确的事);第二点,他告诉了你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理应追求的幸福。我觉得此书在这个主旋律上讲得很好,很受启发。(PS:第一次感觉到读书确实会有不断修正三观的积极作用,也清楚地看到自己曾经因为一些幼稚的想法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

思维有些零散,不管怎样先写出来。

1、年轻人通常犯的一个错误:树立的目标过于光明伟岸而又脱离实际,此种情况常见于平时比较勤奋好学而人际关系又比较少的乖学生身上。比如里面的一个例子:要为中华之倔起而读书,要为全人类做出贡献。把这样的口号式的标语记在了心上,当作终生的目标。往往会使自身忽略本人的实际情况,努力却又看不到成效,放弃本应属于自己的乐趣,对享乐怀有罪恶感,对商业行为怀有鄙视之心。放粗了来说就是书呆子,学傻了。追求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再正规的教育,心中也要有独立思考的辨别之心,从实际出发,选择最有利于达成幸福生活的路径,一点也不可耻。一个人再怎么虔诚,也骗不过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会使人爆发出惊人的智慧,而强扭心意去做的事,哪怕它听起来再高大尚,却既背叛了自己,也脱离了群众。

2、认清自己的阶层,认清自己拥有的资源,设立在此阶层内可行的目标。那么我的阶层就是普通人,毕业找工作,头希望确立一个愿意长期居住的城市,一份能发挥性格偏向自己又喜欢的职业,并且做到中层,一个喜欢并且愿意白头谐老的姑娘和一个孩子,一套离市区不算太远不用很大的房子,一辆代步车。适应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后的生活规则,有个逐渐稳定并且良性成长的朋友圈子。足矣。我不去奢望太多,也没有改变世界或者另僻奚径的幻想。

3、徐小平思想上受西方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我觉得多数是实用并且正确的,相比于中国“传统”思想里的自我约束,西方思想更崇尚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的欲望。他不回避荷尔蒙旺盛的青年男女应该做“爱做的事”,并且年轻人不必从结婚出发去恋爱,而是要从体会爱出发,学习爱一个人。他鼓励年轻女孩子要化妆、要打扮、要重视外表,美起来,要有女人味儿,勇于表达自己的爱美之心,从外貌上先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男孩子不要因为穷便觉得自己毫无魅力,男性自有男性应有的性吸引力。

4、“我认为现在一无所有,找了女朋友以后要对她负责,而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你这种想法是相当卑劣的,不仅恶劣,而且恶心。因为你说她只能去和你喝西北风,这是对妇女的鄙视,难道她找你就是要和你一起吃饭吗?你随口说出来,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心灵深处对妇女的鄙视。你需要对她负责任,这也是对女性的鄙视,为什么?人家找你是因为喜欢你,而不是要投靠你,这又是中国人爱情观严重的悲剧、严重的谬误,像癌症一样无可救药。你恰恰忘记了,你有最伟大、宝贵 、动人的男性魅力和青春,这个女孩子要的是你的魅力、你的青春,要的是你的爱情,这才是你的优势。”

5、金句摘抄:(1)虚荣和自卑、面子与浮华,是多少人人生的陷阱、青春的敌人?(2)在别人和自己之间,我们选择自己。(3)如果对爱情没有坚定的信念,只是为了外在的东西而结合,这种结合其实就是苟合,比婚外恋还要坏一倍!因为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双重欺骗。(4)中国社会有许多东西,看上去神圣无比,其实一文不值。(5)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而是运用知识去为自己谋幸福的能力不够,甚至完全没有。(6)稳定谋生能力不是指稳定的工作岗位,而是指在任何同类工作岗位上,都能稳定胜任工作的能力,以及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适应挑战的谋生能力。(7)兴趣和激情并非头脑中固有的,兴趣和激情只能从实践中来。(8)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必须修理外表。个人魅力,并非成功者才拥有,但拥有它的人才能为成功者。(9)你不热爱生活,因为你自绝于生活。你放弃了对青春、美丽、友谊、爱情、生活的追求。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四):一点想法

