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读书笔记_《了不起的我》_精华书摘

读书笔记_《了不起的我》_精华书摘

时间:2020-01-16 18:15:52

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_《了不起的我》_精华书摘

目录

1. 引言

2. 导读

3. 选择

4. 02丨改变本质:如何创造新经验?

两个自我:大象和骑象人

大象转向“经验的好处”

改变如何发生?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奇迹提问:迈开第一步

5. 小步子原理

6. 养一个自己的“场”

7.情感触发:让改变自然发生

8.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9.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10丨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11丨僵固型思维:为什么你会活在别人的评判中?

12丨突破僵固型思维:如何“正确地”犯错?

管理错误的三种方法

13丨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14丨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15丨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16丨与自我辩驳:如何突破防御型思维的操控?

三种错误的思维倾向

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18丨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WOOP思维:克服障碍的计划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20丨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关于倾听

21. 思维发展的三重境界

22丨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23丨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24丨关系的语言:如何听懂别人的“话外音”?

28丨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什么要相互指责?

29丨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自责?

30丨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31丨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课题分离解决人际难题

32丨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33丨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34丨转折期:为什么逆境是人生的新机会?

35丨结束:如何与旧自我脱离?

36丨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37丨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己?

38丨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

39丨关系转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失去?

40丨转折期选择:依据经济模型,还是心理模型?★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41丨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43丨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46丨成年早期使命(二):如何建立职业认同?

47丨中年期使命(一):如何塑造下一代?

48丨中年期使命(二):如何传承人生经验?

49丨晚年期使命: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50丨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了不起的我》_1

1. 引言

我想告诉你的是: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人生突破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更新。

★改变的前提是理解自己,而理解自己就需要你有内省的能力。

俄罗斯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

有些话你只能讲给朋友听,有些话连朋友都不能讲,还有一些话你甚至都不敢讲给自己听。

在我看来,正是那些不敢讲给自己听的话,才真正塑造了你自己。而我们这门课,就是要让你听到那些你不能讲给自己听的话。

2. 导读

★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

·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时,你已经做了选择;

·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时,你同样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意识到你有选择,这是我们开始改变的前提。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呢?

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误认为只有你的选项足够理想,这才算有选择。如果你的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其实,并非如此。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比如说,我现在在做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我没有办法去做一份我希望的理想的工作。因为我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表述是:★你还不愿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选择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但我并非没有选择。不说别的,至少养活自己的办法,绝对不止一种。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第二个原因是,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表面上,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却经常在逃避选择。因为有时候,强调我们有选择,并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你很容易想到另一个问题:既然我有选择,那我现在过得不好,★是不是我自己错了?

我希望你不要这么想。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假想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

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我们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在这里,我希望你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用没用”。

如果你强调自己受过去、环境和他人所限,自己没有选择,这对你的改变有什么用吗?你没法改变,也许不是你的错,可是,最终要为结果负责的人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最后,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据说,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咨询室里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

每次有来访者到他的咨询室里,他都会拿出他的三面柱,问来访者:“你选择谈什么呢?”

现在,如果你面前也有一根三面柱,我问你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选择呢?

3. 选择

改变第1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找的所有借口,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4. 02丨改变本质:如何创造新经验?

两个自我:大象和骑象人

有时候,我们明明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症,却怎么也改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就会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

可是,内疚和自责并不能带来改变。你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呢?

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你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

区分这两个自我,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改变,非常重要。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力量大。

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就很难控制它。

第二个特点:它是受情感激发的。

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所以它既可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特点:它是受经验支配的。

也就是说,它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大象转向“经验的好处”

什么是经验的好处呢?想要理解它,你得先理解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比如:我们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会更有精神;

·不拖延,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

·坚持健康饮食会让我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好。

但是这些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

·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当这两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那个“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这个“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当我们改变失败的时候,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

John评论: 大环境选择不了,可以选择小环境,主动寻找和屏蔽一些环境或外部因素。

改变如何发生?

你也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那些跟你的目标★相反的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目前的做法/维持现状给你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如果你做★不一样的行为,你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如果你做了你理智中觉得应该做的事,你的担心发生的是什么?)

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维持现状/目前做法的好处为什么是必须的?)

如果你认真而诚实地思考了这三个问题,你就能知道,内心深处阻碍你改变的假设是什么。

这里还有个小窍门能帮到你:你在寻找自己的重要假设的时候,可以试着用“如果……就……”这样的句型来归纳它们。

在这样清晰的句式中,你会发现原本根深蒂固的信条,真的就是一个假设而已。

当我们 TODO 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时,其实我们也是去免疫系统之外、重大假设(自己认为的事情或者价值观点)之外的世界旅行。这其实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的旅行。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回过头来,我们就更能理解改变为什么很难发生。因为,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奇迹提问:迈开第一步

“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让每一次的小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小成功能够让大象体会到改变的好处,也会塑造一种希望感,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促使大象不断迈开步伐。

可问题是,成功总是在行动之后。我们要先有行动,才可能获得好结果。怎么才能让大象迈开第一步呢?今天我们介绍一种方法,叫“奇迹提问”。

举例背景: 一个大学同学自我消沉,不思进取,本来全村希望,现在毕业都难。

……我就继续问:“好啊,现在来想一想,如果你已经顺利毕业了,你真的做到了。回顾这个过程,你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那我★至少要让自己的作息正常起来,要按时去食堂吃饭吧。”

我说:“好,那你能做到吗?”

“奇迹提问”是心理治疗里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提问句式。它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着精巧的设计。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往前看和往回看,所看到的东西经常会不一样。

往前看,你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你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当你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

大象不会再去思考这件事是怎么不可能,它的困难在哪里,而只会思考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时候,你会更清楚,大象的第一步该怎么走。

所以,有时候改变就是这样,它像是一副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把它推倒。

改变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和你心中的大象正面对抗,你需要绕开大象的防御机制。

5. 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不只是一个关于如何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更是一个关于让自己有所行动的策略。

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

“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如果你需要有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经陷入了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

而“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你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你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在大部分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得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所以,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专注于你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因为只有这样,大象才会迈开步伐。

我希望告诉你:不要去妄想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未来,而是从脚下可行的一小步去开始自我的发展。

那么,场到底是什么呢?

