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优秀10篇)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优秀10篇)

时间:2019-06-29 22:16:58

相关推荐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优秀10篇)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的

鉴于当前形势的变化,我们需要做一份全面的总结。总结要突出主题和亮点,重点突出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成果和收获。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一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当中的最后一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是学生对四年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已发表的电大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了解。

已发表的电大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工程教育体验。

1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

1.1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不准确。

使其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造成其实践教学体系先天性不足。

1.2课程实验师资不足。

学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规模剧增,致使专业教师和实验指导人员严重不足。

每年分配到校的年轻老师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

暑假的教师岗前培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只是形式而已。

同时计算机工程专业高级教师的大量流失,使实验课程的指导教师严重缺失。

1.3实验教学内容质量不高。

师资专业水平不高,使开出的实验内容水平也不高。

主要是以验证性和观察性的实验为主,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较少,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几乎没有。

现在的实验很多都是表面的形式,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

1.4实验指导和管理落后。

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实验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主。

但是当前实验内容陈旧,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实验课程的安排随意性很大,不能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

实验室管理手段比较落后,采用人员绑定实验室,手工登记和监督,致使实验教学非常忙乱,更不用说实验室开放了,使很多教学设备闲置,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1.5实验设备不足和陈旧。

计算机设备是更新非常快、投入非常大的,与其他学科的实验设备性质差别很大。

很多学校的领导和相关部门不能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在实验设备上投入不够,使很多设备落后,数量也不足,根本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4:1的指标。

1.6实习基地较少。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系的渠道较少,相互的合作不多。

学生的毕业实习基本由学生自己解决实习的单位,学校只能提供较少的实习单位给学生,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增长的需要。

针对当前计算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参照国内外高校中计算机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培养计划,对本校的专业教师和实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大设备的投入。

本文按照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分开讨论如何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教学的手段,给出一个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方案。

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2.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

通过课程实验,不仅可以传授实验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严格按照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排除一般故障,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和实现的技能。

实验也是教师和学生深入交流的通道,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敢于创新。

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课程实验按照实验的性质,可以分为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不同类型。

现在实行多媒体教学,观察性的实验一般可以在课堂上简单演示,一般不列入实验体系。

这使得计算机工程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可以有少量的验证性试验,验证性实验可以在理论教学中简单演示,给出详细的辅导材料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实验,其他的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在计算机工程专业有全校理工课基础教育,包含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公共基础系列实验本文不予讨论。

软件技术系列实验要强调实验内容的设计,按照学生的能力和当前的素质以及教学大纲重新规划实验的内容,追求变化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当前重点加强的实验是基础理论系列实验和硬件技术系列实验。

现在学生都是轻理论重应用,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是以素质为核心的,理论是应用的基础,只有掌握理论应用才能够深入的探讨,否则其应用仅仅是模仿,不能够进行创新。

为此要加强数值分析实验、离散数学实验、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等为主的基础理论系列实验,其中离散数学原来仅仅是讲授原理,不能和实践应用结合脱离实际。

这些实验应该在验证性的基础上变换为一定设计性实验,重点强调理论的实践。

计算机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接口设计、计算机网络[2]等课程实验要增加趣味性,不要仅仅是枯燥的理论验证,而是结合理论设计实验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寓教于乐,在设计性实验中掌握理论,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设计实验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起步基础不同和素质高低不同,设计出可以选择的实验,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高实验的质量。

课程实验应该包括适当的开放性实验,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

为此需要实验管理采用开放性,采用自动式的学生认证系统,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2.2课程设计和协作设计。

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应该选择比较重要的课程作为单独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这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整个实践教学必须占到整个学时的比例,应该开设以下综合课程设计。

(1)高级程序语言课程设计:高级语言是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基础课,通过课程实验学生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词法、语法和语义,不能从整体上掌握整个系统。

特别是现在高级程序语言的开发环境虽然比较方便使用,但是其知识结构比较复杂,但是掌握其可以直接在程序中使用,大大提高编程效率。

课程设计指导书中给出10多个题目,以学生综合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集成设计工具为目的,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目的,独立完成分析、设计和调试。

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地理解程序设计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2)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使学生基本掌握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芯片的使用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列出10多个的选题,给出设计的目标,提供相应的数字电路分离的器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系统装配和调试。

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完成系统的装配及调试,教师只需给予一定的指导。

(3)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原理和相关课程的理解,实践和锻炼计算机硬件的设计能力和调试能力。

要求了解实验所能提供的硬件基础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现在硬件设计语言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能够按照指令体系和功能进行逻辑设计和实现cpu,并进行软件的模拟。

嵌入式微处理器构成控制系统,掌握实际控制设备运行的实际知识,培养学生硬件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5)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流行大型操作系统的系统结构、各种实现机理和各种典型算法,系统地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二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老师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从网上下载,或从报刊抄袭。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一般由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伪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老师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老师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

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展示自己的勇气、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经历与宝贵的体验。

