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美媒文章:划分太平洋“势力范围”早已过时

美媒文章:划分太平洋“势力范围”早已过时

时间:2021-09-27 00:30:42

相关推荐

美媒文章:划分太平洋“势力范围”早已过时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美国外交学者网站9月29日发表文章《关于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的迷思》,作者是美国州立基恩学院副教授萨沙·戴维斯。全文摘编如下:

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以及盟国的政府正在将其外交和军事战略重新聚焦于太平洋地区以及与中国的对抗上就不足为奇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目前有关太平洋地区的计划和讨论中,有很多是建立在过时的概念——即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如何在这个海域发挥着作用——基础之上的。从大量的评论、文章和报道来看,人们会以为整个太平洋其实有一条明确的界线充当硬边界,边界的一方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另一方是美国及其盟友的势力范围。

硬边界思维模式有缺陷

在军事和政治战略中,将世界划分为相互排斥的“势力范围”有着深刻的哲学根源,今天仍对分析人士、规划者和决策者有诱惑力。

将这一世界观应用于太平洋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以下看法的启发:该地区由北向南的岛屿群类似于“防御岛链”。这种看法在二战结束后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推而广之。麦克阿瑟的观点是,通过将“第一岛链”(以菲律宾、台湾地区、冲绳和日本本土为基础)武装起来以及通过控制“第二岛链”(关岛、夏威夷、塞班岛、帕劳和博宁群岛)来对海上交通线施加军事和政治影响力就可以确保美国和“盟友”在太平洋的利益。

然而,当今的世界肯定非常不一样了。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地犬牙交错,在实践中几乎不可能继续维持空间上相邻且相互排斥的势力范围。

那种认为太平洋是一个有着一条把西方国家与亚洲大国划分开来的硬边界的地理思维模式可能存在根本缺陷,但它牢牢控制着这一地区所有各方的许多决策者和评论家的头脑。从这个思维模式出发,任何位于这条线“错误一边”的项目都被构陷为一种入侵、一个阴谋或是对美国或盟国控制力的蚕食,必须予以反击。任何与美国或盟国无关的开发项目都是可疑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太平洋岛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获得中国的投资、贸易、技术或旅游开支的地方。世界各国都受惠于此。虽然过去几年来由于外交摩擦和新冠疫情造成的干扰,中国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减少,但在两国仍达到了上百亿美元的量级。这就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西方大国可以与中国企业做生意,但当斐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巴布亚新几内亚或所罗门群岛与中国企业做生意时,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安全威胁。

现在需要一种不同方式

西方政府和分析人士对于太平洋地区国家可以从与多个国际伙伴的接触中获得资源不屑一顾,这是大错特错的。坚称太平洋地区只能依靠传统的安全伙伴,所以这些岛屿就可以充当“战略拒止”的坚固堡垒,保护遥远大陆上另一些国家的人民,这对太平洋居民和政府的吸引力或许并不像西方战略家希望的那样强。承诺加强这种本质上说是依附型的殖民关系并认为太平洋地区应该让渡更多的主权给西方大国,以便这些大国能够“拯救”岛国人民免遭他国的殖民,这是把太平洋的安全带向一个徒劳无益的方向。

相反,美国及其盟国能够在太平洋地区制定不同的外交政策路线。它们可以制定既能解决岛国居民的安全之虞、又能约束中国的超级工程项目的外交、经济和环境政策。现在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方式,即承认整个太平洋地区没有一条将该地区划分为非此即彼的线。

美国、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政府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太平洋地区创造这种安全环境。然而,每次当一个岛国领导人拒绝将他们的发展选择局限于其前殖民宗主国的时候,不要发那么大的火。此外还应该有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即新的军事基地建设、核潜艇协议以及使该地区固化为相互竞争的贸易阵营实际上并不会使太平洋地区变得更安全。我们朝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没有也不应该有一条线,把太平洋区分为“美国的太平洋”和“中国的太平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