“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就像到了寝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工作,而到了餐厅自然想吃饭一样。

在卡巴金正念培训的那个场里,静默、席地而坐、偶尔唤醒我们的铜铃声,都是行为线索。

《了不起的我》_2

6. 养一个自己的“场”

要想用好“场”,我们先要弄清“场”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场”的第一个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在一个空间里,别人都在埋头工作,它自然也会暗示你努力工作。

很多人说,高中三年,是自己最努力的时光。那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让高中教室变成了一个很有力的场。

跟你透露一下,我这个课的内容,就是在我们省图书馆的自习室里完成的。我家里有书房,为什么要每天到图书馆工作呢?就是因为这里学习的人多,“场”的力量比较强嘛。

这个场景你当然懂,但不是那么好实现。如果每次都要到图书馆才能进入学习和创造的状态,那么对环境的要求也太高了。

所以,我们要重点说说“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了:★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我来举个例子。

我家里有一个书桌,在这个书桌上,我只做跟工作有关的事。如果写着写着,我想浏览网页或者看电影,★我会要求自己换一个地方,比如到客厅的沙发上去。因为,如果我在这个书桌上娱乐,这个书桌作为工作的“场”就会被破坏掉。

所以,“场”这个东西并不玄虚。

它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如果你经常感到疲惫,可以给自己做一个“恢复精力”的场,比如:每天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让自己恢复能量。

讲到这里,让我们再来深入思考一下,“场”到底是什么?它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你的奋斗、你的挣扎、你的灵光一现、你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你却意义重大。

如果你有意识地让它们只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开始有了记忆,它就变成了能调动和激发大象的“场”,这里就成为了存储你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7.情感触发:让改变自然发生

越自责,越放纵

人们习惯的方式,是用焦虑恐惧,也就是用恐吓的方式来促成改变。

原因是,焦虑和恐惧的力量最强大,最容易被激发和控制。比如:

·在学校里,老师用批评来让学生听话;

·在工作里,公司用末位淘汰制来让员工努力干活。

我们也总是习惯用自责的方式来给自己压力,觉得这样能促成进步和改变。

内疚和自责能推动大象改变吗?当然不能。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一边内疚自责,一边拖延着不愿意改变了。

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很多你想改变的应对方式,比如:吸烟、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而产生的。

现在,内疚和自责增加了你的焦虑和压力,那你会用什么办法处理它们呢?当然还是吸烟、乱吃东西、拖延这些老方法了。

你要知道,那个你责备的自己,也正是那个要承担改变责任的自己。★如果你都已经把自己骂得士气低落了,那你还哪里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呢?TODO: 不要自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你们说她做得不错,其实是在说,她只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了。

“我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所以,你对自己还好吗?想起自己的时候,你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带着爱、同情和期待呢?

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也许,你就应该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了。

第二序列改变

事实上,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个,是作为内容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毕业3年中不断换工作),就是工作。

另一个,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他不停换工作这个行为。

他一直在改变的,是工作这个“内容”。而他真正需要改变,却没有改变的,是用不停换工作来应对焦虑的应对方式。盲目寻求变化,没办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8.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其实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从第二序列改变这个概念,你就能了解,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难在哪里呢?难在忍受。

人只要有焦虑,总是想要改变的。可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的常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去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误解是,很多人说自我接纳的时候,其实是把它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经常有来访者跟我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好。很想接纳自己,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呢?”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他其实是把自我接纳当做获得幸福、平静、快乐的手段。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自我接纳了,那我就会变得更好了。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9.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我可以给你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

比如:★我们会偶尔焦虑、会失眠,会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一棵树从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

·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身体或者心理受到伤害,会缓慢地恢复,这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所以,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做改变,世界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

不能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急着改变,如果我们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自我接纳说的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什么呢?就是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10丨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Επίκτητος)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

世界在不停地变化,我们的经验也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

在行动上,我们要改变世界,可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11丨僵固型思维:为什么你会活在别人的评判中?

今天我们所讲的僵固型思维,就是要告诉你,能力并不能预测一切,有时候怎么看待能力,要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为什么表扬孩子“聪明”和表扬“努力”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德韦克教授解释说,表扬聪明和表扬努力激发了他们不同的心智模型。

表扬“聪明”实际上暗示了这样的观点: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解难题只是证明你聪明不聪明的方式。

一旦孩子接受了“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观点,而他们又被夸聪明,那他们自然就会努力维护聪明的形象。他们会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对自我的关注上来。这就是僵固型思维的特点。

相反,表扬“努力”却暗示着: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既然人的能力并不固定,他们不需要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能把目光专注到努力本身。

关注自我证明,还是关注能力成长,是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重要区别。

一个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他不行;而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却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成长的机会。

僵固型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如果你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你能力不够,所以就算努力,他们也会偷偷努力;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以努力为荣,因为他们觉得努力就是激发能力的手段。

他们对批评的看法也不一样。僵固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对他本人的负面评价;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是一种帮助人们改进的反馈。

★请记住,如果你相信变化,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会怎么发展才重要。

12丨突破僵固型思维:如何“正确地”犯错?

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因此会把注意的重点放到通过努力来获得能力成长上。

而僵固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聪明和维护自己的聪明形象上。

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我想先请你思考一下,人的能力究竟是怎么成长的。设想一下,如果你每天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做你已经会的工作,虽然工作也很辛苦,你的能力会成长吗?可能不会。

★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

如果你所在的环境提了一个超出你能力范围的问题,你必须努力去解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答错了,环境就会以某种方式反馈给你。

最终,你对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你的能力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就是能力成长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聪明不聪明”,“能力强不强”所形容的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能否促进能力的成长。

而僵固型思维却因为要固守“聪明”的形象,不愿意去面对挑战,从而失去了让自己真正变聪明的机会。

他们会本能地认为:我犯了错,那一定是我不够聪明,没把事情做对。他们会把错误等同于失败。

★当你把错误当失败的时候,你其实认同了这样的假设:事物的发展不是曲折向前的,而是直线式的,最终有一个终点——成功或者失败。而错误就是那个终点。这显然并不是事物发展的真实逻辑。

★错误和失败还有一个不同,错误说的是事情的结果,而失败就引向了个人评价。

管理错误的三种方法

我总结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

「得到」里很多老师都提过《原则》这本书。这本书里,讲到了桥水公司对错误的态度,就是公司不会惩罚员工犯的错误,而是鼓励员工讨论所犯的错误。

为此,★公司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错误档案,把所有人所犯的错误记录下来,供公司其他员工来学习。

