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 孤儿家庭寄养协议(七篇)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 孤儿家庭寄养协议(七篇)

时间:2023-10-13 02:34:26

相关推荐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 孤儿家庭寄养协议(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一

有这样一群孩子,正值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双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本该享受生活的快乐、家庭的温馨,却由于父母双亡,或抚养人无抚养能力而限入生活的困境,过早地品尝着生活的.艰辛。他们有的寄养在亲戚家,有的由年迈的老人隔代抚养,他们不能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欢绕在父母膝旁,得到家庭的呵护,他们需要家的温暖,他们梦想在父母的关心教育下成长……

根据市妇联调查摸底,截止20xx年9月底,全市共有14岁以下特殊困难儿童592人。其中,父母双亡的51人;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或改嫁,事实上无父母抚养的150人;一方(双方)服刑在教、一方死亡或离婚,暂时无父母抚养的40人;单亲困难家庭的儿童184人(含抚养人重病或智障的102人);父母双全但双方残疾或重病、隔代扶养的99人,父母一方重病或智障的49人;残疾(病)孩子19人。他们正值道德品质形成、文化知识掌握和身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比一般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因此,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关爱特殊困难儿童传递爱心共享和谐”。请伸出您温暖的双手,擦干特殊困难儿童脸上无助的泪水,抚平他们心头的忧伤,为他们托起理想与希望的朝阳;请奉献您无私的爱,积极参与n+1关爱行动,用爱的阳光哺育祖国的花朵,使每一个特殊困难儿童都能幸福快乐的成长!

爱心点燃希望,行动播撒阳光。无论您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您从事何种职业,男女不限,只要您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身体和心理健康,愿意帮扶特殊困难儿童,就请加入到关爱特殊困难儿童的队伍中来。我们会根据您的意愿,安排需要帮扶的儿童与您结对。您可以单纯对特殊困难儿童进行经济救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可以作为爱心家庭为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做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的辅导员、宣传员,向特殊困难儿童的家长和监护人提供科学的家教观念、知识和心理疏导服务;可以担当“爱心父母”,做孩子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可以为一个或几个孩子开通“亲情电话”,给他们书写“亲子书信”,安慰这些幼小的心灵;甚至可以通过一餐便饭,让他们享受家的感觉。也许您的资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许您的一封信就可以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赠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让我们牵手特殊困难儿童,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您的慷慨解囊将被他人铭记,您的乐善好施将永远被他人尊重。我们期待您的加入,和我们一起为特殊困难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倡议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二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让少年儿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六一”国际儿童节,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引导和组织全镇少年儿童在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经研究,决定在___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庆祝活动,现通知如下,望遵照执行。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积极营造少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必须从儿童抓起。充分认识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要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及所属宣传阵地作用,深入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社会和广大家长依法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意识,宣传科学育儿、科学教子理念,努力为少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整合资源,切实为特殊困难儿童做好事办实事

节日期间,要重点关注重残重病儿童、孤儿、流浪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群体,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慰问和帮扶活动。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倡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特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中,促进少儿全面健康成长。

三、妇联“六一”庆祝活动安排

1、走访慰问活动。“六一”期间,一是对___幼儿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少年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___主要领导及妇联以走访入户的形式对患重大疾病的困难儿童进行重点慰问,关怀其身心健康和生活。

2、联合教育、食药、文化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治,不断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同时开展以“____”为主题的宣传整治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促进身体健康。

3、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一次绘画、写作活动,以“___”等为主题。

四、活动经费

1、组织开展“___”等亲子互动活动,材料费用(___、___、___等)、奖品共计___元。

2、慰问___幼儿园,购买玩具、画册等___元。

3、慰问困难留守儿童,慰问金及书本___元。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三

“在困境中成长!”这句话是我在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领悟到的。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这本书吧!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海伦——凯勒写了自己出生时,就是一个咙哑人。后来在她两三个月时,因生了一场大病而导致了她的视力下降,最后成了盲人。又咙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在另一个无声无息无光明的世界里寻找光明寻找声音。最后在她的随身老师——安妮的帮助下,上剑桥中学,又在自己的精心努力下考上哈佛大学。毕业后,海伦——凯勒又去拜见了爱迪生、马克——吐温等当代的名人。后来,安妮老师双眼失明去世了。坚强的海伦——凯勒,虽然没有哭,但心如针钻般的痛。海伦——凯勒在她人生中的第88个春秋中死去。她向大家表示的不是生命的脆弱,而是顽强与奇迹。

海伦——凯勒又在最后的几页里写出她最热切的愿望——有光明。她会用这三天光明的时间去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去看看美丽的大千世界。

我读完这篇长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想想这顽强的生命在困境中成长,在困境中挣扎,我的心就不由得痛了起来。多么顽强的生命呀!是生命的顽强才创造出我们世界的美丽奇迹!

让我们一起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护她,好好地利用它爱惜它吧!

