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0-08-31 12:33:35

相关推荐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升力机臂都是通过机械结构从而达到固定在机翼上,可参照专利公开号为cn105539835a(申请号:10030169.0)的一种复合翼垂直起降飞行器。但是升力机臂通过机械结构固定在机翼上的这种方式会增加安装结构重量,同时,整体刚性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升力机臂通过机械结构固定在机翼上的这种方式会增加安装结构重量,整体刚性强度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和两个机臂,其特点在于,两个所述机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机身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机臂与所述机身之间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将两个机臂与机身一体化,利用机身融合机臂,减少机臂的安装结构,从而减轻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整体重量,达到提升飞行航时目的。同时,增强机身与机臂的整体刚度强度,大大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安全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机身的两侧分别具有若干个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机臂。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机身通过两侧的连接部能够提升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机臂上,且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设置在所述机臂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连接部与机臂所连接的区域强度相对较高,增加左机翼和右机翼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左垂尾和右垂尾,所述左垂尾和所述右垂尾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机臂的尾端。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左垂尾和右垂尾更有利于对推进方向的控制操作。

较佳地,所述左垂尾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起落部,所述右垂尾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起落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起落部和第二起落部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一起落部和第二起落部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起飞降落或者停靠时支撑在支撑面上。

较佳地,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起落架,所述起落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底部的前端;

和/或,所述起落架连接于所述机臂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起落架与第一起落部、第二起落部都支撑在支撑面上,对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起到起落支撑作用,从而取消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后端设置起落架,减少起落架的数量,最终减轻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整机重量,从而达到提升飞行航时目的。

较佳地,所述左垂尾上设有左翼动力机构;

和/或,所述右垂尾上设有右翼动力机构。

较佳地,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至少一个垂尾,所述垂尾连接于两个机身的尾端的上方;

和/或,所述垂尾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尾端的下方。

较佳地,两个所述机臂上均设有若干个动力机构,若干个所述动力机构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臂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若干个动力机构共同来驱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垂直升降,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通过将两个机臂与机身一体化,利用机身融合机臂,减少机臂的安装结构,从而减轻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整体重量,达到提升飞行航时目的。同时,增强机身与机臂的整体刚度强度,大大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身1

连接部11

机臂2

左机翼3

右机翼4

左垂尾5

第一起落部51

右垂尾6

第二起落部61

起落架7

左翼动力机构8

右翼动力机构9

动力机构10

垂尾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和两个机臂2,两个机臂2分别连接于机身1的两侧,且两个机臂2与机身1之间一体成型。将两个机臂2分别连接于机身1的两侧并与与机身1一体化,利用机身1融合机臂2,使得机臂2无需通过机械机构来与机身1相连接,减少机臂2的安装结构,从而减轻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整体重量,达到提升飞行航时目的。同时,两个机臂2与机身1一体化,有效增强机身1与机臂2的整体刚度强度,大大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安全稳定性。

机身1的两侧分别具有若干个向外延伸的连接部11,连接部11连接于机臂2。连接部11的一端与机身1相连接,另一端沿机身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与机臂2相连接,机身1通过两侧的连接部11能够提升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稳定性。其中,机身1、连接部11两个机臂2之间一体成型。

机身1的两侧可以分别具有两个连接部11,每一侧的两个连接部11分别连接于机臂2的两端。连接部11的形状可以类似于机翼的形状,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稳定性。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左机翼3和右机翼4,左机翼3和右机翼4分别连接于两个机臂2上,且左机翼3和右机翼4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1对应设置在机臂2的两侧。连接部11与机臂2所连接的区域强度相对较高,将左机翼3和右机翼4分别位于机身1的两侧并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1相对应设置在机臂2的两侧,增加左机翼3和右机翼4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左机翼3和右机翼4分别与连接于机臂2的尾端的两个连接部11相对设置。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左垂尾5和右垂尾6,左垂尾5和右垂尾6分别连接于两个机臂2的尾端。左垂尾5和右垂尾6都能够分别对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航向的方向进行控制,通过左垂尾5和右垂尾6更有利于对推进方向的控制操作。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左垂尾5安装在机臂2的最末端,右垂尾6安装在机臂2的最末端。左垂尾5也可以安装在靠近机臂2的最末端的区域,即安装有左垂尾5的机臂2的部位处具有向末端延长伸出的延伸段。右垂尾6也可以安装在靠近机臂2的最末端的区域,即安装有右垂尾6的机臂2的部位处具有向末端延长伸出的延伸段。