错误是一定会犯的。★如果我们惩罚错误,其实就是鼓励大家把错误都藏起来。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这对公司的损失会更大。

转变对错误看法的第二个方法,是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

现在我想来讲第三个方法,那就是制定犯错计划。

我说:“如果要克服对错误的恐惧,你就必须犯错误。你要争取每周犯5个错误,记录下这些错误,反思这些错误的后果是否如你所想的那么严重,并思考你从这些错误中学习到了什么。多做多错,如果你没能在这一周之内犯足5个错误,就证明你做得不够多。”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讲到,有两种游戏:一种叫有限游戏。这种游戏有明确的规则,也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快结束这个游戏,并且赢得这个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错误就是意味着游戏的终止和失败。而另一种游戏,叫无限游戏。这种游戏没有明确的胜负,游戏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游戏继续下去。

★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一个无限游戏,那错误就不是游戏的终止,它是游戏的一部分。你甚至会有意识地犯一些错误,来让游戏变得有趣一些。

13丨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愿望和应该思维的区别

无论是想要儿子变乖,还是工作中想要超过同事,这些愿望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毕竟就像周星驰说的,“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必须”和应该思维经常是相伴相生的。而“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这个预期时,他就会陷入到严重的焦虑当中。

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支配着我们的愿望。

可是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好像变成了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这样我们就失去了我们的自主性。

我问他:“让同事喜欢你,或者超过你的同事,究竟是你的愿望,还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想了想说:“这应该还是愿望吧。”

我说好,★那你就去想,为什么它们不是必须的,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理由都列出来。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以完成,也可以不完成的东西,而不是必须要做到的东西,那我们会不会太容忍自己偷懒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当一个人说“我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这件事,而是说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不是关于外在世界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

他自己愿意投入和奉献多少,这当然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但是他决定不了这件事是否能做成。就算他有很大的愿望去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来迁就他的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

第二,★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做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变得更灵活。

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你越会去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你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最后我想说,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你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你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

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

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14丨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上节课我们提到,应该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另一种是对自我的应该思维。

今天我们就来讲第二种——对自我的应该思维。

简单来说,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暴政”,让我们在压迫中找不到自我。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他会想,“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既然那些成功的人都很努力,头悬梁锥刺股这件事我也会啊。”于是他开始遵照内心应该的规则行事。

他读书、听讲座、学习。可是他心里并没有特别想做成的事情。只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努力总是对的”。

有时他更像在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呢?

是的,他并不真的想要继续努力,而是希望通过摆出努力的Pose,来满足他心里我“应该要努力”的想法。

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这就是应该思维胁迫下的自我和自然状态下的自我的区别。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应该思维其实就是用别人的标准来代替自发行动的思维方式。

★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

15丨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习得性无助是对伤害的抽象。

B笼子里的狗不仅受了电击(之前受电击的笼子没有任何可以关闭电源的开关,换一个可以逃走的笼子后,受了电击也不知道跳出去了,小象+绳子例子类似),而且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不是电击,而是电击下形成的这种信念,让B笼子里的狗放弃了挣扎。塞利格曼创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来总结B笼子里狗的表现,叫做“习得性无助”。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背后,我们也经常想“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绝对化思维。

这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假设有个叫小罗的年轻人,他刚毕业不久,到一家创业公司工作。

这家创业公司由于刚起步,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而且老板因为自己压力也很大,对他非常挑剔。结果做了半年,他挨了老板很多骂,还被开除了。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创伤事件,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那他会怎么想呢?

如果他受的伤害比较小,他可能想:我不适合这家公司的工作。他对重回这家公司会有恐惧,这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把防御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小罗就可能想:我不适合去创业公司工作。这样,他就把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排除了。

如果他的防御范围再扩大一点,他就可能会想:我不适合去公司工作,也许我应该考个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

如果再扩大呢?他可能就想:我不适合去工作,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我根本没办法应付。那他的防御范围就扩大到了所有的工作,他可能就选择在家不工作,当一个啃老族了。

从“我在的这家公司很可怕”,到“创业公司很可怕”,到“公司很可怕”,到“工作本身很可怕”。

被开除这件事对他的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就越抽象,他的思考方式就越绝对化,他防御的范围也会越大。

反过来也一样,他对这种挫折的思考越绝对,他的情绪反应也会越大,他会越悲观和沮丧。

先说说第一种绝对化的方式——永久化。所谓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假如因为经常加班,导致你这段时间很疲惫,那么你既可以跟自己说,“我状态不好,我累了”,也可以说,“我很没用,我完了”。

“累了”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它其实是隐含解决方案的。你累了,那你休息一下也许就好了。可是如果“你完了”,这是一个永久性的判断,那就没有变化的可能了。

比如,妻子会指责丈夫,“你总是只想着自己,你总是每天不回家”。丈夫就会回应,“我哪有每天不回家,我只是偶尔一两天有应酬而已,而你呢,你总是这样大惊小怪、无理取闹”。

“总是”就是一种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这时候,我就会问他们,有例外吗?有没有丈夫早回家的时候,或者妻子也是体贴你的时候?如果有,就不能说“总是”了。

悲观思维的第二种绝对化的方式——普遍化。所谓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

如果有人对我不公平,那就是这个世界对我都不公平。我们在前面举例的小罗,从这家创业公司的工作不好,推广到所有的工作都不好,这就是一个普遍化的例子。

悲观思维的第三种绝对化方式——人格化。所谓的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这是一种常有的心理反应。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电影片段,主角遇到了倒霉的事,他就会对着天空喊:“老天爷,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

这就是一种人格化。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这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却让我们陷入了不必要的内疚和自责。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16丨与自我辩驳:如何突破防御型思维的操控?

