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途径论文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途径论文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论文

时间:2020-05-21 15:54:08

相关推荐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途径论文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这一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途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途径论文篇1

浅谈大学生道德能力培育路径

摘 要: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道德能力的提高是时下大学生抵御道德困惑以及道德虚无主义等社会因素反面影响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走出价值多元化困扰和进行正确道德选择的内在支持动力。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能力;路径

一、道德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道德能力,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已知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能够鉴别出真善假恶,从而对一定的事件与人物作出比较合理的道德判断以及道德选择的能力。道德能力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伦理体现,是人的诸种道德素质的综合,亦是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所以,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前,中国社会呈现着快速的变化。与以往的社会情形相比,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外来文化大量持续涌入、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在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的同时,还受到一些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例如在某些大学生的身上,就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道德理想迷失、道德观念错位、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失范,还有的学生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些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之出现,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帮助大学生驱除由于巨大的社会变化带来的道德迷茫?怎样让大学生摆脱时下的道德窘境?……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能力,使他们能在不断变动的社会环境中,提高分辨道德是非、辨别善恶美丑、知道荣誉耻辱的能力,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道德能力培育的必要性

道德能力的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应对社会变化与和价值多元的现实需要。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当代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前三十年,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这种似乎时空倒错的压缩式发展变化,把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选择与困惑、理性与情感等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多元还是一元、传统还是现代等一系列问题使我国社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人在自己的道德生活领域面对全球范围内多种价值道德文化的相互激荡,认为对个人态度和价值观没有影响,那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目前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感觉到人们的道德水准下降,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范失去其应有的威信和作用。这表现在:一方面在社会的剧烈变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道德信念与道德规范受到不同方面的冲击,外来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而带来的一些新的道德观念的出现;另一方面,人们对新的道德观念的认知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道德法则难以最后确立,因此无法发挥新的道德观念应该具有的价值;加之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一些腐朽的道德意识没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令人觉得道德规范似乎可有可无,在现实生活中其价值显得苍白无力。

但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毫无疑问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之以往更大的道德空间。例如,随着人们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国人的视野不断地被一再扩展。

人们的道德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诸如人们对道德的认知由原来道德的“克己复礼”,继而转向道德应该保证人们应当生活得更自由;道德标准由原来的近乎严苛转向更多的宽松与包容,道德价值呈现多元化。然而,这种现象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当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以及更多的道德选择时,道德的困惑也随之产生,即如何在多种道德选择中进行合理抉择。

正确的道德选择来自于道德主体正确的道德判断,而正确的道德判断来自于正确的道德认知。其种种都是主体是否具有道德能力的反映。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但在学校里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同时也必须在当前这个动荡纷杂的社会中学会分辨真善美丑,提高自己的道德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自己生活幸福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来培养自己的道德能力。

三、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育路径

既然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承担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向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呢?

首先,培育大学生完备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对于善与恶的认知。一般而言,道德主体意识中对善与恶的认知能力是与道德主体的年龄、知识以及社会阅历有关。当下,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与道德素质,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还不甚稳定。尤其是面对纷繁的社会环境时,面对着善与恶何去何从的选择时,会显得摇摆不定。这主要是因为善与恶在他们的观念中还不是十分明晰。因此,这里我们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加强道德伦理的系统学习,学会辨别真善美丑。诸如人性,它既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也不是天生“人与人之间像狼一样”。人性是社会的产物,“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教育,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道德现象,辨是非,明曲直,从认知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其次,引导大学生学会在道德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是道德主体在实践中的一种自由选择。众所周知,所谓选择就是在客观存在的若干种可能性中择其一;如果人是别无选择的,那就说明这个人是被迫行动的,也就说明这个人没有道德能力。当然,人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活动。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生活范围里面,在绝对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进行的”[2]。所以,从这样的角度理解,道德选择本质上是自由与限制的统一,也就是说,道德主体是在对意志自由和外在必然性关系的把握中实现道德选择的。

