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2篇)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2篇)

时间:2018-08-01 03:55:20

相关推荐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2篇)

德育优秀案例观摩心得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尽量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时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小学生阶段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阶段。作为小学生的老师,我深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性。多年以来,我一直从教育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和感悟。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这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发现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教育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我经常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来呈现课堂材料。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也鼓励学生参加教育游戏,这样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和玩耍。通过这些方法,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三段:注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我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每周,我安排时间让学生去操场上锻炼身体。此外,我也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音乐、绘画和园艺。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第四段: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发展。

小学生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学习环境。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倾听他们的声音。我也尽力帮助那些面临困难和挫折的学生。通过这些努力,我发现学生的情感发展得到了积极的改善,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段:为小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生的教育是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在教育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我也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我能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准备,让他们能在社会中成功地发展。

总结:

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充满挑战的事业。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希望我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教育者,共同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我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子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记得矿办公楼里有一句写的很简单却很深刻的话:人一生的财富=1(生命)0(金钱)0(知识)0(权位)0(容貌)…..,如果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即使拥有再多,其结果也等于0.可见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这些从事煤矿行业的人员时时刻刻要把安全两字牢记心中。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事故案例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习自保自救常识的必要性。

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麻痹大意,消极对待是很多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诱导事故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次学习的寸草塔二矿7-12瓦斯爆炸事故,即是由于瓦检员和氧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外加责任心缺失,没有准确全面检测瓦斯浓度就氧焊,瓦斯积聚区遇明火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倘若他们其中一人,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督促作业人员规范标准化作业,就可以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还有乌兰木伦瓦斯燃烧事故,宁煤乌兰瓦斯事故,包头矿业窒息事故等等,件件惨痛教训告诉我们,煤矿事故虽然屡见不鲜,但是众多事故原因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提高个人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其也是减少煤矿事故的重要途径之一。

煤矿工作一直是被社会公认的高危行业,井下环境复杂,危险因素众多,种种突发情况令人防不胜防,因此我们不仅要具有足够强的安全意识,还得懂得一些自保自救常识,譬如避灾路线一定要牢记在心,自救器的使用要熟练自如,熟悉求救方式、汇报灾情方式等等。同时加强井下安全知识的学习,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从容应对,及时求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生于忧患,死于麻痹,我们一起用行动和智慧捍卫我们的生命。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这次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理论知识,为已充电;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我的工作必将比原本得心应手些。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

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简约语文”那丰厚的内涵,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简约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巩固知识。

聆听了特级教师的讲座,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我实践,不断提升。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参加小学语文培训会,使我对小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这次的培训开得非常的好,对我这个小学语文的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得我在以后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好的教学方法,更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小学语文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和修炼,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我们要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让自己不再浅薄,其次,要拓宽我们自身的知识视野,让自己不再闭塞;最后,要陶冶我们自身的道德情感,让我们不再简单粗暴。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教育专家提出的“一个教师的十二项修炼”:修炼自己的声音,让他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他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他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他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为,让他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他犹如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他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他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他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他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他崇尚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他阳光幸福。

汉语言所特有的表意特征,赋予了文字以缤纷的生命,对词句的咀嚼品味则是鉴赏文本的一把钥匙。如果没有了对词句的锤炼,没有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着探究精神,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本该有的“语文味”。文学作品也好,应用文字也好,词句之于文本鉴赏,就如同咀嚼橄榄,越是咀嚼得细腻,回味也就越是香甜。而同样的文本,对于不同人来说,也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体悟。所以,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该有着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海西培训”给我们创造的这个机会,与专家对话、与同行对话,在对话中反思,在对话中不断成长,努力寻找最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个性。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自主发展;有学者说过:“语文是字词句篇,是听说读写;是生活中的艺术,是艺术中的生活;是“月上柳梢情”,是“清泉石上流”;是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是苏东坡的“千里共婵娟”;是余光中的乡愁,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热爱语文教学的我们,更应徜徉于语文这条博大的河流中,汲取营养,收获快乐!

