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和华生的人格理论和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和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和华生的人格理论和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和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时间:2020-06-01 20:50:50

相关推荐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和华生的人格理论和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和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人格是行为模式的集合;通过经典条件反射 s-r 有刺激然后有了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r-s-rr 行为因为刺激而加强了的过程形成的行为由经验和特定情境共同决定;对人的一般性了解不足以帮助我们预测一个人在特定场合是否这样。

1、华生的人格理论

华生,19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这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行为主义的正式开始。人格是习惯的综合,习惯是反应的综合。人格是“我们的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改变人格一方面将其所学的东西取消,使旧的行为逐渐消退;另一方面学习新的东西,获得新的行为。

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是操作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1)人格的概念

人格仅仅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斯金纳操作箱)

(2)人格研究途径

从学习角度研究人格,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如果我们能认识、操纵、预测人的行为,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和解决的。

(3)人格理论的应用

行为矫正的方法有代币管制法、厌恶疗法。可以用于提高愚顿者的社会生活技能,减少青少年犯罪者的过失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减肥,减少吸烟量或戒烟,矫正口吃,控制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等。对于儿童教育可采用程序教学法。

(二)社会学习理论

1、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

(1)关于人格的形成

人格由所有习得习惯的总和塑造。有机体未得到满足的驱力引发了相应的行为以减少紧张度,这些行为因能够成功减少有机体的紧张感而得到强化,并且最终变为一种习得的习惯。个体能够通过社会模仿来学习,且这种学习可以不依赖强化进行,行为的获得和行为的表现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2)关于人格的结构

组成人格的结构是习惯,而习惯则是指各种习得的行为模式。作为人格的动力,习惯受学习中的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四种成分控制。

①内驱力能够促使一个人去行动、具有足够强度的刺激,由它构成了人格的能量单位。

一级内驱力:原生内驱力,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如饥饿、疼痛和性驱力等;

二级内驱力:习得的内驱力,由文化决定,如恐惧、焦虑和成就需要等。

②线索是指来自环境的信号。内驱力推动行为,而线索则引导行为。生活中的线索下班的铃声告诉工人可以停止工作;饭店的招牌、价目和装潢决定人们是否进去就餐;红绿灯决定司机是停车还是前进。

③反应是指信号所引发的行动,它受内驱力和线索共同诱发,旨在降低内驱力。饥饿(内驱力)加上饭店(线索),会使一个人做出走进饭店的行为(反应),以便降低内驱力。反应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外显的如走进饭店的行动,内隐的如准备吃什么的想法。

强化指内驱力的降低。任何引起内驱力降低的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如果一个线索导致一个反应,这个反应又导致强化作用,那么这一线索和这一反应之间的联系就会增强。随着该过程重复进行,有机体便形成了习惯。

(3)学习优先反应

组成一个习惯族系等级。学习就是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原有反应等级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叫做学习困境。学习的发生是以学习困境的产生为前提的

(4)内部精神现象与学习

①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冲突: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回避—回避冲突;两个目标均想回避。接近—回避冲突:个体被同一个事物吸引和排斥。双重接近—回避冲突:个体同时被两个事物吸引和排斥。

②冲突的移置作用(替代和升华)

挣一个亿不可能可以先挣100w

当个体不可能对一个期待刺激物进行反应时,将对与该刺激最相似的替代刺激物作出反应,导致弱恐惧的冲突引起的移置作用会倾向于发生在与原对象十分相似的替代对象上,导致强恐惧的冲突引起的移置作用倾向于发生在与原对象极不相像的替代对象上。

③挫折和攻击

挫折引起的攻击行为总是以指向阻碍达到目的的人或其他对象,攻击的强度取决于受到挫折的程度、支配目的行为的内驱力水平、挫折的完整性、较小挫折的累积作用。如果直接的攻击会受到惩罚的威胁,则可能移置到其他的替代对象上,且对直接攻击行为的抑制程度越高,出现间接替代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④潜意识、神经症与精神治疗

潜意识的内容:非文字符号化的经验和被压抑的经验。

神经症:由于潜意识中的冲突被压抑而导致的。

精神治疗:建立一套能够让病人忘掉病态行为习惯、学会正常行为习惯的强化条件。(系统脱敏)

(5)关于人格的发展

儿童的行为在他人的赞扬、注意或赞同中得到强化,儿童期的四个关键情境喂养方式、大小便训练、性别训练、愤怒与攻击的表达。(和佛洛依德还挺像,口唇肛门等等

2、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1)行为潜能(BP)=预期(E)×强化效价(RV)

行为潜能:指在达成某种目标的特定情境中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预期:指个体对自己在某种特定情境中以某种方式行动就会产生预测强化所抱的信念,是一种主观概率,可分为特殊预期和类化预期。

强化效价:指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

心理情境: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

(2)控制点的人格理论

控制点: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所得报酬间的关系所持的一种信念。

两种人格类型

内控型:相信行为或事情由自己的努力、能力、特质决定,其泛化预期是,人可以影响将要发生的事情,无论发生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自己造成的;

外控型:相信运气及其他外部力量决定我们的行为与成败,与多数人相比,这种人格类型的人更相信发生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事情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3)人格适应不良

①低预期—高效价。患者对某种行为的心理需求十分强烈,可是对于成功的期望却又很低。比如单恋。

②冲突。对两个不能相容的需求同时赋予高效价。如又想勤奋学习拥有好的学业,又离不开电子游戏机前的激动和兴奋。

③缺乏能力。在某方面缺乏能力,于是不断地放弃参加相应的活动的机会,以至于越来越丧失自信。

④不适当的最低目标水平。罗特的最低目标水平是指个体认为在一系列强化中最低的强化目标。在缺乏能力的情况下,如果个体的最低目标水平极高,那将会使他经常体验到失败和失望;而如果个体的最低目标水平极低,也会被看作是偏离文化标准的怪人。

⑤无法分辨。某种需求的效价高到支配一切,以致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环境刺激都做出相应行为。比如一个人急切地要求被认可,对认识不到一小时的人也重金相赠。

⑥消除行为适应不良。个体的强化效价行为预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