这本书在豆瓣上评价不高,一部分人指责“中年人的油腻感”,但我个人觉得还好,徐只是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大部分的心里话:对年轻身体的渴慕,婚姻市场的明码标价,对金钱的渴望。鸵鸟般的将头埋在沙土中不肯承认,或者挥舞道德的大棒都无济于事。

书中有一些观念已经过时,但对留学生群体来说,有些事例还是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徐之前出版的一些书,对于21世纪初的年轻人来说,还是满满热血的。而现在我们更能冷静的审视出国这件事。来马德里的第二年,从学校出来,在社会上历练,觉得没有什么生活在别处,哪里都是一样,新鲜的小事很快就会过去,上班下班,和朋友聚会,和男友谈恋爱。不一样的只是一年年的自己。

◆ 放弃为出国而结婚吧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在时空上有了可以控制的能力的时候,也就是人生可控核聚变实现的日子,每个人就都具备了爆发生命原子弹的伟大力量

那种对生活的掌控感从大学开始有,可以自由决定每个假期去哪里参加什么活动,而不是被安排在亲戚家借住。于是在18岁前都没怎么出过省内的小朋友,上了大学每个假期都可以去新的城市。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同体验。庆幸我妈妈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即使自己非常节俭,但还是愿意在我的教育上花钱,虽然一部分的话费是后来决定值得商榷的。我后来想,也许这也是在帮她完成未竟的梦想。

如果你从来没亲眼见过一个好东西,因为想象力的有限,怎么会想到去争取拥有呢?如果你一直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不知道与此同时有其他人在做其他的事情,你怎么会寻求改变呢?

但是“提高自己,拓展眼界”和 “盲目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还是那句话,我不认为多认识几个奢侈品的名字,认出几款豪车就是所谓的见过世面。真正的见世面是,见过更厉害的人,专业的公司,一流的体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最后一句,教育,说到底还是要花钱的,而且要聪明地花。

>>教育与经验,是人生的精华;名声与羡慕,是青春的浮华。要酿集精华,而不要采揽浮华,因为精华滋润一生,浮华转瞬即逝

>>‘建立在某种会变小的东西,以及会消亡的物质之上的爱情,再大也是渺小的

>>你让我毕业后寻找外企工作的机会,让我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让我暂停英语考试而集中精力把英语口语念好对付外企的严酷面试;你让我追求时尚、追求性感、追求女性化,还让我一定要注意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公众场合说话……

◆ 户口再好,不要也罢

>>让对你构成最大威胁的人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化干戈为玉帛,就像美国和日本一样,从原子弹的打击对象,变成了核保护伞下面的盟友,共享50年的和平繁荣。

>>罗娑已经从一个安徽来的土而凶恶的女人,变成一个北京城里时尚、性感的姑娘。我高兴地看着她,惊叹时光带给现代女性的,往往不是青春的流逝,而是魅力的盛宴。

没有各项新技术之前的人们,每日只能限于各种繁重的家务之中。10分钟之前,我把一周的衣物放进了全自动洗衣机,定好时间,就可以忙自己的事情了。用20欧元的交通卡,可以便捷地去马德里很多地方,无需长途跋涉就可以见到更大的风景。所以我总还是相信科技是个好东西,同时也sin marcha atras.

◆ 没有计划就没有人生

>>人们对自己的未来,依然有某种焦灼和恐慌,但繁忙的岁月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叹息,纷至沓来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时间感到无聊和空虚。

所以我们都要前往大都市,成本虽然更高,但是也有更多机会,就算最后一事无成,过上非常平凡的生活。但也可以对自己说,我见过另一种更广阔的世界了。

>>你还要注意防范另外一个陷阱:不要被别人的成功所煎熬,为自己的失落而沮丧;否则,你已经浪费的宝贵的青春,势必会继续被浪费。一切都是心态,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把自己当作零开始奋斗,那你的前途依然是非常伟大的。