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学生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论文答辩并不等于宣读论文,而是要抓住自己论文的要点予以概括性的、简明扼要的、生动的说明,对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作出全面正确地回答,当自己的观点与主答辩老师观点相左时,既要尊重答辩老师,又要让答辩老师接受自己的观点。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三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概述。

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观念的革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调控范围、深入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运用马克思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时,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就又要发现现阶段行政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首先,在当今行政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的前提下,众多组织的办公室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人员重叠、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工作复杂程度提升、传递流程更加复杂,许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其次,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既繁琐又众多,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完成份内的工作。

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之中,许多工作人员在主观上产生敷衍情绪,马虎粗心的开展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从客观角度来说,许多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距离标准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掌握科学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技能。

再次,办公室行政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不足,面对繁琐的行政工作时常“摆架子”、“端姿态”,未能深刻领会到自身的职责所在。

最后,社会各界对办公室行政工作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偏见。

许多人认为办公室工作可有可无,对组织的运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可以被替代的。

人们也普遍认为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岗位是“闲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接接电话喊喊人,传传口信看看门”一类的琐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行政管理的技能。

二、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具体措施。

1、整合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办公室工作起到中介的作用,所以,组织内部机构的设置必须要科学合理以提高办公室行政工作的效率。

因此,组织首先要做的是重新精简、配置办公机构和部门,在保障组织能够高效运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部门的设置,这样才能使上级的任务与安排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落实与执行。

这里对组织部门的整合必须建立在整体的宏观角度科学搭配,不仅仅是针对办公室行政管理部门。

另外,为了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奖惩机制的作用下,各机构各部门能够清楚认识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特定内容和职能,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的工作被按照清晰的岗位职责认真执行,这样,作为整体的组织在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润滑下才能够提高效率,完成自身的经营目标。

2、培训员工,提升人员素质。

任何工作都需要具有自主创造性的人来完成,因此,类似每个螺丝钉的人是组织内最具有活力的成分。

开展高效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也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这里的职业素质主要从硬性的方面来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办公室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办公用品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工作人员的学习过程也是没有止境的,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较强,看似简单的日常工作往往蕴含着较高的技能。

以日常的转接电话为例,它可能包括了上级指示、内外情况反馈、业务往来等重大事宜,体现出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对于组织的重要意义。

3、明确定位,增强服务意识。

面对许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的现状,增强服务意识也有利于增强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办公室本身作为服务性的部门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放在服务上。

办公室行政人员的服务可以分为不同的对象。

首先,对领导的服务,也就是要求办公室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做好领导的左膀右臂,深刻领会领导、上级的精神,从全局出发。

其次,办公室还需要为各个部门服务,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要协调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为企业或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最后,办公室的服务还要落实到员工、群众,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4、制度约束,力求工作精细。

制度是确保权力与义务相互协调的保障,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全责明确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

另外,规章制度的制定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在办公室行政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任然是适用的。

规章制度的确定应该以企业、组织整体的目标、计划为制定的依据,形成科学统一的日常工作约束、应急工作约束,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所依据。

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各个单位组织根据自身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将各项工作的开展放入到制度化的笼子里无疑是各个单位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结语。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繁多且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如果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不能够科学运行,则对企业或单位的正常运行起到消极的负面作用。

因此,必须完善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化的措施促使办公室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

这就需要在科学分析目前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让办公室润滑剂的作用更有效的发挥。

电大的论文范文二:浅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摘要:近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

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

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生态政治;政治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

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前途和命运。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基于上述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生态政治运动。

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每年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而不断壮大,至今方兴未艾。

80、90年代在生态政治运动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纷纷建立了众多形形色色的生态组织和生态绿党(简称生态党或绿党),生态学与政治学由此联姻形成了生态政治学、政治生态学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传统政治发展观也由此向政治生态发展观转变。

二、生态政治的兴起、发展及意义。

(一)生态危机--生态政治兴起的动因和基础。

所谓生态危机,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和污染,并被一些生态学家、政治家称为20世纪人类犯下的三大愚蠢行为之一和“世界大战”。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四

“文山会海”是人们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繁杂低效的公务文书和泛滥成灾的各种会议的一种形象贬称。长期以来,“文山会海”如同一种经久难治的顽疾,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公害。当前,党政机关各级会议繁多,八股文之风有所抬头,笔者结合从事机关工作的实践,试就当前如何减少“文山会海”现象,改进会风文风,谈谈粗浅见解。

一、当前“文山会海”现状。

(一)各级会议繁多,八股文风有所抬头,滋长了腐化现象。

1、会议多,文件多。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表明,省、市、县的领导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泡在“文山会海”里;某市某个职能部门去年1—7月份.主要领导参加各种会议184次,平均每月开会26次,占时约50小时。最多的一个月参加会议达33次。该部门同期收到各类文件834份,平均每月119份,本部门印发文件141次,平均每月20份,这种现象在其它部门的表现有轻有重,但总的是泛滥成灾。

