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千年古城突然消失 一本奇书揭秘辛集旧城六百年前鲜为人知的往事

千年古城突然消失 一本奇书揭秘辛集旧城六百年前鲜为人知的往事

时间:2022-03-02 01:57:09

相关推荐

千年古城突然消失 一本奇书揭秘辛集旧城六百年前鲜为人知的往事

旧城古邑何其远,青史犹留千古名。

说到辛集的旧城,人们印象中,是那样的残破不堪。可是也许你不知道,它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或许你不能看到远去的盛况,它们都已雾散烟消。但是翻开史书,就会看到那鲜活的古邑,犹如骊山之馆、太液之池,……

人们都说,旧城底下埋着一座城,那缘因于明天启年间的一场大水。我们这里不想说那洪水,不想说洪水过后的样子, 我们只是好奇,这以前的旧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景象?

幸好有《束鹿县志》,把我们带到了六百年前。

六百年前,旧城这里有土城墙环绕。高约两层楼,近五米,宽约三米,墙外有濠沟,一人多深:深两米二,宽三米二。在城的四面都有土门。

创建那是在元朝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是这里的军事将领八旦修筑而成。只不过后来坍塌了。

十一年之后,到了明朝洪武二年,即1369年,知县应通重修。

第二次重修是在1453年。知县黄子嘉进行了大规模重修。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将城墙增高为八米,宽为五米七。他还把女墙以及四门用砖砌以成。什么是女墙呢,就是城墙顶部外沿上薄的挡墙。他将门换成了铁门。上面建有城楼各三间。

第三次重修是在1484年,知县胡海他又重建了四门、城楼和角楼。

第四次重修是是1505年,知县周鑰重修四门,命名为东寅宾,西安阜,南时薰,北拱极。

第五次重修是15。这一年有流寇四处掳掠,知县薛韶把城墙加高到九米六。上宽四米八。濠沟也加深加宽为六米四。另外,还修建了楼橹、垛口、冷铺、外垣。

楼橹就是一种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垛口指的是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用来瞭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

冷铺古时供往来传递文书的驿卒或地方兵役歇宿的地方,因大都设在冷僻之处,故称。角楼,指的是城墙角上的小楼。外垣指的是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类似郭。

他还准备了火枪、药箭(可能是一种毒药箭吧)、擂木炮石,指的就是评书中所说的,滚木擂石吧。《水浒传》第四一回有:"直杀到江州城下,城上策应官军早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他还建了吊桥,周围安插了签木。我想那些强盗来到这里,恐怕是攻不进来了吧。

7.第六次重修是在15的秋天。知县阎济又进行了增修。据说“倍于前”,仅此而矣。

古城巍巍已不在,空余千载古镇名。我耳边突然回响起毛阿敏的那首歌来,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穿过巍峨的城墙,我们就来到了城里,这时在清朝时有四街四十一坊。

古旧城有四条街:东育贤、南淳化、西名贤、北承恩。

这四条街又将城里分为四十一坊,而且各有坊名。如宣化坊、肃清坊、儒林坊、进士坊等等。这四十一座坊中,有表示官名的:司马坊、太保坊、司空坊、少保坊、驸马坊、秋官坊等。

有和科举有关的:进士坊、世科坊、丛桂坊、登科坊、登云坊、折桂坊、继科坊等。也有褒扬功德的:崇勋坊、世荣坊、双麟坊、俊杰坊等。可以说是旧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遗憾的是,到康熙年间,只剩下萃贤坊了。

历史已远去,我们已经不知道那些坊的布局了。但是,我们知道这四十一个坊,是一个个的居民区。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坊。所谓城中曰坊,近城曰厢。郭内为坊,郊外为村。 这就是里坊制。

汉代里坊的雏形形成。长安城有棋盘式的街道。里坊被称为闾里。北魏时蓬勃发展。洛阳城里分为东郭、西郭、南郭。分别住着汉族、鲜卑和外国人。而到了唐宋时,里坊制盛极而衰。一个十字街划分为四个区域,然后又有十字巷,形成了16个小区块。原来网格化管理古已有之。

起初的时候,里坊周围有围墙,有大门,设官吏,定时开门关门。到了宋代,围墙就逐渐被拆除。里坊制度就被街巷制取代了。

围墙虽然拆除了,但影响还在。比如元代及明初依然沿用里坊制。元将大都分为50个坊,而到了明代则是4城36坊,清代分为五城,坊没有变。只是城市布局单位功能弱化了,作为基层社会管理功能加强了。我想就像城市中一个个区吧。当然,他们不再封闭,而是开放状态。有的地方,仅是建一座坊门,上书坊名而已。