◆ 要用知识去谋幸福

>>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对此如此不屑。而我听到这里不禁眼睛一亮。虽然我不认识假药、真药,在这方面不如何乃悟,但是,我知道什么是假的人生目标,什么是真的人生目标,我知道什么是生命砒霜,什么是青春甘露

>>药房的灵魂是药剂师。按照西方那种敬业精神来做,不用几个月,老板就会离不开你,就会重用你,就会给你涨工资。但是,无论工资怎么涨,也难以留住新的工作机会比感冒药种类还多的你。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和老板谈价钱了。你的价值,顿时就在人才市场得到了确认和证明!这是知识的证明啊。恭喜恭喜。

>>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而是运用知识去为自己谋幸福的能力不够,甚至完全没有。何乃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很多人拥有了非常多的知识,但是在现实中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运用,怎么去把它变成幸福人生所需要的就业机会、创业机会和生存机会,以至于有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能力。与现实生活脱节,与人生目的脱节,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学生特别可悲的问题之一。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可悲:第一种人从来没有能力,连最基本的劳动能力都没有,只是行尸走肉;第二种人通常拥有这种能力,但完全不知道自己有这种能力,他们同样可悲。何乃悟是第二种人。他有知识、有经验,但他找不到自己,他的知识和经验他不会用。他缺少的是把知识和经验“变现”的意识和能力。

马德里开公司来压榨留学生的华人大概率也是这么想的,夸赞对方有才华/咒骂没用,真心又觉得这些小朋友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

>>幸福的人生包含这么几种:好的教育,好的职业,好的家庭

◆ 女人要有自我,男人要有责任

>>这时候,离他出国已经快两年了,无数中国留学生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进入了博士阶段。或者,大量相同领域的同事,早就和老板说一声“再见”,进了硅谷做起年薪8万美元的工作,当时正是新经济风起云涌、DOTCOM(网站)如日中天、电脑人才疯狂涨价的时期。研究电子工程、职业市场非常吃香的吴乃仁博士,如果当机立断申请一份工作,拿个工作签证,他的太太古莜芬早就成为硅谷的贵夫人了

>>。他是这么一种人,根本不管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更好的机会,也根本不去思考读学位的根本目的,他脑子里面就一根筋——读书。他的无能,不仅决定了他自己的悲哀,也制造了妻子最痛苦的未来。

>>他在那里已经信了教,每个星期天都要去教堂。这样下去,我怕他精神崩溃

>>我知道是谁来了——吴乃仁的妈妈、古莜芬的婆婆。我从她的声音里听到了空洞的自豪感,听到了虚妄的幸福感。

>>他们要笑掉大牙就笑呗,满地找牙并且喝粥漏风的又不是你们!关键的问题是,你是为别人的阴暗心理而活着呢,还是为儿子、媳妇和你们自己的幸福过日子?面子背后,是多少辛酸的眼泪?赞誉之处,有多少难言的伤痛?这个代价,实在是太高啦!

◆ 不要被虚名诱惑

>>这个生意做不大,只是赚一点儿小钱维持着。慢慢地,我有了一些积累,也就十几万元吧。这时候,我就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 怎样上“哈佛”

>>李菲雅要去这么一所无名的学校,去读一个所谓非洲问题的硕士课程,自己还要花2万多美元才能完成学业。

>>她犯了一个几乎所有语言系的学生往往都会犯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学语言的学生自认为自己没有专业,所以只选择文化研究类的专业申请

>>当然,李菲雅更严重的毛病是大家都在发作的留学摸象主义:决定留学之后,见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追求和申请什么,而从来不请明眼人(主要是明眼人不多)对自己的申请计划进行一番认真的评估。

大家都想找明眼人指路,但是哪里有这么多明眼人,人家又评什么帮你指路呢。

◆ 第二章hold住自己的命运

>>美国的职业咨询专家经常说:90%的工作都是不经过广告直接从各个渠道填充上的。换言之,假如通用能源集团要招100个人的话,很可能90个人都是未经公开招聘,而是通过各种内部信息得来的

