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主题吉林白山扫雪事故心得体会怎么写(三篇)

主题吉林白山扫雪事故心得体会怎么写(三篇)

时间:2022-04-13 23:43:57

相关推荐

主题吉林白山扫雪事故心得体会怎么写(三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吉林白山扫雪事故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长白山在吉林省东南部,一部分在朝鲜境内。山的最高峰海拔2749米。长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终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借白,故名长白山。

巍巍长白山,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色闻名中外,更由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望无际的林海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使它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长白山山麓到山顶,可以看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植物的类型。植物的分层分布情况,十分清楚。在山脚,主要是阔叶林;往上,直到海拔1000米左右,是针叶和阔叶混合林。在这混合林带,树木品种繁多,不同季节的风霜雨雪,使大森林的景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海拔1000至1800米之间,是针叶林带。这里山高林密,生长着最有经济价值的各种针叶树,这些树,树干笔直,生机盎然。再往上到近20xx米,是岳桦林带。岳桦树为适应高山寒冷潮湿的严酷气候,躯干短曲多枝,树皮节理斑纹极富图案趣味。20xx多米以上,就没有树木,是苔藓地带了,每年六七月间,这一带盛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景色瑰丽。

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池。长白山是座火山,天池就是这座火山的喷火口。自清乾隆以后,长白山就停止喷火,原来的喷火口成了高山湖泊。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多公里,平均水深约200米,据说中心深处达373米。在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天池犹如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在晴朗天气,碧水中飘着白云,天水相连,云山相映,云中有山,水中有云,景色秀丽异常。但是,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的面容的。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没有一草一木。但是,却不时听到有人说看到有怪兽在池中游水。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除了看到过一只黑熊在池边洗澡外,没有发现任何动物。他们对天池的水进行过多次化验,证明天池水中无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没有生物,若有怪兽,它吃什么呢?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上溢出来,流出约1000多米,从悬崖上往下泻,就成为著名的长白山大瀑布。大瀑布高达60余米,很壮观,距瀑布200米远就可以听到它的轰鸣声。大瀑布流下的水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个源头。长白山除了天池和长白山大瀑布外,还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边有一个小天池,又叫长白湖,水也是碧蓝的。在树林间的岳桦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云瀑布,规模也不小。此外,在长白瀑布不远处还有长白温泉,这是一个分布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温泉群,共有13眼向外涌水。

游客朋友们,我们来到了观瞻长白山睡佛的地方了。

这里是登山公路通往长白山大峡谷的岔路口处,是瞻仰巨大睡佛的最佳地点。在这里,您只要往长白山主峰上一看,奇迹便会出现——您看到,在绿树繁花烘托之上,在蓝天白云映照之下,一尊浩大的,由天工造就的,由长白山几座高峰相连组成的睡佛造像,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了!

大佛面对长天祥云,身辅大地鲜花,安然入睡的样子栩栩如生。

其实,不仅这个地点能瞻仰到巨佛造像,进了山门,来到能看到长白山主峰的地方,都能看到,只是角度和距离的不同,您观看到的形象和神韵有所不同罢了。特别是越往山上走去,越是接近山体,越能观看到睡佛的宏大身影,和慈悲面目。

长白山的气象变幻莫测,秋冬天忽晴忽雪,春夏忽晴忽雨,长年云雾缭绕。当您赶上天在下雨,或者云雾遮住了佛面,也不要紧。只要您诚心观佛,不妨耐心等待,说不定一会儿就云移雾散,神秘的大佛偶然现形,或显出部分身形。

云里雾里观佛,不仅让您在神秘的氛围中,透过迷雾观到了佛容,了却了一结佛缘的夙愿,更会让您在渴望和和等待中了解佛学的要义。

过了梯子河,往锦江瀑布的方向走去,就更能近观睡佛的雄姿。当您走到能看到锦江瀑布的那道岗梁上时,回首可仰望大佛,往前看则能远远地看见锦江瀑布峡谷对面的山峰上,面对着我们有一面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峭壁上,树影掩映之中,有一硕大的洞口,那就是下面我要说到的“小洞天”。