对于不理性的思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辩驳:第一种辩驳方式,是实证式的辩驳。就是找与不理性的结论相反的证据。

第二种辩驳方式,是逻辑式的辩驳。辩驳的重点,是推理的合理性。几乎所有的不理性思维,都有过度推理的问题。

人有时候会通过抽象化的方式来扩大防御范围。可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这是不合理的。

第三种方式,是实用式的辩驳。简单地说,就要问:“我这么想有什么用。”

三种错误的思维倾向

可是大部分人并不习惯用“有用”、“没用”来思考,他们的思考方式背后,有一些错误的倾向。

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可以把这种错误倾向归结为三类。

★第一种倾向,是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事实真相,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实,以前我也这么想,但现在我不再这么想了。对于“我有没有魅力”、“有没有人喜欢我”这样的事情,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相。探究这样的真相也就毫无意义。

★第二种倾向,是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真相,而很少去容纳其他可能性。

“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知道。”如果你这样想,你就很难有改变的空间了。

第三种倾向,是我们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非理性的,但是很爽、很带劲,所以就是要这么想。

比如,“我就是要把她想得很坏,否则不解我心头之恨。”,“我就是要把自己想得很糟糕,就是想丧一下。”

关于这一点,我是这么想的:

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失望、沮丧和愤怒。可是如果任由情绪把我们的想法带走,那我们就放弃了控制自己想法的责任,也就放弃了做一个理性的人。

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如果让我凭空努力,哪怕我想出再多克服拖延症的方法,也不会有效。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把我们心里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解决问题了,为了完成梦想,你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你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而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想要的东西来思考现实。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自然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也就没有持续的张力了。

18丨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心理对照法:先想好处,再想障碍

心理对照最大的好处,是既通过乐观的幻想,保留了目标带来的张力,同时,又把幻想拉进了现实,让目标切实地跟现实发生联系。

执行意图: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

执行意图是怎么做的呢?就是让你在设想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用一个条件语句——“如果……就……”。

你可以试着把“如果”设置为那些非常简单明了又醒目的时间地点信息。比如,“如果我吃完晚饭,我就会翻开书看几页”,“如果我感觉到睡意了,我就会把kindle放到床边而不是手机”。

一般来说,你预埋的行为线索越具体,到这个时间地点以后,行为线索越能触发行动。一旦你真的做了这样一个计划,你执行的概率要远远比普通的计划要大得多。

★WOOP思维:克服障碍的计划

发明心理对照法和执行意图的两夫妻,决定把这两种思维工具结合起来,变成一种。这就是WOOP思维。

WOOP 思维是什么意思呢?

W ——Wish,就是愿望的意思。你可以先想想你在本周、本月或本年需要完成的愿望。

O——Outcome,最好的结果是什么,这两项是增加目标的张力。

O——Obstacle,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P——Plan,计划。

注意,这个计划就是用“如果遇到了什么障碍,我就怎么做”,这样“如果……就……”的句式写的。

我们经常说,人要仰望星空,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也要脚踏实地,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在幻想中。WOOP思维就是一个让我们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工具。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

这两句话,前者讲的就是专注精进,后者讲的就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同时结合起来,才能既保持积极上进,又能让自己内心平静。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控制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你所担心的事情里,有哪些是你能控制的,哪些是你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专注到你能控制的部分。

实际上,很少有事情是绝对不能控制的,或者是绝对能够控制的,很多事情是混杂在一起的,既有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又有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

那该怎么办呢?

控制两分法的第二步,★对于不能够完全控制的事情,把你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

举例: 你不知道这次实验的数据是否理想,但你知道多做几次实验,更可能获得理想数据;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灵感,但你知道多读几篇文献,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研究灵感;

·你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有时间帮你修改文章,但你知道多催他几次,他更可能给你反馈。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它★能够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了不起的我》_3

20丨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我们说,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

现实是源头活水。

近的思维方式:与现实接触

近的思维会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一条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河流。而远的思维,是只注重头脑中已有的规则,这些规则让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这是一种拒绝改变的思维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前面所说的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是同一种思维方式——远的思维方式。

正念很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这跟近的思维强调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我也把近的思维方式,叫做正念思维。

怎么来学习近的思维呢?我给你总结了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的语言。

所谓的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自己的评价,少用形容词,而尽量用动词来描述正发生的事情。

假如一个人说“这个妈妈很控制”,“这个女儿乖乖的很听话”,那他在想法里,就已经不自觉地把她们放到了一个很难改变的位置。

所以,咨询师只会说:“这个妈妈在咨询室里指着女儿说,我不允许你这样做,而女儿则低着头一言不发。”

注意一下这两种语言的区别。在后一种语言里,你会好奇发生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好奇她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可是如果你只是说“这个妈妈很控制”,那就很难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了。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经常有人问我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经常是这样的,“老师,✘我很内向怎么办?”“老师,我容易紧张怎

么办?”“老师,我有拖延症该怎么办?”

他们在用很远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问题,他们的提问方式正反映了他们思维的方式。他们就是在用抽象的、概括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让他们的问题很难找到答案。而这,也正是他们的问题。如果在咨询室里,有人问我类似“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很紧张”这样的问题,我就会问他们:

✔“遇到哪些人你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呢?在什么场合你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会呢?在与人相识的哪个阶段你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呢?最近你在跟谁交往呢?感觉怎么样呢?”

我这么问的目的,是希望他们用近的语言去描述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我想告诉他们,紧张不是因为他们内向——不是说这不对,而是说这太远了。

你只有真的看到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你才能看到你能够控制的部分,才能找到可能的出路。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在用远的语言思考时,我们总是先去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件事有没有用,再来决定要不要做。

在时间上,先有做事,然后才会有“有用没用”。✔很多时候,“有用没用”只有等做完一件事才会知道。可是,正是我们头脑中预想的“有用没用”的结果,让我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于是,这段咨询被浓缩成了两个问题:★“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吗?”

其实,心理咨询是很注重讲话的语言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现实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戏剧,

随时随地都有新鲜事发生。

走近去看它,感受它,

就是一种近的思维方式。

关于倾听

心理咨询是关于对话的艺术。研究对话久了,我才慢慢理解,倾听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最开始,我以为我听懂了别人在说什么,后来我发现,★我只是在用自己的东西套用别人的经验,等我把自己的东西放下了,我一点都听不懂别人在讲什么了。直到最近,我才又慢慢能听懂一些别人的话了。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所以一个好的倾听者,心里就会有很多的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的心里,而在别人心里,所以他才会提问。

而一个不好的倾听者呢?

