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都有什么不同 – java – 前端

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都有什么不同 – java – 前端

时间:2020-02-16 20:53:00

相关推荐

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都有什么不同 – java – 前端

长文慎入。

总述

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这其实是自20世纪以来陆军的几个发展阶段。从行军作战的角度,陆军可以分为骡马化,摩托化和机械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则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的新概念,可以用“C4ISR”这几个字母概括,主要是信息交换和指挥层面的变革(当然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信息交换,并不是从信息化提出才有的)。数字化是信息化的一个阶段,指的是实现的硬件是基于数字电路的,计算速度和抗干扰能力都要更强。信息化的未来方向则是智能化(AI),这个不展开说了。总的来说,信息化和数字化都是软件层面上的变革,与摩托化机械化建设有显著差别,所以大家全文分两个部分来论述。

摩托化-机械化

摩托化的出现

摩托化(Motorized)可不是全军都开摩托车,这是相对于徒步行军,骡马运输的部队来说的。摩托化步兵依靠军用摩托车、汽车完成物资运输和行军。但车辆由于缺少装甲,不具战场作战能力,越野能力也十分有限,以公路机动为主。士兵到达战场后仍需徒步数公里赶往前线。所以摩托化更多的是军队后勤层面的建设。

一战之前,基本上所有国家陆军都是骡马化运输,虽然早在普法战争就有用铁路调兵,但是这种运输方式没有灵活选择战场的能力,不具备普适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首次出现了用汽车和装甲车运送步兵,这就是最早的摩托化。但那个时候更多是一种雏形,还没有形成完善理论。

19乘坐 A7V坦克的德国步兵

机械化(Mechanized)相对于摩托化更进一步,是依靠载具直接将物资和士兵投送到前线,载具本身也具备作战能力。这比载具只负责后勤运输的理念更进了一步。但这也要求载具本身有装甲防护,以及一定的自卫火力(比如机枪或小口径火炮),并且要具备更强的全地形作战能力。二战前,机械化部队的载具主要是装甲输送车,到了冷战时期出现的步兵战车和运输直升机也包含在机械化的概念中。

需要注意,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除了运输步兵和物资的车辆以外,一般还会混编一些专门用来突击作战的装甲力量,比如坦克,突击炮/反坦克炮,自行火炮等,利用这些被坚执锐的装甲力量寻求局部突破口。

30年代和二战期间主要工业国的摩托化和机械化建设

机械化和摩托化的建设都是在二战过程中得到了的实战验证和发展,但在各国,对摩托化和机械化的探索各有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而且一个国家也可能出现反复折腾的情况,比如苏联。苏联于1930年建成了首个实验性质的机械化步兵旅——第1机械化旅。到1938年底苏联已经有了4个坦克军和数十个坦克旅,但是在1939年取消了坦克军,改为组建摩托化师。1940年又改成了机械化师。开战后发现装甲力量分散使用非常吃亏,于是到了1942年又重建了坦克军,每个坦克军下辖两个坦克旅,一个摩托化步兵旅。所以军队建设是几经大改。

二战期间的苏联摩托化步兵

伴随坦克作战的苏联摩托化步兵

德国则在1937年时首次成立了4个摩托化步兵师,全师大量使用摩托车机动,所以那时候的摩托化步兵师是真·摩托化。

二战德国的摩托化步兵,是真·摩托化。大家对这种车并不陌生,因为鬼子也在用

整个30年代,摩托化的普及速度在加快,但在德国陆军占据的比例并不高。在苏德战争前夕,德国才建成了21个装甲师和13个摩步师——装甲师的数量还多于摩步师,这意味着当时德国绝大多数步兵师仍然是依靠驮马运输的(当然,实际上装甲师里也有摩步团)。大多数人印象里,二战时期德军是下面这样的:

但其实更多的是这样的:

后来德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装甲掷弹兵,是配合装甲部队作战的步兵的统称,其实是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的统称。国防军和党卫军一共组建了近30个这样的装甲掷弹兵师,其中大多数都是摩托化步兵。随着德国的战败,德国的机械化进程也被打破,一直到冷战时期才重新建立起来。

