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MySQL存储引擎及InnoDB并发控制介绍

MySQL存储引擎及InnoDB并发控制介绍

时间:2020-12-02 22:54:40

相关推荐

MySQL存储引擎及InnoDB并发控制介绍

MySQL存储引擎采用了可插拔的结构,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存储引擎。 下表是MySQL不同的存储引擎的不同的特性: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存储引擎: l MyISAM:MySQL默认的存储引擎,它主要用于大多数的Web、数据仓库和其它应用中。可以通过数据库配置文件中的storage_engine选项来改变默认的存储引擎。 l InnoDB:主要用于事务处理应用,并且支持事务的ACID特性和外键。 l BDB:支持COMMIT,ROLLBACK和其它事务特性。 在创建表或修改表的时候,都可以指定需要使用的存储引擎:

虽然InnoDB和BDB都支持事务,但是相比而已InnoDB支持得更好。InnoDB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来支持事务的,允许COMMIT, ROLLBACK和svepoints。而BDB支持事务,只是允许COMMIT和ROLLBACK。由于我们主要研究MySQL的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因此,后面主要是解析InnoDB存储引擎的代码。InnoDB的设计是为了在处理大数据量的时候得到最好的性能。InnoDB存储引擎维护了一个它自己的缓冲区,用来存储数据和索引。InnoDB将表和索引存储在一个表空间中,这个表空间可能由不同的文件组成。而MyISAM存储引擎的表中每个表都存在一个独立的文件里面。和达梦一样InnoDB的每个表都对应了一个相应的聚簇索引,如果表上有主键的话,则聚簇索引使用主键作为索引键,如果没有主键的话,则选择第一个非空列的非唯一索引作为聚簇索引,如果都没有的话,则使用rowid作为索引键。事务模型:

InnoDB事务模型是将传统的两阶段封锁协议同多版本数据库特性相结合。它采用加行级锁和查询不加锁。锁模型:

有两种类型的锁,共享锁和排它锁l 共享锁S允许事务读一条记录l 排它锁X允许事务更新或删除一条记录如果事务T1拥有行t上的共享锁,那么:l 如果其它事务T2请求t上的S锁,那么可以被立即授予。这样T1和T2都拥有t上的S锁。l 如果其它事务T2请求t上的X锁,那么不能被授予。如果事务T1拥有行t上的X锁,那么其它事务请求t上的任何锁都不能被授予。另外,InnoDB支持多种上锁粒度,它允许同时加行锁和表锁。为了支持多粒度锁,引入了一个新的锁,意向锁。意向锁是加在表上的锁。意向锁就是表明某个事务之后要对这个表上的某个行加该类型的锁。l 共享意向锁IS,表明事务T将要在表T的某些行上加S锁。l 排他意向锁IX,表明事务T将要在表T的某些行上加X锁意向锁协议是:l 在某个事务请求行上的S锁之前,它必须先得到该行所在表的IS锁或更强的锁。l 在某个事务请求行上的X锁之前,它必须先得到该行所在表的IX锁。下面是锁的相容性矩阵:(相容为1,不相容为0)一个锁可以被授予被某个事务,如果事务请求的锁和已经上的锁相容。隔离级别:

InnoDB默认隔离级别是REPEATABLE READ。InnoDB支持SQL标准的四个隔离级别。一致性非上锁读:

InnoDB使用多版本的方式来控制一致性读,也就是说,给某个查询在该时刻的一个数据库的快照。这个查询可以看到这个时刻以前由其它事务提交的操作,而看不到之后做的改变或还未提交的改变。这个规则的唯一例外就是,事务可以看到本事务之前所做的还未提交的操作。这个规则导致了下面的异常:如果你更新了某个表里面的行,使用SELECT将可以看见最新更新的行和老版本的行。如果其它事务同时更新相同的表,那么你就可能看到根本不可能在数据库中存在的状态。如果在某人的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下的话,所有同一事物的所有一致性读都是读的第一次查询时建立的快照。如果想得到最新的快照的话,那么需要提交当前的事务,然后再开始新的查询。注意:DROP TABLE 和ALTER TABLE语句不使用一致性读。因为DROP TABLE的话,MYSQL不能使用已经删除了的表。而ALTER TABLE的时候,MYSQL是将原来的表复制一份,然后删除掉原来的表。Next-Key Locking:避免幻象

在行级锁中,InnoDB使用一种称为next-key locking的算法。当检索表的一个索引的时候,它对遇到的索引记录加S或X锁。因此行级锁实际上是索引记录锁。InnoDB在索引记录上加锁的时候也影响了索引记录前的‘gap’。如果一个用户拥有索引上某个记录R的S或X锁,另一个用户不能马上在记录R前插入一个新的索引记录。这样就可以避免幻象的出现。感觉就和达梦的范围锁的概念差不多多版本的实现

为了实现多版本,InnoDB必须在表空间中保存行的旧版本信息。这些信息被保存在回滚段中。在内部,InnoDB为每个行增加了两个域,一个6-byte的域来指示最后插入或更新这个行的事务标识符,删除标志也被认为是一个更新,因为它在提交前只是在行上做了一个标记。另外一个7-byte的域被称为回滚指针(roll pointer),回滚指针指向一个由回滚段写入的undo日志记录。如果一个行被更新了,undo日志记录包含了重建这行更新前信息的一些必要数据。InnoDB使用回滚段的信息来执行事务回滚所必须的一些undo操作,而且也使用这些信息来重建更新前的行信息。回滚段中的undo日志被分为插入日志和更新日志。插入日志仅在事务回滚的时候有用,事务提交之后就可以马上删除掉。更新日志在一致性读的时候需要使用,但是,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再可能使用回滚段中的记录的时候,这些记录就可以删除掉了。因此,你必须经常提交你的事务,就算这些事务只是进行一致性读操作而已。否则,InnoDB不能删除掉某些更新日志,这样回滚段将变得越来越大。回滚段中undo日志记录的物理大小要比其对应的插入或更新的行要小很多。在多版本方式下,当你使用SQL语句删除某一行的时候,该行并不会马上从数据库的物理文件上移除。只有当InnoDB能够删除掉更新日志记录的时候,那些行及其对应的索引记录才会真正从物理上删除掉。这个移除操作称为purge。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