>>她那热情洋溢的工作态度和面面俱到的细致精神,获得了大家的喜爱。通用公司本来只是请她在来华新闻发布会上跑跑腿、打打杂而已,但是总经理马上发现,自己要在北京做出点儿成绩来,沙玫显然是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才。在几天后的发布会上,总经理实际上让她做了他的代言人,沙玫俨然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出现在记者面前。她多年积累的能力一下子就得到了爆炸性的证明!沙玫的个性、人缘和魅力——现代管理者重要的素质之一,开始大放光彩。

>>她像海绵一样吸纳着美国公司文化,像工蜂一样没日没夜地工作。多年来在职业道路上发展极其缓慢和艰难的沙玫,一旦找到了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就像从陷阱里挣扎脱身的野兽,跃出深坑后,更加感到了丛林的宽广、自由的珍贵。

就像从高中刚迈入大学,快毕业时搬到上海,后来求学来到马德里。

>>在最困难的时候保持着自我的尊严,在最累的时候保持着女人的新鲜,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放弃对于少女时代人生之梦的渴望,这就是沙玫。

宝贵的品质,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

>>她在遇到徐小平之前的多少年里,没有找到人生高手给她洞察未来。或者说,这个社会并没有为大量像沙玫这样在盲目中探索的勇敢而绝望的奋斗者提供充分的指导和机会。或者说,这个社会对于就业、新的职业方向、新的人才需求等关系到个人前途和幸福的重大意识和思想,没有相应的服务

>>而且,由于可以想象的艰难学习和勤奋工作,沙玫身上并没有显示许多女性留学生回国时展示的那种优雅与柔和。

◆ 你还要读一个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专业吗

>>施雨失败的外因,也许是社会。教育不给自己的孩子非常明确的就业目标取向,而扯什么知识、理想、文凭。知识、理想、文凭都是宝贵的文明价值,但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首先应该明确一个目标:使自己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获得就业能力,取得谋生手段

>>成功者的定义,其实很简单:一个在自己熟悉和(不)喜欢的具体领域里稳定谋生的人。

>>这个基因图表可以用三个“ION”表示:1.一个人必须有vision(洞察力),即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机会和前景的认识

◆ 做你自己想做的吧

>>我们的一生,都会面临无数需要先辈和过来者支持的时刻,如果父母没有能力为你安排这些支持,你靠谁?答案只有一个,像于落杉一样,靠自己。当然,你还必须像于落杉那样,能够以简洁明快的个人风格,给别人留下不错的印象,使得你求见的人愿意和你发展起你需要的人际关系。

◆ 第四章 决策决定一生

>>因为在那个社会里面最重要的是谋生,最重要的是就业,最重要的是商业,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这么个经济利益、商业原则来运转,而不是把一切精力用在文凭上。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读后感(五):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二十年后才读《徐小平的识人之道》

《徐小平的识人之道》是我最近在研究新东方时,意外发现的一本书,作者是徐小平本人。

我看的是电子版,显示发行的时间是,但其实这本书是在出版于2002年《图穷对话录》的再版,作者虽然重新做过编排,也增添了新近的演讲,但核心的案例内容没有变。

书名从原来的《图穷对话录》改为《徐小平的识人之道》,倒是非常符合徐小平本人的个性——喜欢往方法论、哲学、道的高度拔,看看他当年的书名:《美国签证哲学》、《美国留学天问》,是不是特别有气魄? 所以,虽然是一个个咨询的案例对话,但显然《图穷对话录》这个名字不能装下《徐小平的识人之道》的哲学抱负。

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呢? 对新东方有了解或读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新东方早年的“两把刀”——“俞敏洪一把解构ETS,徐小平一把解构美国大使馆签证处。”* 而这本书大概可以理解为徐小平“解构美国大使馆签证处”的副产品之一,也是徐小平作为年轻人的“激情的幸福规划师”这一身份标签的集中体现——我给他贴的。

在“前浪”的那会儿错过这本书,还是蛮很遗憾的,年轻人有几个不迷茫呢?特别是我这种从二十八线乡村来到中国的一些城市的年轻人,“如同暗夜里漂浮于大海的小舟”——记得那会儿我就是对自己这么感叹的。