在本实施例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中,将机身1和两个机臂2一体化,之后将左机翼3、右机翼4、左垂尾5和右垂尾6分别安装在两个机臂2上,从而实现了装配,整体结构简单,装配简单且快速,使用非常方便。

左垂尾5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起落部51,右垂尾6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起落部61。第一起落部51和第二起落部61都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在左垂尾5和右垂尾6上分别设置第一起落部51和第二起落部61,使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无需在后端设置起落架,第一起落部51和第二起落部61可以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起飞降落或者停靠时支撑在支撑面上。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起落架7,起落架7连接于机身1的底部的前端。起落架7设置在机身1的前端,第一起落部51和第二起落部61分别设置在机臂2的尾端,通过起落架7与第一起落部51、第二起落部61都支撑在支撑面上,对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起到起落支撑作用,从而取消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后端设置起落架,减少起落架的数量,最终减轻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整机重量,从而达到提升飞行航时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起落架7安装在机身1的前端,起落架7还可以连接于机臂2上。通过连接在机臂2上的起落架7、第一起落部51和第二起落部61来实现对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支撑。当然,起落架7的数量不作限定。

左垂尾5上可以设有左翼动力机构8。左翼动力机构8能够产生升动力,克服重力并驱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垂直升降。当然,右垂尾6上也可以设有右翼动力机构9。右翼动力机构9能够产生升动力,克服重力并驱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垂直升降。

两个机臂2上均可以设有若干个动力机构10,若干个动力机构10沿机臂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机臂2上。动力机构10能够产生升动力,通过若干个动力机构10和左翼动力机构8、右翼动力机构9共同来驱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垂直升降,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其中,动力机构10的数量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10的数量为六个,每个机臂2上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三个动力机构10,且两个机臂2上的动力机构10两两对应设置,左翼动力机构8与右翼动力机构9之间也对应设置。动力机构10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向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动力机构10均设置在机臂2的顶部,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机臂2的底部。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部分不再复述,仅对不同之处作说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至少一个垂尾12,垂尾12可以连接于机身1的尾端的上方,垂尾12也可以连接于机身1的尾端的下方。垂尾12能够分别对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航向的方向进行控制。垂尾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垂尾12分别连接于机身1的尾端的上方和下方。

当垂尾12连接于机身1的尾端的下方时,垂尾12的底部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无需在后端设置起落架,垂尾12可以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起飞降落或者停靠时支撑在支撑面上。减少起落架的数量,最终减轻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整机重量,从而达到提升飞行航时目的。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和两个机臂,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机身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机臂与所述机身之间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两侧分别具有若干个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机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机臂上,且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设置在所述机臂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左垂尾和右垂尾,所述左垂尾和所述右垂尾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机臂的尾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垂尾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起落部,所述右垂尾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起落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起落架,所述起落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底部的前端;

和/或,所述起落架连接于所述机臂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垂尾上设有左翼动力机构;

和/或,所述右垂尾上设有右翼动力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至少一个垂尾,所述垂尾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尾端的上方;

和/或,所述垂尾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尾端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臂上均设有若干个动力机构,若干个所述动力机构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臂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和两个机臂,两个所述机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机身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机臂与所述机身之间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通过将两个机臂与机身一体化,利用机身融合机臂,减少机臂的安装结构,从而减轻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整体重量,达到提升飞行航时目的。同时,增强机身与机臂的整体刚度强度,大大提高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4.28

技术公布日:.01.3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