2、开会发文方法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八股文风有所抬头。大多的会议,印发了文件,还要照本宣读,然后领导轮着发表意见指示或是有关人员轮着表态,最后主持人小结归纳,会后还安排分组讨论。内容不多,场面热闹,过程冗长,却没有多大的实际内容。本可一小时开完的会议要开半天,半天开完的会议要开一天,似乎会议越长越好。不少部门只重发文,不重实施,或照转、照抄、照套,或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做官样文章。不少文件,只重形式不重效果,本可以几行字说完的,却要洋洋大篇,有的内容空洞,没有新意,脱离实际,贯彻措施不明确,缺少操作性,成了新的八股文。

3、开会发文名目繁多,随意性大,事无巨细。有些组织者不考虑实际效果,无论大事小事都开会发文,下面基层的一个请示报告,也要开会行文,层层审议,手续繁杂,办事单位苦不堪言。一些机关部门为了应付检查,汇报工作,收集情况,或者落实某件事情,可以随意召集相关单位开会。甚至有的领导的一般讲话也要多次被印成文件发给有关单位学习贯彻。

4、会议规格高,陪会现象严重。好像会议主席台上的领导级别越高,会议就越重要,出席者非一把手参加,方显参与者重视。于是凡是会议,不管有关无关,都要求和指定那一级主要领导参加。如此“凡会必陪”,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本应做的工作没有时间去做。

5、“文山会海”成为社会上不正之风滋生的温床。比如各地方轮流做东举行的经验交流会、联谊会等等,吃住游玩、交通报销、各种补助等等,费用惊人。据有关资料的估算,全国每年用在各种会议的直接间接的花费接近3干个亿,让人触目惊心。

(二)国家针对“文山会海”已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近年来,各级党政部门也认识到“文山会海”的弊端,一些地方三令五申,出台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措施,一些省市下发了关于“少发文、发短文”和“少开会、开短会”的指示或文件,中央更是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精减会议,改进文风。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并要求从中央做起;胡在党的十七x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唯官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

在严令之下,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文山会海”的痼疾总的来说依然严重。

二、公文如“山”,会议成“海”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文山”与“会海”具体表现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二者相伴而生,其成因如出一辙,具体根源在于:

(一)旧的体制造成“文山会海”的“合理”存在。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机构上层次多、部门多、审批环节多,人浮于事、办事拖拉,到处是靠开会发文过日子,浪费时间,效率低下。虽然经过了体制和机构改革,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有很大程度的改变,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完善、没理顺的地方。党政机关及职能部门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什么事都大包大揽,开会发文在“计划经济”模式中,当然就有增无减。

(二)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我国以往曾对机构进行过几次大的改革,但政府还没有完全从微观管理、直接管理的羁绊下解脱出来,企业没有真正改变政府附属的地位。因而,机构改革步入一种“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之中。尽管机构臃肿、冗员成堆,“庙”大“和尚”多,但都各负其“使命”,都有一定的责任和权力,而发文和开会便成为其完成使命、行使权力必不可少的“法宝”。

(三)办文办会缺乏一套科学的操作程序和运作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严重影响了筹划指挥,组织协调、配置资源等职能的正常发挥。机关一些部门也被拖累到繁多的印发传递通知、文件,组织筹备会议等等简单工作之中。再加上有些人员素质不高,协调不力,不能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传递和筛选有关信息资源的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好综合部门的助手参谋作用,整天只能跟着领导转,跟着文件会议转。

(四)利益机制驱动。一些部门和领导,往往把办文、办会多少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一个标准,认为公文发的越多、会开的越多,工作成绩就越突出。一些新闻媒体推波助澜,电视、报刊、杂志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会议、领导讲话、会议材料,形成舆论导向上的负面效应。举办会议和起草公文的单位和个人有“益”可图。多发文、多开会,一则对上有“喜”可报,有“功”可摆;二则可报刊留名、电视留影,对外形成“广告”效应;三则可通过多造预算、虚列支出等手段为单位争取财政部多拨经费。

(五)领导工作方法单一,呈现公文化、会议化倾向。目前,一些单位领导工作的方法越来越简单、单一,呈现出公文化、会议化的倾向,即单纯依靠公文和会议来实施领导,并要求下级层层转发和逐级传达,还以此作为考核下级工作的重要依据,结果导致各级转发公文和对口性会议剧增。

(六)唯官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影响。多年来,工作标准不明确,作风不扎实,助长了“文山会海”的泛滥。有不少的领导干部和机关习惯用行政命令,靠开会发文来开展工作,好像只要开会发文就是完成任务,具体如何做是下面的事。于是什么事情都按会议布置,按文件精神去做,自己高高在上,不深入基础和群众,不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甚至有些领导和机关把开会发文作为全部工作的内容,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标准,开会越多,发文越多,政绩就越大。在社会上给人们一种“文字出干部,干部出会议,会议出成绩,文件出政绩”的感觉。

