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精选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1-07-30 07:30:17

相关推荐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精选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一):恰饭哲学

仰慕此书很久,本就喜爱食物,更加喜爱对食物品评欣赏的文字,不为别的,就为这颗吃货的心,给吃货正个名,我们并不是只裹腹,埋头苦吃中有生活,有哲理。

梁实秋先生就从简单的排骨萝卜汤中,体会到作文章要掷地有声,需少说废话,言之有物。可不就是食物中的人生智慧。

北京的烧鸭子好吃,须是通州运河附近的填鸭,肥美多汁,工序考究,和现在的烤鸭不能同日而语。

正阳楼的羊肉最够味,配上大葱烧饼简直画面不要太诱人,吃上一次估计总会想念,这就是吃货的特有的脑补感。我总是在禁食减肥阶段被自己想象的画面和味道馋的睡不着,这不知是上天的恩赐还是惩罚。

食物的意义就是让懂得美味的人去食用,这也是其最大的价值。吃货也都是快乐的 ,因为每天只想着吃,没时间去想其他的。这就是最大的恰饭哲理吧!

我们生于此,长于比,又慢慢老于此,我们渐渐会发现这个世界愈加纷繁多姿。我们不是超人,没有能力拯救地球;我们不是仙人,没有斩断七情六欲;我们只是普通人,沉溺于这个世界的精彩,贪求这个世界的美好。能品尝的美好更令人动容!

吃饭,不仅填充能量,也无意中形塑我们的人格。在不同的饮食系统中,其实蕴藏着最深刻普遍的文化系统,不妨说,读懂一个人的胃,才能读懂一个人的脑。

最终梁实秋的生活美学,真的让我领略了生活的吃之美!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二):写的是吃,忆的是乡愁

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上个世纪的文人闲篇,我身为北京人经过多年游历,对比全国其他地方,实话讲北京的东西没什么好吃的,名气大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北京文人荟萃,写的多,汪曾祺,王世襄都是能吃能写会做的,后来又有著名的唐鲁孙,把北京的吃食描绘得花团锦绣,写出多少故乡情而不是吃食。每个人最深的味蕾记忆都是童年的口味,应该是肠道菌群,全世界的华人过年回家都在追逐那口家乡的味道。而且那一辈人的经历也造就了他们的“馋”,虽然作者说“馋”是讲究,本质还是物质贫乏,现在的孩子对吃就没那么在意了。如作者开篇念兹在兹的北京烤鸭,我记得多年前请第一次来北京的南方女朋友吃全聚德,2个人叫个全鸭席,朋友动了几筷子,问还有什么菜?我诧异看着没怎么动的鸭子,说不够吃吗?后来去南方才知道,当地满街的烤鸭子,红白鸭子,家里临时来人凑个菜,就是去街上斩半只鸭子,这烤鸭是上不了请客的席面的。而北京人穷,发明了鸭子卷荷叶饼,如同炸酱面加各种菜码,更有芝麻酱拌沾一切。当然,现在如果外国洋人来北京,请吃烤鸭是最保险的。 北方过去总体还是物质贫乏,就是面条,对比好吃的还是苏造面讲究,吃的是汤和浇头,而北京吃的是面,包子也还是扬州的好。北京我小时候热捧的西四包子铺,也还是发面包子,到 80 年北京才有小笼包。早餐的油饼豆浆也是老三样,和武汉的过早没法比。更不要说炸灌肠是素的,炒肝更是面糊,豆汁还是馊的。 但北京文人能写,尤其是那些小时候富裕出身的,吃的好,大了战乱没的吃,就更馋了。 写吃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真情实感,文字要写出画面感,你看现在的“吃播网红”,不能光咂摸嘴,梁实秋典型的文人闲笔,此书是适合北京人读的闲书,语言口音还是老北京,比如叫伙计“小利巴”,这个应该是梁先生那个年代的洋音了。读此书如同又遇到当年胡同里的大爷,现在是越来越难得听得到了。可惜作者被“文艺讲话”点名之后就没机会再回北平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三):七情六欲,“唯有食欲最为凶残”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梁老所著的这本《人间有味是清欢》,从书名到内容都让人感到赞叹,一直特别喜欢这类的书,因为这种蕴藏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会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让我们能够于无声处品位生活中的小确幸。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梁老最经典的谈吃名篇,在梁老的笔下,小到家常的“萝卜汤”、“炸丸子”、“粥”大到“北京烤鸭”、“西湖醋鱼”等名菜,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令读者“垂涎三尺”。毫不夸张地说,读这本书所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等同于看了一季《舌尖上的中国》。有人说:“爱吃,是一种态度;能吃,是一种乐趣;懂吃,是一种享受;会吃,是一种学问。”梁老显然是会吃这门学问当中的大家,集大成者。他是真正的生活家、美食家,又是大作家。说句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不想当美食家的作家不是好的生活家。”

梁老曾说——“我们中国人讲究吃,是世界第一。”这话不假,试问,有哪个国家能把入侵物种吃到需要依靠养殖?犹记得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时,有人戏称,“一寸土地都不能让,谁知道能长出什么好吃的呢?”虽是句玩笑话,但其实在表达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时,也在侧面反映出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中国的厨师,能用一把刀切出各式各样的造型花样,用一口锅烹饪出风味各异的美食珍馐。当真是世界烹饪史上最亮的一抹色。