美国在二战前的摩托化和机械化进程其实是非常缓慢的,不论是作战理论还是实际建设。到1939年,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一共只有一个机械化的骑兵旅,非常寒碜。不过美国不愧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虽然起点低,但是追起来毫不费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摩托化机械化建设齐头并进。到1944年,美国所有的步兵师都是摩托化的,所以美国陆军的番号里没有“摩托化”的字眼。排到欧洲战场上的每个步兵师都有1000多辆汽车(一直到50年代苏联的机械化师都达不到这个水平),10多辆M8装甲车。而美国部队番号同样没有“机械化”,所有的骑兵单位其实都是机械化部队。

二战期间搭载半履带车行军的美军骑兵部队

提起二战美国陆军,吉普是少不了标志。很大程度上美军的摩托化就是靠吉普越野车实现的

机械化的新形态——步兵战车的诞生

借着二战期间装甲车辆产能的势头,战后美苏各自继续进行摩托化和机械化建设。需要注意的是,苏联和俄罗斯虽然一直到今天都保持着摩托化步兵师的编制。但实际上从1957年后,摩步师就已经全部机械化了,摩托化彻底成为了历史。因为这个时候的苏联摩步师给士兵配发了BTR-152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和BTR-50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虽然它的装甲仅有几毫米厚,最厚处不过15毫米,但是毕竟是一款集物资运输,人员运输和作战为一体的装甲车辆,使全军具备了机械化作战能力。从此陆军进入了机械化部队+装甲部队的二元化结构。不过装甲输送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作战需求,因此在机械化进程中只是一种过渡。

苏联BTR152和BT50装甲运输车

1956年,一种新式的装甲兵器在联邦德国诞生,这就是Lang HS.60步兵战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步兵战车。这种理念迅速被美苏等国借鉴,到了60年代,苏联的首型步兵战车——BMP-1研制成功,标志着机械化步兵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苏联的机械化部队奠定了BMP系列履带式和BTR轮式装输/步战两种规格步战车的格局。

世界上第一种步兵战车,汉斯的Lang HS.30

苏军BTR-60轮式装甲输送车成员

冷战时期搭乘BMP-1步战车的步兵班

冷战时期的机械化——苏美有别

战后,美苏争霸的核心地带仍然是在欧洲,而欧洲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非常适合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平推。因此苏联战后的机械化建设以二战的经验教训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苏联追求全军机械化,追求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高产量,对设计细节并不过多苛求。这就造成了苏联的坦克装甲车在火炮俯仰角、装甲防护、抑爆性能和人体工程学上普遍弱于美国、德国、英国的同类产品,但是凭借庞大的数量还是足以让西方惶惶不可终日。到80年代,苏联拥有51个坦克师和142个摩步师,装备了5.5万辆主战坦克和6.3万辆装甲车/步兵战车,而北约加在一起仅有不到2万辆坦克(而且比较分散),在欧洲处于绝对的守势。

让北约倒吸一口凉气的西方81军演

这一切得益于苏联对机械化部队的扩充和加强。60年代后期,苏联的摩步师增加到12700人,装甲车/步战车数量达到了470辆;到80年代,摩步师的人数进一步增加到13200人,包含两个BTR摩步团(2×156辆BTR)和一个BMP摩步团(147辆),此外还有150辆坦克,48门自行榴弹炮和18门BM-21“冰雹”火箭炮。

苏联一个摩步排按战斗队形展开的示意图

苏联的机械化建设还包括“天上飞的步兵战车”,以Mi-8和Mi-24“雌鹿”为主,辅以Mi-2侦查直升机。它采用适合对地攻击的串列式座舱,同时还有一个运兵舱,可以搭载8名步兵。到80年代,苏联装备的直升机绝对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与苏联庞大的地面部队数量比起来,直升机的编制还是不足,只能编制到集团军一级,而且每个集团军可能还不到100架。不论是Mi-24攻击&运兵一体化的思路,还是编制方式,都与美国的作战思路体现出了巨大差别。