(七)文风、会风不正。有些人喜欢写长文章,开马拉松会,好像文章长了才有水平,会议时间越长越重要。还有少数人发公文无解决实际问题之心,而实质是满足自己树碑立传之需。一些“候鸟式”轮流坐庄的会议和没有实际内容的所谓学术会议,其实质往往是借会议之名游山玩水,或为主办单位、个人敛财。

三、“文山会海”的巨大危害。

(一)提高了行政成本。

1、造成人力、时间的浪费。如:公文从制发到归档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公文作为处理公务和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适当印发是必要的,但产生大量不必要的和质量差的公文,就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再如:召开一个会议,从准备到结束,不但要耗费领导机关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一般情况下要给下级机关和基层造成巨大负担,过多的会议.使领导和机关人员陷入会海之中,牵涉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

2、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公文制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花钱,印发过多的公文,就是一种经济上的浪费。比起公文的经费开支来,过多的会议造成的经济浪费则更是惊人。开会必须花钱,会期越长,规模越大,其费用也越大。会议的费用有些是必需的.但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会议,特别是现在不少会议选在旅游胜地召于,以开会名义公款观光旅游,或大吃大喝,或滥发纪念品,就是一种巨大浪费。

(二)降低办文办事效率。

1、造成信息流通的重复。大量照抄照转的公文和层层召开、层层传达的“对口会”、“中转会”贯彻同一个文件、办同一件事情,缺少同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内容.只能是走形式。摆花架子,其结果是造成信息流通的重夏、交足、浪费,滋长事事依靠发文的文牍主义恶习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2、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必要的公文、会议,可以促进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公文成“山”,会议成“海”,不仅分散了各级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精力,而且给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成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正常工作的障碍,甚至贻误大事。

(三)增加审批环节,为腐化现象提供土壤。

1、增加审批环节,容易助长唯官主义。40多年前,我们曾经发生过为了修一个公共厕所要向北京打报告,盖200多个公章的真实故事。笑过之余,我们应该深刻反省,公文如“山”,会议成“海”,势必增加公文审批环节,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常年陷在“文山会海”之中,单凭发文和开会管理政务,势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成思想僵化、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作风飘浮的唯官主义。

2、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为腐化提供土壤。文风、会风是领导和机关的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的反映,从根本上讲,是党风的一个内容,也是社会风气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倾向和表现。文风和会风不正,必然污染和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政府和各级领导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人民群众对“文山会海”深恶痛绝,对整天泡在文山会海之中、高高在上的唯官主义和以开会之名游山玩水、挥霍浪费的现象强烈不满。同时“文山会海”势必会增加文件审批环节,在此环节上容易滋生腐化。其次,还有过多的评估检查会议也为腐化提供了机会。

三、医治“文山会海”的措施。

笔者认为,医治“文山会海”这一痼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治理:

(一)加强改革,健全和完善各种体制。

1、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模式造就了中国“文山会海”的现象。因此,只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还企业经营自主权,才能从根本上截断“文山会海”的源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进行。邓小x同志曾经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小平同志的讲话,既指出了加快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认真落实小平同志的指示,切实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他,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就能从根本上医治“文山会海”这一痼疾。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五

答:一、按分组名单上指定的教室集中,由领导或主持答辩的老师发言。

二、按顺序进行答辩,步骤如下:

1、简单介绍自己职业、就读专业;。

2、陈述自己选题的背景、目的。

3、介绍文章的布局,陈述文章的主要观点。

(以上所须的时间为3——5分种,陈述要求脱稿)。

4、听完介绍后,主答辩教师就文章内容或相关问题提三个问题,学员作好记录。

5、随后,学员利用大约15分种时间去准备室,整理问题的答案。

6、回到答辩室,按原先的提问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答辩教师记录学生的答辩词,并给出答辩成绩。

四、答辩时,答辩教师有权要求学员对文章进行修改,学员必须虚心接受修改意见,并认真完成修改。

否则作不及格处理。

五、答辩结束,教师完成对学员论文成绩的综合评定。

答辩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

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

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

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

(5~10分钟)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

(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1)正确、准确。

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

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

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

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教师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六

提要:教育管理是教育领域中十分繁难的问题,其间,管理的含义、教育的特性,以及如何做教育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者,本文就此做了些探索。

关键词:教育;管理;含义;特性。

教育管理是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文艺、卫生、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并列且又独具特色的管理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诸如:管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有什么特殊之处?如何做好教育管理?这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直面的课题。

本文拟就此稍作探讨。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理论界定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

其间:“负责某项工作”指管理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顺利进行”是工作目标或追求;“使”则是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显然,涵盖到深刻,呈现亦简单。

然而,管理者仅以此种理解去从事管理,恐怕还失之于肤浅。

管理的“管”,本义是一种乐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范来达到产生音乐的功效和目的,引申指制度、规范、流程;管理的“理”,本义是“治玉”,意思是按玉石的纹理加工雕琢它,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治理、理顺的效果。