90学时理论培训阶段已结束,虽然时间不长,而且紧张又忙碌,晚上还得赶回学校上课,但它带给我的是快乐,是收获!通过培训,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无论是语文本位知识,还是语文教学理论知识,都有很大的提高,这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引领。

顾老师的讲座《激情、理性、智慧》,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特别是她讲的案例1《拴在裤腰带上的学生小潘》,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一股不老的激情、一份永在的爱心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它如同春雨一般滋润着每一颗童心。刘荣华老师的新课标解读,重点指出:语文课程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祖国语言文字。江璘琳和楼卓立两位老师的精彩展示和王燕华老师的对课堂教学的剖析、点评更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会我怎样创设一个优质的语文课堂大问题来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培训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他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让课堂走进生活,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经历,课堂才会显得朴实而又睿智。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优秀的语文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评课交流可以使人的思考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更应该勇敢地、虚心地、随时地与其他老师交流,交流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等。通过每次课后的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与思考,解决困惑,从中也让我获得更多启发与收益。

经过这一次90学时培训,我更加懂得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寻找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很高兴参加了小学语文90学时的培训班,本次培训时间远长于以往的培训,内容上更加的丰富多彩,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教材的分析解读,有心理健康的指导,又体型艺术的实践等等,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实践培训,也让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实践机会。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通过这次集中培训学习,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真正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将从下面几点谈谈我的收获。

1、“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任何捷径可行。

在活动中,我对于备课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课堂设计有了很多收获,尤其是观课,自己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和小组成员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得失,共同交流自己的感悟,感觉受益匪浅。1.磨课中自己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课堂的设计者。以前听课,总感觉自己是课堂的旁观者,课设计得如何与自己关系不大,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每次收获都是甚微的。而这次研讨活动,自己主动参与其中,参与全过程点评,让自己成了课堂的主角,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我都是积极主动,让自己时刻以一名设计者的角色出现,这样教学的灵感就不断浮现,受益也在不断增加。

2.活动学习中让自己对。

教案。

设计更重视,设计教案的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反复几次的听课评课活动,对教案设计重视程度加大了,我原来认为,教案只要有就行了,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设计教案的重要性,好的教案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听课评课过程中我自己对于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路,自己设计教案的能力就在无形中提高了。

3.听评课让自己学会了调动学生,学会了自我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深受启发的是各位老师对学生的调动和细致入微的引领。从课堂问题设计到整个教学流程的优化,从教学难点的突破到课堂训练的实施,每个环节都让我们细致地探讨,这着实让我感到教学的深入,这一切又都渗透着学生兴趣的培养,让我意识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我的教学技巧也得以不断提升。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将反思着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寻找着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相信本次培训活动对我今后的教学一定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任何老师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要有创新的理念,要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次培训使我倍感压力,也增强了信心。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更多的收获。

虽然培训已结束,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今后的教学生涯。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多少年来,教师惩罚不听话的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我们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哪一个不是从小在父母和教师的“棍棒”之下成长起来的?我清楚记得小时候家长会以诚心诚意的口吻请求我的老师:“李老师啊,孩子不听话就辛苦您使劲打,要一直打到听话为止……”老师是真的听取了家长的意见。但是我很感激我的家长和我的老师,是他们精心的付出才有了今天健康完整的我。

后来,不知是谁提出所谓的“赏识教育”,说什么“好好子都是夸出来的”,孩子在家要父母夸、爷爷奶奶夸、姥姥姥爷夸、七大姑八大姨夸,在学校要老师夸、同学夸……我认为这些言论都是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的,但是很多家长都信以为真了。您试想,一个孩子整天被夸赞声音包围着,他的心智能健康地发展吗?他们得到真正的快乐吗?他们能独自承担现实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吗?他们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祖国栋梁之材吗?他们一旦在校遇到挫折或者被老师批评就会抑郁,就会寻死觅活,更有甚者,家长会追到学校问责教师,甚至殴打老师……这样荒唐至极的事情屡见不鲜。导致广大教师们整日“提心吊胆”,不敢充分自主管理学生,生怕给自己招来“祸患”……这一切都是不良教育风气造成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良的教育风气呢,因为教师的手中没有了“戒尺”,教师说话变得不“硬气”了,教师俨然成了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了。