他的心里没有问题,只有答案。因为他一早就知道了别人要说什么。他听到别人说的,永远都是他自己心里想的那些东西,不断重复不断重复。

21. 思维发展的三重境界

佛教禅宗有一种说法,用来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的思维就是这样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到重新回归简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某件事的理解会呈现螺旋式的深入,但最后,又能简单地归纳某件事情的本质。

如果人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也能以这种螺旋深入的形式发展,那他的思维,就是一种有弹性的思维。

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找出它不够完善的部分,是很容易的。可是要听到它对的地方,却并不容易。★你要先接受他所说的都是错的,才能听到他说的对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套用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就是把知识当做绝对的真理来学习;

第二重境界,就是知道它是有错的,所以批判它、排斥它、不接受它;

第三重境界,就是重新把它当做知识来学习,★既知道它有局限,也知道它对你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所以,能认识到你所了解的,永远都只是局部的知识,这非常重要。

因为既然是局部的知识,★这局部以外的部分,才会变得分外迷人。你才会想,那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呢?★★这就为进一步的探索留下了空间,而这个探索的空间,其实也是你思维发展的空间,也是你自我发展的空间。

因为你要知道,我们课程提供的也只是局部的知识,如果你知道这些知识之外,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你就不会被这些知识限制住,变成一种应该思维。

所以,★思维的弹性其实就是承认我们自己的限度,并继续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心理学大师米纽庆说,确定是改变的大敌。而有弹性的思维,总是会有不确定的部分,这也为改变留下了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思维对环境有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

一种适应方式,叫同化。简单说,就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把新发生的事情加以修改,以符合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

另一种适应方式,叫顺应。我们不改变这些新事物,而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这些新事物。

局部的知识、流淌的知识、不确定的知识,会不断让新的东西进来。这会不断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这很痛苦,因为相比于固守某些绝对真理,你的思维要经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可是,有弹性的思维,会不断迎接这种不确定性,让它来改变我们自己。这样,思维发展才会快,你才会不断发现你原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让我们来归纳一下。思维是怎么进化的?

其实很简单,★就是承认我们了解的只是局部的知识,并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而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呢?

★是来自别人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情感,所以每个人的想法也会千奇百怪。(不是说要在乎别人的想法,而是说试图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认知)

22丨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就像我们说,是父母生了孩子,但是从关系的角度,你也可以说是孩子生出了父母:因为如果没有孩子,你怎么能自称父母呢?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文字游戏。这关系到我们怎么理解人这种独特的存在。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通常,我们会从个体的角度来思考自我。

我们会假设,存在着一个稳定的、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着我的想法和行为;

相应的,我的想法和行为背后,隐藏的是我的个性,个性决定了我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一定是这个“自我”有问题,比如意志不坚定、情绪不稳定,甚至严重点,有心理问题。

从现在开始,我想请你抛开刚才那个视角,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自我,那就是关系的视角。

这时候你会看到:★其实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你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在办公室,你会努力工作,可是到了家里,你就会往沙发上一躺,反正会有人收拾。内向的你、外向的你;勤快的你、懒惰的你,这些都是你,只是不同关系中的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是一个你很认同,并且也很认同你的老板交给你的工作,你的工作效率会很高。

可是,如果是一个你不认同的老板交给你的工作,你就会非常拖拉,不想去做。这也说明,不是你自己,而是关系,在决定你会不会拖延嘛。

上节课我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研究表明,夸奖孩子聪明会培养僵固型思维,但是我自信我夸女儿聪明,却不会助长孩子的僵固型思维?

其实思维也是关系的产物。僵固型思维,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我不能暴露我的脆弱,给那个夸奖我的人,以免让他失望。

而从关系的角度,我夸女儿的时候,并没有这层意思。

只是想说我很爱她。关系是有它自己的语言的,女儿读得懂这种关系的语言,自然就不会担心我失望。

23丨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在一段关系里,你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一些行为的期待,因此你随时随地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

这个角色决定了你会怎么想、怎么感受、怎么说话、怎么行动。

人生如戏,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做了唯一的自我。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第一,在回应对方之前,你要先想想,他把你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而你真的想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吗?(举例:记者问你,你怎么看一个问题,是默认你是这个问题的领域专家,代表正统的观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不想扮演这样的角色)(同样一个人,通过话术。让其进入角色: 领导,长辈,朋友,同学,球友……)

第二,如果你和别人相处时,已经有一些不舒服了,那你就要思考,是不是我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了。

第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你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诚地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

我们经常说,人有很多面,要发现未知的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关系的角度,你就能理解。因为你能在关系中扮演很多角色,所以你的自我就有了很多的可能性。

什么是个性呢?其实就是我们在关系中习惯扮演的角色。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

★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角色中,那么这个角色规定的言行举止就会变成你的个性。久而久之,我们就忘了自己还有的其他可能性。而我们的自我,也很难有进一步的改变和发展。

而反过来,★如果我们能 TODO 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我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了不起的我》_4

24丨关系的语言:如何听懂别人的“话外音”?

上节课,你知道了角色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期待。决定你言行举止的,不是个性,而是你在关系中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过程。

如果你不会听,那你就只能听到他们在讨论这些表面的事情。如果你会听,你就会知道,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背后,都是在说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表面上的层面:我们在讨论的很多内容。比如丈夫和妻子在讨论要不要借钱。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层面:这些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只顾对表面的内容信息做出回应,却看不到内容背后,真正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很多的误解。

可以说,关系的语言,是通过说话者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如果你能理解关系的语言,那你就掌握了理解人际关系的密码。

关系的语言:对人不对事

如果你不会听,你就只能听到事情的表面;

如果你会听,你就会知道,每句话的背后都是在说关系。

就像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果你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好的,你同时也确立了什么是不好的;你说什么是美的,那你也同时确立了什么是丑的。

系统里所谓的角色好坏,都是相互造就的。

...

28丨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什么要相互指责?