我们今天使用的“管理”,应该是两种意义的组合,既要“管”,又要“理”,二者有机统一。

管理的目标或追求并非仅指“顺利”,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有效、从有效到理想。

至于如何达成,则需据该领域的特征具体操作了。

二、教育的特性。

1.人本:教育的理论根基。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天人合一”是极重要的观点,主张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今人亦有“天人、人人、个人”之解说。

钱穆先生说:“教育的主要对象乃为全社会,亦可说为全人类。

”教育的责任,“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对人的质量要求高,人对教育的要求就更高,提升普遍的人的生命质量,从“自然的产物”到“精神的创造”(冯友兰语),应是今天教育的不懈追求。

其间,人是根本。

分而言之,教师是思想走向成熟、富有学养或正在形成学养且为教育奉献的“人”,学生是正在成长的涌动着发展潜能且正在觉解的“人”;合而言之,师生以平等的人格,以知识为载体,持续思维的碰撞,追逐智慧的开悟,以达精神的创造。

2.人师:教育的特殊群体。

韩愈有语云:“古之学者必有师。

”其中的“师”即人师。

一部《论语》,几乎令后人窥见先师形象,洞见先师心境。

无怪乎后人将“师表”定义为“品德学问值得学习的人”。

人师这个群体,肩负养育人的精神生命的责任,他们引领一代又一代人进向精神升华的领域,是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人类可宝贵者。

3.人格:教育的终级追求。

教育,归根结底在追求什么?一位哲人指出:“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

”蔡元培先生有云:“教育者,养人格之事业也”,“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我们发现:“以知识为工具”,“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是教育过程;“养人格”或“完成他的人格”是教育的终级追求;而“被教育的人”“完成他的人格”之后,“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则是“他”自身文化自觉后应该的作为了。

4.人文:教育的生命体征。

人类自身具有的文明气象及文饰之道即人文。

我们今天所称“人文”,仍指人类社会一切文化现象。

但其内涵与外延自三千余年累代先人之创获而愈加丰厚、博大。

而今,西学东渐,中国人文正如隋唐时代吸纳佛学,广收博采,为我所用。

教育家商友敬说:浮有上面的是知识,沉淀在下面的是文化。

如是,文化则在无字无声处,教育中人与他人共同觉解。

教育所以活生生,是因为有五千年连绵的文化浸润,这也构成教育管理的底蕴。

三、如何做好教育管理。

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是一个十分庞杂的问题。

管理是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人文管理。

教育确应人文管理。

择其大要,在于淡化“管”、侧重“理”。

具体如下: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七

摘要:

随着社会对人才学历层次的逐步提高,人们尤其是在职人员对学历的追求也不断升温。通过电大进修学历,以其可靠、便捷等特点备受青睐。毕业论文是学员毕业前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员倍感头痛的一关。毕业论文自准备至答辩完成,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更需要学员不断修改完善。虽然几经折腾,但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抄袭、拼凑等现象严重。毕业论文业已成为电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瓶颈,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学员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员报考电大的初衷不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而是形势所迫或功利心所致。吸引力最大的是毕业文凭,而非真正学力。由此造成学员选择时只看学历层次,而不注重专业选择,专业只要容易通过就行。基于以上现象,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会很浓,对学习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只是应付而已。毕业论文自然也是如此,很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走过场,无需费尽心思,随便对付一篇就可毕业。

2.学员知识能力有限。报考电大的学员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平时工作较忙,学习的时间较少,精力也很难集中于书本,加之所报专业可能与先前所修的专业不符,即使专业相同很多知识也已经遗忘,这就给学员的学习造成障碍。两年半下来,所学的知识很肤浅,不扎实,写起论文来自然力不从心。

再者,学员对论文写作缺乏经验,缺乏选题经验,选题带有盲目性,普遍存在选题过大、过宽、过空的问题。有的学员生怕完不成规定的字数,一味追求大而宽的题目,造成文章无实实在在之物,泛泛而谈,蜻蜓点水,不深不透;研究目的不明确,缺乏针对性,选题脱离生活,脱离实际;选题雷同现象严重,观点、材料、结构大同小异。学员缺乏组织语言与驾驭材料的能力。不少学员写作中病句层出,错词不穷,不规范用语屡现,所写内容理论一大套,缺乏确凿的证据,即使有论据,也未注明出处或来源,无法辨别其真伪。

3.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够。指导教师年轻化和数量不足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客观原因。基层电大逐年补充新鲜血液,引进年轻教师,缺乏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指导应有的基本能力。再者,指导教师数量有限,一位教师通常一次指导十几个学员,精力不够。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与迁就心太重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观原因。部分教师论文指导时责任心不强,指导粗浅、流于形式,评语空洞、无从修改,同时考虑到电大招生需求,任意放宽论文质量要求要求,迁就纵容。