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那种认为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无从选择,一切都是预定的宿命观念,必定会导致最终放弃对于道德的自觉遵从,从而丧失道德信念;另一方面还要教育他们,即便是人具有按照自己意志选择的自由,但是这种选择也不是绝对自由的,因为所谓的自由都是在一系列不自由的条件下实现的。虽然目前较之以往相比,人们有了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也有了比较自由的道德选择范围,然而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环境给予他们的自由与选择,与其说是道德的福音,还不如说也许是道德的陷阱。受消极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些学生反对任何有关的道德约束,主张放任自流,以虚无的态度对待文化传统中倡导的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解构道德意义。

这种倾向导致原本具有明确是非准则和善恶性质的事物等不道德现象被视为个人的私事,纯属于个人自由选择。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能力教育,是抵御时下各种负面道德影响的客观要求。对于社会生活来说,道德是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确定的规范,一种无可选择的原则;对于个人来说,道德则是一种个人的习惯,一种个人的选择,甚至是某种个人的偏好。必须使他们懂得要按照社会生活的必然律,按照道德的规范去选择必须遵从的道德律,在学会限制中获得主体自由。

最后,强化大学生自身对于道德规范的自觉认知和遵从,而这应当来源于对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道德作为社会规范,与法律规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道德是要求道德主体自觉自愿遵守的规范,人们不但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乐于遵守,而且还在对其尊奉的过程中感觉到一种快感甚至是幸福。讲到道德修养,人们似乎更加偏重于理解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改造与自我磨炼。但是,即便是这种更倾向于“自我”的道德实践,也是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去引导青年学生。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贯重视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孔子就强调“修己以安天下”。道德修养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活动,特殊性在于其是主体的内心反省以及在其基础上的自我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一个艰难曲折的精神净化与充实的过程,诚如德谟克利特所言:“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斗争的胜利则标志你是深思熟虑的人。”[3]没有经历如此的磨难,那么,主体道德能力的提高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在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反复向青年学生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尤其是在当前外界信息呈现爆炸状态之时,应当保持自身的宁静,坚守自己心灵的家园,而不是在纷繁的诱惑中迷失自己。

总而言之,在时下巨大的社会变迁中,现实所呈现出的道德危机与道德境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他们学会在道德的困境中做到合理的道德选择,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为没有学生道德认知、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能力的提高,就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出现。因此,加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道德能力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会以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去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从而作出道德选择来彰显自身的道德力,能够自觉自律地做到知荣明耻,以正确的道德规范正身律己。正因为如此,道德能力是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6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355.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85.

>>>下页带来更多的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途径论文

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途径论文篇2

论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 据调查,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相当严重的思想道德的混乱性和行为不端性,因此目前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助于改变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大学生中得到贯彻落实;有助于改变社会风气,形成风清气正的文明道德风尚,因此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社会风气出现一些问题,一些人道德滑坡非常严重。正因如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大学生是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其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为了使大学生避免不良思想道德的影响,能担当起国家民族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

一、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人主义、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等思想盛行,人们的思想道德滑坡,大学生也深受其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不仅对大学生本人提高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有作用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改变当今大学生道德状况,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

据调查,当今大学生道德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大学生对是非判断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对善、恶有正确的衡量标准,认为: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耻辱,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为是恶,不以爱情缔结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不讲诚信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当今大学生道德也存在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有:

① 缺乏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追求。因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一些大学生忽视精神追求、忽视道德理想,对精神追求缺乏信心和决心,看重物质利益,以获得金钱多少或以利益多少作为衡量人与人亲疏关系的标准。认为只要能捞到钱就是有本事和有能力,就是所谓的“人才”,在婚姻上把感情和责任置于脑后;

② 在道德实践上存在“两面派”作风即“说的是一套,而做的又是另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据调查,少数大学生为了评上“三好学生”,或为了当上学生干部,或为了拿到国家和省奖学金助学金,或为了入党等等贿赂教师和同学,在选举时拉选票,有一些同学故意捏造事实攻击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课程考试,个别大学生请人代听课、完成作业、代考,更有甚者个别大学生参与赌博和卖淫嫖娼;在男女同学交往上,个别大学生随意在校园或寝室里做出有伤风化的事情;