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关系,是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又能为自我负责的关系。

“都是你的错”的思维源头

在关系中,我们很多生气、愤怒、抱怨的背后,都有这些指责的影子。可是,对于这种思维的源头,也许你就没那么熟悉了。

这个源头就是:✘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

从个体的视角看自我,怎么就会导致“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呢?让我来解释一下。

如果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从个体的视角看,我们会把人从关系中割裂开来,觉得是他的个性,造成了这种关系的问题。

比如:

·这是一个控制的妈妈,所以老公和孩子都对她有意见;

·这是一个软弱的领导,所以员工都反对他。

但是,如果从关系的视角看,我们就会看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的各方相互配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我们不会问这个妈妈是不是很控制,而会想,老公和孩子做了什么,让妈妈这么爱控制,而妈妈又做了什么,让老公和孩子都对她有意见。

如果把人从关系中割裂开看,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首先,它会让你有因果思维,让你认为是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所以才让另一个人有这样的反应。是妈妈控制,所以老公和孩子才对她有意见,才想要反抗她。

因果思维非常讲究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而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既然有因有果,我们就难免要去追究对错,追究谁是不美满结果的第一原因,追究谁该为结果负责。

所以简单来说,★个体视角导致了因果思维,而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冲突也就从这里开始。

通常情况下,偏偏那个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原因,他觉得你才是原因,他只是结果。于是两个人就开始起了争执。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就这样形成了。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因果,也就没有明确的对错。

29丨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自责?

这个听众对他朋友的抑郁是有内疚的。如果他的朋友真的出了一些状况,也许这种内疚就会转化成自责,他就会想:“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好好劝他,他才不去做心理咨询的。

★这里面既有一种同情,也有一个隐含的假设:觉得我很重要,甚至能够影响朋友的决定,能够为他的人生负起某种责任。

我为我负责,你为你负责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明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这么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

30丨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既不愿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而把彼此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自己。

去年过年,网上流传着一篇声讨父母的檄文,是一个男生写的。

他北大毕业以后,就到美国留学,从此再也没回家。可是人没回家,心却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就写了一篇长文,历数父母以前对自己的种种伤害。

我看到这篇文章,心里想的是,为什么他都已经不回家这么多年了,却还是放不下这种伤害,要用写文章声讨的方式,跟父母再次纠缠在一起呢?

其实,他是在期待父母能意识到自己对他的伤害,给他一个道歉。很多的愤怒、控诉、攻击,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向我们道歉而已。可是,期待对方道歉,是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也许有一天他的父母会醒悟,会向他道歉,也许他们不会。可是,他要花多少时间守在这段关系里,等待这个道歉呢?

如果他一直等着某个道歉,那他就会一直把自己放到这个受害者的位置,不停暴露自己的伤口,来强化对方需要道歉的理由。

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31丨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呢?

其实主要的根源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一个人如果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那他就很容易变得敏感内向,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中,把别人的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做自己的情感。

而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一个理论,指的就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对于评价这是谁的事情,也有一个简单的准则:那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课题分离解决人际难题

第一个难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比如:

·室友太吵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

·朋友借了我们几百块钱忘了,我们不知道该不该要;

·同事抢了我的功劳,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不满。

表达需要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总是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我们应不应该表达,而不是★根据我们自己真实的需要。

如果我们在以往的人际关系中遭到过很多拒绝,那会让表达需要变得更加困难。

可是,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思考,这件事就变得简单了:表达我们的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接受还是会拒绝,那就是他们的课题了。

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也许别人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可是“表达需要”本身也是一种需要,至少这种需要,我们是可以自己来满足的。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

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

人的事和我的事,

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这就是课题分离。

32丨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课题分离所倡导的,不是把人与人分开的孤立主义。人总是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

比如,你看到你爱人又在淘宝上买了一堆东西。也许你会说:“你太浪费钱了。”

可是,“浪费钱”就是一个评论,不是一个观察。

如果按照非暴力沟通的模式,你应该说:“我看到你又买了很多的东西,我觉得你太浪费钱了。”这样,就把观察和评论分开了。

这是因为,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

所以,当你跟伴侣说:“你太浪费钱了。”的时候,你其实也是在说:“我有权力评价你,你需要接受我的意见。”

也许对方自然就会反抗:“我哪里浪费了?都是我们需要的东西啊!”

也许她反抗的,不是评价这件事本身,而是在评价背后的关系。

所以强调观察,就是强调把“我的意见”和事实分开。

我观察到的事实,就是我们都能共享的东西。事实里并没有我的意见在,也就不会有评价所造成的不对等的关系,自然就更有利于沟通了。

我再来强调一下:

评价是我的东西,是我对事情的意见,而★观察是我们能共享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讲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亲近人之间才)

就是说,✔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评价。

比如,“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不公平”,“不公平”是想法还是感受呢?是想法。

同时,不公平也是一种评价性的想法,对方很容易会把它当做批评。

如果要表达感受,也许你可以说:“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很沮丧,或者很委屈。”

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我很委屈,你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去批评他,而是去了解他,安慰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它像是一种邀请,通过把我真实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邀请你来跟我真诚地理解和沟通。

“表达感受”像是一种邀请。

通过把我真实的、

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

来邀请你跟我真诚地沟通。

33丨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精神上,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笼统地分为三个阶段,这是自我不断从关系中分化的阶段,也是自我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和他人都是围绕着他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所以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做是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做是别人关注的中心。

当他们发现,别人居然也只是在关心他们自己想关心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惊讶,并感到深深的挫折。

第二个阶段,是他人阶段。

当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就开始让自己去迁就别人运转。

我们就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心、愤怒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会变成一个老好人,不敢确认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会因为没法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深深地内疚和自责。

这个阶段,就会遇到我们前面所讲的人际关系的种种难题。

第三个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我们开始能够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别人再也没法限制我们,除非我们想要接受这种限制。

我们变得自由了,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我们在关系中所做的事,也更发乎本心了。

在帮他(举例:爸爸帮儿子高考选专业)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不得不帮他,是我们想帮他。不是儿子要求我们帮他,也不是他一定要接受我们的帮助。

这样,你给了自己自由,也给了儿子自由。

34丨转折期:为什么逆境是人生的新机会?

每一个转折期,都在更新你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都在考验你的意志和精神,都在给你的自我增添新的内容。

所以,怎么经历和度过转折期,就是自我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阶段向新阶段过渡的过程,

很像死亡和重生。

自我中受限制的、老朽的部分,

在转变中慢慢死去,

但是新的自我,

在这种变动中生长起来。

35丨结束:如何与旧自我脱离?

