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38°高温 没有空调风扇 古人如何纳凉?女人有妙招

38°高温 没有空调风扇 古人如何纳凉?女人有妙招

时间:2019-05-17 06:56:09

相关推荐

38°高温 没有空调风扇 古人如何纳凉?女人有妙招

摘要:

最近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炙热的太阳烤着人们非常难受,恨不得很快就钻到空调屋里去,可是古代却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他们是如何解决纳凉的问题呢?

古代人的智慧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虽然没有空调风扇,但他们却有自己的纳凉妙招,当然谁知道真的有没有空调风扇?我们来看看古人的智慧吧

留仙裙,百鸟裙,石榴裙,袒胸装,露背装

与人们想象中古代人刻板保守的印象不同,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朝代还是非常开明的,比如汉代,比如唐朝,而这时的女人味的纳凉方式,首先要从衣服做起。

大家可能看到,现在的女人们每到夏天超短裙,超短袖等等衣服都穿出来了,既漂亮吸引人又清凉舒服,很是让人羡慕,可是这些并不是现代人的独创,在中国的古代,由于那时候夏天没有现在的乘凉方式,所以女人们早就开始从衣服上着手做起来了。

赵飞燕的裙子叫“留仙裙

所谓留仙裙,也就是有褶皱的裙子,与我们今天的百褶裙有点类似。从大方面来说,汉朝的女人穿的衣服和我们今天也比较类似,总体来说有裤装和裙装两大类,而在夏天裙装就成为女人们的最爱。

具体到裙装的方面,裙子的样式也很多,并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古人穿衣会有那么单调,实际上在古代也有类似服装设计师这种工作,尤其是在宫廷内部,这种工作是由专门的人来负责的。

而在汉代,最有名的女子裙装就是留仙裙。当时留仙裙是上层社会的配置,并不是一般的宫女能穿得上的,而留仙裙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式样,具体的细节会有差别,其中广袖留仙裙是宫廷中的最高等级,是最为著名的一种留仙裙,其式样华丽无比璀璨夺目,是顶级上层女士们的最爱。

而在老百姓中,普通女子是没有机会穿上宫廷中的那种长袖留仙裙的,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模仿宫廷流仙裙的样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留仙裙,当然材质更多的是布料,而不像宫廷中的丝质,并且在民间,留仙裙的样式限制不像宫廷那么严格,所以也变形出了各种各样的留仙裙,在夏天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留仙裙除了其无与伦比的华丽以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纳凉作用,它下边开透,容易从腿下进风,所以整个下半身会觉得非常凉爽通透。

那么留仙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有关赵飞燕穿留仙裙的故事。

西汉的皇后赵飞燕是一位出了名的美女,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还喜欢各种各样美丽的衣服,而且穿的衣服穿在她身上都显得华贵,美丽大方,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衣服架子。有一天晚饭后,赵飞燕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望着池内的倒影,不仅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还有自己美丽的容颜,赵飞燕不禁芳心大悦,忍不住翩翩起舞起来,跳起舞来的赵飞燕像快乐的鸟儿一样,时而又像风筝一样飘起来,非常的让人赏心悦目。

这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她的裙子被风吹了起来,赵飞燕并没有停下自己跳舞的节奏,而宫女们赶紧去抓住她的裙子,生怕裙子被吹掉,这是赵飞燕的裙子被风吹和宫女被抓了,进而出现了很多褶皱,想不到这时赵飞燕的裙子更漂亮了,一折一折的造型反倒是平添了很多的妩媚,赵飞燕看到池中自己穿着漂亮遮住裙子的倒影,不禁惊呼起来太美了,于是他愈发起劲的舞起来,而裙子的褶皱也就愈加的明显。

后来这种无心插柳的百褶裙,就成为了赵飞燕的最爱,慢慢地整个宫廷也都喜欢上了这种裙子,逐渐逐渐地就成为整个宫廷上层社会的最爱,从此,宫廷的女人们都流行穿有褶皱的裙子,并给这种裙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留仙裙。这就是留仙裙的的来历。

唐朝时期的安乐公主穿的裙子叫“百鸟裙”

而到了唐代,女人们的裙子又出了更多的花样,唐代的风气更为开明,女人们穿着也更加清凉,而裙装在夏天就成为女人味最标准的配置之一,另外唐代以胖为美,尤其是宫廷的女人们,体态都非常丰腴,丰腴的体态加上千姿百态的裙装,成为宫中最养眼的风景。