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四十一坊。而在徽州,牌坊原有一千多个,而就是现在也有百余个。在牌坊、民居与祠堂被称为三绝。

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见,里坊和牌坊在昔日的旧城,确是一道风景。而这在其他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景象。山东诸城当地有一句顺口溜叫“诸城牌坊九十九,唯有一座没人走。”康熙时,诸城被分为十隅八坊。可见当时的社会风貌在旧城不是孤例。

古代讲文治,孔子门生遍天下。于是各地都有文庙,与学校相依相伴。上学先拜孔子。而在这旧城也是如此,自古束鹿文教传承。

文庙在县治以东。据说是元天会十四年,即1136年由当时的县尹韩公修建。1341年县尹袁彦通重修。后来又经历了洪武三年、永乐、宣德、正统、天顺年间的数次重修。到了成化十六年,即1480年,正殿增至五间。五年后,又重建了棂星门。1493年,两庑又各增至七间。规模不断扩大。

文庙有大成殿做为主殿,东庑和西庑,是位于两侧,属于配殿。戟门位于最前面,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故名。然后就是棂星门,牌楼式木质或者石质建筑,古代中国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

明伦堂是学校的正殿,相当于今天的教室、讲堂。"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而围绕明伦堂左右后面的有号房二十九间。

《明史》:"诸生席舍,谓之号房。"另外还有老师住的宿舍,谓之据德斋和志道斋。取自《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文昌祠供奉的也应该是孔子。典出紫微斗数之文昌星乃文魁之星。

另外还有宰牲所和神厨是做饭的地方。学门,是学校的大门。剩下的还有后堂和东西厢房以及射圃亭。我想,后堂是不是家属宿舍呢,而射圃亭那一定是锻炼身体的操场了。

做为一座县城,地方政治中心,必然少不了县衙。那古束鹿县衙又是什么样的呢?

据《束鹿县志》记载,县城里的公共场所共19处。其中行政机构7处(分别是知县公廨、主簿公廨、典史廨、察院、僧会司、太仆寺、税课司),公学3处(分别是儒学、阴阳学、医学),人、物居所5处(分别是吏舍、马厩、仓场、公馆、养济院),亭子2处(分别是旌善亭、申明亭),神坛2处(分别是社稷坛和邑厉坛)。

一个城镇的核心,那就是县衙了。它位于城东北。它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洪武二年,即1369年。知县应通创建。后历经6次重修。

前四次分别是1371年应雷,宣德、正统、景泰年间张晟、黄子嘉相继增修。第五次是1493年知县弋福增加了鼓楼,筑台高二丈,又建筑了崇楼。第六次是1509年知县薛绍重建正厅,增加了抱厦。

在衙门两侧左右两侧有榜房二十间,相当于今天的布告栏。第二道门叫仪门,高大雄伟,一般是红漆大门,黄铜大钉,显示庄重威严。“仪门”是整座衙门的象征。

左右各有角门,东为上首,故东角门称为“人门”,也叫“喜门”,是供知县平常出入的,而西角门则称为“鬼门”,也叫“绝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开,且死囚必须走鬼门。

过了仪门,有一条甬道通向正厅,在甬道中间,建有一亭,叫“戒石亭”。据说自宋代始,州县大堂前就有了戒石,戒石上刻有戒石铭。向南的一面是“公生明”三个大字。正对大堂北面的铭文云:“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是宋太宗从后蜀主孟昶《谕守令铭》二十四句中摘出四句。

过戒石亭就是正厅。然后是后堂。再后是正北房三间。其他的建筑还有耳房,左司房、右司房,幕厅、銮驾库,西厢房、东厢房、马厩一所。

以上我们说的是知县公廨。那是县老爷升堂的地方。也是县级机构的核心。

其实做为县级机构,还有县丞、主簿、典史,均由吏部铨选,皇帝任命。故称“朝廷命官”。其中,县丞其职责是主管全县的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在康熙三十八年被撤。主簿主管户籍、文书,是县令的辅佐官,在清初也被撤。

而典史地方县衙门中的吏员,地位低微,掌管盗贼缉捕、监狱刑讯等。若未设置县丞、主簿,往往由典史兼领其职。而这在清代是常见的现象。

公署的主簿公廨在县衙东,设前厅三间,后宅正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另有东房三间是马厩,西房三间是外厨。

典史廨在主簿公廨的前面。有前厅三间,后宅有正北房三间,东西厢房三间,马厩一所、共二十九间。马厩的对面是县衙的监狱。

在典史公廨旁边,是吏舍。共三十间。这里面又住着些什么人呢?他们都有些什么职责呢?