珍惜现在,创造美好未来!一起创造美好奇迹吧!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四

xx县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40、7万人,农业人口约占75、4%。全县在外务工人口为43043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7317人,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为全面了解xx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20xx年以来,xx县妇联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先后两次做了调查,一是对劳务输出量较大的乡镇下发了调查问卷,二是对全县26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县留守儿童共计9545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约7317名,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超过在校生总数的50%;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结合此次调查,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现状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在我县45740名儿童中,有7317名农村留守儿童,占16%,其中女童有3624名。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4643名,占留守儿童的63%;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2674名,占留守儿童的37%;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783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6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家。其中49%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31%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被托付给亲友,3%在校寄宿。

3、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烟、喝酒、拉帮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现象的占10%。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县7317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三、形成的因素

由于我县留守儿童存在的量大,涉及的面广,近而在开展的留守儿童的工作中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我们县对留守儿童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教学原因。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贯彻落实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就近入学。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流入地就近入学,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基本措施。根据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学校要尽力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不断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3、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心里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20xx年,县妇联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首先以xx县第四中学为例,建立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就是让这部分学生住校,教师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以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现在该学校有留守班级3个,近160名学生。

4、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的职能及在家庭中的工作优势,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真正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xx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

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

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都是他们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更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4、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网络游戏、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当成白的,把对的当成错的,进而使他们在自己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抽烟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们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谈情说爱老婆老公成必须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三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我们调查组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建立以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县(市)、乡(镇)政府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住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乡(镇)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使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不要纸上写的“同等”,实际操作中人为地制造各种障碍。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也是我国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同时,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为异地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要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导的“现场办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朱寨村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便利(有一条连接市区与村的主干道),以外出打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较为特殊的农村。该村有1000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占百分之五十,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农民土地较少(每人约7分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该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绵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为情感方面。父母与子女长时间分离,导致他们之间产生交流障碍。这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

一是生活方面: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甚至有的监护人放任自流这些孩子,最终使这些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的小学阶段入学率相对高一点,初中阶段则呈下降趋势。更有孩子产生只想读完初中的想法。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该地留守儿童比例达百分之57,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

3、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力度,尤其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隐患。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由自发、自觉到有组织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五

我费力地一层一层往上爬,终于到了楼顶。风吹来,只有我才感受到清凉。——题记

成长,有时就像在逛商场,很多人喜欢乘电梯,视线只是留在小小一间室内的几个人身上。然而,我喜欢爬台阶,我喜欢把每层的货物都欣赏个遍,我喜欢看商品有了家时的安稳,我喜欢看售货员各具特色的微笑,我喜欢遇见自己朋友时的喜悦,我喜欢留了满身汗,最后站在顶层,任凭风带走汗珠,沉淀下清凉。

成长,有时候只是孩子的事,父母的过分插手不如给孩子的充分尊重和自由。不懂得用理智爱子女的父母,自己都还欠成长,怎么会帮得了孩子呢?

不知道摔倒了会疼的人,永远懒得搬开碍道的巨石;不知道上台阶累的人,永远不会享受上升的喜悦。

台阶就是挫折,是痛苦,是伤心,是失败时的“两处滴池水”;台阶就是辛劳,是枯燥,是无奈,是为了“独上西楼”而必须的“无言”;台阶就是挑战,是超越,是征服,是穷尽千里目前的“更上一层楼”;台阶就是回顾,是留恋,是不舍,但却不得不放手的曾经。

跌过的痕迹在转身后不见,惟有在裤卷处的破洞提醒你换条新的裤子;爬起的荣耀在转弯处消失,惟有费力撑起身子的双手告诉你赢真不容易!

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痛不欲生了七七四十九天,于是有了一双火眼金睛。你走在坎坷的路上,彩虹映在坎里的水塘等你,那些乘电梯的人永远不明白风的抚摸,惟有我,因为流了汗,才获得了透心的冰爽。

水至清则无鱼,因为,他太干净了,连氧气也包容不下。成长中的我们,应该虔诚面对困境,那只是圣诞老人放在臭臭的袜子里的礼物,我们要拭去它穿越烟囱时所带的灰尘,拿掉污泞的“包装”,将盒子里装的一切好好地珍藏。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六

像所有的天才一样,除了鲜花还有荆棘,困境在磨炼着莫扎特…… 当莫扎特16岁第三次赴意大利旅行演出的时候,父亲原先的老雇主西吉斯蒙德大主教去世了,继任着是赫罗尼姆斯。

赫罗尼姆斯不能容忍利奥波德占着宫廷乐队副指挥的位子,而带着儿子整年整月的周游欧洲利奥波德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他只好回来任乐队副指挥。莫扎特任宫廷音乐师的职务。

