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带着“蒙娜丽莎”参展进博会 这位大师的作品还曾惊艳威尼斯双年展 被大英博物馆抢着

带着“蒙娜丽莎”参展进博会 这位大师的作品还曾惊艳威尼斯双年展 被大英博物馆抢着

时间:2022-03-23 10:43:01

相关推荐

带着“蒙娜丽莎”参展进博会 这位大师的作品还曾惊艳威尼斯双年展 被大英博物馆抢着

“蒙娜丽莎”也来进博会了。

行进到第四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贸易投资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大平台。今年全新亮相的服务贸易展区文化旅游板块中,着眼于文旅需求新变化和消费升级新趋势,海外IP授权成为本届进博会新品类。其中,首次引进的海外文化IP,涉及著名博物馆(卢浮宫、大英、大都会等)、动漫形象(皮卡丘、小黄人、hello Kitty、米菲等)颇为引人关注。

由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等五个博物馆IP共同打造的展厅内,在“东西文明结合”的主题下,一幅苏绣作品《蒙娜丽莎》栩栩如生。

这件作品出自苏绣非遗传承人姚惠芬之手,她也是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

除了苏绣版《蒙娜丽莎》叫人过目难忘,姚惠芬绣出的张大千、贝多芬、贝聿铭等人的肖像,同样惟妙惟肖。

若将视线转回到姚惠芬成长的江南,她以江南为题的苏绣作品,谁看了不赞叹一声“太美了!”

她用中国水墨画为参照,绣过江南气质安静恬淡的小桥流水人家:

传统的刺绣审美风格偏向高饱和度的色彩,不适合烟雨江南。姚惠芬创新了江南水墨绣法,在她看来“江南的烟雨朦胧,白墙黛瓦,不一定非要用墨来表达,用针也可以!”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在她手里针线可做笔墨,织布可做宣纸,水墨画也可以用针刺出来。

看这挥毫泼墨的功底,谁能看出来是刺绣呢。

姚惠芬手里的针线不仅能绣水墨画,国画也能以假乱真。

事实上,姚惠芬最出名的就是中国古典工笔画刺绣。中国工笔画讲究“有巧密而精细者”。工笔画刺绣,有过之而无不及。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这些工笔画常见的元素在姚惠芬的刺绣中,全部都有。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姚惠芬的创新意识。她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刺绣也应该“当随时代”。传统刺绣是不断发展的,怎么创新,用什么去创新,是刺绣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苏绣要发展,必须先把传统刺绣技艺扎实学好,把老一辈刺绣大师的经典作品研究好,把前辈身上的高尚精神继承好,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法、新的想象力去创作出新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传统、突破传统、创新发展。

姚惠芬曾历时十年探索研究,独创了一套刺绣技法——简针绣。

简针绣有别于传统概念的乱针绣针法技艺,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针法与西方素描技法于一体,以简为道、以简为美,以最少的针法、最素的线色、最精的线条构成苏绣全新的表现形式。“简针绣”为她捧回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她也开始大力推广这个新的苏绣技艺,构成当下苏绣全新的表现形式与审美内涵。

她的简针绣作品《素描少女肖像》和《达芬奇自画像》都让人叹为观止。

奔赴英国伦敦大学美术馆表演时,她的代表作品《四美图》与《郑板桥水墨兰竹图》分别被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美术馆收藏。

能打通东西方的不同审美,姚惠芬的作品不仅在进博会上很是亮眼,还曾惊艳了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同时被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美术馆、已故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等机构和名人抢着收藏。

,姚惠芬接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邀请,带着34幅当代苏绣作品前往威尼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技艺之美。

其中一幅《骷髅幻戏图》引起许多国外友人的驻足。《骷髅幻戏图》原作是南宋画家李嵩的名作。姚惠芬不仅绣了出来,更是绣了多个版本,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就展出了四种不同的针法。

她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从中寻找更合适的针法,同时也是对传统针法的一种创新和升级。

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位“笔墨随时代”的苏绣大师被那些无私无畏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逆行者们所感动,内心久久难以平静。于是,她拿起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白衣逆行者的形象。并以此为底稿,绣出绣品《向她们致敬,辛苦了!有你们真好!》,参加线上展出,致敬抗疫英雄们。

带着“蒙娜丽莎”参展进博会 这位大师的作品还曾惊艳威尼斯双年展 被大英博物馆抢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