原来这里有三班六房、县属各官和幕僚。

第一类,六房。

县衙日常办公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六房是县属的组织机构,附于县公堂之左右,每房设典吏1人,其工作人员称“攒点”、“书吏”、“书办”、“书役”、“胥吏”等。办公地点位于县公堂的左右。

吏房,吏房是管官吏的,有权有势,在知县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户房,主管全县征收税银,交粮纳税,还掌管“鱼鳞图册”、钱粮地清册等。经办赈灾放粮等事宜。

礼房,该房主管祭神、祭孔、庆典等事。科举考试时协助知县、教谕等考官组织考生应试、监场、发放和收缴考卷等。

兵房,主管全县征集兵丁、马匹、训练丁壮。另如驿站、铺兵、城防、剿匪等事宜亦属兵房管辖。 刑房,设典吏一名(亦称刑书),攒点1人,其职责是主管全县民事、刑事案件。

工房,主管全县蚕桑、织造、修筑署衙庙堂、兴修水利、铸造银两、销毁制钱等。

此外,还有负责登记收发文件、誊写状榜等事宜的收发房;负责管理县属银钱出入的账房;有专司知县审官司时原、被告应填之表格及口供笔录事宜的招房;又负责管理粮仓的仓房。

清实行知县负责制,虽有典史协助处理公务,但由于人少事繁很难胜任。因此,其正式办事的是六房胥吏,他们实际上承揽了衙门的全部事物和权力。清代曾流行一句话曰:“任你官清似水,难免吏滑如油。”这是对县衙胥吏的真实写照。

第二类,三班

三班:即皂班、壮班和快班。他们和禁卒、门子、仵作、稳婆等统称为衙役,其中皂班,负责知县升堂问案时站班、行刑等事宜。 壮班,承担力差、催科、征比等。快班,又称捕快。负责缉奸捕盗、破案、解囚等事。

另外还有为知县听差的门子、轿伞扇夫,为典史听差的门子、马夫。门子是指在官衙中侍侯官员的差役。不是看门人。

第三类,县属各官

1是教谕,为儒学署首席学官,秩正八品,由举人或贡生除授。掌管训迪学校生徒,考察学校课艺业之勤惰,组织考试生员、祭孔等事宜,直接听命于省学政。相当教育局长。

2是训导,为儒学署副学官,其职责主要是协助教谕处理有关事宜。

第四类,派出机构。

有巡检,主要职责是掌管辖区内缉捕盗贼、盘诘奸究、维护社会治安等,相当于派处所。有驿丞,是递铺司的首领官,掌管邮传、递送等事宜。

第五类,杂职

县衙属官中尚有住于医学署中主管全县人医和兽医的医官;住于庆城寺内的僧会司僧会,掌管全县僧人;住于城隍庙内道会司道会,掌管全县道人。这些称“杂职官”。

第六类,师爷

县衙除设有上述机构和人员外,还有知县私人聘任的幕僚。他们或擅长刑律,或能写会算,或谙练官场事物,被称为师爷。又分为书启师爷、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和知县是宾朋关系,来去自由。

吏舍给大家介绍完了,我们从县治往西看,有旌善亭、申明亭,阴阳学、医学,税课局等。

1、旌善亭和申明亭

原来洪武五年,明太祖下令在全国城乡设置“申明亭”。不仅定期张贴朝廷文告,公布本地罪犯或犯错人员的姓名及其罪错内容,而且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在申明亭主持调解民间轻微纠纷。再就是设置“旌善亭”,粘贴榜文,公布本地的孝子贤孙、贞女节妇之事,从而达到教化乡民之目的。而这里的两个亭子建于永乐九年。和五年,由知县高楫创建。

2、阴阳学和医学。

阴阳学是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专习天文、星卜等的学校。

《元史·选举志一》:“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夏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明史·职官志四》:“阴阳学。府,正术一人,州,典术一人。县,训术一人。亦洪武 十七年置,设官不给禄。”

医学在阴阳学的西面,只是内容不同。与之同年建。建立者也是高楫。

3、税课局。

建立者是知县赵璘,建于1391年。就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后被革去。

其实,在文庙的东面,还有一个机构,叫察院。这是什么地方呢?原来是为中央巡视官员的临时住所。嘉靖《清苑县志》说:“西察院在县治西北,为巡按御史驻节之所”。

下面我们把视线转向西北,有抬头寺、太仆寺,公馆、养济院以及祭坛。

在县治西北,建有抬头寺。为元朝泰定二年即1325年僧人建喜创建。后来历经多次重修。只在清代康熙年以前就有1391年妙信,永乐年定准、正统年惠通、成化年行铎、弘治年明开, 15明祥等6次重修。16被大水冲没。1647年又在原址重建。

