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徽派古建筑修复|唤醒传统文化生活的“匠造者”

徽派古建筑修复|唤醒传统文化生活的“匠造者”

时间:2020-10-22 00:01:18

相关推荐

徽派古建筑修复|唤醒传统文化生活的“匠造者”

雕梁画栋齐聚,匠心汗水倾注。

提起古建筑,总不免想到“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以青山绿水环绕的明朗素雅,自古诉说着江南烟雨的似水流年。

然而,随着岁月流转,以徽派为代表的古建筑渐渐丧失了它原有的美好。

所幸,无数能工巧匠已肩负起古建筑的研究、修复与活化,终其一生要将这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守护、传承。

一生痴绝处,“有梦”到徽州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流派,最初源于古徽州,后主要分布于安徽黄山、江西婺源及浙江金华等地。

古徽州的建造者曾受到宋代朱熹和清代戴震两位大师的美学思想影响,而后逐渐形成“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天人合一、淳朴自然”的建造主张。因而,大部分的徽派建筑都是背靠山地,面向水系,和谐一体。

建筑风格上,白墙、青砖、黛瓦、马头墙组成统一而富有层次的色调,辅以雕梁花窗、流檐翘角……放眼望之,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的江南民居,完美诠释了古朴典雅与溢彩流光的相得益彰。

除却视觉之美,徽派建筑更具深邃的人文气韵。即便只是建筑上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亦承载着当地的人文故事,刻画了徽州人追求风调雨顺、家和事兴的美好愿景。

而这般起于建筑的生活之美,无不源自历代工匠们倾注的匠心与汗水。

消失中的古宅,未凋零的匠心

梁思成曾说:“独是建筑,数千年来,完全在技工匠师之手。”

徽派建筑,亦属。

徽州传统建筑的营造向来分工精细,古代工匠以砖、木、石、铁、窑五种组成“徽州帮”。更有不计其数的木工、石工、瓦工、泥工、漆工、雕工,个个身怀绝技,人人技艺高超。

是他们,建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徽派建筑;可也是他们,痛心目睹了一座座曾经辉煌的古建筑,在时代演变的轰然巨响中迎来了被抛弃的宿命。

千年来,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缺失,已成为一种惯性:项羽火烧阿房宫,安史叛军火烧长安,唐军与回纥军劫掠洛阳……古时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建筑界的辞旧迎新。

原本凝聚先人智慧的古建筑,却只得散落在荒草中见证历史沧桑的轮回。

时至今日,城市化进程中的古代民居,也时常难逃推土机的轰鸣。

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建筑绝不应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于是,依然是工匠们,在痛心之余,派生出“弘扬中华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使命。在对徽州古建筑的抢救修复及景观营造中,始终坚守技艺本真与初心,致力于重现被遗落的古建筑美。

漫漫修复路,匠造者的传承与守护

他们总说,自己只是做些旧的建筑,讲些新的故事罢了。

而我说,保护传统文化,真的挺壮阔。

古宅寻踪,重遇东方之美

“我们家是木匠世家,世祖还曾拜江西修水县雷氏学艺,参与过重大的古建修复工程。”

自小生活在白墙黑瓦古村之中的胡亚峰,对老宅的感情很深沉。

03年初,退伍回乡的胡亚峰看到村民正在拆除一栋摇摇欲坠的老宅,不忍的他瞬时生出了保护古宅的念头。

而后的十几年间,从学习古宅保护相关知识、到走遍全国寻访真迹、再到招募工匠加入古宅保护……胡亚峰的修复之路从未止步。

为了寻找那些即将拆除的老宅,他的足迹遍及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乡村。路途遥远已属不易,而不少老宅更零散地藏于大山深处,一趟趟行程更增崎岖。

“有一次车在山路抛锚,山里信号又弱,就只能在车里过夜,幸好第二天遇上当地路过的农用车。” 即便回忆起艰辛,也是云淡风轻的语气,因为寻找古宅早已成为他的生活。

每每置身于寻到的古宅,屋内常常都是阴暗、潮湿、与残破,但房屋的梁柱、雕花等徽派古建筑特色,仍能散发足以穿透年代的美。

欣喜之余,胡亚峰总能在古宅里呆上一两个小时,仔细观察建筑的结构与细节。看得多了,就能知晓哪里漏雨、哪里长青苔、甚至不同方位的柱子各有多高……以此综合,就能预估一栋古宅是否能被修复,以及哪些地方需要被修复。

而每每与屋主人谈妥后,胡亚峰便会和随行的工匠们一起在建筑的每一个构件上做标记,将古宅分成几百个小项,再对每一个小项进行编号、计算、绘图、设计。准备工作之后,就正式动手——将一砖一瓦,一柱一椽,悉数拆下,零散地拉回基地修复。

遵循古法,重生建筑艺术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修复。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老故事的延续。

