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家长做事没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

家长做事没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

时间:2024-05-08 21:11:13

相关推荐

家长做事没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

我小时候父母做事缺乏耐心和责任感的坏榜样。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相处的过程中都会缺乏耐心,更有甚者,还会在言语中表达出“孩子很麻烦”的暗示。

警惕父母的8个坏榜样!你的行为深深影响了你的孩子!

在公共场合不注意言谈举止

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随手扔垃圾、在餐厅喧闹、在售票处不自觉排队......这些行为看似微小,但是却会给孩子造成十分不好的影响。从小就应该教孩子去遵守规则,而不是去藐视社会已有的规范。很多父母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及时改正,那孩子也会沾染这些坏毛病。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孩子永远都在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和感悟世界,很多东西其实不用教,父母只需自己去做给孩子看就可以了。拾起路边的垃圾,扔进垃圾箱,一次两次三次...下次你不用说,孩子自己就会主动去拾垃圾,也绝不会乱扔垃圾。

2 、做事缺乏耐心和责任感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相处的过程中都会缺乏耐心,更有甚者,还会在言语中表达出“孩子很麻烦”的暗示。家庭不应该是最温暖最包容的地方吗?要允许孩子犯错,父母应该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引导,而不是对孩子表现出反感和不耐烦。要知道,孩子长大是个漫长的过程,做父母的要带着满满的耐心和责任感陪伴着他们一起走下去。

国外的很多家庭会养些宠物陪孩子一起成长,这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陪伴,而且对父母和孩子的耐心和责任感都是很好的训练。

3 、在他人背后议论,爱讲是非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随意去评判他人,更不要在他人背后说坏话。父母们教给孩子的应该是包容、友善、富有爱心,而不是狭隘、刻薄。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善良的,不要让他们的心灵染上世俗的尘埃。

4 、不够乐观积极,容易情绪化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可以在教育中传达给下一代的,但是现代生活紧张快节奏,很多父母都有很多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不自觉地把负面情绪带到家庭中,影响本应该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甚至还会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这样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挫败感,今后遇到问题也更倾向于抱怨,而不是去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5 、花钱大手大脚,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孩子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因此父母的消费购物观念就会深深影响小孩。应该告诉孩子,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是靠劳动换取的,要懂得珍惜。而不是一味追求最贵的,过分铺张浪费。有时候,父母眼中最好的却不一定是孩子最需要的。

与其花钱去昂贵的餐厅吃顿饭,不如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采购食材,亲自动手烧菜,享受家人的陪伴。这样的一桌饭菜,更加美味并且充满意义!

6 、不信守承诺,答应小孩的事情没做到

父母在孩子的眼中是高大的、权威的,所以答应许诺过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父母常常用某种奖励来激发孩子,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一件事,但很多父母在孩子完成后却不兑现奖励,逐渐孩子就会降低对父母的信任,而这种本可以激励孩子的方法也将无法发挥作用。

7、对家中老人大呼小叫,没礼貌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们也时常教育孩子要孝顺,要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但自己却没真正做到,在家中对长辈没礼貌,甚至故意疏远老人或者让老人帮忙自己承担过多的家务。不以身作则,不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你还指望等你老了,你的孩子来孝敬你吗?

在家中常常给老人泡脚、按摩,陪他们聊天解闷,这是你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天你的孩子也会端着盆水,笑着说“您辛苦了,我给您洗脚”。

8、父母之间缺乏交流,经常吵闹冲突

父母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幸福感。在一个父母关系融洽,常常在饭桌上聊天说笑的家庭中,孩子会乐于倾听和分享,愿意跟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在一个父母关系疏远,经常大吵大闹的环境,没有过多交流的家庭中,孩子则会内向沉闷,不懂得表达,不会合理地释放自己的情绪。

每天都要找时间一家人聊聊天,夫妻之间的关爱,孩子也是感受得到的。而不是一回家就不停地刷手机、继续忙工作。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或深或浅的烙印,父母是孩子在接触这个世界的引路人,不仅要帮助孩子扫除路途的障碍,还应尽量避免制造新的障碍。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妈妈带着三岁半的小汤圆去超市买冰淇淋,等拿好商品准备付款的时候,才发现前面有很多人排队付款,眼看着冰淇淋就要化了,于是家长走到前面跟顾客协商,看能不能先付款。

这个时候,小汤圆撅起嘴不高兴的跟妈妈说:“妈妈,要排队,不能插队!”