岁入不惑,晚了二十年才读这本写给那个时代年轻人的书。二十年,太多的事情已经河东转河西了。 不过,我还是被那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深深吸引——作者对于生活那种炽烈的热爱,就像书中所写的: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 一,终极价值的失落

在一个个鲜活的咨询案例里,徐小平的终极法门,就是让对方意识到:生命本身的美好,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价值。为此他造了一个略显刺耳的短语——中国青年终极价值的失落。 所谓“中国青年终极价值的失落”,

未必是青年,即便是我这个中年,每每也检点自己有没有将“终极价值”失落掉——达不到慧能“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就学神秀“时时轻拂拭”吧。

努力攀爬的人生总是不容易的,“你可以活得没有一点儿质量,但不可以不追求活的质量。”时间的脚步谁又能留得住呢?没有了时间,终是虚无的。

朋友S,30来岁,事业小成,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自己和朋友开的公司去年也赚了些钱。他跟我说,自己每天只有十分钟来抱抱孩子,当时我就震惊了。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亲欲养而子不待!昨天还是人畜无害的小可爱,明天就是个猫嫌狗嫌的叛逆少年。你再想跟他亲热,他都懒得理你了。

“终极价值的失落”会带来人生的短视,

“终极价值的失落”会陷入盲目的奋斗,

“终极价值的失落”会造就“成功的失败者”,

二,“急剧变化的中国”

另一个书中关键的提法,叫做“急剧变化的中国”,

这是作者是对当时国情的总结,就我个人的理解,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就一直是“急剧变化的”,今天当然还是! 因此今天的中国青年所面临的挑战,依然是残酷的——

南怀瑾老居士生前也多次提到精神病的趋势,他说:“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我想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是精神病。”*

因为“急剧变化”下的——

佛家有云,“诸行无常”——变化本身就是正常的,新本身也没有问题,就怕变化过于激烈:新一代尚不能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就被抛到时代的泥石流之中。 人要适应环境,人也构成环境。个人“终极价值的失落”与“急剧变化的中国”或许就是一对互为锁定的因果吧。

在“急剧变化的中国”,难说合理与不合理,

徐小平对户籍制度的批判,虽然至今仍然没能完全改变,但正缓慢得走向历史的垃圾堆里。这里我赞叹徐小平的预见性,也感叹这一变化的迟滞性。 他继而幽默的说到,

在这里我要粘贴几个最近的新闻*来呼应一下徐老师的幽默——

当然,我更热切希望的是他说的,“不合理的东西在中国正在全面土崩瓦解,合理的东西在中国如同旭日东升”——别是回文修辞吧。

在“急剧变化的中国”,官本位潮去潮又来——

下海创业、出国留学、去外企工作,脱离体制的“桎梏”,去大城市奋斗,是那个时期的不甘命运的年轻人的主流选择。 然而,这二三十年前才松动的两千年的官本位文化,旋即又王者归来了。 今天的年轻人最热衷的又回归了公务员考试,在内卷的漩涡中,做个公务员再次成了很多年轻人上岸的救命稻草。 三,终极价值思考法

通观《徐小平的识人之道》全书,并非作者是教你如何“识人”的道理,而是一套“察己”的实学。虽然留学是学员找他的原因,但书中的内容大多是在探讨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书中的核心方法论——我归纳为,终极价值的思考法,或说“第一性原理”,我以为是依旧值得认真对待的。

因为,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我们都是在一个共同的极不确定的大背景之下——“急剧变化的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价值的造山运动”此起彼伏的汪洋大海里,本已汹涌澎湃不可捉摸,隔三差五还来个海底火山爆发掀起滔天巨浪……

所以,无论你是多么有经验的船长,没有“终极价值”这一确定的信息作为指引,都是不可想像的。 而所谓人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呢?书中给的答案是幸福——幸福是什么——是自己感到幸福:

*财新网报道 *卢跃刚《东方马车》 *南怀瑾《论语别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