我们说,转变会产生新的觉悟。可是新的觉悟很难一开始就有。你知道这也许是错的,但你很难马上知道什么是对的。

……可是换个角度,★目标在组织你生活的同时,也会让你的思维变得狭窄,让你只看到和目标相关的部分。

自我的发展需要空间。

就像装修一所房子,

你需要先把旧家具搬出去,

才能把新家具搬进来。

只有先结束、先放弃,

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

所以,转变是从结束开始的。

36丨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也许在转变的这个阶段,我们就是需要低落和迷茫。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你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这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这段时间,也许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无所事事,你只要耐心等待,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变化发生。

在迷茫期,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它却是重要的。在这段时期,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那些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

就像萧索的冬天在积蓄春天的力量,迷茫期也在积蓄重生的力量。

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蓄着“有”。作为一段特殊的容器,这段迷茫期里,有过去自我的结束,也有未来自我诞生的种子。

“病就是一种方法,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使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次是进步。 亲爱的卡普斯先生,现在你自身内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你要像一个病人似的忍耐,又要像一个康复者似的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 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当你是你的医生的时候)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

里尔克的这段话说的是:★病是有机体让自己康复的方式,就像迷茫是让我们重新清晰的方式。

37丨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己?

从个体的角度,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心理弹性,说的是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在我看来,心理弹性的核心,就是培养容纳变化的思维。

这跟我们所倡导的文化并不相同。我们的文化总是在倡导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它背后的潜台词是:坚持是勇敢的,而放弃是懦弱的。

★可有时候,你还得学会,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栽了、承认失败了,才会发现,原来还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如果不放下原先的东西,你就看不到新的可能性的。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很需要勇气。

说到这里,我已经讲完了转折期的三个不同阶段:结束、迷茫和重生。我想请你一起思考一下,转折期的重生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重生的本质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

·在结束阶段,我们从原先的环境、身份和目标中脱离;

·在迷茫阶段,我们会跟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

·而在重生的阶段,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目标,一种新的认知结构,一种新的意义感。

相比于原先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损失和变动,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同时,重生也是人生重组的过程。

那些我们人生中腐朽的东西,已经在变动中去掉了,而我们原先人生中有活力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扩大。

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我们重新出发,变得更加灵活和坚韧,直到下一次转变的到来。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转变中,变得深刻而复杂的。

38丨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通过类似职业倾向测验这样的工具,来发现真实的自己,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己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

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在哪里呢?

我觉得,问题在于,当我们说发现真正的自己时,我们★正在以一种静态的方式看待自我。

我们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成型了的东西,只不过它被类似纱布之类的东西遮住了、蒙蔽了,所以你看不到它。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遮住自我的纱布拿开,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我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而实际上呢?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如果不去响应内心的召唤,在你厌倦去上班的那一刻,在你半夜醒来的那一刻,在你偶尔失神的那一刻,你就会意识到,

自己没有接受人生的挑战,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39丨关系转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失去?

所以,该怎么接受结束呢?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40丨转折期选择:依据经济模型,还是心理模型?★

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我们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举例: 一个读者给我写信,说自己原来在一个小城市创业做英语培训。当工作步入正轨了,她就想:是该到杭州创业呢,还是继续在这个小城市工作?

面对这样的选择,通常我们有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我们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比如,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需要说明一下,经济学的模型倒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

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能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这种决策模型也是有弊端的。

第一个弊端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这也是我们困扰的原因。

第二个弊端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

换句话说,这样的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假如真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和你一样的选择:这就是比大小而已嘛。

另一种思路,我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我发现,很多人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得失。但是他们仍然会用经济选择的模型来思考。

我猜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你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用经济学模型去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是你要知道,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除非你是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非常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你可能会问,那选择也要照顾现实啊。如果我的选择完全不顾现实,那我岂不是用幻想来逃避现实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选择的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举例:读博可能延毕,又不喜欢实验室的人文环境,导师也不管,师兄弟竞争激烈,在考虑是否退学)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脱离开环境本身。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

✘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

所以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在这个时候,他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了不起的我》_5

41丨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压力有害健康”这个观点本身。

从这个报告看,你怎么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有时候甚至比你遇到的挫折本身更重要。

创伤会改变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只看到创伤的害处,那这种害处会因为我们害怕它而加重。

创伤会带来负面影响,这当然是一个事实。

可另一个事实是,有相当比例的人都从一些很严重的创伤中复原了,甚至他们还得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成长。

社会心理学家罗尼·吉诺夫·布尔曼(Ronnie Janoff-Bulman)在他的著作《破碎的世界假设》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假设世界”。他说: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维护着一些天真的假设。

成人世界主要有三个隐秘的 “天真的假设”:

1.认为世界是友善的。

2.认为世界是公平的。

3.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控可预测的。

这三个基本的假设组成了一个这样的观点:只要我做一个好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工作,我就能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假设,整个社会都在维护这几个假设。

在创伤中,关于世界的一些天真的信念坍塌了。可是,就像一所不牢靠的房子,它坍塌了以后,建造房子的砖头却还在,我们就用这些砖头,建起了新的,更牢固的房子。

42丨人生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什么是人格呢?

你大概认为就是这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讨不讨人喜欢、保守还是激进之类。可是,这只是这个人很小的一面。

可是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说,人格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特质,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这个层次的人格。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一些心理测试,包括星座的理解,都是在基本特质这个层次上的。

第二个层次,是个性化的应对方式。

比如我们的目标、防御机制、信仰,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的生活任务和中心。这是我们为了扮演好我们现在的角色,完成我们现阶段的人生任务所发展出来的人格特质。

第三个层次,也是人格最核心的层次,是人生故事。

麦克亚当斯说,我们在不停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制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的个人故事。而人生故事,是我们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人格最重要的因素。

人随时随地都在编制自己的故事。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感,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可以说,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在完成一个独特的故事。

人随时随地都在编制自己的故事。

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感,

也来源于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43丨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人不会为自己要走的路后悔,

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召唤后悔。

故事是一个中介,它告诉我们会经历什么样的转变,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最终会往哪个方向走。

通过这些英雄故事,我们把我们自己的经历和历史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把我们自己的人生和那些曾经走过这条路的英雄们联系在一起。

没有什么路是一定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借着走这些路,修炼我们自己,发现我们自己。就像坎贝尔说的,所有这些英雄之旅,说到底,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旅程。

44丨青春期使命:如何确立身份认同?

...

46丨成年早期使命(二):如何建立职业认同?

