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Nature子刊:精胺介导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叶片的新机制!

Nature子刊:精胺介导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叶片的新机制!

时间:2019-03-11 17:21:38

相关推荐

Nature子刊:精胺介导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叶片的新机制!

多胺是微生物中普遍存在且必不可少的氨基酸衍生物,但并非所有真菌都能形成或需要精胺。有趣的是LC-MRM检测到稻瘟病菌菌丝体中存在精胺,并且较早的一项研究证明孢子中的内源性多胺(包括精胺)在形成附着胞时被动员(Nature Communications | 稻瘟病菌的细胞核效应蛋白通过转录重编程调控宿主免疫!近5年56篇高水平文章!Nick Talbot院士团队在水稻抗病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Richard A. Wilson 课题组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Spermine-mediated tight sealing of theMagnaporthe oryzaeappressorial pore–rice leaf surface interface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假设M. oryzae保留了从必需的多胺亚精胺中合成可分配的多胺亚精胺的能力,这是由于在水稻感染过程中未明确的作用。为了研究这一点,本文首先试图筛选和鉴定同源的M. oryzae精胺合酶编码基因SPS1。

Raquel O. Rocha, Christian Elowsky, Ngoc T. T. Pham & Richard A. Wilson. (). Spermine-mediated tight sealing of the Magnaporthe oryzae appressorial pore–rice leaf surface interface. Nature Microbiology 5, 1472-1480, doi: /10.1038/s41564-020-0786-x

细胞粘附介导了许多重要的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毁灭性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中,功能强大的富含糖蛋白的粘液将黑化和加压呈拱形的侵染细胞(即附着胞)附着在水稻叶表面。巨大的内部膨胀压力作用于侵入钉,该侵入钉从附着胞基部的未变黑的薄壁孔中冒出,迫使其穿过叶片的表皮,在此处它延长了下层表皮细胞中的侵入性菌丝,黏液封闭在附着孔周围有利于膨胀的形成,但是黏液分泌和附着胞黏附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了精胺在通过减轻附着胞中的内质网(ER)压力促进黏液生成中,发挥了意想不到和唯一的作用。缺乏精胺合酶编码基因SPS1的突变菌株完成了附着胞发育的所有阶段,包括侵入钉的形成,但是由于附着胞黏附的减少,导致溶质泄漏,使表皮渗透失败。从机制上讲,精胺抑制了NADPH氧化酶-1(Nox1)产生的脱靶氧自由基,否则会引起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的蛋白质反应,从而严重减少粘多糖的分泌。科研人员的结果表明,通过ER的氧化还原缓冲作用的精胺代谢可加强附着胞黏附和水稻细胞入侵,并提供对宿主植物感染至关重要过程的见解。

图1 | 水稻叶片表皮的附着胞渗透需要SPS1

图2 | 附着胞黏液的产生和粘附需要SPS1

图3 | 精胺是附着胞粘液产生,粘附和渗透所必需的

图4 | 精胺缓冲Nox1产生的ROS,以减轻ER压力并促进粘液分泌

Raquel O. Rocha, Christian Elowsky, Ngoc T. T. Pham & Richard A. Wilson. (). Spermine-mediated tight sealing of the Magnaporthe oryzae appressorial pore–rice leaf surface interface. Nature Microbiology 5, 1472-1480, doi: /10.1038/s41564-020-0786-x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宝宝与猫狗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Cell专刊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高分文章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肠道细菌人体上的生命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