4.管理考核有待明晰化。众所周知,论文写作这一环节往往被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学员进修期间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能力缺乏或减退,无长远计划而临阵磨枪,势必影响论文写作质量。电大对毕业论文的过程性管理力度不够,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评定往往停留在字数、格式、文献、选题等表观因素,而对过程性管理及论文本身质量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选择课题、收集材料、调查研究、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到成绩评定,没有细致明晰的考核标准和指标。如此,势必影响论文评价,造成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另外,论文保障条件欠缺,电大只为学员提供参考文献数目,而不提供书籍,学员更懒得去买,从网上东拼西凑而已。

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对策和途径。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论文质量不高的.根源是思想问题。电大、学员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视作完成教学任务、顺利毕业的简单一环,缺乏对其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应是电大对自身教学质量与学员学业水平的综合考核,它可映射出电大的教育教学水平、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师教学能力等内在问题。所以电大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加强领导与管理,严格论文写作考核,进而促进学校发展。学员应站在为自身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度,不仅看重学历,更应注重学力,真正将毕业论文撰写视为锻炼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不折不扣、高质量地完成。

2.抓好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论文质量提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环。电大必须下大力气严格指导教师选拔机制,明确只有符合讲师以上条件,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可担当指导教师,若校内资源不足,可选聘校外各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突出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与,一定要保证指导教师责任心强、素质过硬,还要对选拔出的指导教师队伍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对指导业务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3.细化指导,严格考核。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可尝试在学员开始修学后便布置下去,以便其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要细化指导、严格考核,从选题、取材、调研、撰写、修改、定稿等每一个环节尽量做出详尽的指导细则以及严格的考核细则,保证环环落实、步步高质。

三、结语。

总之,电大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毕业论文质量滑坡,思想高度重视,组建过硬的指导教师队伍,细化指导细则,严格考核制度,切实把好论文撰写质量关,不断提升电大学员毕业论文质量。

文档为doc格式。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八

行政监督是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行政监督学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行政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民主与法制的重要内容。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行政监督体系,但是其本身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了解行政监督的基本内涵,认真分析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对于提高行政监督的有效性、科学性,完善行政监督体制,遏制行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政监督;监督意识;监督机制。

在我国,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很多行政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的改革发展步伐。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卓有成效,在法治政府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在逐渐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适时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有效遏制行政,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更进一步落实反腐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已经势在必行;否则,行政执法的权力会被滥用,行政执法的目的将难以实现,公众利益也必将会受到威胁。现行的行政监督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需切实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行政监督的内涵。

监督就是监察、督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监督称为行政监督。现代行政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学者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著名论断,将行政从政治中脱离出来,因此对于行政监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1]。广义上的行政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的活动[2]。狭义的行政监督就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的活动。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倾向于从广义上理解行政监督,因为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行政监督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与组织或者新闻舆论媒体及公民个人,他们都是行政监督的主体,都依法享有各自的监督权力与权利。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监督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可以更好地制约行政权力,有效地惩治腐败。

二、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行政监督在促进政府依法办事、提高公务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3]。我国已经形成了内外部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制,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行政监督在实际的运作过程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意识淡薄,公众参与意识差。监督意识包括监督主体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和监督对象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公众的监督意识不强,不能够正确行使国家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力,他们认为行政监督就是有权力的去管无权力的,而且由于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不够,使得监督主体不能深刻认识到这一决策的危害性,因而不敢参与到行政监督中来,以免得罪人。作为监督主体的行政执法人员,有些执法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坚持原则,有的则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力素养,面对当前腐败现象“国际化”的特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已经迫在眉睫。就监督对象而言,一些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缺乏对监督制约的重要认识,缺少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他们认为监督并不是针对他们而言的,反感甚至厌恶他人对自己的监督,更有甚者,竟然会对监督者进行报复,使得整个行政监督的法制化方面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目前行政监督体制下的监督意识不够强。

(二)行政监督主体分散,尚未形成有效合力。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是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多、渠道多的多元化行政监督体制。监督主体的广泛性是行政监督的特点,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新闻舆论媒体以及公民个人等。这些都是行政监督的主体,但是他们都是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监督,各自分散展开工作,没有形成高效统一的集合体,处于分散运行的状态。而这样的监督方式,一方面使得监督主体各自的监督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发挥监督体系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监督成本和资源的浪费,造成分工不清的尴尬局面,最终削弱整个行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导致行政监督合力的缺乏。

(三)行政监督立法欠缺,法制化程度偏低。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必须始终坚持法制化原则,而完善的行政监督立法则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在行政监督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行政监督立法发展缓慢,行政监督法律供给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例如,对于新闻舆论监督而言,法律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加以保障,仍旧是一个法律上的空白,导致新闻工作者经常在工作中受阻。还有就是,在一些专门性的监督中,由于法律缺少明确的监督规范和监督程序,也使得监督权的运行无从下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监督的效能,损害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