隔扇、花窗、楹柱、横梁,经过编号拆解的构件归置整齐;屏风、踏床、太师椅、八仙桌,随宅并购的古家具也让人目不暇接。

此时,古宅的每一个“零件”,似乎都将在工匠的手中拥有重生的命运。只是,很少人却知道“看似寻常却崎岖,成如容易总艰辛”的道理。

做古宅修复这件事,需要静心。由于开发周期长、手工作业程度高,工匠们是以打造工艺品的手法在复原古建筑美学。

而因年久失修,破损、腐烂严重的建筑,更需用同年代的老料和古法工艺进行雕刻和开榫卯复刻。

“有一次,我们十多个人一起复原主体建筑框架只用了半个月,修缮却花了一年多。大家都在四处搜集、购买古建材料,有时还得高价购入孤品,至少最终把腐蚀的部位都修好了。” 一名参与古建筑修复的雕工貌若平淡地说。

修复之路确实不易走,而全国这般敬业又技高的徽派建筑修复者,实则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在北京朝阳和顺义交界地带的温榆河畔,坐落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徽派古宅修复基地。

基地的创建者詹富华连同数百位大木工、雕花匠、砖雕匠、石雕匠……多年来坚持对经手的徽派建筑进行深刻解读——出自什么年份、来自什么样的家庭,然后查看历史档案、古书、画作,从中找寻灵感后,最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专业技艺进行修复。

而在修复过程中,团队更是独到地做到了“三起三落”——在正式修复前,先将古宅竖起来,寻找不合理之处,然后放下修复,此为一起一落;全部修完后,再将宅子竖起来,确认没有问题后,放下、打磨、校正、编号、入库,又是一起一落;最后,通过电脑对修复后的古宅进行CAD建模,以便进行室内设计等模拟操作。而每一次起、落都要花费上万元的费用。

或许,正是这样不惜代价的打磨,才让整个工匠团队做到了“修旧如旧”。那些朽坏的雕花、破碎的云纹、缺瓣的莲饰,都在指尖下焕发了新颜,着实令人惊艳;那些透着历史痕迹的古宅与家具,也在这些起落中得到了保留与延续。

可能我们仍会感慨,许多古宅没办法在原址进行保护,但能在别的地方让人重新领略传统建筑的魅力,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而修复工作结束之后,却并不意味着古建筑的真正新生。

因为倘若古宅继续空置仍会面临再次腐朽,所以如何让修复好的古宅实现真正的古为今用与活态保护,又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

古宅之魂,本土文化生活的传承

中国传统村落的百姓最朴实的生活,隐藏在每一块雕花的纹理、和每一个物件的摆放中。

一座宅子,足以承载一个家庭的每个动人的生活场景。

因而,修复好的古宅绝不只是建筑美的代名词,它更应拥有代表群落与地理的人文之美。

的确,如果没有人,古宅也只剩冰冷精美的建筑材料。

人,才是古宅的灵魂。

于是,无数能工巧匠继而投身于古宅的重新打造中,致力让人们参与到古宅的起居饮食中。

如今,当我们跨进一座徽派古宅,总能在古色古香的宅子和充满禅意的氛围里凝神静气,也能踩在噔噔作响的木头楼梯上感受都市生活鲜有的趣意,还能在乡间信步偶遇谈笑风生的乡民,体验那些无须言说的淳朴与善意……

这样的生活之美,正是无数工匠们,通过改造古宅唤醒乡村文化自信的见证;而对身处灯红酒绿的城市人而言,在这里亦能获得抛却浮生烦扰的平凡。

春天赏花、摘野菜、采浆果;

夏天抓鱼、野营、看萤火虫;

秋天古道徒步、夜跑观星;

冬天攀高看云海、露营看日出。

静好山川之间的中华传统民居生活,以如上画卷绘就出怡然自得。感谢真正扎根乡村、传承古宅文化的建造者,循着古代民居的纯粹、原始与干净,为我们打造这般四时生活。

历久弥新,生活是根植于传统的造就

从保护、到修复、再到改造,工匠们对古建筑一路的情感倾注,让它们遭受轻视、丢弃的不幸渐渐成为过去。

将沧桑凋敝重现惊艳之貌,如此壮阔的事情,在工匠们眼里,却只是对“整旧如故”这一朴素原则的坚持。

修复一座古宅,让更多人看到它的光彩;唤醒老宅文化,吸引更多人参与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我们有幸从如今的一砖一瓦体会建筑之美,从人群中感受民居文化的熠熠生辉,但更有幸的,是感动于将情感根植于传统文化生活的匠造者们。

在他们手中,生活就是一场根植于传统的造就。造就我们所见,造就我们所处,也造就着我们的自我。

而他们却依然总说,只想做些旧的建筑,讲些新的故事罢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