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下乡接亲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加下乡扶贫的心得体会(7篇)

下乡接亲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加下乡扶贫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1-03-24 12:47:10

相关推荐

下乡接亲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加下乡扶贫的心得体会(7篇)

地点:

组织者:

第一、概况

xx乡位于xx市xx县境内。xx县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黄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葵花、瓜果、蔬菜为主;经济林果主要以核桃、板栗、苹果为主。县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金、银、铜、煤炭、陶土、大理石等1多种;有羚羊、獐子、水獭、大鲵、麝、锦鸡等珍稀动物;有红豆杉、铁杉、银杏、香樟、合欢、白皮松等珍稀树种;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红桦等用柴树种;出产鹿茸、麝香、猪苓、五灵脂、天麻、杜仲、黄姜等中药材4多种。

二.农村妇女受教育情况

2岁—4岁之间受教育情况稍好,没有文盲的情况出现。4岁之上文盲的情况较为普遍。同时,2岁到4岁之间的妇女初高中文化水平比较普遍,基本占到7%左右。

三.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经济作物包括油菜、葵花、瓜果、蔬菜为主等。经济林果主要以核桃、板栗、苹果为主。

第二、活动介绍

一.指导思想: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学习贯彻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们应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与祖国兴衰紧密联系起来,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主题,全面宣传落实党的各项重要政策为主要活动内容。为实现全面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作充分准备。

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向下乡地点渗透和谐社会思想。运用大学生所学知识向当地农村妇女宣传法律,科学等。而当地地处偏远山区,信息的传播、人口的素质都不及发达地区,对于党和国。所以需要深入到他们中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通过活动的实施,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

三.活动主题:“情系农村妇女,实践科学发展”

第三、活动成果

1.农村妇女道德状况的调查

在日子里,我们首先对当地的农村妇女进行了调查,共有32人参加了此次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教育程度,以及对待家庭生活两方面中,农村妇女较之以前来说素质,道德状况都提高了不少。在赡养老人,照顾孩子这两项中,9%的妇女选择了好好尽义务,这也就是说,农村妇女对于自己的责任能很好地认识并履行。同时在婚姻破坏的原因调查中4%的妇女选择了婚外情,还有1%的妇女选择了家庭暴力。同时在婚外情是否严重的调查中6%以上的人选择了严重。对待家庭矛盾的态度中5%的人选择了体谅,剩下的选择了沟通。在婚姻维持不下去,师傅离婚的调查中8%的妇女选择了离婚。而在不离婚的原因中孩子的原因占到了99%。综上所述,农村妇女在对待一系列家庭问题中,已经不再盲目。在婚姻问题中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对待家庭生活不再一味的妥协,有了一定的抗争性,文化程度的提高也让农村妇女有了看世界的眼睛。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让她们仍不能够成为新时期的高素质女性。2.农村教师生存状况调查

在调查了农村妇女后,我们开始调查当地的教师生存状况,教师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是重中之重。参加此次调查的有女教师7人,男教师8人。其中3岁以下的女老师有5人,男老师4人。十年以内教龄的占9%。而学历方面本科文凭占8%,其余都是大专文凭。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大多数人选择了还好。同时,在最关心的问题中,9%的人选择了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而在是否有电脑中,8%的人选择了有,并且充分利用了电脑。在学校里,有一位校长,一位教导主任,一位教研组长,均为男性。在学校领导是否重视教育方面,55%的人选择了重视,剩下人则选择了一般。在调查叫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十岁以下,也就是毕业不久的学生在这里当老师的较多,然而那些有经验的是否在教龄期满之后就调离了这个小山村,不再回来。这样虽然孩子们接受的都是比较新的知识但毕竟经验不足,而教得好的老师却又在几年之后相继调走,这就使这个小山村的教育稍微显得不足。

3.解决方案

(1).在农闲,或晚上,组织农村妇女开展看电影,读书,学习法律等主题活动。

(2).积极组织参加村里的妇女联合会活动,阻止家庭暴力,婚外情的发生。(3).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教的好的老师适当的奖励,并鼓励他们留下来。