作为一名肉食主义者,多数时候,我在吃饭的时候都是无肉不欢的,日常跟朋友聚会,也是喜欢烤肉、火锅这样的店铺。所以在读这本书中的“芙蓉鸡片”一节时,感觉自己真的是对这道美食“垂涎三尺”,尤其梁老对于食物魅力的准确把握,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取鸡胸肉,细切细斩,使成泥。然后以蛋白搅和之,搅到融和成为一体,略无渣滓,入温油锅中摊成一片片状。片要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起锅时加嫩豆苗数茎,取其翠绿之色以为点缀。如洒上数滴鸡油,亦甚佳妙。”寥寥数语,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芙蓉鸡片便跃然纸上,着实钦佩梁老的写作功底。

我在标题中戏称“七情六欲,‘唯有食欲最为凶残’”,的确,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一生永恒的话题。真正的生活者,大抵也是对美食有着溢于言表的热爱。生活的点滴幸福也往往藏在这简单的一粥一饭之间。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四):吃货必备指南

室友和我借书,我随手把梁实秋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借给她,就听见她一个劲的对我们说:“我想吃烤鸭,烤羊肉也不错,要不我们吃点炸丸子也不错。” 《人间有味是清欢》由我国著名散文家、学者、翻译家梁实秋先生精心编著而成,梁先生的文笔一直是业界良心。梁先生文字优美,故梁实秋先生的所描写的美食自然格外诱人。 我们早已不是食不果腹的年代,我们这代人不仅追求吃饱,更追求美味。随着许多美食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接连上映,吃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电视节目通过画面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冲击,而文字的力量在于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对一道菜的描写更多的是能引发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一道美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间有味是清欢》可谓是一本记录详细的吃货必备指南,梁实秋笔下的每道美食都不是什么难寻的食材,大多出自寻常百姓家。这世上美食太多,人间烟火还是应该选自人间。 师姐总说吃货都是善良的,没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不行就两顿。我本科室友,在受了委屈以后想找个火锅店去边吃边哭,可在火锅上齐以后室友突然发现不想哭了。生活如果能够靠美食治愈,很多不如意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从家常小菜到地方特色,从国内经典到国外快餐都有涉及。书里所描写的美食都有其固定的特点,或鲜嫩,或肥美,美食被记录在纸上,翻开书的吃货能感受到梁先生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爱。 《人间有味是清欢》还写有梁先生的许多往事,很多美食梁先生都是和好友一起品尝。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和久别重逢的老友聚在常去的饭点,点一道最爱的菜肴,谈谈过去,想想未来。 吃穿住行,吃排在第一位,地域不同,食材不同,做法不同,味道自然也不同。其实通过各地菜肴能够体现出当地人的生活特点,南方的饭馆量少精致,正如南方人细心温柔,而北方的菜普遍经济实惠,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东北人性格开朗爱交朋友,可见饮食终究还是人的另一种表象。 在梁先生生活的年代,食物的种类可能没如今这么丰富,可食材一定新鲜健康,生活不忙碌也就更有机会体会食物最原本的味道。一道菜其实就和一本书一样代代相传,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即便是百年老店,今天的味道也会与百年前不同。 我相信怀着感情做出来的饭菜,一定更有味道,带着故事的佳肴,一定更加迷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修订版)》读后感(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梁实秋《人间有味是清欢》其书名取自于苏东坡的《浣溪沙》,原词抒发了对春天气息的热爱与对生命活力的勃发。近日,细读此词,字字珠玑,句句精华,不妨摘录如下: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梁实秋引用此词作为一篇篇食物传记的引子,用意是别致而独特的,爱吃,是一种态度,能吃,是一种乐趣,懂吃,是一种享受,会吃,是一种学问。梁实秋这些年的历程,汇聚了爱吃、能吃、懂吃、会吃的真情实感,令读者大快朵颐,分享食之精细,畅想生之快乐。 《烧鸭》从鸭的饲养入手,讲道那位艺高人胆大的师傅拿起了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硬塞之,使之短期内增肥,十分的恐怖、百分的残忍,但是对于食客而言,这都是眼不见心不烦,在那番美味的抚慰下,哪里有痛苦的表情,只有那种无法填充的快感。 《烤羊肉》是篇令人垂涎欲滴的美文,读者无须端坐在餐桌前,就能隔着书页的清香想象到一家人,无论老少,无论男女,齐刷刷地将筷子伸向烤架,其乐融融,其兴勃勃。除却北平的正阳楼,还有青岛的厚德福饭庄,都是吃羊肉的好去处。那些日子,并不如现在的岁月静好,往往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兵荒马乱,所以大家都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把肚子填饱为佳,更何况还是这类色食味俱佳的食物呢,更是如风卷残云般让整盘整盘的羊肉化作无影。 《锅烧鸡》引起的致美斋,如果能存活到今日,一定会感激梁实秋这位美食家,毕竟在他的笔下,活生生地做了广告,除了鱼,更为欣赏的便是锅烧鸡,让梁公首先醉酒于此,怎能不记忆深刻呢?当然,梁公写作此文时,对锅烧鸡的来历并没有考究,并非是懒惰,而是有意留白而已。 《铁锅蛋》或许就是今天的家常菜炒鸡蛋,正如梁实秋所言,一般人自谦不会做菜只会炒鸡蛋,但无论如何也炒不出厚德福饭庄的样子,说是炒鸡蛋,但是配料却是极其丰富的,本来鸡蛋就很鲜美,加上干贝丝、虾仁、蛤蜊肉、肉松则是鲜上加鲜,谁又要抵御这种真切的诱惑呢? 凡人穿衣,只为图暖,凡人饮食,只为果腹,梁实秋则不同,于生活的点滴之间能写出内心深处的振荡,实在是其学贯中西,术承古今的结果。时过数十年,有幸阅读梁公之作,便觉每一顿饭、每一道菜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