而所谓百鸟裙,顾名思义,就是用各种鸟的羽毛编织而成的裙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皮草,手感滑顺,冰爽清凉,实在是避暑的必备良品。可见古人的智慧不是我们能比拟的,他们老早就发现了鸟的羽毛可以做成裙子,并且把这种发现推广了开来,成为女人们夏天的避暑利器

唐朝宫中有众多的宫女公主妃子等等女人们,每都对百鸟裙非常喜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能穿上白鸟裙,据史料记载,唐朝的安乐公主是最喜欢百鸟群的,它有各种各样的百鸟群,经常换着穿。

而唐朝的官员们为了满足宫中各公主们对百鸟群的喜爱和需求,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曾动用国家力量,派派遣的队伍到岭南地区捕鸟,之所以到岭南是因为岭南地区的鸟类羽毛更长,质地更柔软。而这么做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许多鸟类因此灭绝,尤其是岭南地区,竟然造成了一些鸟类不得不迁徙,想不到竟然造成了一场生态灾难!

可见古代的王公贵族们,尤其是公主们对百鸟裙的喜爱,他们并不会顾及对自然的影响,只要她们舒服了,凉快了,漂亮了,谁又会在意对自然和生态的影响呢?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我们再回到百鸟群,除了美观和漂亮之外的防暑纳凉功能,百鸟裙除了其珍贵和华丽以外,其羽毛的材质会让人产生一种凉爽的感觉,另外羽毛方便透风也有助于纳凉。所以在唐代白鸟裙在夏天成为宫中女女子们避暑纳凉的不二选择。

据野史记载,安乐公主拥有几百件百鸟裙,其中有两件为稀世珍品。不同鸟类的羽毛之神,颜色鲜艳无比,光彩夺目,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更为神奇的是,这件裙子用了太多颜色的羽毛,人们已经无法分辨其本色,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而从旁边看又变成了另一种颜色,阳光从不同的位置照射过来,颜色也是不同,而在阳光下是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

更绝的是,裙子上还利用颜色做出了百鸟图案,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就是这样一件稀世珍宝,安乐公主并没有私自享用,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安乐公主把其中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百鸟裙献给她的母亲韦皇后,韦皇后非常喜欢视作珍宝,可见即使是自己最心爱的物品也要孝敬母亲,同时由于韦皇后的权势,她也是在为自己做投资

杨贵妃的裙子叫“石榴裙”

在上文我们提到,在唐朝有各式各样的裙子,安乐公主最喜欢的就是百鸟裙,接下来我们再来讲一讲大名鼎鼎的杨贵妃,看看她喜欢的是什么裙子。

石榴裙,是唐代年轻女子非常喜欢的一种服饰款式。这种裙子之所以被称为石榴裙,主要是因为它的颜色,因为这种裙子颜色是偏紫红色,也就是像石榴一样的颜色,并不染其他颜色,所以看起来就像石榴一样,人们也就形象地称它为石榴裙,夏天女子穿上它颜色紫红亮丽,显得女子们非常的俏丽动人。

石榴裙你可以不知道它的用途功能,但有句话你一定会知道,就是拜倒在某某某的石榴裙下,此处的石榴裙就是我要说的石榴裙。

而“拜倒在石榴裙下”这句俗语,则来自于大名鼎鼎的杨贵妃。杨贵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按辈分来算,她是唐明皇的儿媳妇,可古代的皇帝就是权势大,竟然被唐明皇纳为妃子。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荔枝,也非常喜欢石榴裙,在有一次宴会上,唐明皇想让杨贵妃为自己献舞,同时参加宴会的还有不少大臣,杨贵妃心想自己给皇上跳舞也倒没啥,凭什么便宜了这些大臣们,于是心生不悦,而唐明皇对杨贵妃是百般宠爱,绝不愿意让她受委屈,于是命令大臣们需要向杨贵妃跪拜致谢,而这时的杨贵妃正穿着石榴裙,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石榴裙的美观以外,石榴裙的样式也宽松肥大,在夏天穿起来会非常舒适,同时由于其裙摆大,所以通风性非常好,走路带起的风也会让人非常凉爽,所以石榴裙同时也成为一种避暑的利器。

另一方面,由于石榴裙被好多人喜欢,于是延续至今,形容男人被女人的美色所征服,往往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鲜活地用着。