家长心里暗自窃喜,是不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 社会 秩序行显著提高了,都明白出门在外需要讲规矩讲文明了。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非常的讲秩序,甚至有点刻板,其实,这都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的表现。

孩子的 社会 敏感期是指孩子对于 社会 秩序行极端敏感的年龄,一般在3-6岁之间,每一个孩子都对事物有强烈的需求并且逐步获得和发展对于事物摆放和规律性的遵守。

按照蒙台梭利的两个观点,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两重 社会 秩序感,即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

内部秩序指的是孩子意识到自己身上每一个部位和它们所对应的位置;外部秩序感指的是孩子对于外部世界存在发展的规律的遵守和感知;

当孩子在环境中逐步建立 社会 环境的时候,他们的智能也会得到一定的建构和发展。

在孩子3-6岁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熟悉 社会 ,一旦孩子们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们无所适从。比如在生活中很多的孩子因为无法熟悉环境而大发脾气,因而,家长需要帮助和支持孩子建立起来一个有秩序和有规律性的环境。

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不同的孩子在 社会 秩序敏感期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大有不同的。

1,孩子在这个时期身上不能沾一点灰尘或者污渍,一旦发现就必须要清理干净;

2,孩子吃饭和洗澡的时候,都需要有一定的顺序,步骤不能有轻易的改变;

3,上楼梯的时候,必须孩子先上,大人随后,如果突然有一天大人先上了,那你必须退回去重新来一次;

4,睡觉的时候,妈妈睡在左边,爸爸睡在右边,如果有一天,家长互换位置,孩子就不高兴

…...

孩子的这些表现可能看起来有点刻板,但是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的大量研究发现,6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都有九大敏感期,而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也会影响一个人终身的习惯和品质,孩子的 社会 敏感期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意义。

秩序感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初步的思考和逻辑因果的推理,如果在孩子六岁以下,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那么孩子在以后的运算阶段才能够顺利形成对比,分类、合并等方面的认知和思维。

1,端正对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认识和支持

作为家长,应该知道秩序敏感期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明白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经阶段,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阶段。面对孩子这一阶段出现的看似“刻板又不可理喻”的行为,家长需要弄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用心去接纳孩子的意见并且尽量满足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感觉需要;

而对于原则性的要求,如果孩子执意坚持,那么我们就需要灵活变通来处理,或者转移注意力,给孩子讲道理,寻求替代目标等各种方式来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切忌蛮横的去镇压孩子的要求。

2,为孩子创造有秩序的生活学习环境

空间环境

在家庭教育中,保持整洁干净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各个区域都要得到有序合理的规划,学习工具,玩具,食品等各方面的选择都要适应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

对于孩子使用的物品需要保持秩序性和顺序性,不要随意去改变孩子物品的摆放地点,以免干扰孩子还未形成的物品使用之后安放的记忆模式,引起孩子的不安情绪。

在家庭中,尽量做到各个功能区都能够有有序的分割,干净整洁的家庭布置,行对固定的物品摆放,都可以让孩子形成较好的秩序感。

时间环境

对于孩子日常生活和起居的时间,尽可能的固定下来,保持规律的生活。这样有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在一天的时间内到底该做什么,形成良好的秩序感和安全感。

比如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去吃早餐,放学之后回到家需要吃完饭,练钢琴,休息睡觉。这样良好的生活规律,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还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积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心理环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孩子内在秩序感的体现。和谐充满爱心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同伴关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都会给孩子秩序感的培养提供相应的帮助。

如果孩子生活的家庭充满了怀疑,冲突,吵架和不信任,那么会让孩子心理受到严重伤害,让他们恐惧和不安,从而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对于孩子的内在秩序感建立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3,重视对于孩子规则性意识的培养

培养孩子合理归置物品的习惯可以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秩序感,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应该培养孩子使用完物品后及时归置和整理的习惯,让每一样物品都能够摆放整齐并且保持固定的位置。如果孩子没有这一方面的意识,那么家长可以利用贴纸或者是贴数字的方式,引导孩子归置物品。

最好能够让他们亲自收拾东西,不能因为他们腿脚慢,不配合就帮助他们做。

4,注重强化和及时表扬

处于 社会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年龄尚小,行为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生活中要是出现行为反复的现象,家长就要及时督导。

如果孩子表现较好,就要及时给予孩子强化和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秩序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