12月23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则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对于广大教师朋友来说,真是“教师拥有惩戒权,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针对规则的颁布,我表示赞成。这条规则让广大教师朋友在行使惩戒权时有据可依,有法可依。而且此规则所称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由此可见,规则的制订是以为了“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行为”而制定的,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惩戒”不等同于“惩罚”。我认为“惩戒”的重点应该落在“戒”上,是教育者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或者方式让学生引以为戒,“戒”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而“惩罚”的落脚点是在“罚”上,如体罚、变相体罚、身体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惩罚等。

规则的第十二条中也做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下列等八条不当行为”。这也是在给“惩戒”与“惩罚”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我们广大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也得严格把二者区分开来,不要混淆二者。

就算教师对规则的内容烂熟于心,那么在行使惩戒权的时候就不会再一次的“引火上身”了吗?是否会有家长为了护短再一次的“强词夺理”呢?比如把教师对孩子的“语言劝导”说成“当众侮辱”他的孩子,把教师让孩子做的“书面检讨”说成是对孩子的“千字文变相体罚”等。

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在规则正式执行前还得扭转家长的育儿观念。要让家长明白老师都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这么做的,要让家长明白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要遵纪守法,孩子从小更是要有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自己孩子在校违反了校纪校规就要按照规定进行惩戒,孩子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应有的责任。“规则意识”“法制意识”不仅要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更要让它深入家长们的心中。这才是教师能够有效顺利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可靠前提。

规则中的第四条说到“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其中“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个影视片段,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老和尚带着小和尚过着安静的生活,一天小和尚在水边玩耍,看到青蛙,就把一块石头绑在青蛙的身上,看到青蛙挣扎游水,小和尚开心极了;小和尚看到小鱼,又把石头拴在小鱼的背上,看到小鱼艰难地游着,小和尚开心极了;小和尚又看到一条小蛇,又把石头绑在小蛇的身上……老和尚在高处的岩石上打坐,目睹了小和尚的一切,却没有说话。

老和尚命令小和尚:“背着你身上的大石头上山去解救这三只无辜的小动物,如果有一只小动物因你而死,你的心里会永远背负着一块大石头。”最后只有青蛙奄奄一息,生命尚存,小鱼和小蛇早已死去。

小和尚因为自己的顽劣让小动物无辜送命,自己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谴责,他坐在一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深思。这场深思直达他内心的裂变处。

老和尚是多么高明的智者,他是我们教师的榜样,他在小和尚犯了错以后“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小和尚)过错程度相适应”,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这是正确有效运用教育惩戒权达到的良好效果。

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的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是需要惩戒的。教育是一门艺术,而教育惩戒权又是教育中尤为特殊的一部分,既要遵循教育规律、规则,又要灵活运用、重视实际方式与方法。学校和教师要会用、善用、慎用教育惩戒权。我们坚信,在社会、家长的配合下,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形势下,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吹响号角,为全国政法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要深入开展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打赢刀刃向内、正风肃纪攻坚战,确保检察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抓实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坚决做到担当负责,主动作为。

要不折不扣地按时完成教育整顿各项任务,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坚持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要时刻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教育整顿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严明工作纪律,加强检务督察,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并将执行力建设作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着力点,通过全面提升干警执行力,推进教育整顿取得实效。

把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活动紧密融合、统筹推进,相得益彰,不断巩固和拓展教育整顿成果。要通过党史教育达到增强政治自觉、筑牢政治根基之目的。要通过巡视整改,增强查纠整改实效。要将教育整顿与推进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切实以教育整顿工作成效带动检察工作发展进步,为争创“全国模范检察院"提供坚定队伍组织保障。