(四)行政监督形式单一,难以发挥整体效能。行政监督的形式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对于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而言,这三种监督应该同时存在[4]。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往往是事后追惩性监督较多,忽视了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只是在结果出现后给予补救,而忽视了预防的功能,这样容易造成行政偏差和腐败现象,导致行政监督陷入消极被动的局面。这样一来,会使很多公务人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放松的心态,不注重事前的监督,不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行政监督中来,从而使得行政监督在长时间的僵持下往往难以形成巨大的威慑作用。

(五)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公开程度低。一方面,我国现行的监督制度缺少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责任规制,使行政监督没有达到理想的监督效果,从而也使得行政人员的道德素养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构,才使一些官员滥用手中权力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监督制度中有效地制约公权力的舆论监督机制还很匮乏。媒体监督仍然是我国行政监督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新闻法》的立法空白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舆论监督权受到多方的侵犯,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督职责。此外,政府信息公开化的程度不够,也使得群众的政治参与机制有所欠缺,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声音,捍卫自己的利益。

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对策分析。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实现行政监督的最大社会效能,进而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对现行的.行政监督进行完善,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增强监督意识,提高监督效能。从坚持行政监督的实效性原则出发,以最终履行监督职责、实现监督效果为目标,加强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监督意识。一方面,监督主体应积极主动地行使国家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监督责任对于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合理行政的重要性。各监督主体之间应该相互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行政监督中来,使监督落到实处,发挥制约行政权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监督对象应积极自觉地接受行政主体的监督,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更应该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我约束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做到对党、对人民负责。

(二)整合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合力。保持行政监督机关的独立性,是我们行使职权的基础,但是各监督主体之间的工作分散,缺少协调,监督尚未形成合力,已经严重影响了监督体系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以整合监督合力。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先将各监督主体的目标加以协调,然后在监督过程中可以使各监督机构之间能够有机联系,互相配合,使各种分力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确保监督过程的科学有序进行。只有形成监督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监督的整体社会效能,推进政府法制建设的进程。

(三)完善监督立法,确保法律供给。行政监督作为一种法制监督,必须始终贯彻其法制化的原则,将法律规定作为其一切活动的准则和出发点。在我国的现行监督体制下,应加快监督立法的进程,既要制定专门的监督法律法规,又要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使监督的过程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同时针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受阻的现状,也应加快《新闻法》的立法进程,并针对具体运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并应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行政监督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四)完善监督方式,实行全程监控。落实行政监督的全程性原则,使行政职权的运作成为一个过程,也只有在运作的过程中,行政职权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必须重视事前和事中两个环节,并将事后环节放于事前、事中的基础上,将三者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否则,无论缺少哪一个,都不能算是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不能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从而破坏了监督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力。

(五)创新监督机制,坚持行政公开。我们应建立相关的行政人员的道德机制,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并完善监督责任追究制,使每个行政人员都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我们也应该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加强新闻立法,以切实保障新闻工作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始终坚持行政监督的公开性原则,进一步扩大政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参与行政监督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四、结语。

行政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保证党政机关公正廉洁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体制对于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行政权力的合法、合理行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行政行为的社会效益以及依法合理促进法治政府的建设,优化政府形象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完善,以提高行政监督体系的有效性,实现行政监督的最大监督效能,维护公众利益,建设法治文明。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竺乾威.行政学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3-5.

[2]石佑启,杨志坤,黄新波.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杨建淮.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路径选择[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

[4]王凤明.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3).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九

摘要:钢琴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学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但是现在钢琴基础课堂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忽略了这门课的专门性,即其是针对幼儿教学展开的一门技能课,从而可能导致难以培养优秀的幼儿教育者。这时教师就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基础教学;钢琴教学;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经历过一个尴尬的局面,即,在上中等职业学校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课只是跟教师学唱过几首歌,乐理知识方面一片空白。在中等职业学校后,面对这种局面有一些人可能就放弃了认真学习的想法。但是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钢琴基础课堂上忽略了这门课的开设是为培养幼儿这一目标准备的,还有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老旧,这些都是造成钢琴基础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本文将举三例关于改进钢琴教学的教学案例,为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的实用性提供借鉴。

一、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目的。现在所排列的课程内容,往往忽略了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应该具有的实用性特点,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教授幼儿的工作。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来安排教学,多教授一些幼儿平常熟悉的乐曲,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基础教程》这本书时,因为这本书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后新改的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教学特点的,在教授这本书时教师应该简略对《威廉退尔序曲》这类乐曲的学习,应该多教授一些儿童熟知的歌曲,而且不能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谈教程、谈复调,练技巧,追速度,这样做并没有实用价值,而且浪费时间。应重点教授幼儿熟知或节奏欢快的儿歌,如《欢乐颂》《新年好》一类的歌曲,达到实用的效果。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为以后从事幼儿钢琴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在近些年来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一直备受教师所推崇,这是因为小组活动能巧妙地解决学生参与率与资源分配率之间不均衡的问题,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所以近些年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究能力,促使学生优势互补,从而提升学生弹奏钢琴的水平。例如,在学习《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中《基本节奏的练习》这一课时,由于这节课是由四小节组成,分别是全音符练习、二分音符练习、四分音符练习、附点二分音符练习。