被人们称为圣山和神山的长白山,不能没有佛缘,80年前,有守律、守禅、守密三位和尚,遍访中国名山大川,最后选中这个有睡佛倚天长眠的长白山为他们修行的地方。其中守律和尚在此时间最长,一直到圆寂。守律曾写下一首偈句诗,诗曰:“峡谷源头缘生缘,天池飞瀑鲜花盘。指数松柏金刚座,守律贤洞法正传。众生得渡生极乐,未法出世小洞天”。说的就是那个地方。总落差70米的巨大的锦江二级瀑布,正挂在长白山大峡谷的开端之处。涛声十里的锦江瀑布和长白山天池中间,正是漫山遍野鲜花开放的长白山高山大花园。诗中的“小洞天”,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个山洞。当年的守律和尚,站在洞口,或者坐在洞里,都可远远地看见那座睡佛造像。三个和尚进山后便杳无音信,成了长白山区尽人皆知的迷团,多少礼佛人和俗家人士,都在寻找守律。后来,人们发现了那首偈句诗,才开始在锦江瀑布附近寻找,也才开始了与长白山巨大的睡佛结缘。

1996年7月28日,人们终于在悬崖上的“小洞天”里,找到了守律的尸骨,解开了这个困扰了人们近百年的迷团。

主题吉林白山扫雪事故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各位游客,我在上山之前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我们眼前的世界最高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像地球的眼睛,傲视苍穹;像长天的镜子,巡视环宇。它气势磅礴,它气象万千。

那么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神奇。

它的神奇不仅是只有出水没有入水,却滔滔不绝地成为滋润东北大地的三大江流的源头;它的神奇也不仅是云遮雾障,变幻无穷。

它的神奇更在于令世人百思不解的、让世人百年解不开的天池怪兽之迷。

大家知道,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水深373米,年平均气温-7.3℃,年积雪日达258天,积雪最深达3米,一年结冰期长达8个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高山湖泊。天池处于高山之巅,湖岸草木不生,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除了地下水和雨水之外,再无入水,湖内的微生物和有机质极少,几乎没有大型生物生存的可能。但是,一百多年来不断传出有人目睹大型动物在天池出水的消息,又难有确凿的物证足以证明大型动物的确实存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天池怪兽”的动物,这个被人们沸沸扬扬传了160多年,又于近年频频出现的家伙,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便成了难解的世界之迷、历史悬案。

长白山天池怪兽之迷,与尼斯湖怪兽之迷、百慕大三角神秘沉船坠机之迷、不明飞行物即ufo之迷一样,成为世界几大难解的迷团之一。

长白山天池怪兽的被发现和被记录,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的事了。

早在清朝的光绪年间,当时的长白山探险家、中国长白山勘界、考察和全面命名的第一人,奉天选用知县、奉吉勘界副委员刘建封,在他对长白山进行了全面踏查之后,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20xx年撰写的《长白山江岗志略》中,就清楚地记录了当时人们对天池怪兽的描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浮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清朝宣统二年,即公元1920xx年,长白山南坡的长白府设治委员张凤台编著的《长白汇征录》,对天池怪兽的出没,也做了详细记载。他写道:“六十年前……”

请大家注意,他写的是当时的六十年前,就是1920xx年的六十年前,离现在足足一百六十多年了。

“六十年前有猎者四人,至天池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

同在这篇文章里,他又写道:“据引路人徐永顺云,光绪二十九年五有,其弟复顺随王让、俞福等六人到长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适来一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皆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俞急取枪击放,机停灭火。物目眈眈,势将噬俞,复顺腰携六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鸣,伏于池中。半钟余,池内重雾如前,毫无所见”。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怪兽的发现和记载越来越多。

据《长白山志》记载:1962年8月中旬,吉林省气象器材供应站的周凤瀛用六倍双筒望远镜发现“天池东北角距岸边二、三百米远的水面上,浮出两个动物的头,前后相距二、三百米,互相追逐游动,时而沉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动物的头有狗头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纹。一个多小时后,此物潜入水中”。

又记载:1976年9月26日,延吉县老头沟桃园公社苗圃主任老朴和一工人,还有解放军战士共二十多人,在天文峰上看见一个高约两米,像水牛一样大小的怪兽,伏在天池岸边休息。大家惊讶地大叫起来,怪兽被惊动,走进天池,游到接近天池中心处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几个人在长白山天池中发现了喇叭状的阔大划水线,他在回忆文章中说:“其尖端有时浮出盆大的黑点,形似头部,有时又浮出拖长的梭形体,形似背部”。