在助人为乐上,个别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袖手旁观的态度;一些大学生明知是错误现象必须抵制却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甚至对此隐瞒和包庇;在对待长辈上,往往表现出傲慢的行为,缺乏谦恭礼让的态度;在个人生活上,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为人处世上,玩弄欺骗、逢场作戏,结交酒肉朋友;在就业上,一些大学生为了找“好的工作”在个人简历中掺杂使假、捏造事实,夸大个人业绩,甚至编造个人历史。

在择业时更多的是以工资福利多少作为选择工作单位的标准,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应对大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即对大学生进行“人民至上”“爱民”和“亲民”思想教育,让大学生从心里贴近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产生深厚感情;其次,应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一是组织大学生学习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有关增强责任感的案例;二是让大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素质;三是让大学生承担一定的任务,挑起一定的担子,锻炼其担当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再次,应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甚少,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冲击,西方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出现的不谦虚、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就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年大学生中影响又较少,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显得重要。

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大学生中得到贯彻落实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了极大的混乱,特别是网络游戏、网络电影宣传的好逸恶劳、不守规矩的思想等等对大学生影响很大。在少数大学生思想中出现是非不分现象,对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崇高的和什么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分不清楚,甚至把低贱卑微或不道德的行为当成崇高伟大并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加强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非常迫切和必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应对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孙中山曾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接班人一定要具有民族和国家意识。但是当今在个别大学生中出现只关心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对民族和国家利益不重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必须经常组织大学生学习讨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同时组织大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培养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其次,应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缺乏理想信念,忽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追求,自私自利,贪图享受。就业首先以钱多少作为选择的条件,在工作中坚持“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的理念,找对象不以感情为重而是以钱多少作为标准,在学习上不愿意刻苦努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再次,应对大学生加强创新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的拥有者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做改革创新的先锋和闯将,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既要有理念创新又要有实践创新,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应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近年来少数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把光荣当耻辱和把耻辱当光荣,不愿意做好人好事,甚至在行为上违反道德规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让大学生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什么事情是光荣的,做什么事情是可耻的。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正气,抑制邪恶,让遵守道德规范的人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有助于改变社会风气,形成风清气正的文明道德风尚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多方面原因,出现道德滑坡。比如在一些地方出现“给多少钱就去抢救落水小孩”的事情,一些医院出现见死不救的现象,少数大学生“请客送礼”“拉关系”,对评“三好学生”“入党”或当学生干部能得到好处就争着去做,等等。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影响大,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影响社会道德发展水平和状况,因此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做人”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其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全局观念教育。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需要每一个人奉献和付出,“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大学生懂得具有全局观念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近年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充分说明人类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而遭到自然界的惩罚,这一教训非常深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必须学习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知识,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爱护资源的良好品德。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德对带动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形成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思想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使大学生能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同时能带动社会风气发生好转,因此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加强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说,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

在理论上,应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完善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马克思认为人类就是在遵守道德规范下繁衍发展的,离开了道德规范人类无法存在和发展[1]。人类在实践中逐渐总结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情况,根据现实对过去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予以继承和批判。在实践中新创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人处世的教育,而现时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更广泛更丰富,更带有时代要求,如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同样,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有新的方法如说理法、参观考察法、看视频展览法、讨论交流法、写感想体会法,等等[2]。

在实践上,应弥补大学生道德教育上的不足,克服大学生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道德教育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受传统影响较少,受多种思想观念影响较大,思想自由、开放、平等。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采用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改变过去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不足,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

① 改变大学生道德教育理念。过去由于社会的单纯性,道德是通过强制影响实现的。现在受多种文化、多种思想观念的影响,道德教育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发展具有新的内容,必须改变过去的强制影响的道德教育方式。必须通过喜闻乐见多种教育形式,经过人们的自觉选择才能实现,在道德教育的成效上更不能是急于求成的思想。

② 更新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过去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教育;而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关系变化,过去人与人的关系更直接而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更间接、依赖程度更松散。过去人与社会关系更松散,而现在人与社会关系更密切、依赖程度更直接,同时,强调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重要的新的道德教育内容。

③ 改变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教育方式,不仅通过课堂途径,更多采用大学生常接触的信息方式诸如电视、网络或各种“活动”形式来实现[3]。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49.

[2] 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探究[J].贵州教育,(12):4-5.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