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儿子因饿对门骂父 杜甫心酸写下一首诗 堪称千古悲情

儿子因饿对门骂父 杜甫心酸写下一首诗 堪称千古悲情

时间:2023-10-02 20:34:39

相关推荐

儿子因饿对门骂父 杜甫心酸写下一首诗 堪称千古悲情

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不像李白那样潇洒恣意,他的诗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痛。

他被后世奉为“诗圣”,他的诗歌也被尊为“诗史”。

都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能写出那样忧国忧民、直击人心的诗歌,和他的亲身经历不无关系。

他一生沉于下位,只做过末流小官,俸禄微薄,连妻儿都供养不起;他也曾经历过“安史之乱”,被叛军俘虏,监禁半年;后来流亡蜀都,即使得到好友帮助,也是生活困顿;最后59岁的他病逝于一叶孤舟之上。

可以说他半生都是凄凉困苦,他的幼子曾因饥饿而亡,“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他的长子也因饥饿,对门骂父,心酸的他曾写下一首《百忧集行》,道尽了千古悲情,读来令人心疼不已。

全诗如下: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这首诗写于761年,当时的他栖居成都草堂,生活困顿。

因为安史之乱,他有家不能回,漂泊异乡,年老体弱,家人饥饿,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诗。

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少年时的生活。

当年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壮,精力充沛。每当庭院里梨子枣子成熟时,经常上树采摘,上上下下,一天能来个上千回合。

其实杜甫也算是官宦之后,家境尚算优越,少年时过着富足的生活。

那时的他也很顽皮,“一日上树能千回”,只是后来越混越差,故而留给世人的就是沧桑的一面。

诗人开头写少年的无忧无虑,并不是为了炫耀,更多的是为了和后文年老的状态形成对比。

接下来的四句写的是他现下的生活状态。

如今年至五十岁,年老体弱,大部分时间都是坐或者卧,已经很少行立了。

可即使体弱至此,还要每日出门,俯首低眉,强颜欢笑,逢迎上司,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

李白也曾说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潇洒的。

而杜甫不一样,他需要养活一家老小,即使年老体弱,也要摧眉折腰,这对一向清高的文人来说,是何等的痛苦。

这里和前文的四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老一少,一强一弱,少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年老却是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如此反差更令人伤感。

最后四句更加突出了他的一贫如洗。

一入家门,四壁空空,家里已经没有余粮,和老妻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只有痴儿年幼无知,因为饥饿,竟连父子之礼也不顾,对着厨门发怒叫骂,索要饭食。

原本卑躬屈膝已让杜甫十分痛苦,可是如此委屈,依然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无形中加深了诗人的“忧伤”。

当年他的幼子就曾因饥饿而亡,本就愧疚到了极点,“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如今另一个儿子也同样饱受饥饿,“恒饥稚子色凄凉”,诗人的心中该是何等的悲伤。

这里看似指责儿子“无礼”,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对孩子的愧疚,年少的他是那样的无忧无虑,吃穿不愁,如今他的儿子却连温饱都做不到,如此一对比,将他晚年的凄凉困苦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同情。

全诗悲愤慷慨,郁结于中,将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内心的痛楚描写的淋漓尽致,堪称千古悲请。

后来很多人都指责杜甫能力低下,连自己的妻儿都养不活。

其实杜甫的遭遇只是唐朝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罢了,是当时很多寻常家庭的真实写照,也正因如此,后人才会称他的诗为“诗史”。

亲身经历,切身感受,所以才会那样的直击人心。

不知你怎么看杜甫养不活孩子这件事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