巧了的是,两天后的8月23日,吉林省气象局的两位同事从山上下到底部,在距天池边只有30米的地方,也看到了天池怪兽,而且是看到了5只。他们说:5只头部和前胸昂起,头大如牛,形体如狗,嘴状如鸭,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长毛,腹部雪白的动物。他们边喊边开枪,都未击中,动物迅速潜入水中,不见踪影。

1988年8月的一天上午,正在巡逻的抚松县边防部队的战士,惊奇地发现天池水面上有一条很宽的划水线,似有动物在来回游动,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随着国内外人士对天池怪兽的关注,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不断有人不仅看到,而且拍到了天池怪兽的影像。1981年9月21日,《新观察》杂志社记者李晓斌,用一千毫米的长焦距镜头拍到了怪兽,一只乌鸦和怪兽一同被摄入镜头。照片的上部是一只飞翔的乌鸦,下面则是一个像反扣着的大锅样的怪兽。

后来,九十年代,又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摄影师等人拍到了不算短的一段录像,曾在媒体上争相报道,轰动一时。

时至今日,媒体上不断有报道说有人什么时候又发现了长白山天池怪兽,引起不少爱好者的关注。

天池怪兽经一百多年的众口相传,它的形象已是多种多样的了。有的形容它为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的蛟龙,有的比喻为头大如牛、体形如狗、嘴状如鸭的怪物。

关于天池怪兽是什么,像什么,深存争议。有的认为是黑熊下池游泳,有的还怀疑是长白山的奇特动物堪大犴。于是,怪兽似龙、似牛、似熊、像恐龙、像人鱼;是浮石漂浮,是棕熊入水等等,林林总总,众说纷纭。

为了研究和探讨长白山天池怪兽,解开这个世界之迷,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了天池怪兽展览室,把历史的、现今的种种发现和记录,全部整理公布出来,绘制出了天池怪兽出现的流程曲线图,并且按照人们的描述雕塑了两只怪兽的塑像,一只像龙,金黄色,长的龙鳞,一只像牛,嘴呈鸭嘴状。

现在,全国各地和世界上众多的天池怪兽之迷的探索者、科学工作者、天池怪兽迷、怪兽爱好者云集长白山天池,有的安营扎寨,常年监测,有的不畏艰险,日夜坚守,大有不弄个明白誓不罢休的架势。

希望有志探个究竟的人们,特别是今天前来旅游并成功登上长白山的客人们,大家如有兴趣,不妨在留下来,抓个机会,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看见或者拍摄下那个怪物。管它像什么,是什么,我们都要下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我们相信,经过世人的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肯定能解开这个世界的、百年的长白山天池怪兽之迷。

主题吉林白山扫雪事故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游览长白山后说过"不登长白山终生遗憾",我想诸位今天游览长白山后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长白山将是您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首选旅游胜地。

长白山既是一座山峰,也是一座山脉,更是一片山地。它东起乌苏里江畔的完达山下,西抵黄海之滨的大连旅顺,绵延20xx多千米,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犹如东北的脊梁,横亘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

长白山的山名称谓,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沧桑、数易其名。战国时期史书《山海经·大荒北》中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不咸山是指有神之山,直到辽金时期,长白山的名字才开始使用。长白山满语为"果勒敏珊延阿林",《盛京通志》中破译:"果勒敏",长也;"珊延",白色也;"阿林",山也。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朝鲜族的聚居地。清政府也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两次对长白山区下令封禁,以维护满族之发祥地,起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免遭破坏的作用,给后人留下这么一块原始自然生态的圣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保护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吉林省人民政府早在1960年就划定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96 465公顷,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为世界保留地之一。20xx年被国家首批提升为aaaaa级旅游景区。20xx年9月底正式批复命名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20xx年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全球"必去"的46个旅游目的地中,长白山排名第27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据不完全统计,长白山区内野生动物共有1586种,一级保护动物有10种(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丹顶鹤、中华秋沙鸭),野生植物有2639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人参、东北红豆杉、长白松),已探明矿藏80多种,人参、灵芝、天麻等药用植物300多种。

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余秋雨先生这样赞美长白山:"中国起步时,你是历史走廊;中国辉煌时,你是半个大唐;中国蒙难时,你是冰雪战场。完成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你还是全世界最稀缺的生态天堂。"