在亲密关系中,颜值高固然好,但真正关键的,是你们是否建立起了能够分享彼此的亲密感。

同样在工作中,真正让你觉得幸福的,是你是否认同你所做的事情。

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

职业认同意味着,你能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并把它当做你自我的一部分。职业的人际关系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它包括了我们和工作伙伴本身的关系。比如,你愿意投入到一种协作关系中,你认同与你共事的人,你有这个行业的前辈作为榜样,并愿意接受他们的指导。

第二层含义,职业的人际关系还包括了我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有一种说法,说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这三个层次背后所假设的人际关系是不同的。

·生计代表的是一种你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

· 事业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

·而使命呢,则变成了一种你为职业对象服务、奉献,甚至牺牲的关系。

正是对职业背后关系的认同,把你逐渐塑造成了一个有技能、被需要、肯奉献的专家,你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扩展了你的自我概念。

如果你不认同职业背后的关系,那你就很难做出职业承诺,也很难建立职业认同。

你会把工作当做自我之外的东西,把它看作一种负担、一种苦差、一种临时之计,就好像你真正的生活从未开始,因为你不想要它。

心理学家范伦特(George Eman Vaillant)说,职业认同有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和满足感。

第一个标志,胜任感是说,你能胜任这个工作,你能在工作中体会到能力的成长,并获得一种成就感;

第二个标志,承诺是说,你愿意投入到某个职业中,你会对这个职业保持某种忠诚,并把它视为你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个标志,报酬是说,你从职业中获得满意的回报。

职业体现的是一种互惠关系。如果你没有从这个职业中获得相称的回报,那你就会有被剥削感,你也很难投入到职业当中。就像一段只会爱她、关心她,但不会回报同样的爱和关心的单恋一样。

报酬也把职业跟爱好区别开来。爱好是可以不计较报酬的,但职业必然会计较。

第四个标志,满足感是说,职业跟你的自我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就好像你在做你的工作时,有一种很踏实的、本该如此的感觉。

第四种职业认同的标志——满足感是怎么来的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有人说,这是因为这个工作能够体现你的优势。有人说,这个工作符合你的性格特质。我觉得都对,但是都不完整。更完整的说法是,你能把你所从事的工作,镶嵌在你的整个人生故事里,变成你整个人生故事中有机的一部分。

真正的职业认同,需要把我们的人生境遇与工作产生深刻的联系,并把工作整合进我们的人生故事里。这种人生故事的整合,才是职业认同最关键的部分,也是能让我们产生满足感的最关键的部分。

我们听过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鲁迅先生。他想当医生,是因为家人被庸医所害,让他有了治病救人的想法。

而他弃医从文,又是因为发现精神的医治比身体的医治更紧迫也更重要。

这种★把职业和人生故事联系起来的职业认同,它赋予了工作意义感,也继续回答了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延续和深化。

47丨中年期使命(一):如何塑造下一代?

但是,也有一些人,人到中年以后,反而开始渐入佳境。他变得更成熟、更有经验,也更有创造力。一些人开始摆脱了“小我”的限制。他们的人生境界也因此开阔起来。

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到了中年,他们和世界、和他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别人既变得不重要了,也变得更重要了。

变得不重要了,是★我们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相应的,也不再那么在意世俗意义上的规则和成功,我们会更多遵循自己的内心来做决定。

变得重要,是因为★我们开始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开始从他人的成长中,获得新的可能性。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部分✔

48丨中年期使命(二):如何传承人生经验?

今天的课,我们讲到了家庭以外的繁衍,重点讲了繁衍的三种形式:

1.创造;

2.传承和使命感;

3.繁衍的互惠。

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时候,

需要一个榜样和领路人;

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的时候,

也需要一个能够指导的对象,

帮助他发展繁衍感。

49丨晚年期使命: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在成年期找到了足够的繁衍感,你不会那么害怕死亡。因为你知道,你关心的下一代,你自己创立的事业,那些你爱的、把生命寄托在上面的东西,都还会继续。

自然以超越自我的方式演化,而我们只不过是这个宏大剧目中的一环。这个剧目,在我们出生之前早已开始,在我们离开之后,也还会继续。

佛教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把“自我”看作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因此产生了对自我的执着,觉得自己的快乐痛苦需要欲望都是重要的。

而这不过是一种幻觉。自我不过是因缘际会结合的产物,只是一个过程。要解除这种痛苦,佛教就要通过打坐修炼的方式,来参透“无我”的道理。

我觉得,我们前面所讲的人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走向“无我”的过程。

只不过这个“无我”不是通过打坐冥想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扩大自我的社交半径,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投入职业、关心下一代,通过把自己交付出去来实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人生每个阶段最大的难题,就是克服各种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

在一行禅师写的佛陀传记《故道白云》里,佛陀已经垂垂老矣了。他的皮肤已经有很多皱纹,脚上的肌肉,也松软无力了。那时候佛陀已经决定,在三个月后入灭。

他和侍者阿难陀最后一次爬上了灵鹫山。在山边,望着夕阳缓缓落下,佛陀说:

“阿难陀,你看,这灵鹫山多美!”

★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它那刻的美。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用处的话,也许就是让你意识到,你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丽。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句话既能让我们陷入虚无,也能让我们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50丨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我并没有完成建立亲密关系的课题,可是我有了另一种本领,容纳孤独的能力。”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也让我思考,人生发展阶段的本质是什么。

我觉得,其实是★对矛盾的适应。

人总是处于矛盾当中,自我和他人、亲密和孤独、理想和现实、生和死,每一个阶段,我们的矛盾都会不一样。

如果你适应了这个阶段的矛盾,就会收获这个阶段的品质,你的思维也能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为什么我们要在每章的最后一节,否定前面的内容呢?

这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为了对应真实的自我发展规律。自我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年轻的时候,我们认定自己是某种人,后来发现,其实不是这样;

·我们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亲密关系,后来发现,也不是这样;

·我们觉得自己会走上某条人生道路,后来发现,也不是这样。

这种否定,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否定不是说了“是”,然后又说“否”,说了“对”,然后又说“错”的那样的否定,★而是“除了这个,还有更多”那样的否定。

它不仅是否定,也是继承。我们就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中,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找出它不够完善的部分,是很容易的。可是要听到它对的地方,却并不容易。你要先接受他所说的都是错的,才能听到他说的对的地方在哪里。”

知识的价值,不是给你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从生到死,

我们的起点一样,终点也一样。

而展开的过程却不太一样。

这个过程,才是人生的本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