(4).组织老师们利用电脑,让孩子们了解世界,好好学习走出村子,走向世界。

第四、感想

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许多,做饭,给农家帮忙,和小孩子们一起玩,给他们讲大学里的趣事,让这几天变得充满了乐趣。真理出自于实践,生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体现才能的试金石,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把个人成才的主观愿望同社会的客观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到基层工作,增长知识经验,锻炼自己的意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多做贡献。

下乡接亲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引言】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所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监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多半属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地打工的情况。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目前,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相伴随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0xx万,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社会科学院报告也显示,在x年,中国民工人数达1.4亿人, 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校园是占据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绝大部分时间的地方,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实践目的:探讨留守儿童所就读的公立与私立小学的差别。

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学校,进行家庭走访。

实践时间: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实践地点:临泉县秦芦小学;界首市砖集二小

实践组织者: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团总支

实践参与者:经济与商业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 实践点概况:

位于临泉县韦寨镇的秦芦小学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作为一所规模较小的地方公立小学,秦芦小学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都较落后。在职特岗教师人数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常年同社会团体和高校建立帮扶关系,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资助。

界首市砖集二小是一所封闭式、寄宿型的私立学校,学校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充足。

(一)经济状况

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老人及儿童状况严重。许多老人独自在家看管小孩,负担特别沉重。

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二)受教育状况

韦寨镇由于有大量人员选择外出务工,便导致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严重。秦芦小学在读学生多为当地居民,其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均有家人在外务工,学生监护人多为年迈老人。老人的教育观念普遍落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较少,更有一定数量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已做好年龄足够后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的准备,并不打算继续攻读学业。

砖集镇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镇里上学,很少人再到村小学上学了。现在交通方便了,村内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上学,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学校,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并已继续升学为目标。村民都明白知识对下一代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父母出去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

(一)通过调查与走访我们发现,秦芦公立小学在读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教育问题:

1、学生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2、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学生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监护管理不够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为私立封闭式学校的砖集二小存在以下几个优势及问题:

1、学校师资力量充足,教师在生活及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关心与爱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较好,老师会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习作息规律。封闭式学校的管理严格,学生定期由学校专车送回家,在校能够安心学习,成绩普遍较好。

2、学校生活老师能够关心到每个学生,对生活其各个方面给予帮助。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能够较全面地发展。

(三)通过比较与分析,我们对教育状况差异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1、教学资源方面。临泉县下设的公立学校地处偏僻、经费匮乏,直接导致教学设施及教师的缺乏;砖集二小是一所由当地企业家所办的私立学校,办校经费相对充足,教学设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员较完备。

2、生源方面。秦芦小学在校学生多为周围老人无力看管的儿童,学生家庭环境较差,教育观念落后;砖集二小生源范围较广,由于教学质量相对较高,许多家庭环境较好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全封闭的学校学习,节省时间和精力。

3、地区因素。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落后;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个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紧迫性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解决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只有不断整合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这四支力量相互协作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一)切实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改善农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

3、是学校及教师的义务性劳动,没有政府为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们的义举是很难持续进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

4、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的监管,固定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以及经费作保障,经常性的绩效考核,责任到人。

5、缩小城乡差距,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第六,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充分协作,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时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

1、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只有在观念上发生变化,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

2、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而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我建议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接近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3、学校应逐步建立并切实执行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 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和校外教导员、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社会教育

生命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是个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于受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专门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更是空白。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严重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理想”教育功能化为乌有。

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可作为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具体的做法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村委会以及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相关部门应在城市民工集中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好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在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子女之间保持有效沟通,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制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重视家庭教育

尽管农村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也进行特殊照顾与关爱,但是家长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师的关注仅仅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是出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良知与责任意识,但是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且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一个认识上的错误,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

积极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和代理人的责任意识及教育能力,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家长、代理家长、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责任意识较差,有的只是满足留守孩子物质需要,照顾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责任意识以外,他们监护、教育留守儿童的技术水平更是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共同合作,致力于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建设,保障经费,提供场所,保证师资,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办成培养监护人与代理人的教育责任与水平的重要基地。

总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下乡接亲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7月3号,我们“童心队”到--幼儿园进行为期半天的三下乡教育帮扶实践活动,并且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筹备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我们团队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是我们工商2班与erp研究社共同合作完成的。我与erp研究社社长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我负责对内(学校),学校方面的事项是我去完成,他负责对外(--幼儿园),完成踩点、洽谈等工作。并且我们将26个人分为三个小组,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大、中、小班的活动安排。