而僧会司就设置在这里,管理全县的佛教事务。明洪武十五年,即1382始设于各县,长官叫僧会,清沿明制。

太仆寺,也在县治西北。什么机构呢?其实就管理车马和养马的机构。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之官。而同时期保定府也有管马厅和太仆寺的设置。

太仆寺在1480年知县周冕主簿刘元重修。有仪门、大门、正厅、东西厢房和寝房。还有厨房和马厩各一所。

太仆寺的西边就是马神庙,都说马王爷有三只眼,人称“三眼灵光”就是供奉在这里面。它是道教的神明,全称“灵官马元帅”。《周礼·夏官》注:“马祖天驷也。”而在《燕京岁时记、祭马王》中也记载:“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

在太仆寺仪门外,还有仓场,就是官方收纳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场所。 也是粮库、物资储备库。东西各六间。成化年间重修。其实仓库不此一处。

如:马场子粒仓在县衙正堂六房之一刑房的南面。儒学仓就在县学里,有神厨六间,后被废。预备仓在县治南,1486年由知县胡海迁到县治以东。有官亭、门楼,还有敖54间。敖,音áo,就是粮仓的意思。

预备草场在县治东北,儒学后面。占地20亩,以围墙环绕。前面有大门。牧马和草场都有划界,后来成为老百姓的耕地,每年征收些地租。

说完了草场,我们再说公馆吧,由正统年知县黄子嘉创建。它就好比是现在的国企宾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辛集招待所。有大门、正厅、厢房、寝房和厨房。

养济院也在县治西北,明永乐年间知县姚志建创建。那养济院是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吧。

这其实是收容贫老、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这在唐朝就有了。政府在都城和其他重要城市,分别设置了普救病坊。而在宋朝则设了福田院,分东西南北四处。元代1271年开始在各地设立养济院。而明朝则继承了这种制度。

洪武五年,朱元璋就下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不久改名为养济院。朱元璋还在《大明律》中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明太祖实录》中说,养济院在“天下府州县俱有”。

在西北一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祭坛,叫社稷坛。红墙环绕。建于1370年,知县李子仪创建。里面建有棂星门、斋宿房、宰牲房、神厨以及天池。《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

斋宿房是指在祭祀或典礼前,先一日斋戒独宿,表示虔诚。

再说邑厉坛,就是县祭无祀鬼神的坛。《明史礼志四》:厉坛: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玄武湖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

这后面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明太祖刚攻下苏州、松江一带,当地民众有反抗活动。大将徐达抓了以钱鹤皋为首的一批反抗者,押到南京去处死,不料行刑时,这些人脖子里喷出的竟然都是白色的鲜血。

明太祖唯恐这些人的鬼魂化为厉鬼作祟,就下令天下所有的州县都设“厉坛”,每年按时祭祀当地死去后没有后代亲人的孤魂野鬼,防止鬼魂作祟。就连祭厉祭文也是统一由明太祖统治时期传下来的。

而到了清朝,沿袭这种制度。惟于各省、府、州、县,均建立祭厉坛,各府称之郡厉,各县称之邑厉。于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及十月朔日三次致祭。由守土官主祭。祭品用羊三、猪三,米饭三石。每次祭祀,要上香,祭酒,行三跪九叩礼。

我们再说束鹿县城的邑厉坛建在城北一里,1370年由知县李子仪创建。成化年间重修。周围红墙环绕,树棂星门三座。另外还有一座宰牲所,房屋三间。那是用来宰杀羊和猪的。

我们把邑厉坛给大家介绍完的时候,古束鹿县城也就介绍得差不多了。当然,还有很多的内容,我还没有来得及涉及。比如张兴祠、三丘古洞、城隍庙还有玉皇阁等等。我知道那么浓厚的文化底蕴,又怎么一下能说完呢。当然我还知道,我说的很多地方不免有所失误,也请大家谅解,多提宝贵意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这里工作的缘故,也把它当成了第二故乡。所以平日里常和同事兜兜转转,去寻幽探胜并自得其乐。也越来越深刻得感到这里的文化内涵,又岂是一个深厚所概括得了的呢。所以也越来越痴迷。

后来我们有幸又认识一个叫书斋的先生,谈话间感到原来喜欢家乡传统文化的,还有这么多朋友。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知道史学,需要的是实证,我有幸从《束鹿县志》中,从前人的成果中,从脚下的这块土地上,从身边的朴实的村民中,感受到了古镇旧城的文化厚重,懂得了原来这里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写这文的同时,我深深的为之感动。其厚重,其多彩,其感人……。

这里的土地不算肥沃,这里的人民也很朴实,但这里的文化很悠久,很灿烂。可能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旧城有这样的历史,有这样的文化,但请相信,旧城有足以让你自豪的理由,古镇有足以让你痴迷的故事。来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去追寻往事,讲讲这身边的历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