长白山是一座多次喷发的中心复合式火山,由台地、熔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部分构成。长白山区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距今约200万年前,长白山才转为以现在的主体为中心的爆发式火山,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喷发1720xx年4月,至今间歇300多年。

人们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这种气候的变化,正是因为立体气候的差异使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又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呈现出4个垂直景观带,分别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针阔叶混交林带】

处于海拔500~1100米,树木以白桦、落叶松、黄菠萝、红松等针、阔叶树种为主,还有一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猕猴桃等。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野猪、黑熊等;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蚂)、花背蟾蜍等.

【针叶林景观带】

处于海拔1100~1700米之间,这里气温显著下降,冬季严寒,夏季凉爽。以耐寒的云杉、冷杉为主。常见的兽类有紫貂、松鼠、棕熊等;鸟类有三齿啄木鸟、黑琴鸡等。

【岳桦林景观带】

位于海拔1700~20xx米之间,这里气候寒冷,风势很强,土壤贫瘠,只生长着一些主干弯曲、矮小,呈匍匐状的岳桦。常见的兽类有花鼠、高山鼠兔。鸟类主要有山雀、柳莺等。

【高山苔原景观带】

位于海拔20xx米以上,这里生态环境与极地极其相似,因而出现了欧亚大陆东部独有的高山苔原带景观。高大乔木已基本绝迹,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苔藓、地衣等交织生长,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植被。兽类仅有高山鼠兔。

各位游客,长白山天池就在眼前,现在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神秘莫测的长白山天池。

【天池】

是长白山最具风姿、最为壮丽、最有神秘色彩的景观。它形似落叶,略呈椭圆形。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湖面海拔2189.1米,水域面积为9.82平方千米,水位最深处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水面周长为13.1千米,池水的总蓄水量为20.4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333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1℃,是我国海拔最高、积水最深、面积最大的火山口湖。池水是无色透明的,味淡。天池重要的一点是仅有一个出水口而没有入水口,但是湖面海拔却终年保持不变,最后科学家对它进行考察,认为它主要是以地下水和泉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所以成为了长白山天池终年长流的一个主因。

关于天池怪兽的说法很多,从1962年开始就有许多人说观看到天池怪兽并拍下了照片,至今科学家对天池怪兽也没有真正的科学解释。

【瀑布】

群山环抱的长白山天池,唯北侧天豁峰与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池水从此口溢出,沿悬崖峭壁之间的乘槎河北流至1250米的断崖直立处骤然跌下,跃入深谷,形成了落差68米高的瀑布,下泄流量均为1.25~5立方米/秒,在20xx年被列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口湖瀑布,瀑布的水一直向前流淌,成为松花江的正源。

【温泉群】

距长白瀑布约900米,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经科学工作者测定,水温在60℃~83℃之间,属高热温泉。其水温之高,水质之好,流量之大,堪称我国温泉之最。温泉水中含有的多种矿物质和对人身体非常有益的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等疗效较好。来长白山观光度假,一定要品尝一下聚龙泉的温泉煮鸡蛋。

【小天池】

小天池是寄生火山口,周长260米,呈圆形,集水面积约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小天池十分幽静,景色迷人,完全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正是这种幽静,蕴藏着两个"谜"。一是,小天池没有出水口,无论干旱还是大雨,小天池依旧水平如镜,不见涨落;另外一个,小天池中生存着一种只有在北极地区才能生存的极北小鲵!为此,小天池再一次证明,池不在大,有"谜"则灵。

【绿渊潭】

位于岳桦林景观带,因岳桦荫翳、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绿渊潭上方还有一处由天池水所形成的落差26米高的瀑布。瀑布落于巨石而四溅,而后流入深潭,每逢雾起,潭上水雾弥漫,于高山岳桦、旷古巨石浑然一体,美不胜收,恰似人间仙境。

【地下森林】

由火山活动造成地层大面积塌陷,形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整片的森林沉入谷底。南北长约2500~3000米,谷壁落差约75米,谷底森林谷壁高耸,断崖峭立,崖上崖下森林好似原本连成一片,后徒然塌陷才形成今日的森林景象。

游客朋友们,短暂的旅途到这儿就结束了,很高兴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期待着您的再次光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