一个团队最重要的就是团结合作,我们这个三下乡实践团队具有这样的优点,每个人都很努力,很配合各项工作,使的准备工作以及开展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没有人抱怨自己做的太多或者太少,也没有人想中途退出,更没有人对这次的活动包邮不满或者不喜欢的态度。这次三下乡活动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我们团队的合作。

前期准备工作虽然出现一些状况,但是都被我们克服了,顺利的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一个上午的支教活动,我们安排了四个内容,第一是节目表演,让小朋友们与我们的距离拉近,对我们减少一些陌生感;第二是玩游戏,通过击鼓传花、听音乐猜歌名的游戏相互认识,充满欢乐和轻松,为接下来的课程做铺垫;第三是团结友爱的授课,让小朋友们通过听故事明白团结友爱的道理,学习礼貌用语的行为方式;第四是分组画画,小朋友们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发挥想象力,尽情绘画。并且我们准备了很多有趣可爱的奖品,让小朋友们更投入属于我们的一个上午交流活动。

终于到了7月3日这一天,早上七点半我们在学校罗马广场拍照出发步行到--幼儿园,紧张激动兴奋让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路途很累。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很热情,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尤其听到小朋友们整齐的“哥哥姐姐早上好”,我们的`心情是如此的畅快,使得我们的活动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开端。一切活动照程序进行,顺利完成,老师们露出慈爱的笑容。

一个上午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很快就结束了我们的交流活动,小朋友们不舍的表情,还有我们不舍的纠结心情,我们于是将这些美好定格于照片中,拍了很多很漂亮的照片,纪念属于我们的短暂时光。

我们活动的第二天是大班小朋友的毕业晚会,园长热情地邀请我们参加,这让我们很开心,又能跟小朋友们相处更多的时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教的三下乡活动,也是第一次组织三下乡活动,很感激能有这么热情的实践接收地点——--幼儿园,也很感激这么团结合作的同学们,还有另一位负责人的认真负责。很感激有这样一次珍贵的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下乡接亲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引言】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所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监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多半属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地打工的情况。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目前,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相伴随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0xx万,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社会科学院报告也显示,在x年,中国民工人数达1.4亿人, 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校园是占据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绝大部分时间的地方,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实践目的:探讨留守儿童所就读的公立与私立小学的差别。

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学校,进行家庭走访。

实践时间: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实践地点:临泉县秦芦小学;界首市砖集二小

实践组织者: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团总支

实践参与者:经济与商业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 实践点概况:

位于临泉县韦寨镇的秦芦小学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作为一所规模较小的地方公立小学,秦芦小学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都较落后。在职特岗教师人数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常年同社会团体和高校建立帮扶关系,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资助。

界首市砖集二小是一所封闭式、寄宿型的私立学校,学校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充足。

(一)经济状况

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老人及儿童状况严重。许多老人独自在家看管小孩,负担特别沉重。

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二)受教育状况

韦寨镇由于有大量人员选择外出务工,便导致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严重。秦芦小学在读学生多为当地居民,其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均有家人在外务工,学生监护人多为年迈老人。老人的教育观念普遍落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较少,更有一定数量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已做好年龄足够后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的准备,并不打算继续攻读学业。

砖集镇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镇里上学,很少人再到村小学上学了。现在交通方便了,村内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上学,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学校,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并已继续升学为目标。村民都明白知识对下一代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父母出去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

(一)通过调查与走访我们发现,秦芦公立小学在读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教育问题:

1、学生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2、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学生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监护管理不够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为私立封闭式学校的砖集二小存在以下几个优势及问题:

1、学校师资力量充足,教师在生活及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关心与爱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较好,老师会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习作息规律。封闭式学校的管理严格,学生定期由学校专车送回家,在校能够安心学习,成绩普遍较好。

2、学校生活老师能够关心到每个学生,对生活其各个方面给予帮助。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能够较全面地发展。

(三)通过比较与分析,我们对教育状况差异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1、教学资源方面。临泉县下设的公立学校地处偏僻、经费匮乏,直接导致教学设施及教师的缺乏;砖集二小是一所由当地企业家所办的私立学校,办校经费相对充足,教学设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员较完备。