Mi-24雌鹿直升机

相比之下,美国并没有表现出对大纵深作战的兴趣,与苏联的建设差别相当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军不追求陆军数量,只保持了18个师的编制,即便加上4个海军陆战队师,规模也较苏联要小很多;第二是美军并不追求全军机械化(重型化),其中仍保有轻型师和摩步师,只搭乘轮式越野车辆作战,停留在摩托化水平。但另一方面,美军对空地一体化作战能力十分重视,即便是轻型师也有一个弱化版的战斗航空旅。

从60年代到86年,美国一直实行的是ROAD师(重组陆军师)。这种师的作战方式较为灵活,为10个战斗营和3个旅部和一个空中骑兵旅/战斗航空旅组成(平时只有旅部,战时才会配置具体的作战单位)。陆军机步师中装甲部队比例也相当高,重型机步师包含5个坦克营和5个机步营,拥有290辆坦克,要知道装甲师也就是6个坦克营和4个机步营,如此一来二者差别并不是太大。这样一来,美国的机步师坦克比例显著高于苏军的摩步师(坦克150辆左右)。

80年代的美国机械化步兵

80年代美军主要以M2步战车和轻量化的M3步战车为主

美国在陆军的变革探索中,逐渐确立了空地一体化的作战方式,对直升机突击群执行蛙跳战术和利用攻击直升机消灭敌方地面部队给予了厚望。这一切来自根据科学的计算结果,在战场攻击直升机和装甲部队通常的战损比为12:1~19:1,即便对方拥有野战伴随防空。经86年式师改革后,一个装甲师/机步师的战斗航空旅有AH-64攻击直升机48架, OH-58侦查/攻击直升机50架,EH-60电子战直升机3架,UH-60通用直升机30架,总计;甚至还有一个空中突击师(101空中突击师),包含1个战斗航空旅和3个空中突击旅,拥有接近400各类直升机,其中攻击直升机接近100架。美国机步师装甲师高比例的装甲部队和空地一体化作战的理念,在海湾战争中得到了实战检验。在后面的海湾战争中,101空中突击师两次蛙跳突击的进攻纵深超过了280公里,效率也轻松超过任何一个装甲师。事实证明了在现代陆军的机械化进程中,美军的思路代表了正确的方向。海湾战争期间101空中突击师的攻击直升机群

信息化和数字化

本质上信息化和数字化属于一个范畴的东西,数字化指两个层面,一个是硬件,即以数字电路为基础的信息化。第二个是信息处理层面的,即数据化,对敌偶作战单位,地图,飞行轨迹,各种参数和特征进行量化放入数据库。最终在计算指挥中心中实现计算后,进行决策和命令分发。数字化的部队表面上看与纯粹的机械化部队差别不大,但实际上作战效能天差地别,按照美国自己的报告,数字化部队比非数字化部队的战斗力提高3至6倍。

到今天,信息化已经被总结为一个“C4ISR”,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于一体。直观的理解就是,在信息化作战中,指挥官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到自身部队和整个战场的情况,并实时做出决策并将指挥命令下达,甚至直接精确到车组和人。平级单位之间也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这样,一张稠密的信息网将所有作战单位紧密连接,使军队的作战更加聪明,反应也更加迅速。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历史并不长。这种作战理念发源于80年代,而美国首次提出要将军队信息化,是在海湾战争之后的1992年,到2000年,已经建成了一直数字化的机步师。到美国才提出要将全军数字化。偶军在起开始进行首个全军数字化部队的试点建设,在这一轮变革中,大家虽然落后,但总算落后的不算太多,还是有希望追上的。

未来的信息化趋势,除去完善现有的理念外,就是智能化。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下,无人化将成为作战武器的一个流行趋势,到时候军队的人数规模有望进一步削减,一个人可以控制更多的武器装备,到时候战争的形态必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战争会变得更像是一场电子竞技。一旦一方在这个“竞技”中落败,以血肉之躯去对抗胜方的无人装备将变得毫无意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