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解系列:句式的变换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解系列:句式的变换

时间:2023-11-11 18:13:05

相关推荐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解系列:句式的变换

初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解系列:句式的变换

首先来看文章《济南的冬天》里面的一个句子:

(1)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主动句,强调的重点是小山)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句式的句子吗?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主动句(把字句),那如果把这个句子变换下句式,会怎样呢?

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例子:

(2)济南被小山围了个圈儿。

(被动句,强调的重点是济南)

(3)难道说不是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反问句,强调对事实的肯定)

(4)小山竟然给济南围了个圈儿呀!

(感叹句,强调对事实的感叹语气)

(5)小山不是没围了济南个圈儿。

(否定句,强调事实的客观存在)

这些例子分别是被动句、反问句、感叹句和否定句,它们所强调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上述的例子就叫句式的变换,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句式变换要求改变句子的形式或者语气,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要保持不变。句式的变换非常重要。学会了句式的变换,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帮助人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别人说的话。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初中阶段句式几种常见的变换。

一、变换主体

这里的主体,是指动作主体,也就是这个动作是发出者还是接收者,这种变换通常是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例如:

(1)小王同学经常被同学们嘲笑。

这句话陈述主体是小王,如果把这句话改成:

(2)同学们经常嘲笑小王同学。

这句话陈述主体就变成了同学们,所以,适合使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我们主要看你陈述的主体是谁。

再来看一个例子:

(3)不过从蛋壳里爬出的那只小鸭太丑了,到处挨打,被排挤,被讥笑,不仅在鸭群中是这样,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丑小鸭》

这个例子中“打”“排挤”“讥笑”这些动作都不是丑小鸭发出的,但句子的叙述主体是丑小鸭,怎么办呢?在动作前加上“挨”“被”等表示被动性的词。

如果我们把这这个句式变换下:

(4)不过从蛋壳里爬出的那只小鸭太丑了,鸭子们,甚至每只鸡都到处打它,排挤它,讥笑它。不仅在鸭群中是这样,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你们觉得是否合适呢?“小鸭”是这个句子的“主角”,后面的动作又从鸭子们和每只鸡的角度陈述,语意就不流畅。

在复杂的句子中,为表达的语意顺畅,各个分句叙述角度应该是相同的,主语也应前后保持一致,这点在一些仿句考查中尤为重要。

二、变换语气

我们通常通过语气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一般来讲,陈述句表达中规中矩,但如果把陈述句变换为否定句、反问句,表达效果就会不同,语气会比较强烈。

比如这句双重否定句:

(1)他每走一两分钟,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热爱生命》

如果改成:

(2)他每走一两分钟,就停下来休息一会。

哪个语气更强烈呢?显然第一句双重否定句语气会比较强烈,陈述句的表达则中规中矩。

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我不是一个愚蠢的人,我够资格当皇帝)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这句话选自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写出了皇帝见到骗子编织的并不存在的新衣时,极度惶恐的心理。片段中两个“难道”组成的反问句,比陈述句“我不是一个愚蠢的人,我够资格当皇帝”所表达的情感更强烈。

(4)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还能料理自己)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背影》

这个例子,我们着重理解下“难道”、“不能”这个句式,这是一个典型的反问句,如果我们把这个句子改成“我还能料理自己”,你觉得表达上会有什么变化呢?是的,修改之后,语气就不强烈,情感就不丰满了。

总的来讲,反问句要比陈述句所表达的情感更强烈,这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特定的句式变换带来的效果。

三、变换语序

除了变换语气,我们还可以变换句子原有语序,甚至在一定语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但句子意思保持不变。来看这个例子:

(1)长的草里我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一句话,为了强调“不去”的结果,把不去的原因作为补充成分放在了后面。朱自清是变换语序的高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

原文句式: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

这两个句子,按照原有语序,应该是这样的:

(3)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走着。

“嫩嫩的绿绿的”是用来修饰“小草”,“花枝招展”用来修饰“小姑娘”,但在朱自清笔下,都挪到了后面,朱自清在写这些句子的时候,为什么要变换呢?仔细再读一遍这两个句子,读完之后,我们会觉得,原文句子简洁、明快,突出了嫩、绿、花枝招展的特点,而且句子结构紧凑,这就是变换句式的表达效果。

四、变换长短

前面朱自清《春》里面的两个例子,其实还有一个特点:变换句子长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句和短句的变换。长句的特点是修饰语很多,短句的特点是词语少,结构简单。看下面的例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鲁迅《孔乙己》

(2)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个女儿叫艾艾。——赵树理《登记》

第一个例子是典型的长句,第二个例子是多个短句的堆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这样概括:长句信息容量大、表达准确、条例清楚,而短句简明扼要、节奏明快。

在长句与短句的变换时,请记住应遵循这些原则:⑴句子内容不变。⑵查清句子主干,比如第一个例子的主干就是“孔乙己是人”。⑶合理增删词语。⑷语序合理通顺。

那么,一篇文章,是用长句好还是短句好呢?这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决定,我们认为以短句为主与长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表达深刻。

(3)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

这是一个长短结合的片段,开头四个单独成句的词语渲染了悲凉的环境特点,给人以凝重感。后面一个长句,则糅合了很多信息,读起来给人以悲痛之中有对纳粹暴行的愤慨之感。

最后,要说的是,句式有很多种,不要机械地去为变换而变换,一定要深刻理解语言环境、内容特点,然后选择恰当的句式。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观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