2、生源方面。秦芦小学在校学生多为周围老人无力看管的儿童,学生家庭环境较差,教育观念落后;砖集二小生源范围较广,由于教学质量相对较高,许多家庭环境较好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全封闭的学校学习,节省时间和精力。

3、地区因素。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落后;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个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紧迫性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解决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只有不断整合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这四支力量相互协作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一)切实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改善农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

3、是学校及教师的义务性劳动,没有政府为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们的义举是很难持续进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

4、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的监管,固定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以及经费作保障,经常性的绩效考核,责任到人。

5、缩小城乡差距,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第六,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充分协作,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时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

1、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只有在观念上发生变化,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

2、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而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我建议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接近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3、学校应逐步建立并切实执行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 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和校外教导员、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社会教育

生命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是个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于受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专门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更是空白。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严重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理想”教育功能化为乌有。

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可作为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具体的做法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村委会以及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相关部门应在城市民工集中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好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在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子女之间保持有效沟通,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制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重视家庭教育

尽管农村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也进行特殊照顾与关爱,但是家长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师的关注仅仅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是出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良知与责任意识,但是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且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一个认识上的错误,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

积极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和代理人的责任意识及教育能力,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家长、代理家长、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责任意识较差,有的只是满足留守孩子物质需要,照顾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责任意识以外,他们监护、教育留守儿童的技术水平更是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共同合作,致力于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建设,保障经费,提供场所,保证师资,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办成培养监护人与代理人的教育责任与水平的重要基地。

总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下乡接亲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在这个激情似火的七月里,为了在社会实践的大潮中锤炼自己,提升自我,经过报名面试,我光荣成为广东金融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暑期大学生赴石牌街道社区实践服务队的一员。

20__年7月20日上午,计科系10名赴石牌街道社区实践服务的学生在何问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广州石牌街道办各个社区,参加以“传承爱国精神,共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的主要的工作有深入社区,宣传卫生意识;检查消防安全设施;上门查房,登记流动人口信息;张贴计划生育宣传海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向市民派发安全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登记核查流动人口信息;打印复印社区各方面的资料;登记抄写老人社保信息。为社区工作人员搬各种物品等等。在完成社区各项工作时,我们还进行社会调研,向市民派发问卷,然后回收汇总。

通过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了提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冶炼了情操,加大了我们与社会的接触面,进一步激发了我们们的学习、就业、创业的激情。使我们认识了自我,对生活、对社会,对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次实践中,对我而言,主要收获有以下四方面。

1)工作要认真负责。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态度决定一切”“细致决定成败”的道理。一份看似很简单的工作其实需要经过很多的步骤,而且细心也非常重要。如信息的登记,有时候如果不够细心,信息登记错误,就得重头再来,,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对自己工作的社区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认真完成分配的工作,积极努力,我们才会取得成功。

2)学会坚持。

事实上,这次社会调研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工作上的,生活上给与我的教训也不少。如何忍受炎热的天气、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塞车。这些问题都曾让我措手不及,虽然每天都要走很多路,走的脚都很疼、很累。然而我也明白,既然自己选择,就要排除一切困难,自己学会面对。因为我想,在未来工作的日子里,当我再次面临时,会因为今天所积累下的经验,而让我变得从容且坦然。

3)懂得沟通技巧。

在这次赴石牌潮阳社区实践,我学会最大的一点就是我学会了与别人沟通,胆子变大了。在潮阳社区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资料的整理和老人社保的登记、复印打印文件、张贴海报。我们接触最多的是老人。每次老人进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时候社区的领导布置的工作完成之后,有老人进来,我便向他们递过茶水。和他们聊起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每当工作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主动找社区的领导弄清楚。有时候工作忙完了,又主动问社区领导分配新工作。

4)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这次社会调研实践之前,自己虽然有职业生涯规划,却是建立在对自己无比自信的基础之上的空中楼阁,有一次社区的领导知道我们是广东金融学院计科系的学生,问了一些关于电脑方面企业管理系统的问题,因为自己很多专业课还没有学,回答不上,让自己看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从而决定以后更加认真的学习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让自己更加珍惜校园里的美好学习生活。

以上是我在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收获,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践成才,刻不容缓的走出去,到农村、工厂、社区去,发挥知识技能优势,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