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9-06-19 05:56:11

相关推荐

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管道现阶段铺设越来越普及,市场上的天然气蒸汽发生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加,现阶段很多小型燃气蒸汽发生器都普遍存在翅片为铝翅片,内部管道为铜管,存在翅片容易烧坏,铜管承压能力有限,因此蒸汽压力一般不超过0.4MPa,由于压力较低,翅片无法承受高温,导致蒸汽湿度较大,使蒸汽发生器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应用于食品蒸煮行业、热水洗浴领域,无法应用到对蒸汽干度要求较高,蒸汽压力超过0.4MPa的工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能够承受0.4MPa以上的压力,可以提高蒸汽发生器的适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烟气通道、保温层和主换热管,烟气通道由固定支架和隔热层组成,隔热层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主换热管的数量为七个,主换热管位于烟气通道内,七根主换热管通过连接弯头依次首尾相连,保温层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保温层位于隔热层外,连接弯头位于保温层内;七根主换热管中首端的一根主换热管连接有进水口,七根主换热管中尾端的一根主换热管连接有出气管,进水口和出气管均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进水口和出气管均一端位于保温层内,另一端均位于保温层外。

前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中,还包括换热鳍片,换热鳍片套设在主换热管上。

前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中,所述七根主换热管其中四根主换热管成一列布置,另外三根主换热管成另一列布置,两列主换热管交错布置。

前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中,所述出气管上位于保温层外的一端设有超温保护阀。

前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中,主换热管的管壁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毫米。

前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中,主换热管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40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0.4MPa以上的压力,可以提高蒸汽发生器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除承受压力高达1.2MPa以外,还具备如下特点:1、换热鳍片选用耐高温不锈钢片,寿命较长;2、换热鳍片与不锈钢管采用激光焊接,不损伤不锈钢管,加厚换热鳍片,能够耐受高温达800度,可以产生过热蒸汽;3、换热管长度控制在400mm以内,确保安全稳定;4、能够多片叠加,拼装使用,方便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1、进水口;2、主换热管;3、换热鳍片;4、出气管;5、固定支架;6、保温层;7、烟气通道;8、连接弯头;9、超温保护阀;10、隔热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烟气通道7、保温层6和主换热管2,烟气通道7由固定支架5和隔热层10组成,隔热层10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主换热管2的数量为七个,主换热管2位于烟气通道7内,七根主换热管2通过连接弯头8依次首尾相连,保温层6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保温层6位于隔热层10外,连接弯头8位于保温层6内;七根主换热管2中首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进水口1,七根主换热管2中尾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出气管4,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安装在固定支架5上,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一端位于保温层6内,另一端均位于保温层6外。

还包括换热鳍片3,换热鳍片3套设在主换热管2上。所述七根主换热管2其中四根主换热管2成一列布置,另外三根主换热管2成另一列布置,两列主换热管2交错布置。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烟气通道7、保温层6和主换热管2,烟气通道7由固定支架5和隔热层10组成,隔热层10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主换热管2的数量为七个,主换热管2位于烟气通道7内,七根主换热管2通过连接弯头8依次首尾相连,保温层6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保温层6位于隔热层10外,连接弯头8位于保温层6内;七根主换热管2中首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进水口1,七根主换热管2中尾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出气管4,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安装在固定支架5上,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一端位于保温层6内,另一端均位于保温层6外。

还包括换热鳍片3,换热鳍片3套设在主换热管2上。前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中,所述七根主换热管2其中四根主换热管2成一列布置,另外三根主换热管2成另一列布置,两列主换热管2交错布置。所述出气管4上位于保温层6外的一端设有超温保护阀9。前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中,主换热管2的管壁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毫米。主换热管2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400毫米。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烟气通道7、保温层6和主换热管2,烟气通道7由固定支架5和隔热层10组成,隔热层10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主换热管2的数量为七个,主换热管2位于烟气通道7内,七根主换热管2通过连接弯头8依次首尾相连,保温层6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保温层6位于隔热层10外,连接弯头8位于保温层6内;七根主换热管2中首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进水口1,七根主换热管2中尾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出气管4,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安装在固定支架5上,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一端位于保温层6内,另一端均位于保温层6外。

还包括换热鳍片3,换热鳍片3套设在主换热管2上。所述出气管4上位于保温层6外的一端设有超温保护阀9。主换热管2的管壁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毫米。主换热管2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4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其原理是主换热管2分两层排布,底部一组由4条主管组成,上面一组由3条主换热管组成,上面的3条主换热管位于底部两条主管正中心位置,便于烟气热量交换时能充分换热。需要加热的热水由进水口1流入,经过主换热管2共7条加热以后,转换成蒸汽经过出蒸汽管4排出,其加热过程中水温逐渐上升,一般在第5条换热管时已经变成蒸汽,再经过第6、第7条换热管继续加热,蒸汽转换为过热蒸汽。当水流速过快时,可以采用两组串联使用,当水流量过大时,可以采用两组以上并联使用,可以灵活组合。四周采用保温棉对连接弯头8进行保温,固定支架上下均尺寸一致,平整,便于叠加拼装使用。

主换热管2采用加厚不锈钢管,厚度选用不低于3mm,以便于承受较高的蒸汽压力,设计压力为1.2MPa。换热主管2共有7条,通过固定支架5的左右两边边框分别对称开孔,通过孔位固定主换热管2的两端。两端通过连接弯头8焊接连接,连接时按照上下两层依次连接,以达到连续均匀加热。由于弯头未参与换热,采用保温层保温,减少散热损失。

固定支架5为四方型,上下平整,四周密封,便于两个炉体叠加使用时能够有效密封,防止产生缝隙而漏空气,使热效率降低。固定支架5的另外两侧也应采用保温隔热板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损失。

出蒸汽管4的位置设置超温保护开关,用于防止缺水导致炉体干烧,超温保护开关为可自动复位型,当温度降低以后,能自动复位,但电路设计上应配套设置超温报警停机,并手动复位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通道(7)、保温层(6)和主换热管(2),烟气通道(7)由固定支架(5)和隔热层(10)组成,隔热层(10)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主换热管(2)的数量为七个,主换热管(2)位于烟气通道(7)内,七根主换热管(2)通过连接弯头(8)依次首尾相连,保温层(6)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保温层(6)位于隔热层(10)外,连接弯头(8)位于保温层(6)内;七根主换热管(2)中首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进水口(1),七根主换热管(2)中尾端的一根主换热管(2)连接有出气管(4),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安装在固定支架(5)上,进水口(1)和出气管(4)均一端位于保温层(6)内,另一端均位于保温层(6)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鳍片(3),换热鳍片(3)套设在主换热管(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根主换热管(2)其中四根主换热管(2)成一列布置,另外三根主换热管(2)成另一列布置,两列主换热管(2)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上位于保温层(6)外的一端设有超温保护阀(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主换热管(2)的管壁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主换热管(2)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400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燃气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烟气通道、保温层和主换热管,烟气通道由固定支架和隔热层组成,隔热层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主换热管的数量为七个,主换热管位于烟气通道内,七根主换热管通过连接弯头依次首尾相连,保温层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保温层位于隔热层外,连接弯头位于保温层内;七根主换热管中首端的一根主换热管连接有进水口,七根主换热管中尾端的一根主换热管连接有出气管,进水口和出气管均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进水口和出气管均一端位于保温层内,另一端均位于保温层外。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0.4MPa以上的压力,可以提高蒸汽发生器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华;周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博恩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5.02

技术公布日:.11.23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