习近平主席说,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对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出自佛经《华严经》,原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申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告诫全党同志“不忘初心”,号召全党同志“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是要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本意,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我们在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不忘初心”的意念,一丝不苟坚持的初心,去除尘世间浮躁与诱惑,回归本初之美,向善之美。

而又执着的想要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我们挑灯夜战,努力钻研业务;我们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我们甘于吃苦,勇于拼搏。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初心”是《入党誓词》的诤诤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即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不忘初心”,每个共产党人都应牢记誓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不动摇。

忠于初心。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明代儒学家阳明的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如果没有立志的明确,如果没有志向的坚定,那么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基础,就没有任何成事的基石。每一个共产党人在追求伟大共产主义的道路上,都有过迷茫、彷徨,那么如何去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去忠于我们的“初心”?要忠于初心,我们首先要立志,志就是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实现“中国梦”一块基石。立志更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心,是对心志的始终自信,是对意志的坚定不移。所以习总书记一再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是始终铭记缘何出发的信仰;继续前进,就是不改坚守志向的信心,所以说,每一名党员都要忠于初心,不仅做实现“中国梦”一块基石,更要做坚定实现“中国梦”一块磐石。

的精神考验,对党员干部来讲甚至是人生决择。如何面对考验,做为共产党人,要把好精神世界的“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尺,心中有戒;要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后要多读书,读好书,做到心中有爱,常存善念。守住初心,通过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的老师。”习总书记也深刻指出“历史是的教科书”,当下,人民学习党史,特别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党史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党史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学习党史,懂得百年历史,亦是百年逐梦。今日之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实现;在新征程上,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追梦圆梦。

党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自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到民主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的中国梦,我们能感受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春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吹遍我们祖国的锦绣山河。党爱护人民,人民拥护党,一九二一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驶经百年,俨然成了引领人民破浪前行的巍巍巨轮。

党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新时代的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祖国发展仍在面临着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价值导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开拓创新。透过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社会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深刻的体会是“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当下的我们要树立信仰,不畏艰险,坚定地在党正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的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把十四亿多人口凝聚成中国力量,焕发出中国精神,实现“两百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在看得见的地方站得直是因为在看不见的地方站得稳”,历经百年,我们人民始终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洪流浩浩汤汤。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一幅幅绚丽壮阔的史诗不断盛开,我们的党将会以实际行动续写更多精彩篇章,载入史册,后人学之鉴之。当下的我们,更是要学会——从历史、从过去中汲取经验;脚踏实地、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充满希望!这就是学习党史给人的精神力量!

鲜红的党旗,在心中飘扬,寒冷来临,风雨沧桑。你崇高的精神,塑造民族的灵魂,挺起华夏的脊梁,描绘宏伟的蓝图,燃烧时代的理想。

鲜红的党旗,面对你,兴奋,心情激动。你曾经用火一样飘动的党旗,点燃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爱焰,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理想的翅膀。我们接近你,就像小河流向大海一样,你激烈的旋律已经深入我们的心房,操纵我们的血脉,使我们的方向辉煌,面对党旗的现在,我们深深地打开画夹,用忠贞的画笔,描绘你的火炬和真理、历史和未来,日月一样辉煌,山河一样。

山河辽阔,历史苍茫,从我们华夏大地首次飘起鲜红的党旗,在惊涛骇浪中,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你的尊严而勇敢地捐献身体,慷慨地歌唱风雨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你的永恒而努力开拓,披着肝脏。鲜红的党旗,中华民族航船,在你的指导下,走过悠闲的千山万水,向着光明前进!