袒胸装,露背装

唐代风气开明,尤其是女人的穿着上更是领风气之先,女人穿着清凉,让人好生羡慕,在现在的一些影视剧中,也能充分领略到这种风气。

女性的这些服装一方面一方面美观大方,让人赏心悦目,另一方面,又具有极好的纳凉效果,所谓穿着清凉,即是这个意思。

想我大唐,在千年之前即领先于世界各地,唐代风气之开明,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也是无法企及,这种开明便诞生了多种多样的女性裙装,我们上面提到的百鸟裙,石榴裙,袒胸装,露背装都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扇子

不得不说,扇子是一个异常神奇的存在,从古到今,一直是纳凉工具之首选。现在很多老年人仍然把扇子当成最个的纳凉工具,可见扇子在古人纳凉中的重要性。

据史料记载,早在商代的时候,扇子就已经出现了,材质有各种各样,有天然的树叶制成的,也有人工制作的,而且形状也有圆形,扇形,方形等等,逐渐的人们在扇子上又发挥了它的不同功能,比如说在扇子上绣花绘画等等,扇子逐渐成为一种多功能的工具。

最开始的时候,扇子是用来遮挡阳光的。人们在使用扇子遮挡阳光的时候,逐渐发现挥动扇子可以产生风量,而这种风量在夏天会让人产生凉爽感,于是扇子逐渐由遮挡阳光变成了摇风纳凉的一个工具。

时间一直到唐宋时期,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人们又发明了折扇,这就极大地方便了扇子的携带和保存,这种样式的扇子不仅经济实惠,还非常实用。一时间成了扇子成为了家家必备的纳凉工具,一直流传至今!

古代“冰箱”-冰窖

除了扇子以外,夏天的炎热,让人们总喜欢喝点冷的东西,我们今天有冰水,可乐可以饮用,那古人是不是也有这种冷饮呢?

古代由于没有电,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冰箱,但是古人把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在地上挖上一个大坑,挖得很深,所以温度就比较低,在冬天的时候,从河上把冰取出来,放到冰窖里,然后盖上厚厚的棉被再埋上土,是这里与外界隔绝,由于地下温度较低,再加上冰窖的开口都比较小,空气不怎么流通,因此可以储存较长的时间。

这样他们会在冬天把冰储藏起来,到了夏天再用冰做成冰窖、冰屋。这样可以起到清凉解暑的效果。

我们今天看起来似乎这种方式过于简单,过于原始,我们不要忽略了在千年以前能想到这种办法,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可见古人也是很会享受生活,也很会动脑筋的。

而大约在唐朝末年,我们古人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用冰窖藏冰向人工制冰方向发展,今天我们有各种电器设备制冰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但是在当时古人们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便是硝石,唐朝人生产武器时需要用到硝石,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热,使水结冰,所以他们就用这种方式来实现了制冰。而这种原料硝石,也就是我们化学上所说的硝酸钙。

唐代人们将制冰更进一步发展,开发出来了各种冰制食品,再往后发展到元代,甚至出现了最早的冰激凌。古人会把一个大容器中放入足量水和硝石混合来用于制冷,然后将灌了清水的容器放入冰冷的硝石水中制作冰淇淋。

人造水帘洞

如果是有钱人或者上流社会的人的话,还会在自己的家里安装水车,这种小型的水车是夏天避暑的利器,在夏天可以用来产生水流降温纳凉,另外,还有人家里也会做一些竹子材质的凉枕、凉席、来度过炎热的夏天。而夏天,皇帝则会在人造的水帘洞里呆着,这当然是避暑的最佳去处了。

可见,顶级人士总是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瓷器纳凉

瓷器发明以后,就以其精美的外观而为人们所喜爱,瓷器坚硬光滑的表面,也成为人们避暑的选择,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这一点,于是他们发明了瓷枕,这种瓷枕枕面上有釉,用头枕着枕头睡觉,既舒服又凉爽,不失为夏天避暑纳凉的一件秘密武器了。

其他方法

古人不仅懂得使用上述的各种方法来避暑纳凉,但是对付炎热的最佳办法仍然是心态,古人讲究“逃夏莫如迎夏”,调整好心态才是应对炎炎夏日的最佳选择。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心静下来了,就不会感觉到太炎热了,我们现代人也有这种体会,所以这种超然的意境,恐怕只有古人才行,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古人学习的地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