大主教对下属十分专制,而且性格古怪、兴趣褊狭。

从意大利的米兰到奥地利的维也纳,从德国的慕尼黑到法国的巴黎,到处有对他的“天才”的颂扬声,却没有一个地方肯收留他。

原因是当年莫扎特作为一个音乐神童,在各地受到宠爱,但当他的才华随着年龄增长之后,贵族社会对他的热情却消退了。况且莫扎特在创作中所显示出来的非凡才能和独创性,并不符合那时某些权贵们长期形成的、守旧的艺术趣味。

生性敏感、自尊的莫扎特,无法忍受大主教的种.种压制。为了摆脱这种处境,他想尽一切办法走出萨尔茨堡,在外面的世界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样,莫扎特又开始了旅行求职。可这次旅行求职,莫扎特却处处碰壁。

他曾清楚地记得,6岁时去维也纳,皇后曾送给他和姐姐每人一套礼服;14岁的时候,女皇向他订购小夜曲,还把一只镶有自己肖像的金表赠给了他,这是女皇赠给她最爱的人的礼品啊!于是他再度奔向维也纳,求见女皇的儿子费尔丁南德大公。“噢,欢迎,当年的神童。“费尔丁南德去事情仿佛记忆犹新,他接着又问,”怎么,又有什么大作来这里演出吗?“

“如果您或者女皇需要的话,我可以随时效劳。”莫扎特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大公沉默了一会儿,拍拍莫扎特的肩膀说:“好吧,先在我这里住下,我这儿正好有个交响乐的谱子,请你帮助改一改。“

几天过去了。大公为莫扎特举办私人音乐会,王公贵族、亲朋好友的掌声、赞叹声充满了莫扎特的耳鼓。留下的事,大公只字未提。终于有一天,大公偶然有事离开了房间,莫扎特在微微打开的抽屉里,无意中瞥见了几行字?“难道你竟让像乞丐似的在世界到处游荡的人败坏宫廷的风气吗?作母亲的为你感到羞耻……”莫扎特愤然离去。

旅行寻职失败后,莫扎特只得回到萨尔茨堡。

困境儿童寄养协议书七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她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法国有个古老的谜语说:有个水池,池中的睡莲开始只有一片叶子,但叶子的数目每天翻一番,即第2天变成两片,第3天为4片,第4天为8片……依次类推,问:“如果第30天的叶子布满全池,那么何时叶子布满半个池子 ”答曰:“29天。”

当地球也进入第29天的时候,我们站在地球这个睡莲池边,看着环境问题遍布全球,人们为了生存拼命争夺土地和资源。作为危机的受害者,我们深为明天担忧,不禁会问:“这‘睡莲’为何增长得如此之快 能不能在今天傍晚之前想出办法,不让睡莲‘明天铺满全球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她历经无数风霜血雨的洗礼,黄土成绿洲,高峡出平湖,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里生衍,绿洲就成了我们的家园。

我们因家园而生,家园因我们而建。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却可以改变环境。为了生存,我们的先辈们先后把旧石器换成新石器,新石器换成青铜器……直到今天的现代化工具。从捕获猎物,采摘野果到垦荒种田,兴建工厂。从作草窝,搭茅庐到建瓦房,起大厦。昔日的原野被征服了,高山低了头,深海变了色,河谷改了容。一座座繁华的闹市冒了出来,商厦鳞次栉比,车辆穿梭往来,工厂林立,行人如鲫。

经过无数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人类生活得到空前的繁荣。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付出了健康和生命的代价。我们正处于世界危机丛生的时代,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空气污染……每一项都对人类有着致命的危害,而且互相紧密联系,此增彼长。人类不会忘记: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死亡60人,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死亡120xx人;1953年日本水误事件死亡60多人;1955年富山痛病事件死亡128人……而近日里,香港凤凰卫视台播出大型环保宣传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更是将一个个惨不忍睹的事件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发现,我们的家园不再是蓝天白云,杨柳依依,绿草芊芊,红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的天上人间,而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人间地狱。

我们哀叹:人类生于愚昧,死于文明。现在,我们人类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为我们的许多成果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我们震撼: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沉默,随着环境危机死亡;要么行动起来,走出困境,捍卫我们的家园。

值得欣慰的是,惨痛的代价教育了人们,人类恍然大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于现阶段的人类和万物生灵来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家园。大自然哺育了一切生命,为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如果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就等于人类在亲手毁灭自己的家园。因此,全人类必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享誉全球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政府更是热烈响应,积极采取措施,迅速制定了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十大战略,并颁布一系列环保的法律法规,号召人们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的良性循环,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已在中华大地上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1978年全国只建有34个自然保护区,到1999年已有799个,所占比例由原来的0.13%上升到6%;森林覆盖率也由原来的12.3%上升到23.5%;水土流失下降了30%。事实证明,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我们依旧可以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家园。

我们要牢记教导:“必须切实保护资源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爱心去保护地球,用行动去拯救地球!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温馨美丽!让我们的星球永远生机盎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