千秋翰墨惊天,万里云山入画。历史打开了新的一页,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这一切都被旗帜总结,因为血液的解释而变得更加受欢迎,长斧编织的那些如火如荼的旋律深入心中,铸就了永恒。

高山在呼唤,海在歌唱,你耸立着城市像林一样的想法,你崛起了乡村古朴的渴望,你到处开花,成长为大兴安岭澎湃的松涛,成长为西沙群岛汹涌的波浪,清澈的西湖渔舟唱得晚,泰山苍松傲慢,万里平原五谷香,千公顷碧波的声音你-站在天地之间,展开你博大的心情,用高远的眼睛,飘着清爽的气氛,展开雄伟的翅膀。

鲜红的党旗啊!你的所有想法都凝聚着努力的交响,你的所有旅程都积累着高兴的诗行。面对鲜红的党旗,面对我最喜欢的祖国,我们看到烈士顶天立地的形象和那位前辈的委托和愿望。你向我们举起凌云的曙光,你向未来扬起伟岸的帆船,你豪迈的节奏,激动我们的心,你华丽的颜色,我们的笑容,你的双手,引起我们美好的愿望,引起我们崇高的理想。

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我们用一生的精力,为你写最美的诗,我们用悠扬的旋律,为你写最美的歌,我们用清晰的喉咙,为你唱最美的歌!伟大的党,亲爱的母亲,华夏巨龙在你的指导下,在世界界的东方!

啊!啊!啊!啊!啊!鲜红的党旗,永远飘在我们的心里!

通过党史学习,使我对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宗旨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党史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使我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使我深深的感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优秀的党。

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为行动指南,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争取辉煌的成绩,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宗旨,鲜明的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加有效的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来,不断的取得新的胜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坚定了自己追求党组织、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入党的积极分子,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思想道德修养上提高自己。一个人必须有高尚的情操,因此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怎么能让人民相信,怎么能让党接受呢?因此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努力培养自己道德情操;其次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正确分析当前世界和国家问题。在努力学习党的章程的同时还需认真思考,我们当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党,是时刻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党无时无刻不再进步,我们这些快要加入这支队伍的同志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并且严格反对一切不利与我党的活动。时刻牢记党对我们的要求,求真务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秀传统,一定要进一步发展,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不断为我们当增添新的力量。最后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有这样的理想就有了立党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情的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会自觉做到“学不可已、志不可满、骄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始终保持一名先进的党员形象,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勤奋、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以集体利益为重,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不怕吃亏,经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把申请入党作为自己人生的加油站,在实际工作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争取能早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向党组织作出汇报,能让党组织放心的接受我的请求,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食粮,它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之中,书写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诞辰,风华正茂。在迎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生注入昂扬的精神,为事业插上强健的翅膀。

学习党史,在重温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可以说,人民之于中国共产党人,如同母亲之于儿子、活水之于游鱼。我们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不同历史阶段,能够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不同阶段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这些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并积极践行这些标准。

学习党史,在咀嚼苦难中坚定人生信仰。百年道路,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历经磨难、终成大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迅速转入低潮,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就达到31万人,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经受着自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在湘江战役中,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中央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苦难和挫折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和成功。有人说,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对一个组织来说,苦难也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咀嚼苦难、反思挫折中坚定人生的信仰,锻造坚毅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言败、不放弃。

学习党史,在缅怀先烈中树立人生榜样。百年时空,星光璀璨。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上,成长和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他们中,有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有敬业奉献的劳动模范,有科技报国的科研尖兵……夏明翰慷慨写下《就义诗》,__深情吟读《可爱的中国》,赵一曼面对日军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牺牲,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雷锋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几十年,樊锦诗北大毕业后为国护宝一辈子坚守敦煌,钟南山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关键时刻“逆行”冲上抗疫一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气壮山河的群英谱。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缅怀先烈、感怀先进中树立人生的目标,以英模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党史,在回顾险阻中培育斗争精神。百年奋进,斗争相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史,也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不断斗争的历史。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与地方武装军阀斗争、与日本军国主义斗争、与党内的错误路线错误观点斗争,今天与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壮大、成熟。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首次论述了“革命斗争”,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他开门见山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回顾艰难险阻、重温领袖论述中培育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