教师分为五人小组,然后依次讲授这四个练习,之后教师让每组学生分别弹一下,教师指定掌握较好的学生当这一小组的组长,指导监督小组成员练习钢琴,并把小组成员练习情况反映给教师,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学习,优势互补。进行组长监督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根据组长反映的情况,合理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三、创设具体情境,促使学生准确找到定位。

钢琴教育对有些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前还没有摸过钢琴,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彻底熟悉钢琴前对他们进行钢琴教学,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让学生放弃学习。学前教育的钢琴教育和音乐专业的钢琴教育有很大不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主要是为了将来从事培养幼儿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教学目标。创设具体情境,一来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方式进入钢琴课堂中,二来可以让学生明确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中《儿歌弹唱》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学习的是儿童歌曲,分别是《老麦克唐纳》《新年好》,在教授这门课时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幼儿来课堂上,可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布置教室,如教授《老麦克唐纳》这首歌时,在教室中应该粘贴一些动物画像。同样,在教授《新年好》这首歌时,在教室中悬挂一些彩带。让幼儿参与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幼儿在听歌时的状态,让学生近距离、更深刻地了解幼儿心中所想,有助于将来学生更好地从事教授幼儿这个职业。布置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说,教师创设具体情境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总之,钢琴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需的一门专业技能,必须增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为以后从事幼儿钢琴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合理删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大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

提要:教育管理是教育领域中十分繁难的问题,其间,管理的含义、教育的特性,以及如何做教育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者,本文就此做了些探索。

关键词:教育;管理;含义;特性。

教育管理是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文艺、卫生、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并列且又独具特色的管理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诸如:管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有什么特殊之处?如何做好教育管理?这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直面的课题。

本文拟就此稍作探讨。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理论界定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

其间:“负责某项工作”指管理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顺利进行”是工作目标或追求;“使”则是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显然,涵盖到深刻,呈现亦简单。

然而,管理者仅以此种理解去从事管理,恐怕还失之于肤浅。

管理的“管”,本义是一种乐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范来达到产生音乐的功效和目的,引申指制度、规范、流程;管理的“理”,本义是“治玉”,意思是按玉石的纹理加工雕琢它,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治理、理顺的效果。

我们今天使用的“管理”,应该是两种意义的组合,既要“管”,又要“理”,二者有机统一。

管理的目标或追求并非仅指“顺利”,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有效、从有效到理想。

至于如何达成,则需据该领域的特征具体操作了。

二、教育的特性。

1.人本:教育的理论根基。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天人合一”是极重要的观点,主张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今人亦有“天人、人人、个人”之解说。

钱穆先生说:“教育的主要对象乃为全社会,亦可说为全人类。

”教育的责任,“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对人的质量要求高,人对教育的要求就更高,提升普遍的人的生命质量,从“自然的产物”到“精神的创造”(冯友兰语),应是今天教育的不懈追求。

其间,人是根本。

分而言之,教师是思想走向成熟、富有学养或正在形成学养且为教育奉献的“人”,学生是正在成长的涌动着发展潜能且正在觉解的“人”;合而言之,师生以平等的人格,以知识为载体,持续思维的碰撞,追逐智慧的开悟,以达精神的创造。

2.人师:教育的特殊群体。

韩愈有语云:“古之学者必有师。

”其中的“师”即人师。

一部《论语》,几乎令后人窥见先师形象,洞见先师心境。

无怪乎后人将“师表”定义为“品德学问值得学习的人”。

人师这个群体,肩负养育人的精神生命的责任,他们引领一代又一代人进向精神升华的领域,是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人类可宝贵者。

3.人格:教育的终级追求。

教育,归根结底在追求什么?一位哲人指出:“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

”蔡元培先生有云:“教育者,养人格之事业也”,“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我们发现:“以知识为工具”,“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是教育过程;“养人格”或“完成他的人格”是教育的终级追求;而“被教育的人”“完成他的人格”之后,“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则是“他”自身文化自觉后应该的作为了。

4.人文:教育的生命体征。

人类自身具有的文明气象及文饰之道即人文。

我们今天所称“人文”,仍指人类社会一切文化现象。

但其内涵与外延自三千余年累代先人之创获而愈加丰厚、博大。

而今,西学东渐,中国人文正如隋唐时代吸纳佛学,广收博采,为我所用。

教育家商友敬说:浮有上面的是知识,沉淀在下面的是文化。

如是,文化则在无字无声处,教育中人与他人共同觉解。

教育所以活生生,是因为有五千年连绵的文化浸润,这也构成教育管理的底蕴。

三、如何做好教育管理。

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是一个十分庞杂的问题。

管理是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人文管理。

教育确应人文管理。

择其大要,在于淡化“管”、侧重“理”。

具体如下:

文档为doc格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